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
——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为例
2019-02-10姚新立
姚新立
(苏州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1]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特别是高校的思政课,思想性是首要特征和第一要求。因为没有思想性这一实在内容作为基础,再多的形式创新也无法真正达到铸魂育人的培养目标,所以思政课建设要更加注重发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引领作用,从而建构相应的理论体系、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实现“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1]。
思政课的思想性直接体现为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的思想体系,直接体现为作为一个思想整体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以下简称“原理”课程)。而要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应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学科建设着手,进而实现从思想体系、理论体系向教材体系转化,最后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创造性转化。理论研究是内生动力,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是必然结果,这在思政课教师那里可以实现科研与教学的良性互动、相互支撑,从而实现思政课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作为一种思想体系的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极大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至今依然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马克思至今依然被公认为‘千年第一思想家’。”[2]马克思主义以其独特的思想品质和理论影响力深刻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推动了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创立时积极汲取了前人的优秀思想资源,在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开放的理论品质,在当代更是日益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真理力量。
第一,思想史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有自己的思想来源和理论逻辑,从思想史的视野来理解它才可以更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内涵和思想价值。列宁指出:“它绝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而产生的一种故步自封、僵化不变的学说。恰恰相反,马克思的全部天才正是在于他回答了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他的学说的产生正是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极伟大的代表人物的学说的直接继续。”[3]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这三大先进思潮,对这些思想家的思想进行研究,阐释它们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联系和区别,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例如,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就存在着以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不同哲学家的思想来阐释的研究路径。事实上,这三位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都对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产生深刻影响。康德在自在之物与现象界之间的明确划界造成了思维和存在的非统一,成为后世哲学家都要解决的基本哲学问题,而马克思继承了黑格尔的解决方案。“因为黑格尔的原则,即理性与现实的统一和自身作为本质与实存的统一的现实,也是马克思的原则。”[4]125两位伟大思想家都坚持了思维和存在统一的原则,只是黑格尔把思维本身变成了存在来实现这种统一,而马克思则在思维之外找到了实践这种感性物质活动作为思维和存在统一的坚实基础。在马克思对黑格尔的批判并开启哲学上的实践转向过程中,费尔巴哈的“感性直观”对马克思起到了重要的启发作用。马克思也强调感性,但他的感性不是感性直观或感性事物,而是作为实践的感性活动。
第二,马克思主义是批判现实和改变世界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与黑格尔的重要区别就是其思想真正的批判性。哈贝马斯曾这样评价黑格尔哲学:“黑格尔的哲学满足了现代性自我证明的要求,但付出的代价是贬低了哲学的现实意义,弱化了哲学的批判意义。最终,哲学失去了其对于当前时代的重要意义,毁灭了自己对时代的兴趣,拒绝了自我批判和自我更新的天职。”[5]马克思主义彻底的批判精神还来源于其鲜明的理论立场:无产阶级的解放和全人类的解放。马克思写道:“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6]9-10马克思主义就是这种彻底的理论,因为它不仅深刻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实在内容,而且通过对群众的掌握和将无产阶级组织成共产党的方式深刻改变了世界,并将继续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改造世界的理论立场不仅超越了唯心主义,也超越了旧唯物主义。“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6]13617世纪的英国唯物主义、18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和19世纪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至多只能做到对自然界、单个人或市民社会的直观。马克思主义则站在“社会的人类”无产阶级立场上,以真正的“人类社会”为目标,从而最终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第三,马克思主义是具有时代高度的科学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是具有原则高度的时代思想,是具有现代性视阈的思想,是超越资本现代性的思想。这主要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对启蒙学者的超越和对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批判上。启蒙思想家们特别强调理性的权威。事实上,“这个理性的王国不过是资产阶级的理想化的王国;永恒的正义在资产阶级的司法中得到实现;平等归结为法律面前的资产阶级的平等;被宣布为最主要的人权之一的是资产阶级的所有权”[7]。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对按照启蒙思想家的原则建立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不满意,认为这个社会仍然是不合理、不正义和不道德的。但他们把整个社会实现理性和正义的希望寄托在偶然出现的少数天才人物身上,和启蒙思想家一样陷入唯心史观。只有马克思主义以科学的理论体系真正在思想上把握了整个时代,深度探究了历史的本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深刻改变了人们看待人类历史的方式,各式各样的理论流派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着马克思描绘的那个世界图景。正如德国学者洛维特所说,唯物史观创立之后,“这种历史观也规定着非马克思主义者和反马克思主义者的思维方式,甚至超出他们自己想知道的程度”[4]134。
