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至今千载慕冥鸿
----诸葛亮政治人生和道德境界的典范意义

2019-02-10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管仲刘备诸葛亮

李 文 静

(南京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23)

诸葛亮于乱世中相机而出,担当起济世救民重任,彰显了儒家所倡导的兼济天下的济世情怀和奉献精神。他为报知遇之恩,为蜀汉事业殚精竭虑,虽最终未能成就大业,却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后世,传统伦理观念和审美理想不断渗入,诸葛亮形象越来越理想化,成为知识分子的崇高典范,寄托了知识分子的人生理想和政治抱负。知识分子的理想人生是建功立业,济世安民,泽及当代,名留后世。后世文人多对姜尚、管仲、乐毅、鲁仲连、诸葛亮、谢安等有济世功业的历史人物充满仰慕之情,多在诗歌中感叹怀才不遇,功业无成。后世儒家强调“外王”之道,有着先秦儒家的忧患意识和济世情怀,他们称赞诸葛亮“忍所私以行大义”。诸葛亮成为知识分子理想人生的投影,特别是他的道德操守为后世所推崇,成为道德理想的化身。

一、 王霸杂用:诸葛亮的统军治国之道和历史功绩

诸葛亮融儒、法、兵、阴阳、纵横诸家为一体并付诸实践,体现了“天行健,君子自强以不息;地势坤,君子厚德以载物”的精神。清代李光地认为诸葛亮政治上有“王佐之才,而明于治”,军事上“以仁为胜”“恩信服人”,可以和周公相比:“区区一隅,天下震动,虽周公不知何以加此。其托孤寄命,与周公不异,而民不流言之语,方且推之在周公上。”[1]662他在《诸葛武侯像赞》中甚至将诸葛亮与孔子并提。他认为:“孔明若永其年,自不可量。文中子信其能兴礼乐,程子信其三年不死能灭魏。”[1]659

《三国志》记载刘备向诸葛亮托孤时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2]918这或者是对诸葛亮的一种试探,但也是对诸葛亮才能的肯定。陈寿在《诸葛亮传论》评论诸葛亮:“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萧之亚匹也。”但陈寿认为诸葛亮缺少军事才能:“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2]934实际上,诸葛亮具有战略眼光,能够从政治的高度确定战略方针,如敦睦东吴,避免同时与魏吴两面作战。再如进军巴蜀,夺取益州,出征南中,运用“攻心”战略使少数民族接受蜀汉统治,建立巩固的战略后方,然后率主力北伐。即使暂时失利受挫,诸葛亮也能沉着应对,使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如第一次北伐,马谡失街亭,前军溃败,诸葛亮临危不乱,收兵撤退,保全了蜀军主力;第二次北伐,强攻陈仓不利,退军途中受到魏兵追击,诸葛亮布阵待敌,一战斩杀魏将;第四次北伐,李严伪造粮运难继军情,诸葛亮被迫撤退,魏将率军追击,诸葛亮以强弩伏兵射杀魏将;第五次北伐,司马懿坚壁拒战,诸葛亮在敌占区屯田,建立作战根据地,病情突然加重,他安排分路撤兵,保全了蜀军兵力。司马懿 “案行其营垒”时叹诸葛亮为“天下奇才”[2]925。诸葛亮深通治军为将之道,其《心书》《知人性》《将弊》《将强》《整师》《习练》等论述了统军用兵之道。

与军事谋略相比,诸葛亮的治国才能和功绩更为突出。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评价诸葛亮:“军不治而唯公治之,民不理而唯公理之,政不平而唯公平之,财不足而唯公足之”[3]307。“先主殂,武侯秉政,务农殖谷,释吴怨以息民,然后天下粗安,蜀汉之祚,武侯延之也”[3]309。刘备病逝后,诸葛亮成为蜀汉的实际当国者,他“外连东吴,内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2]930,蜀国呈现“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蓄积饶,朝会不哗,路无醉人”的景象[4]583。清人刘献廷认为诸葛亮的治国思想来自管子:“诸葛孔明为千古一人。其学术全从此书出。”[5]和管仲一样,诸葛亮强调“安民为本”,他批评刘璋治益州“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2]913,他安抚流亡,打击豪强,闭关息民,安定民生,恢复国力。诸葛亮推行“务农积谷”的经济政策,兴修水利,灌溉农田,再加上减轻赋役,百姓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发展,经济繁荣。诸葛亮又把发展盐铁、织锦放在重要位置,“较盐铁之利,利入甚多,有裨国用”[2]1009;设立锦官,大力提倡植桑养蚕织锦,组织蜀锦的贸易输出,使蜀锦成为蜀汉重要的财政来源。诸葛亮还修建桥梁、道路,发明木牛流马以改善运输,使得物资交流变得畅通无阻。他又倡导勤俭节约,增加积储。

