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俗活动信息可视化设计研究
——以“僵狮子”为例

2019-02-10范智韵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9年7期
关键词:用具花灯民俗文化

范智韵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 430074)

一、前言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随着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很多的村湾消失了,而随着农村一并消失的还有当地的特色民俗化习俗,将传统民俗文化的过程以信息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可以方便人们理解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可以更好地传播与传承我国优秀的民俗文化。

湖北黄陂地区农村的元宵节 “僵狮子”活动是当地传统特色民俗文化活动,以艺术化的表现手法,将简洁有效的信息以最利于人们接受和记忆的创意图形画面表达出来,让人们通过直观的视觉了解这个本土的有意思的习俗,了解一个传统习俗活动的背后从开始到结束到底是怎样一个过程,以及里面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同时这也是促进地区特色习俗文化传播的有益尝试。

二、民俗活动可视化信息提取

(一)信息可视化的现状与问题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网络化社会,信息传播极其快捷,信息不仅仅是我们所说的言语文字、数字,还包括生活中的各种活动,比如地方民俗活动的信息,这些并没有固定的记录,只是在固定的时段、固定的人群中出现,没有记录,不便于传播。特格拉姆这位英国设计师最先提出“信息设计”概念,信息设计不同于一般的平面设计,这种设计要适合于现代信息传播方式,需要有计算机图形学、图形处理技术等。“设计信息”是变被动信息传播为主动信息传播,其优势是以艺术的手段,将所观察收集的材料,通过立意设计使之成为具有艺术性的一些载体,如视频、物件、用品等,同时增加交互性等。这种通过视觉传达抽象的信息或人们的思想活动内容的方式,便于流传,能丰富我们认知生活的途径。

将信息可视化还需要探讨一些实际存在的问题。

1.受众的经验认知。在接受可视化的信息时,受众都是带有自身经验去理解的,不同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都会带给受众对信息的不一样的认知。

2.情绪与心态。在接收信息时,受众者当时的情绪与心态也会影响到对信息的理解,这是一种主观体验。

3.文化期待。受众看待问题总是会带着自身的文化背景身份去理解,将一个图形符号用自身的文化意义去解读。

信息可视化作为一门刚刚发展的学科越来越受到关注,作为一门信息展示技术,有着辅助人类感知的功能,并且有着巨大的商业潜力,需要寻找好的途径与载体、题材内容方便推广与传播,实施民俗文化信息可视化可以有所作为。

(二)民俗活动可视化信息的提取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闹元宵“僵狮子”民俗属于狮子灯的一种,据《旧唐书》中记载狮子灯兴于汉代,至唐代流行宫廷狮子舞,在历史的长期发展中这种舞狮文化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系统。通过僵狮子活动人们表达祈望和平、幸福安康、国家繁荣稳定富强;通过祈福活动,可以帮助自己面对未来的不可知性,增加节日喜气气氛和增进人与人之间感情。

僵狮子这一民俗活动,按风俗习惯有规定的流程,首先是组织制作狮子灯,其次起灯(一般是正月十三上午,大的村子可以提前),第三是由轮值头人宴请村民共庆,最后是狮子灯在锣鼓乐器演奏、烟花爆竹声中去每家每户送祝福,场面热烈欢乐,每一家每一户在敬神跳狮时特别重视,大家认为这个直接关系到全家的福寿、安宁和收成,喊彩词因户主不同而变,贴切地表达出每一家的需求与盼望,促进了村户和谐。在娄子匡的《新年风俗志》里就有描绘这一场景“元宵各村都有灯会,家家户户必须摆设香案,老人整衣戴冠分立在香案左右,祝福着吉利的言词,挨家挨户行去,然后鸣鞭炮,炮没有完,舞不能止,熙熙攘攘的好像人和神都欢乐无穷了”。最后是送灯活动,是活动的高潮。

三、民俗活动信息可视化设计与创意

(一)设计理念

“僵狮子”是湖北的地方汉族民俗文化活动,主要流行在武汉黄陂及孝感市一带,方言称为“僵狮子”,书面称呼“将军和狮子”,别称“将军狮子”。是一种元宵节期间用于祭祀的具有祈福意义的活动,是每年元宵民俗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每年的正月十三,黄陂区一带的农村以村湾为单位就开始“启灯”,于是僵狮子就活跃起来,村户居民争先恐后回到家乡,准备迎接狮子送来的祝福与祈愿,热闹赛过春节,有句俗语“正月半大于年”,当地的人们非常重视元宵节的狮子灯民俗活动。

作者想通过僵狮子活动可视化的流程图,希望观看后的人们可以了解到这个神秘又独特的活动,让大家知道黄陂地区还保留有这样一种独特的习俗,能够了解这个活动中的时间地点、出现的人物以及各种用具的功能用途,最重要的是能够了解到蕴含其中的祈福文化内涵。

