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9-02-09常丽娟
刘 畅,张 莉,常丽娟,沈 萍
(南京市鼓楼区丁家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神经内科,江苏 南京 210009)
为能深入地研究神经内科的护理管理当中精细化的管理应用效果,取2018年3月-2019年4月我院神经内科所收治的80例患者为对象,分别实施基础管理、精细化的管理,以下为此次临床实验观察研究的具体结果:
1 一般基线资料及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取2018年3月-2019年4月我院神经内科所收治的80例患者为对象:研究组男女患者比例为25/15例,年龄的区间范围29-66岁,平均的年龄(30.09±5.28)岁;常规组男女患者的比例为26/14例,年龄的区间范围31-67岁,平均的年龄(32.14±5.42)岁;所有的患者、家属们均知晓、应允此次临床试验观察,同意书已签署。两组患者资料间的差异无统计意义,可比性存在,P>0.05。
1.2 研究方法
常规组实施基础管理:包括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与心理状况,遵医嘱给予健康宣教与用药指导,病房消毒通风管理;实行小组责任制整体护理。依据护士个人资质、能力等实际情况,推行小组责任制整体护理,主要包括责任护士、责任组长、护士长,责任护士负责病人所有的治疗和护理,责任组长负责自己分管病人的治疗和护理,同时负责组员分管重点病人的护理落实情况的督察;研究组则在基础管理的基础上实施精细化的管理:①实行基于精细化管理的护士分级管理。组建护士分级管理小组,负责制定护士的分级管理实施办法,检查际指导护士开展分级管理各项工作,对各级护士进行审核评定。护士分级的管理小组,组织好各层级的护士进行资格审核及上报,负责有效落实护士的分级管理各项办法;②日常护理管理。护士长需实时掌握日常护理具体落实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实施方案与计划,调整好测量血压的时间,加强管理患者日常饮食及宣教指导;③风险管理。全面提升神经内科全体护士的风险管理意识,充分了解与掌握可能会发生的各种医院风险极其诱发因素,全面提升全体护士评估与识别风险的能力,以确保医院风险事件实际发生率能够控制在最低范围。
1.3 观察指标
(1)比较分析两组医院风险事件实际发生情况。
(2)比较分析两组护理质量。
(3)比较分析两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4 统计法
通过spss20.0软件系统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数据计数的资料用x2计作算检验,t值对计量的资料作计算检验。P<0.05,证明组间的数据差异统计学意义存在。
2 研究结果
2.1 比较分析两组医院风险事件实际发生情况
常规组4(10.00)例患者发生意外拔管、5(12.50)例患者发生跌倒、4(10.00)例患者发生输液反应,医院风险事件的总发生率即为32.50%(13/40);研究组1(2.50)例患者发生意外拔管、2(5.00)例患者发生跌倒、1(2.50)例患者发生输液反应,医院风险事件的总发生率即为10.00%(4/40)。与常规组相比,研究组患者医院风险事件实际发生率显著较低,组间的数据差异性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
2.2 比较分析两组护理质量
常规组护理质量:沟通水平(3.65±0.35)、操作水平(3.77±0.25)、服务态度(3.50±0.36);研究组护理质量:沟通水平(5.74±0.62)、操作水平(5.60±0.36)、服务态度(5.22±0.59)。与常规组相比,研究组护理质量显著较高,组间的数据差异性统计学意义存在,t=5.182,P<0.05。
2.3 比较分析两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常规组:9(22.50)例不满意,12(30.00)例基本满意,19(47.50)例满意,总满意率仅为77.50%(31/40);研究组:1(2.50)例不满意,17(42.50)例基本满意,22(55.00)例满意,总满意率达97.5(39/40)。经过比较分析后可了解到,与常规组相比,研究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较高,组组间的数据差异性统计学意义存在,x2=4.318,P<0.05。
3 讨 论
神经内科,主要收治环节脑血管相关疾病的重要科室,对日常护理管理各项工作有着严格要求[1]-[2]。精细化的管理,属于当前医院各科室当中最为有效的一种管理手段,它能结合本科室实际情况,依据患者实际病情与心理状况,从人员管理、日常护理管理及风险管理等方面入手,开展一系列的护理管理专项活动,应用效果较为理想化[3]-[4]。经本文实验研究后表明,与基础管理相比,在基础管理的基础上实施精细化的管理后,医院风险事件实际发生率显著较低,护理质量显著较高,且患者极其家属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较高。综上所述,对于神经内科日常护理管理,精细化的管理具有可行性与有效性,建议在神经内科临床护理管理各项工作中广泛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