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放射科护理质量提升中护理与影像技术一体化管理的作用分析

2019-02-09汪春丽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45期
关键词:放射科等待时间满意率

汪春丽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庆 400010)

医院放射科接收的病人均是来自于其他的科室,流动性较大。放射科医务人员的素质水平参差不齐,服务质量不高。护理与影像技术一体化管理能够实现各体系资源的共享,进而提升放射科护理质量[1]。本次研究应用护理与影像技术一体化管理对放射科护理质量提升的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于2018年4月开始启动护理与影像技术的一体化管理,随机选取2017年4月~2019年4月期间在本院放射科接受检查的4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2017年4月~2018年4月接受检查的2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8年4月~2019年4月接受检查的2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女性患者11例,男性患者12例,年龄最大的75岁,年龄最小的26岁,平均年龄为(50.47±1.12)岁;观察组女性患者10例,男性患者13例,年龄最大的74岁,年龄最小的23岁,平均年龄为(49.15±1.58)岁。组间各项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较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放射科常规管理,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与影像技术的一体化管理[2]。

1.3 观察指标

将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平均检查等待时间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

将数据通过SPSS 19.0软件,采用x2检验的方式进行分析,计数数据均用%表示,采用t检验,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照组发生对比剂渗透2例,重复扫描发生5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0.4%,检查的平均等待时间为(1.7±0.8)小时;观察组重复扫描发生1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3%,低于对照组,检查的平均等待时间为(1.3±0.1)小时,短于对照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患者对护理非常满意10例,基本满意7例,不满意6例,总满意率为73.9%,观察组患者对护理非常满意15例,基本满意7例,不满意1例,总满意率为95.7%,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放射科主要提供CT、X线和核磁共振等检查,是医院较为特殊的一个科室,它与其他科室有着很大不同,医院放射科接收的病人均是来自于其他的科室,患者的患病种类多种多样,且流动性较大,因此加重了放射科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3]。许多医院将放射科作为辅助机构,不够重视放射科的工作,导致缺乏管理和监督,进而导致放射科工作质量低。放射科医务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参差不齐,服务质量不高,难以满足患者对护理服务的需求。护理与影像技术一体化管理指的就是将护理干预与影像诊断相互融合,实现各体系资源的共享,进而提升放射科的影像技术质量和护理质量[4]。

本研究对照组患者接受放射科常规管理,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与影像技术的一体化管理,结果显示对照组发生对比剂渗透2例,重复扫描发生5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0.4%,检查的平均等待时间为(1.7±0.8)小时;观察组重复扫描发生1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3%,低于对照组,检查的平均等待时间为(1.3±0.1)小时,短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对护理非常满意10例,基本满意7例,不满意6例,总满意率为73.9%,观察组患者对护理非常满意15例,基本满意7例,不满意1例,总满意率为95.7%,高于对照组。表明观察组的管理效果更显著。

综上所述,应用护理与影像技术一体化管理能够有效缩短放射科患者接受检查的等待时间,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提升放射科的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放射科等待时间满意率
给学生适宜的等待时间
——国外课堂互动等待时间研究的现状与启示
放射科住院医师职业倦怠研究进展
我国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放射科专业基地入科教育的实践探讨
兰州公共交通乘客满意度达94.14%
意大利:反腐败没有等待时间
不能在满意率百分比上盲目乐观——四川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首次评议代表建议办理情况更重实效
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满意度调查分析
顾客等待心理的十条原则
顾客等待心理的十条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