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工作的风险分析与对策
2019-02-09李莉
李 莉
(山东聊城莘县妹冢镇卫生院,山东 聊城 25242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我院2015年4月到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2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加确诊[1]。其中,男性患者为86例,女性患者为38例,年龄在 32-75岁,且平均年龄为44.3岁。
1.2 方法
对124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病历资料,以回顾式分析法进行分析,同时需对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进行统计。根据护理风险事件具体发生的类型,成立研究小组,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
1.3 统计学方法
对此次所获得的数据,采用SPSS21.0进行处理。其中,用(%)表示计数资料, 行t予以检验。当P<0.05时,则表示比较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研究表明,124例心血管患者,发生护理风险有20例,护理发生率为16.13%。其中,11例为护理人员因素所引发的风险事件,为55.00%;4例是因用药不当所引发的护理风险事件,为20.00%;3例是由医疗设备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风险事件,为15.00%;因患者或家属自身因素所引发的风险事件有2例,为1.00%。
3 讨 论
3.1 护理风险分析
3.1.1 护理人员因素 在患者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在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一些护理人员的护理意识比较差,因而在对患者体征变化情况进行观察时,没有及时做出准确的判断,同时对基本急救措施也没有较好的掌握。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延误患者病情。
3.1.2 药物以及医疗设备因素 一般来说,药物与医疗设备在使用上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容易引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异常反应,从而导致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2]。如,医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促使医用药物得到极大的创新,但依然存在不确定性。有些患者在药物服用后,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
3.1.3 患者及其家属因素 由于心血管疾病的突发性比较强,且患者病情变化比较难以掌握。而该疾病多发于中年和老年群体。针对此群体的患者,身体素质比较差,通常还会伴有其他各种疾病。这给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工作上增加较大的难度,同时还存在护理风险隐患[3]。此外,护理人员在具体工作中,如果没有与患者家属对患者各方面情况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没有及时告知家属照看的义务或沟通中缺乏一定的沟通交流技巧等,都会引起家属的误解。严重时,还会引发护患纠纷。
3.2 护理风险防范对策
3.2.1 加强健康教育宣传 在患者入院结接受治疗后,相关医护人员可采用专题讲座的形式来对患者讲解该疾病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风险等方面内容。期间,医护人员还可根据现场具体情况,设置专家解答的环节。针对患者所提出的疑惑,进行解答。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为了能够提高患者健康知识。
3.2.2 加强病区环境管理 针对患者病房和日常活动区域,需要护理人员按照要求,做好相关的防滑工作。在此环节中,要保证地面处于干燥整洁的状态。认真开展查房工作,及时调整患者的床位,确保其感受到舒适[4]。在遇到天气比较好的情况下,需开窗进行通风,以此能够使得患者病房处于空气流通的状态。另外,护理人员还要能够根据天气情况,对病房的温度和湿度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此能够为患者治疗营造出良好的环境。
3.2.3 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 在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上,医院可通过定期开展培训活动进行[5]。在培训工作中, 要注重对护理人员在风险防范意识的培养。为此,可邀请比较优秀的护理人员对成员进行心血管疾病护理讲坛。 这样做,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的水平。此外,还要对护理人员开展思想教育活动。借助这种方式,来培养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
3.2.4 强化医疗设备及用药的安全管理 可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护理人员要能够根据具体说明要求,来操作相关医疗设备。以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操作失误[6]。二是,护理人员在具体工作中,要遵守医师所提出的建议以及用药说明来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如果发现异常,要及时汇报患者主治医师。
3.3 研究总结
对本次所研究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24例)中,20例出现护理风险事件,且发生率为16.13%。在这其中,护理人员因素所引发护理风险事件有11例,为55.00%;用药不当而引发的护理风险事件有4例,为20.00%;因医疗设备因素导致护理风险事件有3例,为15.00%;因患者或家属自身因素所引发的风险事件有2例,为1.00%。为了有效防范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所造成的事件,则需医院从多个方面选择相应的对策,即加强健康教育宣传、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强化医疗设备及用药的安全管理等。通过这些有效的措施,在提高护理人员防范意识的同时,还极大的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