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繁荣与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现代化之路*

2019-02-10

关键词:文艺精神文化

杨 凡

(天津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天津 30038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来源于三个文明传统,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又应从五个方面合力推进: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以及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而无论是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文艺均是其基本载体和主要表现。社会主义文艺更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杰出代表,其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位不容替代,其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现代化的推动作用不容忽视。与此同时,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与发展共时共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体历史进程当中,因此又必须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规律,必须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要求。

一、社会主义文艺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

(一)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精神灵魂

究竟何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或者说,何以社会主义文化是一种先进的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先进”体现在何处?应该说,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所以“先进”,就在于它继承和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中国革命文化。尤其是,如果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同中国革命文化看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产物,则诚如学者所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古代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绝不是草率的理论结合问题,也绝不是一般性的学术对话问题,更不是粗略的文本比较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拨云见体’,拨开种种枝节,直指根本”[1]。而在我看来,这种根本之“体”便在于三者之间一脉相承,或者说一以贯之的精神相通性。

1. 三者具有一脉相承的精神气质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儒家所倡导的君子实际上有两个标准,即自强自立和进取不息。也就是说,一位优秀的人物必须同时具备这两种精神品质。它的内在逻辑在于,按照儒家“推己及人”的人伦秩序,个人生命的进取不息实际上可以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成圣次第,推导出“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新旧伦理,进而揭示出“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发展规律。由此,我们可以推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间一脉相承的精神气质,那就是生生不息、不舍昼夜的实践精神。

2. 三者具有一以贯之的精神风貌

儒家文明是以人文品格与人间秩序的塑造为文化极则的文明形态。它强调文以人传又人以文传,强调仁民爱物、民胞物与的国家精神与民族品性。诚如学者所论,中国人“重人伦,重情分,泛爱众,追求一个‘天下归仁’的仁爱世界。”而源于人性的仁性,又不同于简单人性,“仁性是经教化而得到升华的人性,既源于普世的爱,更是最高的善。所以,‘以人为本’也就是‘以仁为本’”[2]。一以贯之之下,毛泽东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号召新中国的人民,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一脉相承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又把“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特别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纳入其中。这其实都是对中华文明的继承和发扬。

3. 三者具有诚意诚一的精神追求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也就是说,对理想人格的塑造应该坚持“文”和“质”两条腿。理想的文艺作品则既要有纹饰般的华美,更要饱含对生活、对生命、对人民深厚质朴的情谊,如《礼记》里讲的“永葆赤子”,即永远保持一颗赤子之心,永远不要丢掉人之为人的质朴本色,要把自己那份诚心诚意的赤子之心保留给广大劳苦人民。因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与“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心气相通;“坚持为人民创作的根本原则和方向”同“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义理相同。

(二) 社会主义文艺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要载体

正是因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承古开今的精神品质,使得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主要表现形式的社会主义文艺充满了深沉厚重而又与时俱进的精神内涵。

1. 社会主义文艺坚持以人民为本体的创作主旨

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始终是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第一指导原则。邓小平提出,“我们的文艺属于人民。人民同文艺工作者的关系,就好比是母亲和儿子。”[3]江泽民强调,“作家艺术家更应该在人民的历史创造中进行艺术的创造,在人民的进步中造就艺术的进步。”[4]胡锦涛认为,“一切进步文艺,都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5]习近平则在《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中强调指出: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紧紧依靠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实践、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推出更多无愧于民族、无愧于时代的文艺精品。而文艺的人民本体论命题重心也由此呈现为:“人民作为文艺存在的意义本源、人民作为文艺存在的利益主体以及人民作为文艺存在的现实动力。”[6]

2. 社会主义文艺树立以质朴光明为基本特点的人文品格

以民族声乐为例,中国现当代民族音乐发轫于革命战争年代,蓬勃于新中国的建设大潮之中。其质朴敞亮、阳光进取的词曲风格引领着中国之为新中国的精神风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族音乐更反映着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与家国情怀,其与上古《诗经》一脉相传。既是东方的“乡村音乐”,更是中国的“文艺复兴”。又或以本土文学为例,如被誉为“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激励千万青年的不朽经典”的《平凡的世界》,以整个社会的变迁与思想的转型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画了社会各阶层普通人们的形象,成功塑造了那些为生活默默承受着人生苦难的人们。人性的自尊与自强,人生的苦难与欢笑,纷繁交织,读来令人荡气回肠,不忍释卷。正所谓“走入生活、贴近人民,是艺术创作的基本态度。”[7]

