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管理用于急诊科护理管理的效果观察
2019-02-10田种青
田种青
(青海省海东市人民医院,青海 海东 810600)
【关键字】人性化;护理管理;急诊科
近年来,我国经济文化科技快速发展,人们在解决温饱的问题后开始重视生活质量的提高[1]。人们开始不满足于传统死板的护理管理方式,患者到医院接受治疗不仅仅只关注于医术,各项护理管理服务成为患者新的关注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医院更加注重服务质量,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提出了人性化管理的护理方式[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我院急诊科2018年1月1日-2018年3月1日收治的90例患者,运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45例)男性23例,女性22例;年龄21-63岁,平均年龄(43±11.53)岁;观察组(45例)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17-61岁,平均年龄(46±10.39)岁;两组患者在身高、体重、年龄、文化程度上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管理方式,在急诊病人护理中,经验丰富、综合能力强的护士负责较复杂繁琐的工作,资历低缺乏经验的护士负责简单容易的任务。护理人员采取排班制度,严格遵循护理制度,检查记录病人各项生命体征指数。观察组采用人性化管理方式,分为病房管理、教育管理、排班管理。病房管理要求护理人员要关注病房环境,温度要控制在23-25°、保持空气清醒、干净整洁,使患者处于安静舒适的状态。健康管理要求护理人员对患者及其家属要进行基本知识普及,了解自身疾病情况、饮食方法和自我护理方法。护理人员在宣讲中,可以疏导患者情绪,建立患者配合度和信心。排班管理,采取老护士带新护士的方法,通过代教学习加快新护士经验积累、减少问题出现、提高工作效率。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对管理方式的满意程度,通过我院自制的问卷调查表进行数据采集,将满意评分分为三等即优、良、差。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护理书写和急救质量),满分为100分。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应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45例)优11例、良25例、差9例,满意度为(80.00%);观察组(45例)优14例、良27例、差4例,满意度为(91.11%),两组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护理书写及护理质量对比
使用人性化管理方式患者满意度大大优于传统管理方式。对照组(45例),护理书写(78.23±2.47)分,护理质量(80.87±3.12)分;观察组(45例)护理书写(91.35±2.64)分,护理质量(93.11±3.05)分,使用人性化管理方式在护理书写和护理质量上都优于传统管理方式。两组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医疗技术也发展迅速,医疗改革成为国家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人们越来越关注医疗管理服务水平。许多医院开始探索新的管理理念,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到医院管理模式中,形成了人性化护理管理方式[3]。在倡导人文主义的今天,人性化管理方式就是把人文关怀融入到护理过程中,使患者在就诊中能够得到有针对性、系统性、贴心的服务[4]。传统的管理方式分工较不明确,由于护理人员能力的差异,会直接影响到护理工作的效果。由于没有详细的管理规则,护理人员在繁忙时会疏忽一些病人的情况(包括病人情绪及生理状态),导致患者没有享受到贴心全面的护理,严重的疏忽还会影响患者的康复。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通过制定详细、系统的护理制度,能够照顾到每个患者,减少疏忽护理的概率,了解患者心理及生理情况变化,有利于制度治疗方案[5]。
经过对比分析,患者对于使用人性化管理方式的护理十分认可,患者满意度大大高于传统管理方式。使用人性化管理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在护理书写和护理质量评估中取得很好的成绩,(P<0.05)。
综上所述,人性化管理方法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工作质量,提高患者的舒适度,获得患者的广泛认可,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