《三国志》记载:“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2]911管仲辅佐齐桓公,对政治、军事和外交政策进行全面改革,制定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方针策略,执政三年,齐国大治,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乐毅被燕国拜为上将军,辅佐燕昭王振兴燕国,指挥燕赵联军大败齐国,体现了杰出的军事才能。乐毅还有非凡的外交才能,为燕国联络盟友。以管、乐自比,表明诸葛亮要成就像管仲、乐毅一般的功业。史载诸葛亮曾与石广元、徐元直、孟公威等游学,他评价三人,如仕进可官至刺史郡守,“三人问其所至,亮但笑而不言。”[2]911诸葛亮志向宏伟,不屑于刺史郡守之职,而要像管仲、乐毅一样,匡扶季汉,荡平海内。诸葛亮所谓“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显然与“自比管、乐”矛盾,并非肺腑之言。

对于诸葛亮严刑峻法治国,后世有不同的评价。北宋王安石的改革策略与诸葛亮治蜀思路相近,他称赞诸葛亮锐意改革,行法家之术,达儒家之实,是治国之能臣。北宋旧党人物则否定王安石效仿诸葛亮变法。司马光认为诸葛亮治蜀用申韩法家权术,非儒家治国良策:“诸葛亮佐备治蜀,颇尚严峻,人多怨叹者。”[6]2131苏轼、秦观、唐庚等人认为诸葛亮行事多用法家霸术,不合儒家“仁义”之道,如苏轼批评诸葛亮:“仁义诈力杂用以取天下者,此孔明之所以失也。”[7]秦观认为:“诸葛亮虽天下之奇才,亦霸者之臣耳。”秦观不认同王通的观点,他认为:“亮虽无死,曾不足取天下,况于兴礼乐乎!”[8]理学家批评诸葛亮行事不合“王道”,如程颐认为诸葛亮助刘备进攻刘璋是见利忘义:“孔明必有求,成而取刘璋。圣人宁无成耳,此不可为也。”[9]313但他们又称赞诸葛亮“近王佐之才”“有儒者气象”,善运用儒家礼乐思想治国,如程颐云:“孔明不死,三年可以取魏……孔明庶几礼乐。”[9]313-314他甚至认为刘备应该托位于诸葛亮:“立者非其人,则刘氏必为曹氏屠戮,宁使孔明为之也。”[9]313二程认为诸葛亮以匡扶汉室为己任,兴兵伐魏是为天下诛害,非为一己私利,有些不合仁义之道的行为也可以原谅。程颢云:“‘杀一不辜而得天下不为’,谓杀不辜以私己,武侯以天子之命讨天下之贼,何害!”[9]68

实际上,诸葛亮并非一味强调法治,他主张治国法、礼并用,威、德并行,重视道德教化,先德后刑。诸葛亮认为,为政过宽则民慢,为政过严则民残,故须宽猛相济,应该审情度势,不拘于常法。诸葛亮主张以教令为先,诛罚为后,以仁待民,以德教民,安民要 “以礼为本”。“礼乐治国”是儒家的政治理想。清代李光地认为,诸葛亮或许在“兴礼乐”方面不如朱熹精细,但在治国、治军方面的一系列举措都是在践行礼乐教化:“文中子云:‘孔明不死,礼乐有兴。’今以臆度之,若兴礼乐,恐武侯不及朱子考求得精细。然就其设施,凡庐舍供馈,井灶溷厕,皆井然有法,已是礼;内外和辑,上下安服,远近感动,已是乐。即以意为之,必不大差。”[1]393