(二)设计思路

1.做好调研准备工作。作者深入现场跟踪记录重要场景活动,并采访参与活动人员的具体工作准备细节。对很多村湾进行了记录活动,每个村湾的活动还具有各自的特色,这样综合调查的结果会更全面,更具普遍性。运用艺术设计手法,将黄陂这个僵狮子活动做成便于理解的图片形式,有利于阅读与传播。

2.确定设计内容。一个好的设计表达就是要删繁就简,挑选出最核心最重要的内容,按时间顺序选取前期准备、起灯、玩灯和送灯,能完整展示民俗文化活动流程。

3.确定设计风格。所有的组成流程图的人物图与用具图都用简洁清楚的偏扁平风格的大色块绘制,用简洁的图形结合传统的特色,颜色采用活动中出现频率最高并最能体现活动特点和传统意味的黄色、红色、紫色和绿色等。

4.确定设计中具体的重要人物以及用具。重要人物和用具的选择,是根据活动内容来决定的,挑选在重要场景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的人物和用具进行图形再创意。最终选定的人物有马角、唱彩人、花灯童、大刀神棍,用具有大鼓小鼓、大锣小锣、大小铗子、花灯、狮子头、大小香案、土地庙等。

5.确定具体的场景流程。整个“僵狮子”活动按时间顺序从开始到结束简单划分的话可以分为四个大部分:第一是前期策划准备,制作狮子灯与花童的花灯;第二是启灯仪式,正式完成狮子灯制作;第三是玩灯,晚上花灯童们先为狮子引路,狮子队伍跳着激烈的舞姿依次进入每家每户进行祈福活动;最后是送灯,所有祈福活动结束,全村人和狮子队伍最后再次绕行村子一圈进行送灯仪式。

(三)创意设计

从人物与用具的角度来说,设计并绘制这些单个图形时没有选择写实的风格,主要是因为整个流程图注重的是传达这个活动的过程,而不是侧重于单个人物或用具的细致描绘,并且复杂的图形组合在一张流程图上也不符合视觉美观要求,显得复杂拥挤。所以在单个图形的设计上采用的是偏扁平风格的大色块形式,在线条和造型上选择圆润偏可爱的风格,将其中的传统中国元素与平面图形设计进行创新融合,寻找到两者的契合点。如其中的主要元素花灯,从实物花灯中提取最明显的特征,再加上后期的再设计形成一个完整的花灯平面形象,在花灯的剪纸贴花上,运用了荆楚文化最具代表的图腾之一的凤凰形象进行设计,而花灯周围复杂的吊花简化为简单的四瓣花图形,使画面看起来更协调。

从颜色的选取上来说,在设计稿中运用到的黄色、绿色、紫色还有红色等均是从活动人物和用具中最常用的颜色里面挑出来的,这几种颜色也是在中国传统颜色中经常运用到的颜色。

四、民俗活动信息可视化设计作品

(一)民俗活动流程平面图设计

相关的人物及活动流程设计,人物有头人、举旗手、将狮子成员、马角、说彩人、锣鼓人、花灯童、看灯人等,用具有狮子、旗子、花灯、大鼓、大锣、大铗子(简称:金钹)、香案、烟花炮竹等。

(二)产品设计

1.摆盘设计

将僵狮子活动中最具识别性的狮子和花灯以摆盘的形式做出来,营造丰富的视觉效果。摆盘当成装饰摆放在柜子上或者桌子上也是一种特色,彰显出民俗文化特色,传播传承优秀民俗文化。

2.抱枕

设计将僵狮子活动中最具特色的两个物品,一个是狮子头还有一个是花灯,用抱枕的形式做出来,能够让这种文化进入到普通日常生活中,变成可以经常接触到的物品,将之普及化。

3.匙扣设计

钥匙扣也是在日常生活中会用到的物品,设计的单个人物与用具也非常适合做成小型的钥匙扣。因为图形颜色不复杂,运用的都是大色块,缩小以后不影响观看效果,并且小图会显得可爱一些。

五、结语

本人深入文化活动现场,体验活动的过程,查阅资料,尝试了多次草图后确定合适的风格,运用平面设计理论,创新设计理念,传播传承舞狮子这个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民俗文化丰富,需要发掘,更需要好的传承方式,可视化平面设计这种形式传承自身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丰富文化生活,丰富产品设计素材,创造美好生活。■

猜你喜欢

用具花灯民俗文化
看花灯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人类最早的发明:生火与照明用具
挂花灯
养蚕巢脾 一种新的养蚕用具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做花灯
赏花灯
暑假结束啦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