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灌肠治疗剖宫产术后肠麻痹(腹胀)的护理体会
2019-02-09杜金英
聂 婧,杜金英
(新疆军区总医院妇产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受手术创伤、麻醉等因素的影响,剖宫产术后产妇可发生不同程度的腹胀、腹痛、肠鸣音减弱/消失等肠麻痹症状[1],是剖宫产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产妇的术后康复和母乳喂养。为减少此类并发症,提高母乳喂养的有效率,采取大黄灌肠对剖宫产术后肠麻痹进行护理干预,疗效明显,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名产妇平均年龄26岁,均为首次剖宫产分娩,采用硬膜外麻醉方式,既往无胃肠道手术史,无顽固性便秘。均在术后24小时左右出现明显腹胀、肠鸣音减弱,其中一例为不完全性肠梗阻。
1.2 治疗
1.2.1 对照组:采取保守治疗的方法—胃肠减压、禁食禁饮、补液、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等。自身形成对照组,使用大黄灌肠前,遵医嘱使用开塞露110 ml纳肛,每6小时一次,24小时后效果欠佳。
1.2.2 治疗组:在保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大黄灌肠治疗。方法为100 ml生理盐水+大黄粉10 g,纱布过滤取汁,药温38~40℃。第一日使用时4~6小时/次,此后每日1~2次,直至症状解除。
1.3 护理
灌肠前向患者解释灌肠目的、方法,了解患者思想动态,给予安慰,消除顾虑。保持病室环境安静、舒适,注意保护隐私。操作时动作轻柔,避免损伤肠粘膜,灌肠时臀部抬高10 cm,肛管插入深度15~20 cm,压力宜低,流速宜慢,以减少刺激,使灌入的药液能保留较长时间,以利于药物被肠粘膜充分吸收,尽量保留10~20 min后如厕。操作中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询问有无不适,如有面色苍白、出冷汗、心慌等症状时及时报告医生,暂停灌肠。拔出肛管后,嘱卧床休息。
多次灌肠排便次数增加,会引起肛周皮肤湿疹,应做好肛周皮肤护理,预防湿疹,保持清洁干燥。
2 结 果
应用大黄灌肠治疗,一例患者用药后18小时肛门排气,肠鸣音恢复;一例患者28小时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排便,肠麻痹症状解除。
3 讨 论
剖宫产通常会造成短时间内胃肠功能紊乱,而肠道功能恢复的情况对产妇术后的康复至关重要,越早恢复越有利于母乳喂养。剖宫产手术出现胃肠功能障碍的原因如下:(1)急诊手术肠道准备不充分,多数孕妇术前6~8小时内有进食史,增加了胃容量,肠道内有食物存留,易胀气;(2)产程中,产妇由于宫缩疼痛大声喊叫,或配合用力方法不当,导致胃内积气;(3)受麻醉及手术等因素影响,术中肠管激惹,肠蠕动缓慢,出现暂时性肠麻痹,导致过多气体蓄积肠道无法排出;(4)产妇由于切口及宫缩疼痛呻吟、过度呼吸,吞食大量空气蓄积胃肠中,削弱腹肌力量而致腹胀;(5)产妇没有早期床上活动,肠蠕动恢复减慢[2-4]。
大黄灌肠是使药液通过肠黏膜吸收进入血循环,从而发挥药效。大黄有泻热通肠,逐淤通经,凉血解毒,抗感染的作用。不仅能保护胃肠黏膜、促进胃肠蠕动、排除细菌和毒素,还能改善微循环,有效预防肠道功能紊乱,对应激性胃肠黏膜病变等也有治疗作用[5]。通过对比显示大黄灌肠效果优于常规方法,提示此方法效果明显,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