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封闭引流术联合皮肤牵张术应用于骨科难愈性创面修复的护理
2019-02-09韦燕萍周小华董盼锋章晓云
韦燕萍,黎 瑜,周小华,董盼锋,章晓云
(广西中医药大学院附属瑞康医院创伤骨科与手外科,广西 南宁 530011)
难愈性伤口是指与创伤部位和宿主有关的创面在期望的时间内不能正常愈合的伤口[1]。伤口难愈是骨科常见的并发症,给患者及家属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及经济负担。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VSD) 装置可与接触的创面处于全封闭负压吸引状态[2],可对严重感染伤口进行持续吸引出渗液,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快,刺激组织新生,有利于伤口愈合。皮肤牵张术是通过外力将创缘两边正常皮肤向中央牵拉,利用皮肤粘弹性、器械伸展性,通过先行负载产生“额外”皮肤,从而闭合创口。在 VSD 基础上结合可调式皮肤牵张术,可免除换药、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我科针对15例难愈性创面,均采用可调式皮肤牵张术结合负压封闭引流及舒适护理,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7 年 5月—2018年12月本科收治的 15 例难愈性创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创面类型:感染伤口5例、压疮4例、术后未愈伤口2例、烫伤溃疡2例、糖尿病溃疡2例,对患者都采用VSD联合皮肤牵张术处理,以及术后给予舒适护理。
2 专科护理
2.1 VSD 护理
确保引流管通畅,调节VSD负压维持在200~400 mm Hg,为避免液化坏死组织堵塞引流管,术后可用 0.9% 生理盐水持续冲洗外侧支管,注意观察吸引液的性状和量,如吸出大量鲜红色血性液体提示有活动性出血,要及时报告医生处理。保持贴膜维持在负压密闭状态。
2.2 皮肤牵张术护理
创面行可调式皮肤牵张术,术后严密观察牵张皮缘血运、皮肤色泽、温度、感觉等情况。如牵张皮肤边缘有水泡及患者出现疼痛难忍时,应遵医嘱调节牵张张力,以不引起创面皮缘发白为佳。在四肢使用皮肤牵张器时,如牵张力过大导致患肢肿胀,影响血运时,必须调节牵张张力,并遵医嘱使用消肿药物[3]。
3 舒适护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临床护理模式逐渐从被动式护理转变为“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舒适护理则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护理模式[4]
3.1 心里舒适护理
由于创面难愈对患者的打击是巨大的,易对治疗失去信心,我们应多听患者倾诉及时疏导其不良情绪,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中密切关注患者心理变化,对于患者提出的问题应耐心解答,使其在心理上得到安慰[5-6]主动向患者讲解难愈伤口的相关知识,向患者介绍手术的必要性、重要性及过程,多鼓励性格开朗的病友积极与其他同病情患者沟通,谈论术后感受,起到互相鼓励作用,让患者及家属树立信心,提升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感,积极接受治疗。鼓励患者亲朋好友按规定探视,让其体会到温暖而保持心情愉快。
3.2 疼痛舒适护理
患者无论是外伤初期还是清创术后及皮肤牵张术后,一直经历着各种疼痛,所以我科采用超前镇痛理念,在每次为患者调节牵张力之前先给予镇痛措施,让患者疼痛基本能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这样既可保证了皮肤牵张效果,又减轻了患者痛苦。
3.3 卧位舒适护理。
患者由于医源性限制长期卧床治疗,为其提供水垫垫在骶尾等受压部位,指导患者定时抬臀、予垫翻身枕更换体位,减轻受压部位压力,避免发生褥疮。
3.4 排泄舒适护理。
患者由于长期卧床肠胃蠕动过慢,加上患者不适应在床上排便,所以经常发生便秘状况。为此,需要将便秘发生原因及预防对策告知患者,鼓励多食高纤维素食物,并给予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如大黄膏贴及艾灸天枢穴位,按摩腹部促进排便。患者排便时提供床帘保护病人隐私。
3.5 营养观察与护理
由于患者创面难愈病程较长,加之 VSD 术后每天有大量液体吸出(蛋白质),需根据患者病情及生化结果,进行营养状态评估,遵医嘱予血浆、人血白蛋白等输入,以促进创面愈合。
4 讨 论
临床上针对难愈性创面修复,治疗手段多为皮瓣修复、游离植皮等,但这些手段因为游离皮片或皮瓣易于感染、坏死,常需反复多次手术修复,造成住院时间较长、费用大。
皮肤牵张术利用皮肤的固有弹性、机械伸展性等生物力学性质,通过外力将创缘两边正常皮肤向中央牵拉,利用皮肤粘弹性、器械伸展性,通过先行负载产生“额外”皮肤,从而闭合创口。可调式皮肤牵张术,操作简单,对皮肤损伤小、并发症少,牵引力大小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随时调节,可缩小皮肤缺损面积达到加速创面愈合,缩短了住院时间,减轻了患者及家属的经济负担。
VSD负压机制能增加创面局部血流,进行坏死组织的清除及引流,还能够促进创面细胞分裂、增殖,从而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的生长[7]
VSD联合可调式皮肤牵张术修复难愈性创面的过程中,传统护理方法已无法满足患者需求,而舒适护理针制定了全面且个性化的护理方案,使患者保持良好的状态有利于预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