第四,马克思主义是立足实践不断发展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是我们深刻认识当今世界必不可少的理论工具,但它又不同于实证科学,往往呈现出某种抽象性,这种抽象性是一个合理的抽象,可以帮助我们从混沌的感性杂多获得一些简单的抽象规定,从而使我们眼前的世界图景变得清晰。因此在很多人那里,马克思主义被看作一个抽象的思想体系,在实践中或者对它敬而远之或者教条主义地对待它。事实上,马克思主义不是停留在抽象的规定,而是要上升到思想具体,即将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看成科学的方法。但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只是思维用来掌握具体、把它当做一个精神上的具体再现出来的方式。但决不是具体本身的产生过程。……实在主体仍然是在头脑之外保持着它的独立性”[8]701。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可以帮助我们达到把握具体和总体的目的,但这种把握是以实在主体、具体本身为前提的,离开了客观的社会历史进程,这种理论抽象是没有意义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认为,唯物史观是“从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考察中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结果的概括。这些抽象本身离开了现实的历史就没有任何价值”[6]153。立足实践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使它能够不断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总是以当代的思想形态不断出场。
第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立足当代中国实践,解答时代课题,指导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具有强大真理力量的科学思想体系。这一全新的指导思想创造性地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有机统一起来,具有强大的真理穿透力、思想感召力和发展推动力。
二、作为一个思想整体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
明确将马克思主义分为三个组成部分,始于恩格斯的《反杜林论》一书。《反杜林论》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有力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被视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指南,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将马克思主义分为三个组成部分,进行相应的学科建设,从而以不同学科的理论视域、概念和话语实现某种“片面的深刻”,这对稳步推进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制度保障作用。但在学科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学科壁垒问题,马克思主义的不同理论学科不断强化自身的体系和话语,没有自觉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思想整体来看待。“将学科研究成果体系化、形态化和原理化,其结果就是被固定化为教科书和标准答案,应付考试的‘知识点’。”[9]这种情况也出现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中。现在“原理”课程所使用的教材就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将课程分为三大板块:哲学(前三章)、政治经济学(第四、五章)和科学社会主义(第六、七章)。这就给每位从事“原理”课程教学的思政课教师提出了一个艰巨而又必须完成的任务:自觉将马克思主义看作一个思想整体,打破学科壁垒,在教材体系的基础上建构各具特色的教学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从以下一些理论部分实现原理课程的思想贯通。
第一,以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贯通“原理”课程。1883年,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首次提出马克思这位思想巨人一生有两个伟大发现。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进一步指出:“这两个伟大的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和通过剩余价值揭开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都应当归功于马克思。由于这两个发现,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10]26-27这实际上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的内在逻辑:唯物史观是哲学基础,剩余价值论是科学历史观的具体运用和逻辑提升,而科学社会主义由前两者为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在其创始人那里是作为一个思想整体呈现出来的。在具体的课程体系中,还需要阐明的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实践的观点与唯物史观的内在联系;唯物史观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的具体运用,如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分工、私有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意义上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构成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是社会基本矛盾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具体呈现。
第二,以辩证法贯穿物质观、实践观、历史观和资本主义批判。辩证法首先是客观辩证法,它具有实在内容而不是纯形式的。形而上学者将辩证法看作诡辩论。实际上,这是对整个辩证法的歪曲和贬低,其思维水平没有达到哲学的高度,其理论层次甚至没有达到黑格尔的高度。恩格斯这样评价形而上学者:“他们在绝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初看起来,这种思维方式对我们来说似乎是极为可信的,因为它是合乎所谓常识的。”[10]20常识的思维方式只能局限于日常生活的领域,而进行理论思维和进入理论研究的领域则不能继续使用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来源于黑格尔,“辩证法在黑格尔手中神秘化了,但这决没有妨碍他第一个全面地有意识地叙述了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式”[8]94。黑格尔的贡献就在于系统地阐述了辩证法的形式,只是他把现实事物看成思维主体运动过程的产物,使辩证法具有了某种神秘外壳。唯物辩证法以实在主体取代了思维主体,在马克思看来,“就是在思维方法上,主体,即社会,也必须始终作为前提浮现在表象面前”[8]702,而“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6]135。所以,马克思辩证法的实在内容就是社会实践和现实的人类历史进程。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能理解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才能运用这种辩证法深刻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才能深刻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暂时的必然性”。
