传统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实现路径探究
2019-02-10王楠
摘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故而,当今的教育应该借鉴其传统文化的精髓,从幼儿教育抓起,从小培养其文化自信,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给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之喜欢并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成长为知书达礼、谦恭温良、才情横溢的学生。传统文化对现代的儿童教育有着不可代替的文化价值作用,孔子曾经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从小就要培养幼儿良好思想和健全的人格,陶冶情操,熏陶人格,加强幼儿的智慧和修养,让幼儿在浓厚的传统文化视野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传统文化;文化自信;熏陶人格
一、 引言
文化软实力已经是衡量国与国之间综合能力的标准,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助力我们坚定文化自信,少年强则国强,应该重视儿童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学习,从最基层的幼儿园开始抓起,熏陶爱国情怀,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继承发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但如今幼儿园普遍缺乏传统文化教育的教材,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只停留在口号上,没有形成传统文化的教育体系,教学形式比较随意、单一,老师们没有根据孩子发展的身心特点,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孩子周围的生活中,不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孩子们的成长;教师队伍缺乏专业文化技能的训练,直接给孩子读文化故事,模仿书本的道理教孩子,没有结合幼儿的身心特点和兴趣进行变通地传授文化知识,没有注重孩子的创新意识的培养,没有结合兒童的日常生活进行讲授传统文化,不能激起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中华传统文化在幼儿园更好地传承,必须通过教学、园本课程开发,幼儿一日常规,幼儿园环境创设。
二、 通过幼儿教学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
(一) 专门的语言领域教学
1. 传统文化在语言领域应用的目标
幼儿园需要结合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用优秀的传统语言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通过五千年悠久文化的熏陶,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礼仪和行为习惯,逐步培养幼儿的谈吐,汲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
2. 传统文化在语言领域实施的具体内容
(1) 教师可以通过教授给幼儿一些与传统文化融合的儿歌、童话、民谣,介绍一些文化背景,让幼儿更好地感受这些传统文化所带来的新鲜知识,增强传统文化的熏陶,引导幼儿有感情地朗诵并相互讨论这些故事情节,可以用小比赛的方法来激起幼儿学习传统语言的兴趣和激情;在课下教师教孩子学习穿戴整洁、打扫卫生和整理自己物品的方法,待人接物要有礼貌,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优良体现;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动员家长,陪孩子一起看有关传统文化的书籍,给孩子创造一个浓厚的读书环境,教师可以通过家长的反馈,了解幼儿的优点与不足,及时地改变教学内容和策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2) 文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世世代代的发展传承中的精华所在,文学经典里有各式各样的人物,这些人物的脾气心性和为人处世的态度,会给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结合儿童的心理特征,利用这些人物,教给幼儿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宽容和狭隘,谦让和娇纵,什么地方应该学习,什么地方应该改进,教师应该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学习文学经典的时候,教师应该设计活动让幼儿用心感受,引导孩子去探索、去想象和创造。而不是干巴巴地听故事,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相关视频、图片等让孩子在听故事的同时有视觉的冲击,也可以尝试让幼儿自己讲这个经典故事的同时,分成小组去表演这个经典里的故事情节,用心体会人物的刻画,让孩子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幼儿的综合能力。
(3) 民间传统美德故事。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讲历史小故事,组织孩子扮演相关的角色,引导幼儿探索各种人物不同的心理和动作,让幼儿自主进行模仿创造,在同伴面前表演出来,老师和同学一起探讨某个人物的行为,并指出人物性格的闪光点,引导幼儿进行学习。比如教师给幼儿讲《孔融让梨》的故事,和幼儿一起讨论故事的情节,孔融体现了谦让的传统美德,引导幼儿进行学习模仿表演;教师可以通过《卧冰求鲤》的故事,让孩子主动学习要孝顺父母的行为。
(二) 其他领域教学融合
1. 手工美术教学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孩子进行手工制作活动,用陶土或者橡皮泥捏出自己喜欢的卡通形象,提升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发展,同时,和孩子做不同民族服饰的绘画或布艺,然后自己观察这些服饰的不同之处,然后自己找出和别的小朋友画的服饰的不同之处,并向幼儿介绍这些民族传统文化的不同之处,引导孩子们学习尊重不同的习俗文化,讲解不同民族之下的生活习俗,丰富孩子们的知识面,感受丰富的文化内涵,培养孩子们的审美情趣。
