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基于核心素养优化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9-02-10郭红梅
摘 要: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对于小学的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其作文写作水平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平能够有效地提高其语言等综合利用能力,有助于提高其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但是,当前小学生在实际的文章写作当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其文章写作能力的提升,因此,本文针对当前小学生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的分析,提出了一些改进策略,以便于切实地帮助小学生建立科学的写作思维能力,切实地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思维能力
小学语文的作文是语文学科的一项关键部分,其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言语表达和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再加上新课改对其越来越重视,因而当前在实际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成为当下的教学重点内容。但是,在当前的教学活动中,小学生进行作文写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存在文章内容空洞、套话连篇以及功利性过重等问题,制约了小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迫切地需要我们及时地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对当前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以便于切实地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平。
一、 基于核心素養优化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重要性分析
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多种层面的素养能力,从培养和建立小学生语文习作写作能力方面来说,其核心素养主要是让小学生科学的语文写作能力和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当前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开展习作教学主要目的就是要通过积极地课堂教学过程,来让小学生开阔视野、锻炼思维能力,提高学习的逻辑思维能力,因而,教师要注重把握当前开展习作教学的目的意义,积极地开展相关的开拓性实践活动,以切实可行的策略,来达到提高小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目标。
尽管,在当前的实际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对此开展了积极的探索,并且在课堂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实际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活动中,还存在着一些教师将教学的重点放到了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上来,为了达到短期内快速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来让学生临摹一些优秀范文,直接照搬范文的思维框架,使得学生缺少主动思考构建文章走向脉络的意愿,将学生的思维局限在他人的思维当中,局限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拓展。产生这样的现象与教师未充分认识到帮助学生构建科学写作思维的重要性,疏于引导,缺少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锻炼,过于局限于模仿借鉴,这就导致学生很难写出反映真情实感的文章,影响了学生写作水平和思维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查找自身的不足之处,及时地更新教学的理念和方法,借助核心素养教学背景的要求,来积极地开展小学生写作思维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不断优化习作教学的效果。
二、 小学语文写作习作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 小学生作文缺少真实感情表达
当前,新课程改革对于当下的语文作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倡学生借助作文和自身的生活体验来表达真情实感,但是我们还是发现在当前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活动中,小学生的作文创作内容没有具体的可读性,难以有效地表达作者的感情,文章主要依靠华丽辞藻的堆砌来支撑。这一方面是因为小学生缺少对文章立意内容的真实体验,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学生难以有效地从实际体验当中获取素材。因而,不可避免地就会使的学生对命题文章,缺少真实的阅历,也就难以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二) 教学功利化现象严重,学生作文呈现模板化趋势
当前,对于学生的评价仍以学习成绩为主,这就导致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放在了首要位置,学生也以能否提高考试成绩作为学习活动的首要标准。体现在作文活动中就是学生为了提高作文中成绩,不得不按照考试的要求,进行模板化的创作活动,这样的文章就抹杀了学生的多样性特点,所有的文章都遵循统一的模式,缺少创新也就谈不上真情实感的表达了。
三、 基于生活化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
(一) 写作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作文富含情感因素的关键在于写作者能否将其与自身的切身体验向共鸣。要做到能够富有真情实感,就需要作者具有相关的生活体验,才能够做到文章具有感染力,因而,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应当注意要使写作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同时还要将一些生活场景中的内容,通过一些特定的图片等,来进一步引导小学生开展发散思维活动,锻炼学生的想象力。还有,教师在进行作文任务的布置之前,可以适当地对作文要反映的内容进行现场的模拟,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得到真切地生活体验,建立起开展思维发散的基础,便于激发学生的灵感。
