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美好生活向度

2019-02-10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政治思想大学生

邓 远 萍

(河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南 开封 475001)

以“美好生活”为棱镜,剖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远离美好生活”的现实样态,检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缺席美好生活”问题的成因,建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美好生活”的现实路径。这不仅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创新,还能够促进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的实现。

一、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远离美好生活”的现实样态审视

在现代社会,教育和生活的密切联系程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彰显。如当前比比皆是的教育宣言和教育口号----“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教育要让学生和谐全面发展”“教育要为学生未来的美好生活做准备”,等等,都凸显了现代教育,尤其是大学教育要为学生的成长和生活提供尽可能完美帮助的教育愿景。当前,由于大学生自身的生理、心理和性格特质的独特性,以及在社会和国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和所具有的作用,引发了人们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尤其是在人人都追求和向往并愿为实现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的社会环境氛围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应以引导教育对象过上美好生活为目标,使他们在当下的现实生活中能够获得积极、进步、健康、向上的幸福、快乐及美好的体验,并能够对他们自己的生活乐在其中。但是审视当前大学生的生活,我们惊讶地发现,“知识已经有了,但爱的缺乏妨碍了知识的应用。”[1]大学生的生活似乎处在一个畸形的怪圈之中,生活质量总体水平堪忧,主观感受上充斥着消极而非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他们在自己的生活中迷失了方向,远离了美好。

1. 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理想化色彩偏浓,使大学生的自我生活设计早已“被规定”

尽管现代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相比于传统的只重视社会本位的教育理念而言,已经慢慢地向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兼顾的方向转变,但是事实上并没有完全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教育观念的价值取向上,仍然重视社会发展,弱视个体发展。不管是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教育者强调从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进行教学设计,还是在平常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学生管理者不断地重申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部署管理工作,抑或是在国家和社会对大学生的殷切要求中,相关领导者深切地呼吁从大学生的成长实际培养人才也罢,他们的最终目的大致相似,都是为了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理想人才。

从个体实际出发,落脚于社会需要,表面看起来合乎情理,可事实上还是社会本位教育理念的现实写照。“如果我们教授的理论层次和学生的认知层次不相适应,没有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没有触及学生的情感世界,那我们课堂上讲的‘大道理’最终是没有作用的”[2]。

在这种社会本位的理想化的教育理念观照下,大学生本应有独立的自我生活设计权利被社会、学校、家庭剥夺了,他们的生活早已被设定和规定好,只需要在既定的道路上按步前行。“对他们来说,只有全盘接受被给予的所有才是正确的、合乎逻辑的、符合标准的、让成人放心的。学生生活中充斥着‘你应该’的话语模式,被动地过着被给予的生活,丧失了独立人对人生掌控的喜乐。对学生而言,‘我’不见了,‘我’的生活在不知不觉中早已消逝了。”[3]

2.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过于凸显真理性,使大学生积极的生活体验“被剥夺”

当前,“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都是以科学理论为绝对主体,科学世界对课程内容选择起支配作用。”[4]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真理性成分诚然无可非议,但是如果整个板块的教育内容主要是由远离学生真实生活世界的真理知识理论构成的话,那么必然会造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教育对象生活世界的剥离,最终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现实的人和生活面前徒增苍白感和无力感。

在这种教育世界里,单调、沉闷、枯燥的说教压抑着大学生对美好生活的激情和向往,教育只是一味地向大学生灌输“我应该有什么”,而忘却了“我本应该是什么样的”,逐步地消除教育对象积极情感的获得感和真实生活的体验。事实证明,一旦学生积极感觉接受的机会和通道日益受挤压和被剥夺,不仅会抑制教育对象的感觉机能,甚至会损害到他们在以后生活中获得积极情感体验的能力,从而可能逐步使学生主动找寻并获得幸福美好体验的意识和能力受到损耗和摧残。

3. 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模式欠缺合理性,使大学生的当下生活状态“被殖民”

