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健康教育在妇产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2019-02-10刘丹
刘 丹
(黑龙江农垦神经精神病防治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2)
围产期,孕妇常伴随严重的抑郁与恐惧情绪。如未做好孕期健康教育,极容易对其分娩方式,以及自我护理能力产生影响。有研究指出,从心理状态调整、新生儿喂养,以及自我护理等方面,加强孕期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本文于本院妇产科2016年2月~2018年6月收治的孕妇中,随机选取44例作为样本,观察了孕期健康教育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收治的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孕妇共22例,年龄(22~42)岁,平均(29.3±1.3)岁。孕周:(37~42)周,平均(41.1±0.1)周。对照组孕妇共22例,年龄(21~43)岁,平均(29.4±1.1)岁。孕周:(38~42)周,平均(41.1±0.1)周。两组孕妇具有可比性(P>0.05)。纳入标准:(1)所有入选孕妇,均无妊娠合并症。(2)所有孕妇均无精神类疾病。(3)孕妇自愿参与研究。
1.2 护理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以产前准备、产时助产、产后并发症预防为主。观察组加强孕期健康教育,包括心理健康教育、饮食健康教育、新生儿喂养教育、分娩方式教育、自我护理教育4项指标。目的分别在于缓解产妇的负面情绪、改善营养状态、提高新生儿健康水平、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妇的自我护理能力。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包括剖宫产率、健康知识知晓率、母婴不良结局发生率等指标。观察两组产妇的各项评分,包括抑郁评分(评分工具:SDS量表)、焦虑评分(评分工具:SAS量表)、护理质量评分3项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采用x2检验,以(%)表示。计量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视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剖宫产率11.4%,健康知识知晓率95.5%,产妇不良结局发生率2.3%,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为0,产妇焦虑(52.4±1.2)分,抑郁(53.0±1.4)分,护理质量(81.8±0.9)分,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3 讨 论
孕妇心理状态差、营养不良(或过度补充营养)、对分娩相关知识缺乏了解,均属于影响其分娩安全性的主要因素。常规护理方法,对孕期健康教育缺乏重视。因此,多数产妇均存在盲目补充营养、采用奶粉喂养等行为,且倾向于选择剖宫产作为主要分娩方式[1]。本文研究发现,采用常规方法护理,产妇剖宫产率34.1%、健康知识知晓率77.3%、产妇不良结局发生率6.8%、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为6.8%、产妇焦虑(22.1±2.6)分、抑郁(23.0±0.5)分、护理质量(95.5±1.2)分。
为解决上述问题,应在考虑孕妇需求的基础上,实施孕期健康教育。孕期健康教育方法及其优势如下:(1)心理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应告知产妇,抑郁、恐惧与焦虑等负面情绪的存在,易增加分娩难度,对母婴健康造成影响。可嘱其通过听轻音乐、散步、与他人交流等方式,改善心理状态,确保分娩能够安全完成。(2)饮食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应嘱产妇多食用高蛋白质、高维生素类食物,改善营养状况。但应避免过度补充营养,以免造成巨大儿,导致产程延长。(3)新生儿喂养教育:护理人员应向产妇强调母乳喂养新生儿的重要性,使其认识到,母乳喂养有助于提高新生儿机体免疫力,避免新生儿对奶粉产生依赖。进而达到提高母乳喂养率、提高新生儿健康水平的目的[2]。(4)分娩方式教育:无剖宫产指征时,顺产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更加有利。因此,护理人员应于孕期,为产妇讲解顺产的优势,降低剖宫产率。分娩前,护理人员应指导产妇呼吸、用力。可考虑将导乐分娩,应用到分娩过程中。在缩短产程的同时,提高产妇舒适度,预防会阴撕裂,促进产后恢复。(5)自我护理教育:产后出血为产妇产后的常见并发症,护理人员应告知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原因。在此基础上,嘱产妇自行对出血量进行观察。发现异常,应立即与医护人员联系。另外,护理人员还需从饮食、运动等方面,告知产妇如何进行自我护理,促进身体恢复。
综上所述,将孕期健康教育,应用到妇产科护理中,有助于降低剖宫产率、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降低母婴不良结局发生率,使护理质量及产妇分娩安全性,能够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