3. 社会主义文艺始终反映并引领着的时代新意

如论熔旧铸新的国画艺术。近代以来的国画艺术历经早期的西学引入,逐渐回归“成教化,助人伦”的传统画道。从徐悲鸿到齐白石,从新金陵画派到长安画派,历经东西方文明剧烈碰撞后的国画艺术,以其传统笔墨的形式载体,承载日新月异的时代新意。又或如新风和畅的中国影视,从《焦裕禄》《孔繁森》到《杨善洲》,从《亮剑》《荣归》到《人间正道是沧桑》《大江大河》等,作为现当代文化艺术作品的前沿创作形式,正以其蓬勃发展的势头演绎着清风和畅、天地正气的社会新貌。

二、社会主义文艺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现代化的繁荣

正因为如此,社会主义文艺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文化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一) 社会主义文艺彰显了我国文化现代化的主体性力量

纵观世界各国,虽在实现现代化的具体路径上有着千差万别的不同,但其浩浩荡荡的不可转逆之处均在于“庶民的胜利”,即人民主体地位的彰显。政治领域,从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经济领域,自极端私有到天下为公;社会领域,从“三六九等”到一视同仁。可以说,所谓的现代化,根本上即是人民主体的现代化,或曰现代化的人民主体。一言以蔽之,所谓现代化,从根本上讲正是人民作为世界主人和历史主体的现代化。而如上所论,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精神便在于它的人民性。因此,社会主义文艺从一开始便是人民的文艺,从一开始便是高扬普罗大众精神追求的文艺。它是人民的孩子,也反哺人民的精神成长。

1. 社会主义文艺孕育并诞生于人民群众的精神创造

“人民主体地位理念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作为理论基础,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是其文化渊源。”[8]实际上,社会主义文艺可追溯自孔孟儒家,而显扬于延安精神,并集中记载于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正是在这篇光辉的文艺论著里,毛泽东提出“什么是文艺工作问题的中心”,并认为是这是一个“为群众的问题和一个如何为群众的问题”。诚如所言,文艺应该“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为人民大众服务”。一反千百年来,文化之作为上层统治集团所专有的历史。可谓一灯照破千古文化阴影,还其本来应有之面目。自此,中国文艺乃至整个中华文明的生命乃开始返本归真,返本到普通人民群众的主义当中,归真到为民服务、民胞物与的初心之中。

2. 社会主义文艺彰显并弘扬了人民群众的精神风貌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中的这段话可谓中国人民千百年来的淑世情怀与梦想。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以“美好生活”的四字真诀,直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谐建构。正所谓大美不雕、白贲无咎。(《易经·贲卦》)真正的美,美在质朴、美在纯粹,美在人心、美在情怀,美在每一位普通老百姓幸福洋溢的笑脸上,美在每一位普通劳动者辛勤耕耘的汗水里。“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广大文艺工作者始终未曾忘却这一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根本宗旨。那些数不胜数的优秀文艺作品,更不只是对中国人日常生活的简单记录,而必将同人民的文理艺道一起,写入人民的历史里。

3. 社会主义文艺培育并壮大了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

俗话说,“文艺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实际上文艺源于生活也“应该”高于生活。而所谓文艺高于生活也“应该”高于生活,则并不仅仅只是说文艺作品在文艺形式或说形式文艺上,具备文艺作品本身之语汇体系性与逻辑周全性。而是说从文艺作品的内容与精神上,应该具备高于世俗生活,确切地说是高于生活“俗世”的精神境界性。正所谓“成教化而助人伦”,文学艺术作品若不能成教化、助人伦,甚至还毁教化、坏人伦,则不独是对人类之作为尊严生灵的亵渎,其本身也不可能流芳千古于此尊严的人世间。社会主义文艺作品立足人民、为了人民,重人道、振人伦、正人心。虽非时时刻刻、处处在在都很“正确”,但其正气、正义、正道、正能量,可谓堂堂正正理不亏,正大光明开太平。也因此而极大地培育并壮大了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

(二) 社会主义文艺丰富了我国文化现代化的多样性色彩

世界历史表明,各国现代化虽有国别和进程的差异,然其现代化作为国家系统性工程这一点,却是其内在的共性。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国家的现代化都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必须上下同力、多方协调。而那些现代化失败的国家也正是因为出现了严重的系统性紊乱才导致现代化的功败垂成。就此而言,文化现代化,乃至整个国家建设的现代化均离不开国家精神凝聚下的多方协和。社会主义文艺在丰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满足人民群众不同文化诉求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由此可以说,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与发展,造就了我国文化现代化的多样性。