二、 为帝王师:诸葛亮的君臣际会与士人的政治理想

传统知识分子注意出处,强调人格独立,最高理想是“为王者师”,只有“为王者师”,才能实现自己大济苍生的政治理想。《白虎通》说:“王者有暂不臣者五……不臣授受之师者,尊师重道,欲使极陈天人之意也。故 《礼·学记》曰: ‘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当其为尸,则不臣也。’”[10]《史记·留侯列传》记载黄石公对张良说,读了兵书之后就可以成为帝王师。唐代诗人李白在《赠钱征君少阳》中说:“如逢渭川猎,犹可帝王师。”宋代词人辛弃疾在《木兰花慢》中说:“一编书是帝王师。”要“为王者师”,就应该保持自己的个人尊严。古代知识分子还向往“功成身退”,隐逸山林—王者之师—功成身退是古代知识分子的人生理想路径,范蠡遁迹五湖,张良随黄石公仙去,被历代知识分子津津乐道。诸葛亮一生的出处进退,立身行道,为知识分子树立了榜样。

“君臣际会”是儒家政治理想的最高体现。封建时代有“伴虎”“逆鳞”之说,君臣之间多猜忌,少有善终,如伍子胥与吴王,李牧与赵王,范蠡、文种与越王,白起与秦王,韩信与汉高祖。但诸葛亮与刘备却肝胆相照、患难与共,体现了“贤臣圣主”的理想君臣关系。后世文人感叹诸葛亮、刘备君臣风云际遇,历经宦海沉浮的士大夫羡慕诸葛亮与刘备那种亲密无间的“鱼水关系”。北宋田锡在《诸葛卧龙赋》中说:“亮之遇先主也,若龙之得水;备之得先生也,若云之从龙。所以跃于吴、骤于蜀,帝王其心,日月其目。……信奇士之遇主,诚千载之一时。”[11]欧阳修慨叹:“语曰为君难者,孰难哉?盖莫难于用人。”[12]293“齐桓公之用管仲,蜀先主之用诸葛亮,可谓专而信矣,不闻举齐、蜀之臣民非之也。”[12]295

诸葛亮以管仲、乐毅为榜样,是期望能遇到齐桓公、燕昭王那样求贤若渴、能以师礼待贤的君王,实现其政治抱负。管仲得到齐桓公的重用,齐桓公敬重管仲,称其为“仲父”,待遇过于师礼,管仲得以尽施其政治才能,帮助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霸主。燕昭王“筑宫以师”郭隗,得以招致乐毅。《说苑》记载郭隗对燕昭王说:“帝者之臣,其名,臣也,其实,师也;王者之臣,其名,臣也,其实,友也;霸者之臣,其名,臣也,其实,宾也;危国之臣,其名,臣也,其实,虏也。”[13]燕昭王信任乐毅,让他统全燕之军,大举攻齐,报了齐攻燕之仇。其后乐毅带燕军在齐国住了五年,燕昭王对他信任依旧。燕昭王亡后,其子燕惠王怀疑乐毅,乐毅出逃,后来给燕惠王写了一封信《遗燕惠王书》,陈述了臣子受到君王猜疑的恶果,表明了自己对燕国的忠诚,对燕昭王的信任表达了感激之情。

诸葛亮与刘备君臣际遇的基础是相同的志向和道德追求。陈寿论刘备:“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2]892刘备曾师事名儒卢植,受儒家思想薰染,“善下人”,重视“信义”,讲“贤德”,与袁绍、刘表、孙权、曹操完全不同。刘备所到之处,为士民所拥戴,主要因为刘备的“宽仁有度”。刘备对庞统说:“今指与吾为水火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反,事乃可成耳。”[2]955刘备临终时遗诏后主,叮嘱其“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2]891,可见他以儒家道德规范为立身行事准则。清代赵翼论诸葛亮与刘备关系时说:“惜是时人才已为魏、吴二国收尽,故得人较少,然亮第一流人,二国俱不能得,备独能得之,亦可见以诚待人之效矣。”[14]诸葛亮与刘备兴复汉室的政治政治信念和目标相同,道德观念一致,“刘备足信、亮足重”[4]582,君臣之间推心置腹、肝胆相照。

诸葛亮在《论交》中说:“势利之交,难以经远。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贯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15]在很大程度上,诸葛亮将刘备视为知己。正是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诸葛亮尽心竭力,助刘备夺得荆州、益州和汉中,建立了蜀汉政权,成就了三足鼎立的格局,实现了“隆中方略”的前半部分。然而失去荆州及夷陵惨败,使蜀汉政权元气大伤。刘备病危时,庞统、法正等重臣已先后去世,诸葛亮在蜀国德高位重,而刘禅幼弱,如没有诸葛亮辅佐,帝位难以巩固长久。刘备诏敕后主:“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2]918刘备临终托孤于诸葛亮,诸葛亮受顾命之后,唯恐托付不效,夙兴夜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此报答知己。刘备临终时曾对诸葛亮说:“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2]918但诸葛亮没有丝毫不臣之念,不像曹氏父子之于汉、司马氏父子之于魏。李严劝诸葛亮“宜受九锡, 进爵称王”,诸葛亮答复说:“吾本东方下士, 误用于先帝,位极人臣, 禄赐百亿,今讨贼未效,知己未答,而方宠齐、晋,坐自贵大,非其义也。若灭魏斩叡,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于九邪!”[2]999

