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中文专业外国文学课程教学探究

2019-02-09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外国文学文学教学

朱 艳 阳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文学院, 湖南 娄底 417000)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高校中文专业外国文学教学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许多教师都深刻认识到了传统授课形式的弊端,积极探究新的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辅助技术,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单向度“输出”与“输入”的“满堂灌”教学模式,但依然存在问题与挑战。外国文学课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研究与教学在相当程度上脱节,对教学改革这个实际问题的探讨常常被纯学术研究淹没,而研究者不仅是学者,还是教师,其成就不仅体现在著述、译作上,还体现于将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适当的教学转化为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学生创造能力、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恰恰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弱项,教学改革的重心应当落在这一薄弱环节,外国文学教学也不例外。

多角度审视外国文学教材与教学,力图发现问题与弊病,寻找相应的解决方案与途径,对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价值与意义。

一、 外国文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弊端

笔者基于自身近20年的外国文学教学经历、与多所高校同仁的交流,以及多年的求学经历,发现外国文学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3个问题。

1. 固化的教材模式

多数教材按时间顺序把欧美文学史部分分为上编、中编和下编,各编又按思潮流派进行划分,教师上课也按这种划分来分析作家作品。目前,高教出版社2015年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材《外国文学史》最具创新性和典范性。它打破了两分法----把外国文学史分为欧美文学和东方文学两大板块的编写方式,将欧美文学和东方文学合并为一个整体,依照历史发展的线索建立起一种东西合一的新结构体系。这有利于东、西方文学在一个整体结构中互为参照,东西呼应,有利于科学地学习、认识、理解和评价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的文学,建立起整体的外国文学概念[1]。但是,它依然沿袭了在各章之下按思潮流派介绍作家作品的作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基本上根据这一套路授课。而事实上,许多作家在创作过程中融汇了多种创作手法,并非某一流派风格就可概括其作品特质。这种教学方式将作家作品圈定为某一流派及风格,既遮蔽了作品的多重艺术魅力,否认了作家创作的丰富性和其他贡献,又使学生形成了一种僵化的思维模式,有碍其创新思维的养成。

2. 单一的教学内容

当前高校外国文学史课程教学普遍拘泥于传统先定性教学观,教学内容侧重于单纯的文学史讲授,较少涉及跨学科的知识体系,也较少研究外国文学史与不同学科知识的相互关系与整合的现象。实际上,任何学科都会涉及其他学科门类,文学也渗透了哲学、宗教、心理学、艺术学乃至自然科学的内容,具体到外国文学还牵涉世界文学、东方文学、文化诗学等学科。梳理出学科之间的交叉处,能对教学产生积极作用。而现在这种教学方式,无疑既否定了教学情境中的不确定性因素,遮蔽了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不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学的特质,也导致学生知识视野狭窄,难以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3. 单纯汉语教学的弊端

外国文学涉及的作家作品都与异国语言相关,但外国文学史课程所采用的教材和作品选都为中译本,导致外国文学教学完全脱离了原著。教师用中文教学,学生也习惯于这种上课方式。这样的外国文学教学实际上等同于翻译文学教学,学生并不能感受原著之美,也无法达到学习外国文学学科所应具有的英语水平与能力。

二、 解决外国文学教学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国内外国文学科研成果日益丰硕,可是很多学者和教师未能很好地将科研方法及成果运用于教学,导致教学与科研脱节。其实,注意将二者相结合,就可以找到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据此,本文提出3个解决办法。

1. 建立多元合一的作家作品评价机制

虽然大多数外国文学史教材按照一定时期出现的某种流派对作家及其创作风格进行划定,但对于许多作家来说,他们的创作同时具有多种思潮流派特征。例如,很多教材把英国作家劳伦斯列入20世纪现实主义行列,后来有学者指出其创作中的现代主义因素,认为应当把他划入现代主义流派。刘洪涛教授在《荒原与拯救:现代主义语境中的劳伦斯小说》中,认为劳伦斯呼应了现代主义文学表现主观化的潮流,其小说创作的思想特征与现代主义文学完全一致,他本质上属于现代主义作家[2]。侯维瑞先生在其主编的《英国文学通史》中提出,劳伦斯的小说既有现实主义风格,也有自然主义的因子[3]。劳伦斯的创作的确是立体多元的。随着对劳伦斯研究的深化,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其生活经历及具体作品,认为许多教师上课时主要强调劳伦斯及其作品的现实主义因素,而实际上,劳伦斯是一位多元合一的作家,还具有现代主义、自然主义和浪漫主义等多种创作倾向[4]。巴尔扎克小说同样多元风格并存,兼具现实主义、自然主义、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因素。雨果的创作既是浪漫主义的,也是现实主义的。杰出的文学大家无不如此。