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在深度和广度两个维度的并行持续快速延展,给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也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使当前大学生在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学习方式、就业方式等方面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和新情况,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世界颇具后现代意味,是以拒斥“权威”为心理机制、以自主性个性选择为显著特点、以未来就业预期目标为重心的自我选择知识学习和实践活动的“亚生活世界”[5]。所谓的“亚生活世界”实质上是以学生的职业理想为主所构成的微观运行结构。而纵观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模式,是以意义世界为主的高于大学生现实生活世界的“宏大叙事”结构。它在知识理论的学习教授方面,重远大理想信念的灌输;在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环节方面,由于经费等条件的限制,重形式效果的宣传;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机制方面唯分数是瞻,忽视对教育对象的思想、政治、道德的“情、意、信、行”的非智力因素的评价。

这显然与大学生的当下生活状态相背离,很难与大学生的“亚生活世界”相契合。久而久之,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所构成的脱离学生实际需要的宏观世界王国里身心疲惫、厌烦、冷漠,失去个性和活力,他们的当下生活状态“被殖民”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二、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缺席美好生活”的问题归因检视

从发生学的角度看,任何一个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不可能是无根源的。同理,任何一个问题的出现和产生,肯定也不可能是无缘由的。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远离美好生活”的现实样态而论,其问题产生的背后肯定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如果根据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原理查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远离美好生活”问题的成因时,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视为内因,把来自学校和社会方面的问题视为外因。具体来讲,体现在三方面。

1. 我国社会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遭受“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夹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远离美好生活”的重要原因

与西方的“和风细雨”式的内生先发型的现代化进程相比,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呈现出“暴风骤雨”式的外源后发型特点,这就说明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起初多少具有外推、被动进行的成分。为了迅速赶超西方的现代化国家,国强民富随即成为一切思想价值的唯一标准,“在这样的心态下,很多深刻的有远见的思想理念和精神价值根本不可能充分展开,只有具有工具效果的东西才可能被接受。”[6]

在此种情况下,教育为了担当国富民强的重任,变成了为其服务,成其奴仆的角色,丧失其本身的独立性,无法按照自身的规律实现塑造人的本真使命。然而,当工具理性的价值还没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充分发挥出来时,又出现了对工具理性的反思和批判,随之而来的是对差异、不确定、非中心、多元价值观、情绪情感、意志、感悟等因素的关注。一时之间,学校教育的思想和理念,在“现代主义”的影响下对主体唤醒的理性教育尚未实现,又遭遇“后现代主义”的理性批判。“在这种思想的夹击下,学校教育的理念无法清晰和稳定持久地贯彻,导致当下的学校教育出现了理性教育与非理性教育的双重缺失,人的主体性与自我的遮蔽与消亡的局面。”[3]

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理性教育和非理性教育的双重缺失是其“远离美好生活”的根本原因

按照人们惯常的理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理性教育极其泛滥,而不是缺失。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此种错误的认识根源在于对理性教育的误判,即把理性教育等同于知识理论的强化与练习教育。这与真正的培养学生理论思考力和批判性思维、保护学生学习探索兴趣、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理性教育是背道而驰的。这只能被称为“伪理性教育”。

在此种教育情景中,教育对象变成了不会思考、不想思考、被动接受、僵化应付、缺乏创新意识的考试机器。纵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实质上是伪理性教育在作祟,真正的理性教育不是过度而是极度缺失。此外,由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理性教育的僵化、机械和偏颇理解,使得纯粹理论知识记忆日渐膨胀,造成学生对理论的感知力和领悟力的缺乏,并不断地磨蚀着人的灵性和悟性等非理性质料,使得关乎教育对象的情感世界、审美情趣和直觉顿悟的非理性教育也逐渐缺失了。可“教育的意义的本身就在改变人性以形成那些异于朴质的人性的思维、情感、欲望和信仰的新方式。”[7]在理性教育和非理性教育双重缺失的严重态势下,是个体性和自我的消失,但美好生活却需要每个具有完整性的个体去用心体悟和用手创造。

3. 大学教育中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的割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远离美好生活”的直接原因

大学教育实质上是一种成才教育,但成才教育不是没有前提的,而是在先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的基础上再促其成才。这即是说,一个人在接受了大学教育后即使“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可他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德行的话,那就不能说明大学教育是成功的。所以说,大学教育只有两条腿走路,一手抓智育,一手抓德育,才能称为合格的教育。