刘备新丧,蜀国人心浮动,魏国大臣写信给诸葛亮,要他审时度势,顺从天命,纳土归降。诸葛亮写了一篇《正议》加以斥责,激励臣僚忠勤王事,增强抗击曹魏的信心。魏、蜀、吴三国中,蜀国最小,夷陵惨败又使国力大伤,魏国经两代经营,根基已经牢固,蜀国要战胜魏国以“复兴汉室”几乎不可能,但诸葛亮仍毅然出兵北伐。北伐前,他在上奏后主的《出师表》中说:“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弩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2]920从建兴六年到建兴十二年,诸葛亮五次出兵攻魏,都几乎无功而返,而诸葛亮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诸葛亮的北伐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感叹说:“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观也。”[16]7五次北伐,表现了诸葛亮不负初衷、忠贞不移的高风亮节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值得注意的是刘禅与诸葛亮的君臣关系。刘备托孤于诸葛亮,使诸葛亮得以统摄一国军政大权,实践“君道无为,臣道有为”的政治运作。诸葛亮与刘备父子的特殊关系,使他能以“相父”的特殊身分处理政务而不招致怀疑和攻讦。刘禅即位后,亦有自知之明,他“以亮为丞相,委以诸事”,提出“政由葛氏,祭则寡人。”[2]894建兴元年,诸葛亮“开府治事”,“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2]918,甚至宫廷事务也让诸葛亮过问。陈寿在《后主传》中说:“后主任贤相则为循理之君,惑阉竖则为昏暗之后”[2]902。刘禅和诸葛亮的君臣关系也是建立在特殊的诚信基础上。袁准评论说:“或问诸葛亮何如人也?袁子曰:张飞、关羽与刘备俱起,爪牙腹心之臣,而武人也。晚得诸葛亮,因以为佐相,而群臣悦服……及其受六尺之孤,摄一国之政,事凡庸之君,专权而不失礼,行君事而国人不疑,如此即以为君臣百姓之心欣载之矣。行法严而国人悦服,用民尽其力而下不怨。”[4]582-583

诸葛亮的执政方式受到管仲的影响。管仲强调抑制君权膨胀,主张君权不下侵臣权,为抑制君主权力滥用,管仲提出“君道无为,臣道有为”的政治运作模式。建兴五年,诸葛亮出师北伐前,上《出师表》,希望刘禅广开言路,开张圣听;执法公允,赏罚严明;任用贤臣,远离小人。诸葛亮安排董允为侍中,领虎贲中郎将,统宿卫亲兵,对宫廷严加管理。或认为后主刘禅大权旁落,处境尴尬,因此对诸葛亮充满怨恨。诸葛亮向后主刘禅进谏,体现了诸葛亮对蜀汉政权的耿耿忠心,但对于平庸的后主刘禅来说,未免要求过严。诸葛亮在世时,后主刘禅畏惧诸葛亮的威名,一直隐忍,诸葛亮病逝后,刘禅对诸葛亮的不满有所表露。诸葛亮死后,朝议为诸葛亮立庙,后主认为不符合礼秩,没有同意。步兵校尉习隆、中书郎向充上表曰:“自汉兴以来,小善小德而图形立庙者多矣。”[2]928又有人提议在成都为诸葛亮立庙,后主以影响刘备庙为由,坚决不答应。诸葛亮去世29年后,刘禅迫于压力,才下诏在沔县为诸葛亮立庙。后主刘禅对诸葛亮的猜忌,也让人想到燕惠王对乐毅的猜疑。