因此,教师在授课中,要注意结合时代背景,务必跳离教材,把作家作品归入某一特定流派的框框,在多维视域下进行分析、解读,便可还原其立体多姿的艺术形象。考虑到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有时也不必面面俱到,只需抛出问题,启发学生课余思考或者写作小论文。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打破僵化的传统思维模式,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知识能力。

2. 运用建构主义教学方法,在跨学科平台整合相关知识

运用建构主义教学方法,即教师在教学内容设计中应注意本学科的跨越性特点,立足当代文化环境,对外国文学史现象进行跨文化双向阐发、文化探源研究、异质文化比较,在跨学科平台整合相关知识,从而建立外国文学史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知识联系,建构出新知识及意义。

教师在教授外国文学史的过程中,要把文学思潮与社会历史的发展、各国政治制度、哲学思潮、社会心理变化相联系,即从历史、哲学等非文学的角度理解文学现象的形成,还要与同时代中国文学相联系。在横向、纵向等多角度、跨学科、跨文化比较中,深入理解西方文学的本质特征,同时将各门类知识及人类不同文化相联系,得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知识。例如,教授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时,首先要结合历史、政治、社会心理和文化等方面,讲述清楚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产生的条件,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包括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西班人征服美洲、葡萄牙人征服印度、荷兰人垄断海上贸易及英国人进行殖民扩张等,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产生的最根本的社会原因;基督教视财富为罪恶观念的动摇,人们甚至教会在金钱冲击下的物欲渴求,这种社会心理的蔓延成为文化价值体系转型、引发文艺复兴运动的又一社会原因;宗教文化、城市市民文化、被重新发现的古希腊罗马文化等不同文化的融合、碰撞是导致文艺复兴新文化产生的独特而直接的原因。其次要强调文艺复兴在自然科学、哲学、艺术和文学等领域的具体表现,从而引出作为文艺复兴运动重要组成部分的人文主义文学。并且,要与同时代的中国社会状况、文学发展相对比,让学生明白欧洲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加快了经济、科技和文艺的发展,而我们依然步履蹒跚,中国落后于欧洲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的。具体到文学领域,从世界文学的发展看,伴随着市民阶层的崛起,艳情文学盛行,包括中国明清文学、日本的町人文学等。就小说来说,14世纪西方出版《十日谈》的年代,正值中国元末明初,出版了《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前者不过是短片故事集,后者是叙事成熟、人物丰满的鸿篇巨制型长篇小说,说明中国小说的起步标准比西方高出许多。

具体到某个作家或某部作品,要注意到其中的非文学因素,进行跨学科探讨,还要关注某些情节的渊源、变异、影响等,深入追究种种现象背后的文化原因。譬如,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的《高加索灰阑记》是受元代李潜夫的杂剧《灰阑记》启发而改编、创作完成的,两部剧本的中心情节都是“灰阑断子”,但有着不同的思想内蕴。《灰阑记》中,包公凭借母爱这一人类普遍情感准确判断出不忍强拉孩子的张海堂是真正的母亲,把孩子判给了她。读者在叹服包公睿智、刚正不阿的同时,也深深体会到母爱的崇高。剧本最后情节,张海堂还获得财产继承权,这就进一步揭示出古代中国在施行子承父业的封建背景下,“母性”这一字眼被打上的时代烙印和所具备的深刻内涵。《高加索灰阑记》中,布莱希特对“灰阑断子”这一情节进行了改编,全力保护孩子的不是生身母亲而是女仆,法官把孩子判给了女仆。法官和包公都是依据母爱原则来断案的,但布莱希特不同于李潜夫,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真正情感,不以血缘作为判定依据。布莱希特遵循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赋予母爱以新的含义,认为在危难中把孩子视为逃命累赘,停战后又把孩子当成攫取财产的生身母亲远不及紧要关头拯救孩子并尽力抚养孩子的仆人,仆人对孩子的爱已超出血缘关系上的母爱。在讲授《高加索灰阑记》的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依据这一思路授课,无疑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西方文学题材“灰阑记”的渊源、变异,由此梳理出中西文学中同一题材的异同,并探讨其背后的文化缘由,实现中、西文化的交流、借鉴、整合。

可见,不同于传统的单纯的文学史讲授,运用建构主义教学方法,通过发现、整合交叉学科知识,一方面能够深掘出教学情景中的不确定性因素,更新、丰富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在学科对比中拓展知识视域,深入把握文学本质,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并且建构生成新的知识,从而提出新观念和新见解。

当然,这种建构主义教学方法,牵涉到多学科知识的比照与关联,虽然丰富了教学内容,但是如果教师利用课堂教学时间一一道来,必然难以保证在有限的教学课时内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教师在授课中,不妨以一两次典型的具体讲述作为例证,在之后的教学中,以提出问题或布置作业的形式启发学生在第二课堂展开具体讨论或利用课余时间思考、解决。这样,既能够保证教学进度,又能实现建构主义的教学目的。

