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剖宫产瘢痕妊娠的诊治方法

2019-02-09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9年20期
关键词:孕囊栓塞瘢痕

周 萍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妇产科,江苏 无锡 214105)

早期诊断和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能够减少对患者健康造成的影响,本文对我院2018年5月~2019年五月收治入院的16例瘢痕妊娠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2018年5月~2019年5月我院共收治确诊为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16例,停经天数≤60天,患者年龄在24岁~3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1岁,15例患者曾有流产史,16例患者孕次均≥2次,既往1次剖宫产手术史10例,2次剖宫产手术史6例,三次剖宫产手术史1例,距离上次剖宫产时间(3.2±0.8)年,在我院接受临床诊断和治疗,临床资料完整。

1.2 方法

1.2.1 诊断方法

本次研究纳入的16例患者均接受血尿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电解检查。所有患者均行血HCG检查,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进行检查。16例患者曾接受彩超检查,提示瘢痕妊娠,进入我院后,16例患者均接受核磁共振检查,使用西门子A-vantol1.5超导磁共振机为患者进行扫描,行平扫扫描、所有患者在扫描前均需要少量饮水。检查时患者处于仰卧位,扫描整个盆腔,扫描序列为TIWI横断位,T2WI矢状位抑脂、T2WI横断位抑脂、T2WI冠状位。

1.2.2 治疗方法

因剖宫产瘢痕妊娠缺乏大数量的样本对照,目前尚无统一治疗标准。可根据患者超声和MRI影像评估分型,结合孕囊大小和血HCG指标,采取个体化综合治疗和应急处理。对于入院时无阴道流血或阴道流血流血不多,包块未破裂者,诊断明确后先予药物杀胚胎治疗。米非司酮、甲氨蝶呤有较好的杀胚胎疗效。米非司酮是孕激素拮抗剂,能够对孕酮的生理活性进行阻断,进而达到使蜕膜变性坏死的结果。甲氨蝶呤能有效的抑制滋养细胞分裂和增殖,进而达到较好的胚胎杀灭作用。当监测到血HCG水平<5000 miu/ml,在B超监护下行清宫术。患者排空膀胱后,取膀胱截石位于手术台,常规外阴阴道消毒铺巾,宫颈注射马来酸麦角新碱0.2 mg及缩宫素10 u,在超声引导下将吸引头置入,先除子宫中上段及子宫后壁的蜕膜组织,再予300 mmHg左右负压,将瘢痕处的蜕膜组织和绒毛吸除。

1.3 预后判断

出院时阴道出血少,血HCG指标下降理想,超声提示宫腔稍强回声区明显缩小,血流不丰富,门诊随访至血HCG指标正常范围,宫腔稍强回声区消失。

2 结 果

2.1 诊断结果

所有患者血清HCG均升高。16例患者经彩超检查提示发生了瘢痕妊娠。核磁共振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局部子宫肌层连续性中断,局部向内凹陷或是变薄,可见患者孕囊的大小在10 mm~40 mm之间,T1WI在核磁共振中可见边界小清圆形、椭圆形低信号影,T2WI可见边界清晰囊状高信号。16例患者中有3例提示宫腔内出血,表现为T1WI序列上有条状、点状高信号。16例患者的囊性孕囊均处于瘢痕处及宫腔内,孕囊的大部分在瘢痕上方的下段宫腔内,小部分深入到瘢痕内。

2.2 治疗效果

16例患者治疗均取得成功,患者无感染等相关并发症发生。子宫动脉栓塞+B超引导下清宫患者平均出血量(16.42±7.35)ml,子宫动脉栓塞后病灶切除患者平均出血量(50.25±14.75)ml,差异对比t=5.889,P<0.01;对比血hcg恢复正常时间,子宫动脉栓塞术+B超引导下清宫患者平均时间(15.25±2.35)d,子宫动脉栓塞后病灶切除患者平均时间(23.35±8.75)d,差异对比t=3.093,P<0.01。

3 讨 论

对于入院时无阴道流血或阴道少量流血者,诊断明确后先予药物杀胚胎治疗。米非司酮口服、甲氨蝶呤局部或全身用药.对于入院时大出血或者清宫术中大出血患者,避免子宫切除和脏器损伤的发生,提高妇女的生殖健康。综上,彩超检查能够提示疤痕妊娠,入院后行核磁共振检查能得到明确诊断,所以核磁共振诊断剖宫产瘢痕妊娠具有更明显的优势,临床中需要结合诊断结果,综合考虑患者的多方面情况之后安排治疗方式,获得良好预后。

猜你喜欢

孕囊栓塞瘢痕
手指瘢痕挛缩治疗的再认识
植入型切口妊娠孕囊植入深度的MRI特点分析*
手术联合CO2点阵激光、硅胶瘢痕贴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观察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经阴道超声对不同种植部位的孕囊型疤痕处妊娠与清宫疗效的相关性分析
介入治疗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的护理体会
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的初步探讨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B超检查诊断早孕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