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如何进行高中化学教学
2019-02-10李东静
摘 要:在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下,教育部门已将教育重点转为全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综合能力。高中阶段不仅是学生进行三观塑造的时期,也是全面发展学生德智体美劳的时期。基于此,本文针对如何设计出更为科学、合理的高中化学教学方案提出了几点策略,仅供参考,希望可以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有效帮助。
关键词: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一、 引言
近年来,为了适应新课改的标准要求,化学教师应当更新教育理念,不断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帮助其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实现全方位的发展。如何进行科学且合理的化学教学设计,以便学生最大化掌握化学学科知识,全方位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成为高中化学教师当前的教育首要任务。
二、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 传统授课模式比较普遍
传统的授课模式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教师讲、学生听模式。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很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很少积极主动思考。课堂单调乏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提高。二、一问一答模式。这种课堂看似师生互动频繁,学生积极参与,但是无效提问很多,学生独立深入思考的机会很少。
(二) 轻实验教学
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在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以及学生的意识中根深蒂固,觉得高考化学不考现场实验操作,根本不重视实验教学,实验课程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学校实验设备陈旧,仪器、试剂种类少;演示实验用“说”的方法教,好一点的用视频替代;学生分组实验基本不做;有些高中甚至没有设立专门的化学实验室。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仅仅通过讲授教材知识很难完成化学教育目标,化学核心素养很难落地。
(三) 课堂设计针对中等学生
新的高考模式下,学生自主选课,组合形式多样。同一个组合中,学生的水平差别很大。课堂知识的传授很难做到面对每一个学生。知识、例题、教法的选择主要针对中等及中等偏上一点的学生。这样的教学设计,老师讲的学优生都会,感觉很无聊;学困生听了也不会,感觉很沮丧。久而久之,这样的课堂很难吸引学生。
(四) 教学资源选择单一
教师永远以课本内容为主,以习题集为应用知识的典范。教学范围过于局限,学生的体验方式单一,学生思维活动、应用能力得不到多维开发,视野狭窄,影响了学生化学学科综合素养的提升。
三、 核心素养背景下如何高效开展化学课堂教学设计
(一) 创设真实的情境素材,激发学生的认识与感受
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意识到“立德树人”“核心素养”对于学生未来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性。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是如今教师重点研究的对象。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更有助于学生顺利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
高中化学知识包含大量的基本概念、化学基本原理,学生感觉难于理解,不会应用。在进行化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选取与学生生活贴近的真实情境从而突破重难点。下面是笔者在突破教学难点时真实实践的案例。
案例:人教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三章第四节第二课时“沉淀反应的应用”。该部分内容包括沉淀的生成、溶解、转化,是本课时的重难点。笔者选取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水垢为情境素材。设计如下图所示的问题情境活动主线:
教师通过视频、图片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原理,帮助学生逐一解决上述问题。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理解运用沉淀的生成、溶解、转化等知识原理,让学生充分展现了其“主体”地位,并深刻体会化学学科的价值和意义。
(二) 探究式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创新意识
化学作为一门实验性质的学科,许多知识都是通过具体实验而得出的。要想让学生真正理解记忆知识并能迁移应用,高中化学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在实验操作中提升化学水平。设计实验教学时,教师可选择一些实验操作难度不大、安全系数大、易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充分发挥其潜能的分组实验。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在进行不同价态铁的氧化还原性探究这一教学内容时,笔者就采用探究式实验教学模式,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探究流程如下:
实验过程中,教师转换角色,身体力行地参与其中,给学生一些简单的指导和示范,整个过程中学生始终感受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给予学生充分自由的课堂探究,更能实现同学之间真正意义上的交流、沟通、互动、探究的效果。