3. 采用双语教学,挖掘原著的内蕴与艺术美

鉴于当前中文专业外国文学教师外语实际水平与能力,如果要求采用纯外文原著授课显然是不切实际的,何况外国文学涉及多语种。由于翻译过程中信息的失落、增添、变形,文化意象的误读或创造性叛逆等现象的存在,译著总会或多或少偏离原著。为了引导学生感受原著之美,外国文学教师有必要提高自身外语水平与能力,主要是提高作为通用语言的英语水平与能力,进而将中英双语教学方式引入课堂。

实施双语教学时,要用心选择原著最经典、最关键的段落,或是重要的文化意象,这样既顾及到了有限教学时数下的教学进度,又能引领学生把握其精髓。尤其是学习英语诗歌时,更应该介绍诗歌原著,因为翻译诗歌常常难以达到既保留原文的音律美,又准确传达出其文化意象的内蕴。这方面的典型例子有著名翻译家周煦良翻译的霍思曼的诗《希普罗郡少年》。其中最著名的一段是:

Loveliest of trees, the cherry now

Is hung with bloom along the bough

Andstands about the woodland ride

Wearing white for Eastertide

周译为:

樱桃树树中最娇,

日来正花压枝条,

林地内驰道夹立,

佳节近素衣似雪。[5]202

周译堪为人称道,然而,将其与原文对照,不难发现正好处于翻译文化意境的两难困境。对于这一段的最后一句,译者不顾“Eastertide”一词,而把它译为“佳节近素衣似雪”。对此,周煦良解释说:“我译‘Wearing white for Eastertide’为‘佳节近素衣似雪’,而不提复活节,虽则是受三二二格律的限制,但主要还是这一句和这个诗的主题思想的关系不大,全诗是说要及时流连光景,而这一句只是形容樱花像少女在春天来时穿上的衣服那样美,所以抓住这一点译也就够了,不一定要提复活节。”[6]可是,“Eastertide”是一个重要的文化意象,它不仅是一个节日,也暗示着春天这一特定季节。如果读者没有阅读原文而只看到译文,那么,译文在读者这儿就会产生不及原诗的效果。一方面,当然由于译文严谨的三二二节奏与“素衣似雪”这一具有诗意美词汇的结合,读者肯定能体会到译诗及其所传达出来的原诗之韵律美和形式美;另一方面,由于暗示春天的文化意象 “Eastertide”被舍弃,读者恐怕很难联想到这首诗有形容樱花像少女在春天来时穿上的衣服那样美的美意。而且,用“佳节”取代“Eastertide”,不免会生出更多枝节来。因为,对于中国读者,“佳节”往往离不开春节、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可是,在中国文化中,这些节日万万不会穿“似雪”的“素衣”,所以,“佳节”与“素衣似雪”的并置也是不合国人习惯的。由此,诗歌为了追求音韵美,却难免以歪曲或失落意象等信息为代价。

双语教学环节,还要注意找出中文译著中那些最典型的误译,加以细致的分析,以引起学生重视原著阅读。比如,在教授莎士比亚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时,朱丽叶等待保姆带回罗密欧消息时,有一段著名的内心独白:

But old folks, many feign as they were dead;

Unwieldy, slow, heavy and pale as lead.[5]199

朱丽叶由于等待情人的消息而无比焦虑,作为一位温柔有教养的女子,她嗔怪道:“old folks”。可是有人把这段独白翻译为:“但是这些老东西。真的,还不如死了干净。又丑,又延迟,像铅块一样,又苍白又笨重。”[5]200看了这段译文,仿佛朱丽叶就是一个正在破口大骂的泼妇,明显扭曲了其形象。

由上可知,将双语教学法引入课堂教学,通过译文与原文的比照,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科研素养,还可以提高其文本细读的能力、对文学作品的感悟能力及英文读写能力。

三、 结 语

综上所述,要解决当前外国文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弊端,外国文学教师务必注意将科研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采用多元合一的作家作品评价机制,运用建构主义和中英双语等教学方式将研究成果引入课堂教学,并将其转化为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一方面实现教师将学术与现实相结合的目标,体现出学术为现实服务的品格;另一方面,切实、有效提高学生的各项实际应用能力。能力的培养既是教学改革的宗旨,也是素质教育和培养符合社会需求、富于创新特质的实用型人才的要义所在。

猜你喜欢

外国文学文学教学
我们需要文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新世纪外国文学研究热点问题与发展趋势:首届中国外国文学研究高峰论坛暨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会议报道
The Land They Lived on: Reading The Bluest Eye
外国文学研究“认知转向”评述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我与文学三十年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