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思政课“双三加”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研究

2019-02-10陈德奎王倩

法制博览 2019年12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职院校

陈德奎 王倩

摘 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开展教学方法创新性研究与实践,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活”起来,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针对性,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直接而重大的意义。此文主要介绍本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具体做法,希冀对其他高职院校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9)35-0035-03

作者简介:陈德奎(1968-),男,辽宁大连人,本科,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联合党总支书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这就明确提出了新时代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新要求,为办好思政课作出了新部署,为加强思政课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下面就我院近年来思政课教学改革,特别是在“活”上下功夫,进一步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针对性方面的具体做法进行介绍,即“理论+实践+网络”的教学体系和“七三开+免试+网上考试”的考试考核评价体系的“双三加”模式。

一、“理论+实践+网络”的教学体系

(一)以问题为导向,采取专题式教学,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和认知体系转变

“最好的教育不是灌输而是启迪”。过去的课堂教学完全遵循教材体系,而且以教师理论灌输为主,抽象又枯燥乏味,学生不感兴趣;现在我们结合高职学生实际,做到“理论有用、适度”,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以问题为导向,采用专题式教学,向课堂要质量、要效果,运用适合学生特点和需求的方法,为学生提供色香味形俱佳的精神大餐。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年版)教材共包括绪论、六章的内容,我们将课程设计为“入学教育篇”、“理想精神、人生价值篇”、“道德篇”和“法律篇”等四大专题。在教学过程中,每个理论部分教师理论讲授45—60分钟、学生研讨发言和互动30—45分钟;每节课设计1-2个问题,共开展6次分组研讨;围绕所学专业,思考未来的职业和就业,开展“理想从这里起航”主题演讲;以“创造有价值的人生”为题,开展大学生讲思政课活动;观看《建军大业》、《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今日说法》等影视资料;开展读书活动,组织学生阅读梁漱溟的《人心与人生》,撰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读书体会,从中领悟人生真谛。

(二)将实践育人工作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同时制定思政课实践教学课程标准和授课计划

在实践教学方面,思政课开设了16学时的实践教学并写入了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具体包括课上和课下实践、课内和课外实践、校内和校外实践和主题实践活动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各安排8学时的实践教学,制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课程标准》,对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组织实施、具体要求及成绩评定进行了明确规定。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从2013年起开展“爱国主义”主题实践教学活动,经过班级初赛、各系复赛和全院成果汇报展演,激励大学生运用所学和专长,将满腔的爱国热情转化为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按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计划”,先后开展“我伟大的祖国,我可爱的母亲”——家国情怀、敬老感恩社会体验;“道德在身边,文明伴我行”——校园内道德观察行动;“顺利就业,成功创业不是梦”——优秀毕业生就业、创业专题报告会;“法律大讲堂”——学习宪法法律,文明修身守法讲座等实践教学活动。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开展“家乡美、学院情”主题实践教学活动,广大学生切身感受到改革开放给自己家乡和学院发展变化带来的重大影响,使大学生们对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体会;组织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实践社团——“躬行社”成员奔赴望儿山、亲和源、杨运烈士墓教育基地开展“敬老爱老、家国情怀”、“爱国主义”实践教学活动,成员在班级进行汇报展示。

同时,思政课教师每学期到企业调研和实践2-3次,深入了解行业、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和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将专业元素融入思政课中,使思政课上出专业味,实现思政课与课程思政的有机结合。

(三)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展思政课在线学习和师生互动

在利用网络方面,适应“互联网+”和青年人的喜好,把蓝墨云班课和超星尔雅有机结合,实现教师课堂理论讲授与学生课下线上学习相结合。利用超星尔雅平台,我们开通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四章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六章的学习内容(包括视频和习题),作为必修课要求学生必须完成任务;特别是充分利用学生手机端引入蓝墨云班课,实现签到、学习、互动、讨论、测试、评价、摇一摇等功能,其经验值作为成绩考核的一个重要方面。

结合“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和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改革开放1周年”和“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等,利用超星尔雅平臺在学生中广泛开展网上知识竞赛活动。由思政课教师集中出了一套500多道单项选择的题库,学生实名注册登录尔雅平台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答题并提交,系统自动生成学生成绩。通过系列活动,广大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认识和理解,更加坚信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更加坚定了“四个自信”。