1. 社会主义文艺建设与发展始终秉持百花齐放方针

1951年4月,毛泽东为中国戏曲研究院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应该成为我国发展科学、繁荣文学艺术的方针。至此以后,“百花齐放”一直都是指导社会主义文艺建设与发展的根本指针(1)甚至还成为我国《宪法》第47条当中“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艺创作和其它文化活动的自由”的法理依据。比如现行《宪法》出台之前,时任宪法修改委员会副主任的彭真,便受叶剑英主任委员的委托,代表宪法修改委员会向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的报告》,而明确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分为“文化建设”与“思想建设”两个方面。就“文化建设”而言,“这次宪法修改草案的《总纲》,根据全民讨论中提出的意见,将教育、科学、卫生体育、文化各自单列一条”,终以宪法文本第19条至24条确定之。同时特别指出,之所以未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一被中国共产党长期引为文艺指导方针的原则写入宪法之中,乃是因为“作为公民的权利,宪法修改草案已经写了言论、出版自由,写了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就是说,已经用法律的语言,并且从更广的角度,表达了这个方针的内容”。(彭真:《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的报告》,《彭真文选》,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49-450页)。正如习近平2014年10月15日在《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言:“长期以来,广大文艺工作者致力于文艺创作、表演、研究、传播,在各自领域辛勤耕耘、服务人民,取得了显著成绩,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我国文艺园地百花竞放、硕果累累,呈现出繁荣发展的生动景象。”

2. 社会主义文艺制度与治理始终围绕文化权益保障

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并指出“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对此,社会主义文艺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必须始终围绕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保障和实现。多年以来,广大文艺事业的建设者和管理者立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推动现代传播体系的发展,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特别是努力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在强化基层文化服务、实现全民文化资源与设施共享的过程当中,夯实基本文化权益实现的制度基础。

3. 社会主义文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文化需要

实际上,文化权益的保障只是满足了人民群众基本的公共文化需要,从而分属于我国整个文化建设中的文化事业建设一环。而满足人民群众更多元化的文化需要,则更要通过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来实现(2)实际上,2003年中共中央即发布了《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并明确区分了“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单位”的不同政策,提出“完善文化产业政策,鼓励多渠道资金投入,促进各类文化产业共同发展,形成一批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增强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要求“按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逐步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后2005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就引导和规范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作了系统规定。2005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决定》,分别就推进文化事业改革和深化文化企业改革提出了有关政策,并且确定了加快文化领域结构调整、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健全宏观管理体制等方面的目标要求。2009年9月,国务院发布《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提出进一步完善文化市场主体等五项规划目标,发展重点文化产业等八项任务,宣布采取降低准入门槛、加大政府投入、落实税收政策、加大金融支持、设立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等政策措施。《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基础上,提出“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等六个方面做出了工作部署和举措。就此,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两大基础版块已在政策层面得以规划成型。党的十七大报告曾指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发展文化产业,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途径,是增强中华文化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必由之路。与公益性文化事业相对应,文化产业的功能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市场,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究其属性而言,文化产业是文化和经济紧密交融的集中体现,是新的经济增长点,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知识密集,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发展潜力大,因此也是经济结构调整的着力点。(李长春:《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大力推进文化改革发展》,载《文化强国之路——文化体制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人民出版社2013年12月版,第102-103页)可以说,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构成了文化强国的两个轮子。。与此同时,众多社会主义文化艺术机构通过参股、混改、合作、合资等形式参与到文化市场的建设当中来,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我国文化现代化的多样性,也给我国文化市场的繁荣与发展注入了主流价值精神。当然,作为一种精神群体,社会主义文艺本身不但高扬人民的旗帜,同时更自觉地把人民群众的多样化诉求融入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形式之中。201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由新华社全文播发。从《意见》当中所提及到的社会主义文艺形式来看,从传统文艺作品到新兴文艺载体,从传统经典的现代表达到现代故事的传统演绎,更可谓包罗万象、应有尽有。

三、社会主义文艺发展应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

(一) 社会主义文艺须能更为及时地回应新时代的新课题

1. 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工作需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列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第一条。作为党和人民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文艺工作更应该牢牢把握住党的领导这根主线,并以更加主动和自觉的实践来突出党的领导这根主线,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实质来更加积极地开展文艺工作。这就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学在、用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作在、传播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 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创作需着力提炼新思想中的文化新课题

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实质来更加积极地开展文艺工作,其破题之要便在于着力提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新课题。比如密切围绕文化自信这一主题,从而考虑将中国精神的挖掘与孵化融入到文艺创作的方方面面。在此前提之下,一方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文艺主题之中,另一方面则努力推动传统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古今对话之中将中国精神传承、发扬。新时代文艺创作更应自觉地同整个国家的文化战略融为一体。比如大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下大力气开拓海外文化市场,在中西交流之中立定中国精神、推广中国价值。

