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评估和营养支持护理体会分析
2019-02-10翟丽娟
翟丽娟
(黑龙江省农垦牡丹江管理局中心医院,黑龙江 鸡西 158300)
脑卒中是临床中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多发于老年群体。属于一种进展型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现象。吞咽困难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在脑卒中患者中可达30%以上。吞咽困难会导致患者饮食困难,不能正常的摄取食物也会导致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现象,而营养不良则会使患者的免疫力下降,增大感染的风险,从而恶化病情。反反复复,极大地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治疗的预后。本文主要分析了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困难评估以及营养支持的护理体会,现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5月以来收治的9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诊断符合脑卒中的诊断标准并获得确诊,其中研究组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49~78岁,平均年龄(63.5±14.5)岁;出血性脑卒中30例,缺血性脑卒中15例;对照组中男性22例,女性23例;年龄47~81岁,平均年龄(64±17)岁;出血性脑卒中27例,缺血性脑卒中18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临床病情等基本信息上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吞咽障碍评估
先对患者采用床边评估的方法进行评估,评估的内容包括患者进食的姿态,与呼吸的配合以及吞咽时的动作是否协调等,床边评估方案比较简单易行,适合基层应用,但床边评估的影响因素较多,特别是受到医护人员的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如果在经过床边评估无法确定是否存在吞咽困难症状则需要通过荧光影像进行检查评估。在90例脑卒中患者中,均存在吞咽困难。
1.2.2 营养支持方法
将90例患者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予以常规治疗,并在入院48h内进行营养支持。研究组在早期采用鼻饲短肽型肠内营养剂,最开始以少量的剂量给予,后续慢慢增加,增加速度为每天增递大约1/4[1],不足部分将营养静脉滴注进行补充;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支持,营养补充量也是由少到多的进行增加,在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后,均过渡至全胃肠外营养。
1.3 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
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如果P<0.05说明数据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营养指标的比较
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总蛋白为(67.2±4.4)g/L,白蛋白为(37.8±2.9)g/L,血红蛋白为(135.6±9.9)g/L;对照组患者的总蛋白为(63.1±4.0)g/L,白蛋白为(30.8±2.1)g/L,血红蛋白为(123.1±7.9)g/L.两组患者在营养指标上的比较差异显著(t1=4.625,P1=0.000;t2=13.114,P2=0.000;t3=6.620,P3=0.000),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
在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中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7.8%(8/45);对照组患者中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7.8%(17/45).两组患者在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上差异显著(x2=9.964,P=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在脑卒中患者中,极易出现营养不良等并发症,而营养不良也会严重营养患者的治疗疗效。有研究证明,营养不良的脑卒中患者于营养正常的脑卒中患者相比较,更容易发生并发症,如肺炎,电解质紊乱等[2],因此营养不良与患者治疗的死亡率以及生活能力的恢复有着重要的联系。营养不良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发生率较高,因此在患者入院后便会对其吞咽能力进行检查,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吞咽困难等症状。目前临床中检查吞咽困难的方法一般采用床边诊断以及荧光影像检查,荧光影像检查的准确率较高,但因其费用昂贵,多数患者无法接受,不利于基层普及,因此在基层中广泛运用的是床边诊断法,通过床边诊断无法确诊的患者再进行荧光影像检查进行确诊,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在对吞咽困难进行护理中,要注意将患者口鼻内的分泌物清理干净,避免将异物吸入导致肺炎;在进行营养支持时,为患者选择合适的体位[3],调整营养物的粘稠度与温度。随着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可以进行肠外营养支持,指导患者选择一些比较温和的事物,比如牛奶,蛋羹,菜泥等。从本次研究结果分析得出,采用肠内外营养支持治疗的研究组治疗后在营养指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上均优于对照组,说明在早期采用肠内营养,后期采用肠外营养支持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营养不良的情况。
综上所述,采用肠内外营养支持相结合的方法对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改善患者营养不良症状,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后期的恢复,具有现实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