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习近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世界意义*

2019-02-10

关键词:文明理念世界

张 昭

(上海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海 200093)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1]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证明,生态文明建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社会实践的发展必然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引。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在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基础上形成了习近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其意义不仅见之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更具有丰富的世界意义。因此,理解和把握习近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应当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着眼于人类文明的进步、世界经济的发展以及对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引领等方面揭示其世界意义。

一、对人类文明进步的贡献

人类文明的演变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同人们在人与自然之间关系方面的认知转变休戚相关的。习近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在总结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科学论断,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视角对文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作了深入阐述,并指导我国在实践中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传统征服自然理念的生态文明道路,为世界各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

1. 实现了对近代以来征服自然发展理念的超越

习近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提出,在发展理念上是对工业文明下人类崇尚的征服自然理念的一种超越。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人类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上经历了崇拜自然的原始文明、依赖自然的农业文明、征服自然的工业文明以及当前正走向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这样一个逐步递进与深化的发展过程。

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在很大程度上归于人自身自然力的使用,对自然界有着很大的依赖性。但是随着18世纪后期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一方面机器的广泛使用使得人类从自然界的长期束缚中解放出来,确证了人类对自然界的优势和自信;另一方面近代认识论哲学的兴起使得人类中心论迅速发展,最终使得自然的神秘性在技术层面和思想层面被彻底解构,自然沦为人类征服的对象,征服自然成为整个工业文明时期的理念支撑。因此,当我们透过被工业文明巨大成就所遮蔽的本质时,就会发现这些成就是建立在对自然环境的疯狂剥削和掠夺基础之上的。在工业文明征服自然发展理念的指导下,人类对自然环境不再具有任何敬畏感,而是将其作为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生产要素和征服的对象来看待。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深入开发与利用,所造成的生态危机日益严重,故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已经成为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共识”[2]。

面对工业文明下征服自然的发展理念,习近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从理论与实践的双重维度实现了对这一发展理念的超越。首先,就理论维度而言,习近平对社会生产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作了生态文明视角的阐述,超越了工业文明时期主客二元对立的理论体系。习近平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生产的发展不再是以征服自然为手段、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单向度发展,而是一种建立在社会生产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基础之上的发展。其次,就社会实践的维度而言,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下统筹推进各领域的协调发展,积极推动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去产能、去库存,坚持推进我国绿色与资源节约型产业的发展,使得我国社会发展在质量和速度上均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概言之,习近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在解决人与自然对立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同时,内在地蕴含着对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征服自然发展理念的超越。

2. 为当今世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发展理念上的指引

在以征服自然理念支撑的工业文明时期,该理念在推进人类文明方面虽然起到了极大的革命作用,但在另一层面,随着社会生产效率的提升和能源消耗的增加逐步触及生态环境之底线,生态问题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尤其是在20世纪中期之后,随着工业文明发展理念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伴随而来的生态危机也成为一种全球性危机。

从1962年蕾切尔·卡逊发表《寂静的春天》,到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著名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社会生态环境保护运动一时间得到蓬勃发展。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处于工业文明包围下的世界各国纷纷“谋求超越工业文明局限的办法和措施,致力于绿色发展”[3],社会各界开始反思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并力图找到解决生态问题的出路。但是以西方学界为首提出的将自然“资本化”或者将自然纳入市场经济中,以市场损益来限制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开发与破坏的一系列措施,由于在根本上并没有超越征服自然的发展理念,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依旧是一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促进发展的单向度关系,所以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人与自然的对立状态,最终只能以一种生态殖民主义的方式将生态问题向其他国家转移。

由此观之,生态文明必然是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价值理念的。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习近平准确把握人类文明必然从人与自然的对立发展走向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把应对气候变化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坚持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并重,……全力推进各项工作”[4],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世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积极有益的建设经验。与此同时,我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世界生态文明建设之中,日益“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1]6。2016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生态文明战略与行动》报告,进一步证明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道路正在为世界所认可,正在为人类文明从人与自然对立的工业文明转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提供一种具有现实可能性的理念指引,在深层次上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

二、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

放眼全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对立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常态,纵然在世界生态问题已愈演愈烈的当下,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也不会单纯为了保护环境而放弃经济发展,究其根本在于缺乏一种切实可行的绿色发展方式。随着习近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提出,尤其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等一系列科学论断的提出,在成功破解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二者对立状态的基础上,使经济发展跨越“环境卡夫丁峡谷”成为可能,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1. 使得经济发展跨越“环境卡夫丁峡谷”成为可能

在生态文明提出之前的人类历史进程中,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是一个贯穿始终的基本矛盾。在“先发展后治理”的经济发展模式下,经济增长主要是通过对自然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利用实现的,但随着生态问题日益突出,在经济发展方面必然要求“我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和谐,通俗地讲,就是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5]但是在从“绿水青山”发展到“金山银山”的过程中,必然面临着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生态环境的破坏这样的“环境卡夫丁峡谷”。纵观工业文明以来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历程,“环境卡夫丁峡谷”的出现几乎伴随着整个工业文明的发展史,生态危机的出现似乎成为一种伴随经济发展的必然现象。那么,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有没有跨越“环境卡夫丁峡谷”的可能呢?