(三)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在工作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化学课堂的分组实验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在分组实验中除了完成知识教学目标,笔者同时也注重对学生以下几方面进行培养。一、培养安全意识、规则意识。中学化学实验仪器一般为易碎的玻璃仪器;许多化学试剂易燃、易爆、有毒、腐蚀性;有些实验需要明火或加热。规则意识、安全意识尤为重要。清点实验所需化学仪器与试剂,课后正确归放实验器材、整理实验室卫生、安静有序进行实验等等。每一次细小的外部约束逐渐内化成学生发自内心的,以规则为行为准绳的意识。二、培养责任意识。小组内每一位成员都有明确的任务。如实验操作、观察现象、记录结果、总结发言等,确保组内的每一位成员都能参与到实验中。通过每一次的参与活动,学生体会到每个实验环节都不可或缺,每一位同学的责任都很重大。通过共同的实验活动,学生才能领会合作意识的必要性,人和人之间只有良好的合作,才能相处得更亲和融洽,取得成功的机会也更大。
(四) 分层教学、分类指导,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提高
如何在同一班级更好地实施分层教学,是一个高难度的课题。笔者进行了以下几种教学实践。1. 依据学习品质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比如学习能力强、学习态度端正、行为习惯规范的学生分为同一层次。这些孩子爱学习、会学习、有方法;学习过程无须太多干预,教师主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提升知识迁移应用能力,能解决处理实际问题。对于学习能力稍差,学习自主性有待提高的学生,教师要做好针对这部分学生的功课。这些学生的所谓能力差,大多是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真程度与专注力方面的欠缺造成的。对此类学生在教学设计中多考虑教学内容的选择,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深入思考,在达成阶段教学目标后与稳固学习成果相结合。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更主要的是培养其学习的自主性与自信心。2. 合理有效利用翻转课堂。翻转课堂视频可以暂停、回看、反復使用,打破了空间、时间和次数的限制。学困生通过预习、回看复习,能及时跟进教学进度,树立学习的信心。3. 设置补弱小课堂。主要形式为一对一个别辅导。针对学困生的薄弱环节,将教学的重难点分解为更细小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分解为少量多次,从而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
(五) 灵活应用多媒体设备,丰富教学设计
随着多媒体时代的到来,教师可以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具,丰富教学形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多媒体具有几方面优势。一是多媒体教学的多样性优势。在多媒体教学中能够大量运用文本、图片、图像、动画和视频等丰富多样的形式来呈现教学内容。教师的传统讲授與多媒体的结合让教学效果更生动。二是多媒体教学的交互性优势。利用多媒体的自主学习设定情景,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与学习基础选择学习内容。这有利于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挑战性学习,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三是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与信息丰富性优势。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把教师不易讲解,学生难以体会的内容,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多媒体教学创建了一个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一体的教学环境,对学生的注意力、理解力、兴趣度及参与度都有极大提高作用。在化学课程教学设计中结合运用多媒体,不仅能强烈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思维,让本来抽象难懂的概念知识变得具体化,想不通的内容变得简单明了,而且有利于巩固化学思维观念,让学生更加喜欢化学学科。例如在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三章第一节晶体的常识一节中,晶胞的计算是教学的重难点。初次认识晶胞,学生很难理解不同位置的原子是如何分割的。借助模拟动画——晶胞分割,学生很直观地感受到不同位置原子的分割结果。四是多媒体教学利用网络化的优势。在网络化教学模式下,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共享的网络资源之间进行多维交互结合的方式学习。课堂教学活动的空间得到极大扩展,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中,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六) 提升教师自身的综合能力
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高效开展化学课堂教学设计,教师首先要有不断进取的意识,敢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积极主动学习更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其次在教学实践中去不断落实新课程要求的理念,在不断地实践中更深刻理解应用新课程标准。最后,通过教学实践中的不断反思与总结,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在不断地学习、实践中让自己逐步成长为一个研究型的与时俱进的教育者。
四、 结论
作为一个好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素养,充当新课程改革的参与者、实践者。教学设计更注重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习惯,提高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真正落实学生主体地位,让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参考文献:
[1]杨亚贤.浅析基于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要点[J].普通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教育部.
[2]常俊俊.试论高中化学教学课堂模式的优化[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312.
作者简介:李东静,山东省济南市,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