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门诊患者的安全管理
2019-02-09胡俊敏
胡俊敏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眼科,北京 100013)
我院眼科门诊就诊患者中高龄及行动不便患者日益增多,且在存在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同时大多伴有其他系统的疾病,如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2]患者大部分生活部分自理或不能自理,反应慢、行动迟缓易导致不良事件发生。每年学校假期期间,以儿童及青少年学生验光、配镜占据眼科门诊就诊量的半壁江山……,儿童好奇心强,自制力差,[1]而部分家属及随行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导致突发的意外事件时有发生。对此我科护理管理者及工作人员针对本门诊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在开展门诊优质护理服务的同时制定了一些适合眼科门诊的护理安全管理对策。
1 降低门诊护理风险
1.1 建立健全科室安全管理制度及规范
在落实医院各项安全管理措施的同时,根据眼科门诊患者实际就诊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及规范,如眼科特殊注射操作前对患者进行的告知制度;眼科的专有复杂:《检查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术》护士与患者在进行皮试前进行操作同意书的签署;如张贴门诊患者安全管理制度;并与医生协调好年老体弱患者优先就诊简单检查的规范;和发现就诊儿童随意走动随时提醒家属关注自己的孩子措施;门诊患者发生意外情况的处理制度及流程等,要求门诊护士按标准执行,护士长不定期检查,以确保各项安全制度规范的落实,保障护理人员及患者安全。
1.2 加强培训及检查,提高门诊护士安全意识
加强对院内和科室各项规章制度的学习与培训,要求各项制度规范有培训、有落实。认真组织护士学习《护士条例》及《医院不良事件上报制度》,提高法律意识,从职业道德和法律角度规范眼科门诊护士的护理行为[1]。对日常护患发生的小矛盾、小事件予以重视,及时发现、及时上报、及时处理解决,及时召开会议认真分析问题的原因,将问题处理于萌芽状态,避免矛盾升级。并于次月对此类问题进行复查,持续改进。定期开展门诊投诉案例分析会,[2]门诊护士全部参加并发言记录,吸取教训,积累经验。
1.3 合理使用护理人力资源
目前,全国护理人员缺编,极度不足,缺编严重、奖金均等分配、每日工作时间均等等一系列问题,导致护士工作积极性不高,态度冷漠、主动性差、迟到早退更是比比皆是。针对此类情况,设立门诊组长职位,将部分门诊工作下放至门诊组长,增加门诊组长管理权限并适当放宽管理措施,如:门诊排班与绩效奖金核算由门诊组长负责,护士长只作监督及复核工作。护士长根据护理部精神对排班模式进行了尝试性改变,每周按照门诊不同时段患者就诊量及护理工作量的变化,实行弹性工作制。所有排班由门诊组长当日在护士长指导下根据每日工作量完成分班,按照岗位实行护士分层次管理、定岗定编,以岗算奖、以量算钱等多种方法解决工作中发生的人力资源不足及护士工作主动性问题。
1.4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消毒隔离措施,预防交叉感染
规范执行护理查对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眼科最易出现问题的两种药物散瞳药与缩瞳药分开保存,并固定时间清点、固定地点放置、固定人员管理,使用中二人核对以免忙中出错。[2]并细化核对措施,患者就诊交费后可打印治疗单,治疗结束后执行护士签字留存24小时。并更改过去姓名核对方式“护士叫名患者回答”为“护士提问患者回答姓名”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
每日治疗物品专人清点记录,在医院护理部支持下,将眼科大部分辅料及辅助治疗物品改为一次性使用。在和供应室协商,眼科门诊消毒物品消毒由每日一次改为每日两次。治疗护士认真执行“手卫生”制度,诊室、楼道均配备快速手消液;治疗室、检查室安装洗手盆,所有洗手盆旁配备擦手纸以便医护人员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手的消毒。
2 避免患者就诊期间意外事件发生
2.1 实施可预性护理措施,避免患者发生意外
为避免患者在门诊发生意外碰伤,在眼科患者就诊高峰集中时段,楼道内家属及患者聚集造成拥堵,规定分诊护士要及时妥善疏导患者及家属。[1]对卫生员提出要求:为保持地面清洁干燥,眼科门诊拖地必须使用干拖布。要对医护人员进行教育,发现地面积水及时清理或通知卫生员并在卫生员未处理前告知纠正患者避开积水地区;眼科候诊区内候诊椅间空隙应宽余其他诊区,候诊椅支架尽量不大于椅子台面。[1]
对于诊室内必要的仪器妥善放置,电线及走线避开患者行动地区;卫生间设有坐式便盆,并有防滑标志及扶手。规范暗室内检查仪器和物品的摆放,对低视力患者行检查时,护士主动告知并引导至检查仪器前,注意保护患者头部避免碰伤。诊室多功能检查台及裂隙灯前贴有醒目标识,以免患者跌倒或碰伤。[1]
2.2 提供安全、舒适的就诊环境
医院诊区为无烟设置,整个就诊区域内禁止吸烟。保持候诊大厅及诊室内空气清新,温度适宜。[2]眼科患者有畏光症状,门诊遮光帘夏季中午开始全面落帘,冬季下午开始落帘一半 ,诊区内不放任何有刺激颜色的物品。验光诊室与医疗诊室分开,诊区楼道内不放置任何与医疗护理无关物品。
分诊台二次分诊、门诊电脑呼叫系统的使用,保证了患者按时合理候诊、就诊。[2]并可以保证在就诊或检查护理时”一次一患”,每日门诊宣传电视画面进行诊前就诊流程宣教、护士就时间随机安全宣教,分诊台及診桌面放置各类宣教材料,针对患者就诊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解答,以解决患者在就诊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3 简化各项检查流程减少排队时间
为缩短患者在医院的停留时间,并针对眼科门诊患者峰值流量大且就诊高峰集中的现状,将就诊检查流程进一步简化。将所有检查设施按顺序放置就诊区中央大堂内,前进后出,减少患者反复排队,将人流设置为顺时针行进,其中部分检查如OCT保证随来随做,部分检查如视野、眼底造影增加人力安排,尽力减少预约等候时间,建立眼科微信公众号,开展“有事线上问”眼科咨询服务措施,减轻当班医护人员的咨询压力,将时间还给门诊患者。
2.4 护士长建立意外事件记录本应急预案手册
眼科门诊加强安全护理,对每年工作中发生的意外护理事件进行逐一记录,[2]并定时召开质量控制分析会,与全体护士分析发生原因并积极提出改进措施,整理改进资料存档,做到了护理工作的持续改进。
建立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如突发停电、火灾、医院门诊电脑系统运行障碍、患者低血糖、猝死等应急预案。培训护士熟练掌握各种应急流程,与医院培训考核相结合,定期进行科室CPR的培训与考核,针对优秀成绩予以表彰。[2]
总之,门诊安全护理是护理质量的基础是医院护理质量体现得排头兵,只有在门诊安全护理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进行优质护理,有效的信任和沟通才能促使患者好转或康复,医院护理质量才能得到根本的体现。[1]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上均可体现一家医院的护理品质,作为一名门诊护理工作者,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3]认真执行门诊护理规范,严格落实门诊护理工作制度,才能为就诊患者提供就诊信息和满意的优质服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