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产前护理方式对高危妊娠孕妇的影响

2019-02-10李福兰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孕产妇胎儿孕妇

李福兰

(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梅雨中心卫生院,四川 凉山 615713)

高危妊娠的发生,多数是由于一些因素干扰妊娠期孕产妇、胎儿,引发孕产妇与胎儿不适,严重威胁其生命安全。为降低其危险系数,要求孕产妇具备一定的保健与保护常识,加强对其管理与监护,并为其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以便有效减少产妇与围生儿死亡率[1]。同时,高危妊娠孕产妇由于担心病情会影响自身与胎儿健康,容易出现恐慌、焦虑及抑郁等不良情绪,加重其病情,容易对预后效果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加强高危妊娠孕妇的产前护理非常重要,可以显著提升分娩安全性。为此,本次研究主要选取我院收治高危孕妇为研究对象,观察产前护理方式对高危妊娠孕妇的临床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8年1月~12月之间在我院接受孕检与分娩的60例高危孕妇为研究对象,利用双色球法按照1:1比例将其分成观察组(n=30)与对照组(n=30),观察组初产妇12例,经产妇18例,年龄在22岁~37岁之间,平均为(28.39±3.08)岁,孕周36周~41周,平均(38.2±2.2)周;对照组初产妇11例,经产妇19例,年龄在23岁~39岁之间,平均为(28.82±3.31)岁,孕周37周~42周,平均(38.5±2.6)周。比较组间各项一般资料,均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加强与患者的交流与沟通,帮助患者舒缓心情。观察组在其基础上采用产前护理方式,具体内容包括:①成立小组:组织护理主任、护士长、护士与心理医生组成产前护理小组。②评估病情:采用问卷调查形式调查孕妇产前需求,同时了解其家庭情况,评估心情与生理情况。③护理服务:首先,给予环境干预。为孕妇提供舒适的病房,根据其合理调节室内温度与湿度,确保光线柔和,适当摆放一些鲜花,播放舒缓身心的音乐;其次,给予认知干预。结合孕妇家庭情况、接受能力与分娩知识掌握情况,利用多种方式实施健康教育,宣教内容可以包括高危妊娠知识与相关注意事项、调控情绪措施等,使其深入认识高危妊娠;第三,给予心理干预。加强与孕妇的沟通与交流,拉近双方距离,给予适当的心理疏导,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鼓励其说出自己的感受,有效释放压力。向其家属介绍家庭支持的重要意义,注意孕妇的日常行为,多关心她、呵护她,使高危孕妇感觉到来自家庭的温暖,树立起自然分娩的信心;第四,实施肌肉放松训练。指导孕妇从上到下放松每一块肌肉,收缩5~10 s,然后再松弛30~40 s,收缩与松弛的同时都要深呼吸,每次10~15 min,每日10~15次;第五,给予行为干预。指导孕妇多食用一些富含矿物质、蛋白质与维生素的食物,降低动物脂肪与盐分的摄入量。每天确保8~10 h的睡眠,可以帮助其放松孕妇的肌肉神经,减慢新陈代谢的同时减轻其心脏负担,睡眠以左侧卧位为主,以帮助减轻子宫对腹主动脉与下腔动脉的压迫,降低外周阻力。

1.3 效果评估[2]

观察孕妇心理变化的情况,利用SAS量表对焦虑心理进行评分,50分及以上为焦虑阳性,分数越高表示焦虑心理越重;利用SDS量表对抑郁心理进行评分,53分及以上为抑郁阳性,分数越高表示抑郁程度越重。对比两组妊娠结局。

1.4 数据统计分析

本次研究中SAS评分与SDS评分等计量指标均用(x ±s)表示,采用t检验,高危妊娠孕妇妊娠结局的各项计数指标均用(%)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数据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护理后两组高危妊娠孕妇心理变化情况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31.8±4.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48.2±5.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405,P<0.05);观察组SDS评分(36.7±4.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48.2±5.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844,P<0.05)。

2.2 护理后两组高危妊娠孕妇的妊娠结局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自然分娩率70.0%(21/30)高于对照组43.3%(13/30),x2=4.344,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30.0%(9/30)低于对照组56.7%(17/30),x2=4.344,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16.7%(5/30)低于对照组40.0%(12/30),x2=4.022,P<0.05;观察组胎儿窘迫13.3%(4/30)低于对照组36.7%(11/30),x2=4.356,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16.7%(5/30)低于对照组40.0%(12/30),x2=4.022,P<0.05。

3 讨 论

高危妊娠严重威胁着广大孕妇与胎儿身体健康,可能引发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等问题,甚至引发产妇与新生儿同时死亡,据研究[3],近年来该病引发孕妇与胎儿死亡率正逐年提升,这种情况下对其开展产前检查与教育的相关护理很有必要。

产前护理是集多学科于一身的护理方案,利用制定工作计划并深入落实的方式对孕妇实施护理干预,从孕妇入院一直到出院,为其提供顺序性护理计划,在护理人员与心理医生等方共同合作的基础上,确保达到最佳的护理效果,为孕产妇提供最佳的护理模式[4-5]。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实施产前护理,护理后高危妊娠孕妇心理变化情况明显好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同时观察组高危妊娠孕妇的妊娠结局明显好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

综合以上内容可见,通过有效的环境干预、认知干预、心理干预、行为干预等产前护理,可显著改善高危妊娠孕妇焦虑与抑郁心理,同时帮助改善妊娠结局。

猜你喜欢

孕产妇胎儿孕妇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双主动弓1例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孕产妇健康教育问题分析及建议
胎儿脐带绕颈,如何化险为夷
我有一个“孕妇”爸爸
孕妇睡觉会压到孩子吗
孕妇接种疫苗要慎重
MRI在胎儿唇腭裂中的诊断价值
产前检查“高危”孕妇别忽视
孕期适度锻炼能够促进胎儿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