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次无偿献血者的心理护理

2019-02-10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13期
关键词:黄南无偿献血者血站

李 敏

(黄南州中心血站,青海 黄南 811399)

自我站从2003年6月23日开展街头无偿献血活动以来,广大公民的无偿献血意识逐渐增强,然而与此同时,有相当部分人对无偿献血常识了解很少,甚至有许多误解,因此为了了解献血者的思想状态和心理需求,对180例初次无偿献血者(2007年6月至8月)实施心理护理,以下为详情报告:

1 献血者资料与护理方法

1.1 献血者资料

青海省黄南州中心血站2007年6月—8月期间据统计初次无偿献血者180例,男性100例,女性80例;献血者年龄在20~45岁之间,学历均在初中以上,本地人及外地人分别为130例与50例。

1.2 心理分析

1.2.1 传统观念的影响

因我地位少数民族区域,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献血者还是有很多顾虑的,针对这类献血者来说护理人员应改变其思想,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在与献血者交流过程中应耐心、细心、热情,分散献血员的注意力。

1.2.2 缺乏献血知识

在对180例献血者进行调查时表明,100%的献血者对献血知识了解甚少,对初次献血者,因为他们对我们献血知识了解很少,不了解我们工作的性质和意义,献血者对献血处于无知的状态,工作人员可简单的向其讲解有关《献血法》[1]中的内容,如血液生理知识、献血前、中、后的注意事项和无偿献血的意义。促使献血者意识到献血不仅可以帮助到别人也利于自身健康。

1.2.3 恐惧心理

初次献血者有不同程度的顾虑和恐惧,献血员往往害怕献血会不会传染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如:艾滋病(HIV)、梅毒(TP)、乙肝(HBsAg)等。医务人员用高质量的护理取得献血者的信任,减轻其心理负担。由于多数献血者为18—55岁的青年人,平时很少打针,对疼痛特别敏感,采血用的针头都较粗,献血者在面对这么粗的针头时会恐惧,甚至萌出不献血的念头。医务人员用流利的口才,良好的语言艺术和接待艺术,让每位献血者从内心深处乐于接受无偿献血。

1.2.4 他人的不良献血体验

经数据显示在献血人群中也有一部分人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严重者甚至出现晕厥的情况[2]。针对初次献血者来说他们具有饱满的热情,然而因对献血的无知会出现激动夹杂着恐惧的情绪,不断询问工作人员有献血有关的问题,如采血秤是否校准,采血袋是否是一次性的,献血对身体健康是否有影响等,一旦听见不利消息会马上出现恐惧感,在这种情况下工作人员应多与献血者沟通,并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协助献血者完成献血。

通过上述对献血者的心理状态和心理问题的分析,为了提高认识和做好准备工作,保证采血过程顺利有效的完成,对此,为初次献血者在实际工作中做了些献血前、中、后的心理护理。对初次献血者起到了心理支持和心理护理,现总结如下:

2 讨 论

2.1 献血前的心理护理

初次无偿献血者怀着不同的心态来献血,在采血的过程中他们受周围环境影响情绪波动很大,往往感到精神紧张。首先,血站医护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和道德修养,要衣帽整洁大方,举止文雅,保持良好的自身形象,挂牌上岗,主动使用文明用语,热情接待献血员。采血车环境要清洁、舒适、安全,车内温度(22±2)℃,让献血者有一种安全感和信任感[3]。对献血者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医护人员都要和蔼可亲,态度诚恳,耐心解答,给予献血者鼓励与安慰,缓解献血者的不良心理情绪,在采血前若献血者出现饥饿感时可指导其食用清淡的食物,在休息之后进行采血,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为了使献血者得到心理安慰,采血人员用鼓励的语言进行心理疏导,以宣传手册、警示语等方式宣传献血的好处等。另外,让献血员听一些轻音乐,分散其注意力,消除紧张情绪,并用鼓励和敬佩的语言,创造一种亲切、温馨的人际环境。

2.2 献血中的心理护理

初次无偿献血的献血员大部分是年轻人,很少打针,由于针头的粗大,献血者有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采血车工作人员应娴熟的掌握穿刺技术和专业的理论知识水平,提高采血穿刺一次成功率,避免因工作人员的原因增加献血者的不适感。在采血时动作轻柔,并具有足够的耐心,工作人员在采血过程中也要观察献血者的反应,详细的回答献血者提出的问题,以耐心、细心、贴心和真心换取献血者的爱心。

2.3 献血后的心理护理

完成献血后,嘱咐献血者保护好穿刺部位,针眼处压迫10分钟左右,必须休息20分钟,以保证身体能调整缺血、血容量迅速降低的状态。献血者想到自己热腾腾的鲜血可以挽救别人的生命时,他们感受到因奉献爱心而油然而生的自豪和骄傲,为再次献血树立更大的信心。这时医务人员要鼓励他们,帮他们穿好衣服,耐心认真的讲解献血后的注意事项。

2.4 献血反应的心理护理

发生献血反应主要是因为对献血的不了解,在这时工作人员应主动与献血者进行沟通,当患者有献血反应后无论轻重一律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停止进行采血,指导献血着采取平卧位并抬高双腿,将衣物纽扣解开,使其好好休息,同时给予适量糖水,缓解献血者的不适感。当献血者献血反应较重是应按压其人中等穴位,并采取吸氧等一系列措施。同时告知献血者献血反应属于正常现象,与身体健康无关。

总之,针对初次献血者血站工作人员应做好护理措施,尤其是心理护理,在实施护理时将采血者放在第一位,站在采血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协助采血者共同完成采血工作。通过血站工作人员的心理护理措施使初次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感受到愉悦、舒适,提高献血的信心。

猜你喜欢

黄南无偿献血者血站
某MPV地板加速振动优化与控制
一种基于SINS与LBL的水下隐蔽导航定位方法
沉默
优质护理对无偿献血者护理效果及血液质量的影响分析
浅谈信息技术在血站工作中的应用
黄南南部近56年积雪变化分析研究
广州地区1022172例无偿献血者检测结果分析
血站院感知识系统化培训模式探讨
南通市中心血站
血站建立和实施审核组模式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