例如,在给学生布置写篇关于拔河的文章时,教师可以组织班级的学生开展一次真实的拔河比赛,让学生真切地体验到拔河比赛的乐趣以及相关的其他体验,这样在学生写作时就能够有创作的基础,便于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而且还会使得文章内容真实、可读性强。
(二) 创新教学模式,注重生活情景的创设
当前,一些教师在开展语文写作教学活动时,仍然沿用传统的板书等方式,教学方式单调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谈不上写作灵感的获得。而文章核心的作用之一就是要进行情感的表达,也是文章最能够引起读者共鸣的因素,要想获得良好的情感表达效果,就需要学生对具体的写作场景能够有直观的印象。当下,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可以将一些学生难以实际接触到的东西,真实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得学生间接获得生活体验。
例如,教师在布置有关太空旅行的文章时,学生难以接触到真实的太空旅行情况,此时教师可以为学生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外太空环境特点以及影视资料中,开展太空旅行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他们的相关旅行体验,使得学生可以对此形成,间接的印象和体验,使得学生的文章内容更具有可读性。
(三) 引导学生拓展阅读面,增强素材的积累量
练习语文写作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过程,作文素材最直接的来源方式就是从学生的生活过程中获得,但是由于小学生的阅历尚浅,生活经历还相对短缺,这就制约了其获得相关素材的能力;因而,及时地引导学生参与到丰富的课外阅读活动当中,可以借助优秀的文学材料,能够有效地补充学生生活体验方面的缺陷,丰富学生的素材积累量。
当前,我们正在大力实施新课程改革,在这种形式下我们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关注度显著地提高了,使得学生有了相对充足的课外时间,可以让其结合自身的兴趣来自主的学习。这时候,适当的引导学生将一些课外生活时间分配到文章阅读当中,一方面可以有效地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选择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随着学生阅读量的增加,必然会潜移默化地增加其作文素材的积累量,这样也就降低了其写作的难度。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师积极的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积累作文素材,因此广大教师要对阅读教学计划进行合理的拓展延伸,帮助学生丰富自己的体验经历,提高作文水平。同时,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活动时,要注意阅读的方法,鼓励学生做好相应的记录,摘抄优秀句子等素材;积极地组织学生开展阅读心得交流活动,将优秀的写作素材实现全体共享,增加学生的阅读面。
(四) 优化作文评价机制,注重引导学生思维能力的拓展
教师对小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是教师开展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重要部分,也是利用其引导学生拓展思维能力的关键环节。但是,一些语文教师却未能够充分地认识到评价环节的重要性以及可利用性,评价过于机械化、单调,缺少一些积极的评价因素来,诱导学生积极地去发散思维,进而建立语文学科的良好思维能力和学科素养。
例如:在布置学生写作《童年趣事》的作文时,可以发现许多的学生作文写作的内容大多是雷同的、流水账式的记录,这时教师就不能够简单地评价学生写作的水平好或者坏,而是要诱导学生思考自己对那些事物或者游戏、玩具之类的印象最深?然后思考印象深刻的原因,以及打动自己的具体细节等内容。这样通过合理的诱导启发,帮助学生建立仔细思考的习惯和善于发现的习惯,帮助学生建立富有个人特色的思考习惯,把握住重点和细节。教师要深刻地认识到积极科学评价的重要性,对于学生的优点要进行积极的评价,通过这样的评价方法帮助学生形成开展习作的良好思维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四、 结束语
在当前我国不断推进的教学改革活动中,我们要在确保学生能力提高的情况下,也要注重学生的体验感,使其能够在愉悦的环境下来获取知识。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对于小学主要教学科目之一的语文课程,尤其是作文教学活动来说,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写作技巧,而且在学生完成写作任务的过程中,还可以建立学习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能力。因而,在实际的语文作文教学课程中,教学的重点应当由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向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方面进行适当的倾斜,达到提升锻炼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实际的语文习作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行为还存在一些的问题,制约了小学生习作水平的提升,也就谈不上学生思维能力和綜合素养提高了,因而,当前如何提高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活动的效果,进而以此为契机达到培养小学生综合素养能力的提升,成为现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活动中,进行相关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葛炎.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互动情景教学策略的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8(21):137.
[2]何昌雅.小学语文作文的生活化教学策略浅谈[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36(3):187.
[3]雷晨春.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探究[J].学周刊,2017(17):161-162.
作者简介:郭红梅,甘肃省庆阳市,甘肃省庆阳市环县红星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