然而,在实际的大学教育中,重视以符号、逻辑、理性为主要架构的非日常生活的科学世界的构造,轻视或者忽视以情感、经验、感性为主的日常生活世界的营造,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只会读书和考试,而生活能力较差的“残缺人”的出现。同时,这一不平衡局面带来的恶果就是一部分大学生不懂得为人处世之道、不会管理自己的财物、不会安排自己的时间、不晓得基本的生活常识、生活随心所欲,过得一塌糊涂。这实质上说明了“只有在生活世界中,人才能成为具有高度自觉的道德主体;只有在生活世界中,自我与他人、个体与社会的对立才能得以消解,利己与利他才能达到统一。”[8]如果大学教育总是一味地关注理性的科学世界,脱离人的日常生活和生活世界,就会把多彩的日常生活和丰富的日常生活遗忘掉,从而使教育失去对生活的意义、价值、内涵的深刻把握和体验,只能培养出失去生活真义的、无法找到真正幸福的“空心人”。

三、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美好生活”的现实路径建构

以实现人的美好生活为目的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仅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单方面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社会其他结构的力量。其重中之重就是高校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做到关注“人”,关注“人的生活”,在此前提下才能参悟教育之道,守护教育之价值。因此,要想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人”的本真目的,需从社会、高校和思想政治教育三个方面着手,建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美好生活的现实路径。

1. 在社会、学校方面,归还学校教育之本真

(1) 为学校教育正名。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教育从未受到过如此重视的时代,“教育日益成为涉及千家万户,与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大事,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9]

在教育形态上,尽管教育可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种基本形态,但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由于教育的职业化生存的要求,使得家庭教育很难胜任此项工作,加之社会对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使得所有人都把注视的目光集中在学校教育上。学校教育不仅要承担家庭教育中的养育和道德教化的基本工作,还要承担诸如生态教育、消费教育、创业就业教育等社会教育本应承担的工作,似乎学校教育是解决所有问题的“万能钥匙”。长此以往,学校教育的超负荷重担淹没了其本体功能的实现。

那么,要想使学校教育得到正常健康的发展,就必须厘清学校教育的边界,卸下学校教育完全为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服务的重担,在属于自身的本有领域中完成对人的心灵的净化、智慧的启迪、情感的陶冶、自主精神和独立人格的养成任务,实现学校教育引导人过美好生活的本体功能和价值。

(2) 尊重学校教育自身的运行轨迹。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自身独特的运行规律,学校教育当然也不例外。闻名于世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认为,教育自身的目的性是第一位的,而不是把接受教育的人打造成一种会说话的工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使用。这就说明了学校教育应保持自身的独立性,按照自身独有的运行规律去生存和发展。而学校教育遵循自身运行规律的一个典型表现就是重拾“为己之学”。当然,这种“为己之学”不是字面所理解的那种为自己学习,而是学校教育应围绕着学生的身心、性命、心性、修养等方面而创设,把人本身当作具有内在价值的人,而不是仅凭社会需求和社会功能决定人的价值,维护人的尊严和独立性,从侧面为人实现美好生活打下良好的心性基础。

(3) 秉承特色化办校理念。一般而言,办校理念必须以现阶段国家教育指导方针为依据和导向,而现阶段我国的教育指导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0]。从教育方针的具体表述中不难看出,它指出了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教育的根本途径----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的根本目标----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但这也仅仅是笼统地给学校办学指出了一个大体的发展方向,并没有明确地指出一所学校应该如何办学。因此,一所学校在遵循国家教育指导方针的大前提下,还必须根据学校的实际提出自己的具体的办学理念,因为一所学校的特色往往能从学校有特色的办学理念上体现出来。尽管学校教育不能完成对学生一生的教育,也不能完成实现人的美好生活的所有要求,但学校教育能在理解美好生活内涵、本质、价值的基础上,找准引导学生过美好生活的切入点的具体举措,凝练出自己学校的特色办学理念,“充分展现自身优势, 实现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的最大化价值”[11],进而有力地实现学校和学生的共同成长和进步。