习近平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时便提出了“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这一论断为如何在经济发展中成功跨越“环境卡夫丁峡谷”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理论指导。首先,这一论断梳理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要跨越“环境卡夫丁峡谷”,我们不能仅追求单方面的经济发展效益或生态环境保护,而要在二者之间建立一种和谐统一、相互促进的发展关系,最终达到以“绿水青山”促进“金山银山”,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的发展目的。其次,这一论断对生态环境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出了一种全新的认知判断。跨越“环境卡夫丁峡谷”这一要求必然使我们不能将生态环境仅视作发展经济的消耗品,而要将生态环境本身也视作一种生产力。正如习近平指出的那样,“我们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和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6],将“绿色青山”视作“金山银山”,树立一种“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7]的生态文明发展理念,从而推动经济和生态共同发展。

由此观之,“环境卡夫丁峡谷”并不是不可跨越的,关键在于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跨越“环境卡夫丁峡谷”不在于如何治理,而在于构建一种健康、文明、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将生态建设蕴于经济发展过程之中,使经济与生态协调推进,构建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在人与自然之间形成一种和谐共存的关系,最终在“两山”之间架起跨越“环境卡夫丁峡谷”的桥梁。

2. 为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中国模式

经济发展采用何种发展模式直接关系到生态问题能否解决。在工业文明时代形成的“先发展后治理”的发展模式下,经济发展是以自然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破坏为发展代价的,其最终结果必然是遭到生态环境的报复,最终使人类失去赖以生存的自然基础。

20世纪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迫于国内压力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并取得了成效,但这种成功却是以牺牲第三世界国家的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其生态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只是进行了污染转移。“发达国家取得的环保领先……丝毫改变不了全球性的资源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的总趋势”[8],因而建构一种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迫切需求。

自党的十八大将绿色发展理念纳入“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之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统筹规划,在稳步推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同时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在实践中走出了中国模式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在中国模式的发展道路下,经济发展不再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而是与其协调发展的,我国近年来的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成果便是这一发展道路的生动体现。据生态环境部统计,截至2016年底我国建立了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2 750个,保护区总面积达14 733万公顷;全国森林面积达2.08亿公顷,人工林面积跃居世界第一;草原面积接近4亿公顷,治理沙化土地近1.26亿亩,从而使得我国的生态环境面貌得到有效改善。与此同时,在产业结构升级和降低过剩产能方面也取得了极大的成果,统计显示,截至2017年6月,我国退出煤炭过剩产能1.11亿吨,完成退出钢铁过剩产能全年总目标5 500万吨的80%以上,同时“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8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1]3。

在习近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指导下形成的中国模式,就世界维度来看不仅是对西方传统发展道路的超越,更意味着一种全新的、完全不同于西方传统的发展道路,其在破解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两难困境的基础上,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极富价值的中国方案,为世界经济的绿色发展提供了新动力。

三、对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贡献

自20世纪90年代苏东剧变之后,世界社会主义事业遭受到空前的冲击,无论是原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旗易帜,还是西方世界共产党和共产党人所受到的打压,似乎均预示着社会主义事业在世界范围内的举步维艰。近四十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不断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内涵进行丰富与发展。在新时代这一新的历史方位下,习近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提出一方面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内涵进行了生态文明方面的建构,另一方面也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1. 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内涵

习近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将“绿色”“生命共同体”等理念融入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内涵之中,是中国共产党人基于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内涵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曾在诸多著作中论述了其生态文明思想。在《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人的实践活动究其本质是人与自然界的一种“对象性关系”,人们“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把外在自然界纳入人的主体活动范围”[9]。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人与自然之间这种“对象性关系”又作了进一步深化,指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10],劳动本身是以满足人的需求为目的的。因此,人类为了生存下去必然要与自然界发生“对象性关系”,而这种关系则必然是一种和谐发展的关系,否则失去生存基础的人类将无法继续延续下去。

新时代,习近平在充分把握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的基础上,基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对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进行了丰富与发展。首先,习近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凸显了社会主义的绿色内涵。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应当明确的是“中国特色是个性,而社会主义是共性”[11],二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之中,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与发展必然是绿色的,“‘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12]。其次,习近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彰显了社会主义以人民为中心的内在本质要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新的历史方位下,我国人民对优质生态环境的需要变得更为显著,正如习近平指出:“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1]50构建优美的生态环境不仅是我国人民的迫切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追求,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必然要求我们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价值导向。

2. 推动了对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深化与发展

在对社会主义事业的认知方面,中国共产党人经历了一个从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转变过程。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不忘初心与使命,积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这一新的历史方位下,习近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从发展理念、价值目标以及发展布局等方面系统地推动了对社会主义事业的认识。

首先,习近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发展理念是绿色的。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旨在促进和推动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长久以来,我国在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对生态环境保护机制的构建缺乏足够重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失衡,导致出现了一些生态环境问题。在这一情形下,习近平指出:“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13],社会主义的发展必然是绿色的发展。习近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在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方向指引、彰显我国大国担当的同时,更显现出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及其生态文明建设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其次,习近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是以美丽中国为价值目标的。“建设美丽中国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14]随着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作为生态环境使用主体的人民群众对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成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从国内发展来看,美丽中国建设是更好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表征,只有美好的、优质的生态、生活环境才能更好地提升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使人民在美丽的生活环境中获得幸福感。从国际层面来看,美丽中国建设为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因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和要求是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引领世界社会主义事业走向新高度。

最后,习近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是以“五位一体”总布局为依托的。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历了一个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再到以“五位一体”为总布局的发展过程。在新时代“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下,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因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过程中,生态文明建设是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相辅相成的,只有“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生态、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建设,用绿色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生态、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发展”[15],才能促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在理论上是对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与发展内在规律的揭示,在彰显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准确和深入把握的同时,也推进了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四、结 语

习近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作为一种崭新文明的建设理念,充分显现着其多重维度的世界意义。无论是在人类文明的进步、世界经济的发展方面,还是在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方面,习近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都彰显着其丰富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我们有理由坚信,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必将取得巨大的成功,同时也必然会为世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有益经验和充沛动力。

猜你喜欢

文明理念世界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对不文明说“不”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