也有人怀疑刘备对诸葛亮的信任,如明末清初学者王夫之认为,刘备与诸葛亮的君臣鱼水关系只是一种表相。刘备迭遭挫败,为改变处境才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委以重任。但刘备对诸葛亮的信任,不如对关、张的信任,甚至不如法正。诸葛亮身在蜀汉,而“兄弟分在魏、吴,三国之重望,集于一门”[3]321,受疑忌属于正常。关羽为吴所杀,荆州失陷,刘备不顾请葛亮的谏阻,坚决伐吴,破坏了诸葛亮一贯的联吴方针。如诸葛亮与刘备真正精诚无间,诸葛亮必竭力劝阻。王夫之认为,诸葛亮不劝阻刘备伐吴,有其“不能力争之隐”,所以刘备在伐吴一事上不可能相信诸葛亮。王夫之说:“故其信公也,不如信羽,而且不如孙权之信子瑜也。”[3]306刘备不信任诸葛亮,还表现在留守荆州问题上,赤壁之战后,刘备留诸葛亮、关羽等守荆州,但不久又将诸葛亮从荆州调走,让他随自己入川,只留下关羽守荆州。之所以如此安排,是因为刘备知道诸葛亮与东吴有密切关系,不放心让诸葛亮守荆州,让自己最亲信的关羽独自镇守,没想到后来造成“荆州覆败,大臣失节,百无一还”的结果[2]993。王夫之认为“先主之疑,盖终身而不释。”[3]321刘备于白帝城托孤时对诸葛亮所说的话,表面看来是推心置腹,实际上充满猜疑。

三、 光明洞达:诸葛亮的道德境界和政治人格

与“事功”相比,儒家更看重“立德”,太上立德,其次立言,其次立功。“志于道”“据于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反复强调与终身追求的人格取向。诸葛亮被时人赞誉为“当世伊、吕”“参伊、周之巨勋”[2]927。就功业而论,诸葛亮不及“霸诸侯,一匡天下”的管仲,更无法与伊尹、周公比肩,但诸葛亮称得上是道德伟人。南宋戴少望在《将鉴论断》中赞扬诸葛亮为“全人”:“有仁人君子之心者,未必有英雄豪杰之才;有英雄豪杰之才者,未必有忠臣义士之节。三者世人之所难全也,全之者,其惟诸葛亮乎?”[17]诸葛亮受到后人崇敬,不仅在于治国、治军之能,更因为他高尚的人格魅力。清代李光地在《留侯武侯论》中将张良与诸葛亮做比,赞扬两人都是高风亮节之士。他认为诸葛亮与周公、朱熹一样胸怀坦荡、无任何人格缺陷:“近世惟朱子八面打开,光明洞达,无一点黑暗处可以起人疑惑。武侯亦是如此。”[1]391“三代后,武侯是个小周公,朱子是个小孔子,具体而微。”[1]391

诸葛亮以管、乐为榜样。管、乐不仅建立了功业,而且有高尚的政治人格,与吴起、苏秦、张仪等有天壤之别。诸葛亮说:“商鞅长于理法,不可以从教化,苏、张长于驰辞,不可以结盟誓。白起长于攻取,不可以广众。子胥长于图敌,不可以谋身。”[16]47诸葛亮有着严格的道德自律精神。诸葛亮治蜀,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他多次表示自己“任重才轻,故多阙漏”,要求将士“但勤攻吾之阙”[6]2243。出现失误则勇于担责。街亭兵败,咎在马谡,而诸葛亮以“春秋责帅”之义,上书自请贬官三等,并“引咎责躬,布所失于天下”[2]923。诸葛亮秉公而断,不徇私情。李严、廖立因贻误军机、诽谤朝政,被诸葛亮贬为庶民,后诸葛亮死,二人“闻之痛之,或泣或绝”[18]721。诸葛亮之高风亮节,甚至受到仇敌崇敬:“同时人无不服,身后人无不服,虽仇敌如魏、吴亦无不服。”[1]393

诸葛亮严于律己还体现在廉洁自律。诸葛亮生活俭朴廉洁,出山之前,躬耕自食,出山之后,为官清廉,生活俭朴。诸葛亮提出“俭以养德”,要求官吏“清心寡欲,约己爱民”,杜绝铺张浪费。他以身作则,戴“葛巾”,出“乘素舆”,“蓄财无余,妾无副服”。建兴十二年,诸葛亮统兵开始第五次北伐,临行前向后主刘禅上了一道奏表:“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2]927诸葛亮的全部家产是薄田十五顷,其中包括种有八百棵桑树的桑田。汉魏时期厚葬之风盛行,诸葛亮倡导丧事从简,“遗命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殓以时服,不须器物”。[2]927