总之,“理论+实践+网络”的教学方式使课堂、课下和网络真正“活”了起来,提高了教学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学生的获得感进一步增强。据调查,75.3%的学生对这种教学方式表示赞成和接受。

二、“七三开+免试+网上考试”的考试考核评价体系

为配合教学改革,思政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考核方式、方法上进行了探索和创新,特别是加大了对学生的平时考核力度,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主客观评价、课上与课下评价、德育与智育评价相结合,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评价相结合,建立“七三开+免试+网上考试”的考试考核评价体系,即平时考核成绩70分,期末考试(网上考试)成绩30分,每班按学生数的40﹪比例确定免试学生名单。

(一)平时考核(70分)

1.课堂出勤(10%)。任课教师根据每堂课学生到课情况(利用手机签到)给予成绩;凡是有旷课、迟到、早退的,每次扣3-5分,直到10分扣完为止;病事假的,酌情扣分。

2.蓝墨云或雨课堂经验值(10%)。这是对学生在一学期内课堂表现的综合考核,期末按一定比例给予2分-10分的分数。

3.分组研讨(10%)。结合专题教学,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堂上,围绕不同题目开展分组研讨,最后以每个小组的总成绩分别给予组员的不同分数。

4.主题实践活动(10%)。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分别开展以“爱国主义”和“家乡美、学院情”为主题的教学实践活动,经过班级、各系和全院比赛,教师根据学生表现给予评价。

5.学生讲思政课或网上知识竞赛(10%)。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开展“大学生讲思政课”活动,根据每组的表现给予不同分数;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结合重大纪念日、节日开展网上知识竞赛,根据平台提供的成绩,任课教师给予每名学生相应成绩。

6.作业(10%)。根据教学内容和计划的要求和安排,组织学生观看《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阅读《毛丰美的故事》或者《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等,要求学生撰写一篇800字以上的学习心得,任课教师批阅后给予成绩。

7.日常行为表现(10%)。即期末时思政课教师与各班辅导员沟通,由辅导员填写学生道德品行表并根据每位同学一学期的表现给予相应的分数,凡因违纪等原因受到院、系处分者,此项成绩为0分。

(二)期末考试(30分)

期末时由思政部教师集中出600道的题库,主要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判断题,利用尔雅平台,除免试学生外其他学生通过自己的手机登录进行网上答题。采取随机抽取题库的形式进行,每套题包括80道单项选择题、20道判断题,每道题1分,共100分;在60分钟内完成答题,答题完毕后提交;其成绩占总成绩的30%。

(三)免試

1.名单确定。思政课教师依据学生整个学期的平时考核成绩和相关表现,按班级学生数的40%比例确定拟免试学生名单,免试的同学不参加期末考核。在网上知识竞赛、主题实践活动和日常行为表现三方面采取一票否决制,凡是未参加网上知识竞赛和主题实践活动者取消免试资格,凡因违纪受到院、系处分者取消免试资格。

2.成绩。任课教师依据学生平时考核成绩的高低及各方面表现给予学生成绩90-95分。

3.公示。免试学生名单以系和班级为单位在全院公示3天,接受广大学生的监督和反馈,在没有异议的情况下,最后报教务处备案,由任课教师登录学院“教务成绩管理系统”录入该生成绩。

三、深入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使思政课“活力”更足

通过近几年的改革和实践,目前我院的思政课已经基本上改变以往学生不感兴趣、不爱听的状况,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感大为提高,课前认真收集准备材料,课上讨论发言热烈,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抬头率”大幅提高;学生对每一项考核都非常重视和珍惜,个人参与的积极性和团队合作意识得到提高,也体现出思政课主渠道与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的有机结合。在对思政课教学改革满意度调查中,有98.5%的学生表示非常满意和基本满意。

立德树人任重道远。今后我院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八个相统一”的要求,通过进一步完善教材体系、深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素质等来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把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使思政课“活”起来,并真正“火”起来,使思政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的课程。

[ 参 考 文 献 ]

[1]王炳林.教师是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所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01).

[2]朱漪.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要解决好的几个关键问题[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01).

[3]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6.

[4]《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教社科[2015]2号.

[5]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讲话,2019.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职院校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基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索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