2. 构建新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人追求美好生活

(1) 教育者转变教育理念,在指向美好生活的教育信念下实施教学。教育信念对于教师而言,犹如旗帜和方向。正如俄国教育思想家乌申斯基指出的:“任何教学大纲,任何教学方法,不管它是多么完善,但如果不能变为教育者的信念,那就只能成为教育者的一纸空文,而在实际上不能起任何作用。”[12]这就说明了教育者秉持教育信念的方向,决定了他在教育活动中行为的倾向和对学生的导向。

然而,尽管教育者的教育信念在教学活动中非常重要,但是教育信念并不会自发地形成,它需要教育者不但具有个体教育的主体意识,还要用诚心对待教育生活,用沉稳的品格沉淀对教育的理解,并积极认真地践行。具体而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想真正做到关涉美好生活,就需要教育者正确地理解美好生活的内涵,深刻的体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人的美好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教师在观念上从重视教育的结果向关注学生内心的成长转变,在教育过程上转“识”为“智”,将单纯的知识传授过程转变为智慧成长的过程,坚守引导学生走向美好生活的教育信念并践行自己的教育行为。

(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需根植于生活,指引学生养成体悟美好情感的惯习。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非常丰富,它涉及人的思想、政治、道德、心理等多个方面,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影响。

现实情况却是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接受度普遍不高,甚至还流露出排斥和抵制的情绪。究其原因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脱离了大学生的生活实际。这就说明了要想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教育内容必须根植于大学生的生活世界,促使教育内容的生活化,使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过程中获得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就大学生生活中突出的情感问题而言,应通过开设专门的情感教育课程,对大学生实施情感教育。这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根据大学生情感需求的实际,从悦纳自己做起,“从接受全部的自己开始,放大自己美好的一面,并逐渐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别人的美好,养成从心见性皆美好的心态,这是迈向美好生活的开始。”[3]然后,从悦纳自己转向赞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氛围,使赞赏成为积极主动生活的常态。

此外,还要通过教导学生“涵养积极的精神因素,杜绝消极的精神颓废”[13],积累积极、美好的情感,规避消极、负面情感,让教育对象在对美好情感的体悟中构建属于自己的健康的情感体系。

(3) 合理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模式,培养教育对象自主抉择美好的能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想促进大学生追求美好生活,除了要重视教育理念和教育内容外,还需要采取多种举措,整合各种教育资源,理性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模式,培养教育对象自主抉择美好的能力。

一是要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学生所关心的“亚生活世界”为切入点,以大学生所关心的择业、就业、创业等职业问题为中心,采用探究式、讨论式教育方法,唤醒教育对象的本己意识,让学生尝试着用自己的头脑扣问自己的内心,进而引导大学生由对“小我”的重视转向对“大我”的关注,实现自身的发展和社会发展有机的统一。

二是要加大对大学生第二课堂和实践活动的经费投入力度,但不要干预学生的选择,让他们自行抉择,放手让他们自主地决断有关第二课堂和实践活动的一切筹备事宜。当然,自主抉择的权利不是白白赋予的,它需要大学生承担自主抉择的所有责任,必要时用一定的规章制度督促其责任的担当。

三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方式多样化,“要从审美视角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14]。从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出发,从重结果性评价向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并重的方向转变,从静态性评价为主转向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相结合,从重“知”的评价向“知”“行”评价相统一的方向转变。只有从多个角度评价学生,才能给予学生充分的关爱,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才能使他们过上创造性的生活,也才能增强他们自主抉择美好的能力。

总之,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历来都被认为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事情。在人们追寻美好生活的历程中,教育的作用不可小觑。教育的产生、存在和发展不仅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更为关键的是教育还能为人们所向往的美好生活服务。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为大学生所向往并努力实现的美好生活服务。因此,从美好生活的视野出发,剖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远离美好生活”的现实样态,进而对其“缺席美好生活”问题的成因进行深刻解析,最后在实践层面提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美好生活”的现实路径,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得不重视的时代话题。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大学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