诸葛亮的廉俭是其淡泊人生态度的体现。诸葛亮在《诫子》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19]595“淡泊”是一种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20]“寡欲”才能甘于“淡泊”,“寡欲”有助于养心。朱熹评论诸葛亮择妇云:“然窃意其智虑之所以日益精明,威望之所以日益隆重者,则寡欲养心之助与为多焉。”[21]或谓诸葛亮的淡泊、宁静思想源自道家,道家崇尚自然,重视修身养性,恬淡无为,不求名利。《文子·上仁第十》中说:“君子之道,静以修身,俭以养生。”[22]《淮南子·主术训》中说:“君人之道,处静以修身,俭约以率下。”[23]实际上,淡泊宁静也是儒家修身养性追求的境界,淡泊宁静,清心寡欲,才能高瞻远瞩,成就大事业。诸葛亮在《诫外生》中说:“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19]595如为世俗困扰,为情欲所束缚,就会意志消沉,成为庸人俗人。诸葛亮的“宁静”不是道家“无为”的“宁静”,宁静是为了“致远”,是“有为”,是为了大有作为,积极用世。

诸葛亮的品德中最为后世称颂的是他的忠诚。宋代理学家胡瑗说:“人臣居于显位,上而奉一人之尊,下而有百官万民之责,内无觊觎僭窃之心,若伊尹之于太甲,周公之于成王,霍光之于昭帝,诸葛亮之于蜀主,此数君子是谓知终,终之于人臣之分,能存万世之义也。”[24]在后世的流传中,民间传颂诸葛亮的智谋,士人羡慕诸葛亮的君臣际遇和功业,统治者则强调诸葛亮的忠诚。诸葛亮对蜀汉的“忠诚”,被后世奉为鞠躬尽瘁的典范。传统道德有所谓“四维”“八德”“三纲”“五常”等,但其中最重要的是“忠”和“义”。诸葛亮在《兵要》中把“忠君”作为人臣的最高道德准则。诸葛亮刚出山时并未得到刘备的重用,但诸葛亮一旦选择就竭其所能,忠心耿耿,任劳任怨,没有私心杂念,践履了儒家“事君以忠”精神,很快获得了刘备的信任。刘备白帝托孤时,诸葛亮表示:“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2]918刘备死后,诸葛亮忠心辅佐后主刘禅,以完成刘备的未竟事业。他以对事业的高度责任感,为国操劳,“夙夜忧叹”,以至积劳成疾,他唯恐“托付不效”,至于自己的生死存亡,早已置之度外,直至星落秋风,病死在五丈原北伐前线。

当然人无完人,诸葛亮也有不足之处。或认为诸葛亮过于专权,大权独揽,小权不放。或认为诸葛亮对属下过于求全责备,不能信任重用有棱角的人才如魏延。或认为诸葛亮用人失察,一失于马谡,再失于李严。王夫之批评诸葛亮没有尽力培养人才,反而摧残已“崭然露头角”的人才如马谡、刘封,他推荐的大臣、选定的接班人不能担当中兴之臣的大任。但瑕不掩瑜,诸葛亮仍是历史上少有的“全人”。诸葛亮具备鲍叔牙向齐桓公推荐管仲时所说的五种优良的政治品质。三国东吴张俨在《默记》中认为诸葛亮才干超过春秋时郑国的贤辅子产,而其“忠谋謇謇,义形于主”[19]730,不在齐国贤相管仲、晏婴之下。诸葛亮的道德人格境界为后世所敬仰。东晋习凿齿在《诸葛武侯宅铭》中感叹“罔窥其奥”[25]。唐代的裴度在《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铭》中评价诸葛亮:“则知地无常形,人无常性,自我而作,若金在镕。”[18]720清雍正二年通过“廷议”将诸葛亮从祀孔子于孔庙中。清乾隆帝在《五贤祠》一诗中写道:“王祥王览能全孝,真卿杲卿均致身。所遇由来殊出处,要推诸葛是全人。”[26]魏晋南北朝以来的民间传说和历代讲述,特别是《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成功塑造,传统伦理观念和审美理想不断渗入,诸葛亮形象越来越理想化,成为知识分子的崇高典范,是知识分子理想人格的化身,寄托了知识分子的人生理想和政治抱负。

猜你喜欢

管仲刘备诸葛亮
读懂刘备
管仲买鹿
诸葛亮没看过的书
清華簡《管仲》帝辛事迹探討
管仲:我给你们唱个曲儿
诸葛亮隆中决策
刘备与徐州
点点和小e / 管仲之器小哉
刘备的爱
诸葛亮“七擒孟获”说考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