2. 音乐教学活动。让孩子充分了解五十六个民族传统文化的不同,从服饰、歌曲、舞蹈上进行审美熏陶,教室可以根据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对幼儿进行直观演示,比如,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播放一些有趣的京剧音乐片段,体会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可以组织孩子对京剧的一些经典动作进行模仿,增加孩子们学习的趣味性。教师可以在介绍一个传统民俗文化的同时,让孩子听这个民族的歌曲,感受一下音韵之美,教给孩子们这个民族的舞蹈,并讲解和之前跳过的舞蹈的不同之处,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孩子对传统民俗艺术的兴趣与喜爱。
三、 基于园本课程,开发中华传统文化资源
(一) 依据季节变化进行园本课程开发
教师可以根据四季的变化,变化教学的内容。如春天到了,可以组织孩子春游,在旅途的过程中,教给孩子并一起和幼儿诵读描写春天的童谣、诗歌引导孩子对春天观察并探索周围的景色,利用外部的自然风光,来让幼儿体会诗歌、童谣中的景色,观察环境,这样培养了孩子们热爱自然的情感;在夏天,教师可以在领孩子在室外参观树木花卉的同时,有准备地吟诵一些优美的诗句,结合自然景色品味诗句的优美意境,并向孩子们介绍诗人的社会文化背景,细心感受诗人的情感,这是一项非常能培养幼儿审美情趣的活动;在秋天,教师可以领着幼儿搜集落叶,让幼儿自己观察落叶的颜色和形状,选择一些秋天的诗歌、诗词来让孩子体会作者的情感,用古典诗歌、诗句来对幼儿进行熏陶。除了这些活动,教师还可以选取不同季节能唱的歌曲,比如可以选用《知了》供幼儿在夏天演唱,《秋天的颜色》供幼儿在秋天演唱,还可以选用传统文化中的二十四节气歌供幼儿在冬天演唱,让孩子在音乐的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特点,对音乐的风格以及节奏音律产生深刻的体会。其次,选择应季的名画让幼儿欣赏,如《游春图》《青山泛舟图》《清明上河图》《白鹤梅花图》等传统绘画作品,让幼儿在欣赏国画的同时进行审美的熏陶。
(二) 依据中国传统节日进行开发
园本课程传统中国节日中包含了许多中国元素,以传统节日开展主题活动,能够贴近儿童日常的生活,丰富其传统文化的氛围,增添儿童参与的趣味性。比如,春节即将到来了,教师可以组织儿童贴春联、写福字、拿橡皮泥或超级粘土包饺子等活动,教师也可以组织传统书法作品活动的鉴赏等活动,教师还可以教给幼儿剪窗花这一民间艺术,让幼儿体会到民间趣味的风俗;在元宵节到来的时候,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制作花灯,并放在展览台上供大家欣赏,增强孩子活动的参与性和成就感,给孩子放舞龙舞狮舞蹈的视频,让幼儿充分了解到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在端午节来临之前,教师可以组织孩子们采艾草、自己制作香包,教師可以用多媒体放映端午节的习俗,让孩子们直观了解到传统节日的文化习俗,这些节日活动的开展能够为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行提供舞台,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并且获得喜悦感。
四、 通过一日活动渗透中华传统文化
(一) 在日常生活中的渗透
传统文化教育在幼儿园开展的方式应该生动形象、灵活多变,在幼儿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进行渗透,给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要想让幼儿养成文明礼貌的语言行为,教师需要用幼儿乐于接受的方法来教育幼儿,提醒他们养成良好的文明用语习惯,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选取并制作一些图文并茂的礼貌用语的图片,教导幼儿观察这些图片来规范幼儿的行为,比如,教师可以在教室的墙壁上贴受到小朋友帮忙的时候要说谢谢,不小心碰到小朋友要说对不起的图片,引导幼儿学会这些礼貌用语;在洗手池旁边贴上请排队洗手的图片,潜移默化地引导幼儿运用正确的洗手方法并遵守秩序规则,这些提示性的图片在班级里应该是多多益善的,做到让幼儿一目了然,自觉遵守这些文明行为。
(二) 在教学活动中的渗透
教师可以选择儿童感兴趣的、贴近儿童生活的活动主题,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选择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传统文化教育模式,创作系列绘本、儿歌、童话等丰富儿童对传统文化的学习,让幼儿在这种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中成长。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选用《游子吟》来引导孩子学会感恩父母、心怀感念,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完善其人格的发展;教师还可以选用《孔融让梨》来引导孩子们养成相互尊重、相互谦让的行为习惯,教师通过引经据典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的行为习惯和思想感情,传统文化中的典型人物为幼儿的学习提供了榜样。
(三) 在幼儿游戏中的渗透
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教师应该把握儿童的这种心理,将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结合在游戏中,将民间游戏进行创新和改编,结合现代幼儿游戏展现传统文化的内涵,并让幼儿积极参与,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比如进行“拔河”“赛龙舟”等活动,借此游戏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习惯,潜移默化地让孩子喜爱体育活动,这有利于发展儿童的健康,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发展集体精神。
参考文献:
[1]程五一,杨明欢.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幼儿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2(8).
[2]李文霞.中国传统文化的幼儿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J].中华少年,2018(13).
[3]张平.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幼儿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J].散文百家,2017(3).
作者简介:
王楠,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