第三,以共产主义学说贯通唯物史观、科学社会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共产主义是作为一个思想整体的马克思主义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实际上无法想象没有共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有三种理论内涵:现实的历史运动、社会形态和人的理想信念。我们应该首先将共产主义看作一种消灭现状的现实的客观历史进程,这种历史运动发展到某个历史阶段后,共产主义社会形态才会确立,而正是基于前两者,我们才会将共产主义作为自己坚定的理想信念。既然共产主义必然会实现,我们是不是就可以坐等其成?这就要阐明人类社会规律的特殊性,这种规律不同于自然规律的地方在于它是人们有意识活动的产物,人创造自己的历史,虽然这种创造是在特定的历史前提下和相应物质条件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共产主义运动本身就离不开具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人的自觉和自觉地努力奋斗。“共产主义和所有过去的运动不同的地方在于:它推翻一切旧的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的基础,并且第一次自觉地把一切自发形成的前提看做是前人的创造,消除这些前提的自发性,使这些前提受联合起来的个人的支配。”[6]202在这个理论前提下,我们才能更好地阐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间的辩证关系。
第四,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贯通理论与现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来自马克思主义人类解放的思想。与启蒙学者和空想社会主义者不同,马克思与恩格斯不是直接谋求全人类的解放,而是通过某一个阶级的解放来实现这一目标。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是真正革命的阶级,只有实现无产阶级的解放才能为全人类的解放开辟道路。在社会主义国家,无产阶级及其他劳动群众就构成了“人民”这一概念。在这里,就可以把教材中实践的主体、群众史观、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深刻阐释党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的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三、不断增强高校思政课思想性的实践路径
推动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调动多元主体形成合力,更需长期的努力和不断的探索。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是这个系统工程的关键环节。只有这个环节扎实了,我们才能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时代魅力,才能真正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增强“原理”课程的思想性为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对教师来说,应不断进行原著研读和理论学习,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认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1]。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常读常新,通过研读、讨论和学习,可以提高教师的思想水平和理论水平。只有教师的思想水平提高了,思政课的思想性才能增强,才能真正用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感召学生,用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加强原著文本的研读,可以使教师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看作一个思想整体。只有不断地学习、学透、弄懂,才能融会贯通,深入浅出。
第二,对教材来说,应以理论研究、理论创新推动教科书的改革创新。现有的教科书体系就是理论研究和理论创新的结果,其很好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有原则高度的当代思想体系。理论研究和理论创新要立足当代中国实践,倾听时代声音,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教科书应及时将这些最新的理论成果吸纳进来,从而以时代的思想魅力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进程。
第三,在教学组织上,可采取专题教学的方式消除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划分带来的思想壁垒。课程组应加强教学研讨和集体备课,选择一系列理论主题进行专题研讨,形成相应课件和教案。具体的专题以教材内容为基础,但又不局限于教材内容,进行相应的扩展,特别是案例方面的扩展。在具体的课堂组织上,也可以调动学生参与其中,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四,在实践教学上,以问题为指向,引导学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进行理论实践。理论实践也是实践,而且对“原理”课程来说是更为重要的实践。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亲自进行的理论研究可以切实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穿透力、理论解释力和思想魅力。在实践教学上,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生活、理论联系现实问题的基本原则。问题可以是现实社会问题,也可以是重要理论问题。实践教学的推荐选题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青年的时代责任与历史使命;马克思主义重要理论和重要观点的当代价值;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时代问题和中国发展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大学生面临的日常生活问题和思想问题;等等。
第五,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坚持朋辈教育和隐性教育,为思政课提供有力支撑。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应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了解他们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坚持朋辈教育,可以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这一点要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带头作用;坚持隐性教育,则要求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营造浓厚的思政课学习氛围。要实现全方位育人目标,所需要做的工作主要在课下。例如,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型学生社团的建设,在校园内开展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书会、主题征文、主题演讲比赛等活动,以微信公众号等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平台宣传马克思主义。这些都可以有效增强马克思主义在校园中的影响力和亲和力,激发起学生进行理论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