3. 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题材还可进一步拓展并体系化

如果说,提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文化新课题,是新时代文艺工作的直接目的。那么围绕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其他主题来展开新时代的文艺创作,则是对广大文艺工作者们创新创作能力的更高要求。正所谓物质决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文艺题材。实际上,文艺创作乃至整个文艺工作绝不仅仅局限于文化艺术工作本身,而恰恰是文化艺术工作本身应该更好地、更全面地为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也因此,包括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论述在内的全部新思想,都可以并应该成为社会主义文艺的创作对象和源头活水。与此同时,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还需在进一步深化拓展创作题材的基础之上,注重各题材之间的逻辑化、结构化和体系化。

(二) 社会主义文艺需能更进一步地提升自身的表达能力

如何进一步提升社会主义文艺自身的表达能力和表现能力?这是社会主义文艺,乃至整个社会主义文化能否自立于时代的关键。广大文艺工作者应当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似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为之。

1. 社会主义文艺需要有提纯转化人民美学的能力

习近平认为,人民同文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辩证关系,正所谓人民需要文艺、文艺需要人民、文艺要热爱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体现在文学艺术领域,其学理建构实际上应该可以概括为一种“人民的美学”。这就要求社会主义文艺工作者需具备一种能够深刻体悟、提纯并转化这种人民美学的能力。什么是人民之美?人民之美的美学范畴和美学价值及意义何在?人民之美到底是人民的美,还是人民心目中的美?如果是人民的美,那么究竟哪些是人民的美?如果是人民心目中的美,那么何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这些美”?“这些美”的背后又蕴藏着哪些美的资源与生机?人民的美学“迫切需要对其考辨源流和追根溯源”[9],更“需要在现实中不断发展,特别是需要在学理上深化和丰富。”[10]凡此种种,都不仅仅只是文艺理论的具体命题,更将是文艺实践中所必须时刻考虑的问题视域。

2. 社会主义文艺需要有与时俱进中国精神的能力

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作为追求,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中国故事、中国形象、中国旋律,为世界贡献特殊的声响和色彩、展现特殊的诗情和意境。”[11]一言以蔽之,便是要创造出饱含中国精神的文艺作品。而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时代精神以改革创新为要义。而无论民族精神还是时代精神,也无论爱国主义还是改革创新,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事物存在属性的基本原理,都必然是一种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因为作为一种精神的中国,本就是在生生不息、日新又新的历史当中生成、发展和壮阔起来的。所以归根结底,中国精神的阐扬离不开广大文艺工作者们与时俱进的创发能力。究其核心,何谓中国?七十载新中国同五千年古文明之间是何关系?是所以社会主义文艺需要有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能力。又中国的发展始终与世界的变迁相交互,那么如何开展文明的交往、文化的交流,并把这种交往和交流内化为一种中国的力量?是所以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明进步,既要在文明交流之中坚守自身优秀传统,也要在文明互鉴中积极借鉴对方的有益成果。

3. 社会主义文艺需要有融合现代新兴媒介的能力

文明因传承而延续,文化因传播而盛兴。已有研究表明,“2017年互联网开始掌握社会舆论主导权,中等收入群体走上网络社会的历史舞台。智能化、大数据成为互联网发展的基本潮流。”[12]社会主义文艺大繁荣大发展更离不开现代新兴媒介的传播和推广。一方面,新兴媒体应该更为广泛地关注社会主义文艺创作;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文艺也可以并应该主动用好现代新兴媒体。社会主义文艺工作者不仅要守护好网络文化阵地,更要借网络传媒及融合媒介的综合平台繁荣社会主义文化艺术。对此,习近平已有多方论述,如说“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又或“党报党刊要加强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发展网站、微博、微信、电子阅报栏、手机报、网络电视等各类新媒体,积极发展各种互动式、服务式、体验式新闻信息服务”;甚至要优先发展移动传播,并“探索将人工智能运用在新闻采集、生产、分发、接收、反馈中”。这其实也对社会主义文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即配合媒介融合与舆论引导的需要,社会主义文艺作品的表达方式也要切合,进而适合媒介传播。比如在述事结构与艺术篇幅方面,便需更为简洁精炼、更适合阅读和欣赏。又或探索将声光电影、音声字画一体化地糅合进文艺作品之中,实现文学艺术门类自身的大对接、大融合。

猜你喜欢

文艺精神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1942,文艺之春
年味里的“虎文化”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谁远谁近?
拿出精神
□文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