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脊柱外伤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分析
2019-02-10余丽娟
王 欢,余丽娟
(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深静脉血栓属于周围血管疾病,和患者血液的高凝状态有密切关系,通常左下肢发生率较高,若静脉血栓脱落会引起肺栓塞的发生,是造成手术患者死亡的主要并发症[1]。因此,在深静脉血栓形成前主动采取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率。鉴于此,本研究对观察组38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旨在降低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率,提高预后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接受的脊柱外伤患者中,抽取76名,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38例。对照组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31~66岁,平均年龄(48.5±17.5)岁。观察组中,男19例,女19例,年龄31~67岁,平均年龄(49.0±18.0)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结果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行常规监护、饮食指导等;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
1.2.1 术前护理
(1)为患者实施关于脊柱外伤的治疗相关的知识以及深静脉血栓的危险性和预防措施健康宣讲;(2)手术当天清晨再次对患者各项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心理状态、深静脉血栓风险等进行评估,确保其身心均处于最佳状态,及配合护理,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3)术前指导患者早期功能锻炼方法和技巧,促进患者术后尽快掌握并实施锻炼,促进其全身血液循环,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1.2.2 术中护理
(1)帮助患者在手术台上对体位进行调整,确保其体位正确且舒适,避免局部受到压迫引起栓塞;(2)术中尽量避免对患者下肢特别是左下肢进行穿刺和静脉输注。
1.2.3 术后护理
(1)术后对患者恢复情况进行监测,患者清醒后对其腓肠肌、比目鱼肌等进行按摩,每次10min,每隔30min按摩一次,刺激其局部血液循环和功能的恢复;(2)4h后可对患者下肢进行被动锻炼,护理人员或家属左手将患者一只腿扶着或稍微太高,右手从脚踝处沿着患者腿向上轻捏2~3min,再用空拳击打其小腿腓肠肌、目鱼肌2~3min;6h后根据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情况可适当对患者做足趾屈伸运动, 指导患者仰卧于病床上,屈膝,大腿进行适当按摩,并双手辅助下肢做膝关节伸屈练习,每侧做6~8次,并指导、鼓励患者主动进行下肢肌肉和足背屈练习;(3)48h后遵医嘱指导患者下床活动,加强下肢训练,加强下肢血液循环,同时告知患者不宜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坐或躺,在坐的时候一定要将脚着地,加强腓肠肌收缩;(4)指导患者忌辛辣,多食用含纤维素的食物,确保大便畅通防便秘,防止腹压增加对下肢静脉回流产生影响出现下肢静脉血栓;(5)严格按照医嘱对血液高凝的患者实施抗凝药物治疗,并对凝血功能进行定期复查。
1.3 疗效评价与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下肢肿胀、深静脉血栓、肺栓塞)。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统计与分析两组深静脉血栓相关并发症情况,采用x2检验;若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经过不同护理后 ,对照组深静脉血栓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分别为:下肢肿胀13.16%(5/38例)、深静脉血栓7.89%(3/38例)、肺栓塞2.63%(1/38例);观察组下肢肿胀2.63%(1/38例)、深静脉血栓0.00%(0/38例)、肺栓塞0.00%(0/38例);观察组总发生率2.63%(1/38例)显著低于对照组23.68%(9/38例),x2=19.392,P=0.000;组间比较结果P<0.05。
3 讨 论
深静脉血栓通常是由于凝血功能紊乱、血管内皮受到损伤等引起,属于下肢静脉回流障碍疾病,可见于任何年龄层者,但统计显示,随年龄增大,发病率逐步增高,80岁人群的发病率是30岁人群的30余倍,若不能及时诊断和处理,多数会发展为血栓形成后遗症,甚至可能并发肺栓塞,对患者生命安全带来影响。因此,在深静脉血栓形成前采用有效的预防措施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手段。
于岩[2-3]等人在研究中对脊柱外伤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其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得到了明显的控制,各项化验指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有效降低了患者下肢疼痛肿胀、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发生率。本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发现患者下肢肿胀、深静脉血栓以及肺栓塞均较对照组发生率更低,通过术前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锻炼指导以及加强患者自我护理意识,有效提高了患者自我护理的能力,促进了术后康复锻炼的顺利实施,同时严格按照医嘱给高凝血患者进行治疗,有效预防了深静脉血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在脊柱外伤患者术后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深静脉血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预后,是理想的护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