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遗产传承与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2019-02-09宁峰
宁 峰
(中南民族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湖北·武汉 430074;阜阳师范学院 文学院,安徽·阜阳 236037)
自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始,到党的十八大正式确定在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界对如何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研究可谓成果丰硕,其中绝大多数学者均认同实践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重要途径,在具体实施措施中也提出了诸如寒暑假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考察调研、学雷锋进社区、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富有成效的建议。笔者认为如果能寓教于乐,将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民族文化遗产的传承结合起来,不失为一举多得的新途径,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民族文化传承危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效果也能有更好地提升。
一、民族文化遗产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耦合共生
5000年来的中华文明发展史成就了具有旺盛生命力和强大凝聚力的民族文化遗产,它塑造了中华民族的基本文化形态及民族精神特质,同时也是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提供我们形成个人和集体身份的基础,并强化一种更为广阔的社会群体的归属感。”[1]而且还对周边各个国家与民族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民族文化遗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任何现存的事物均有其生发的缘起及母体,没有也不存在凭空想象出来的思想。中国悠久而深邃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民族文化遗产,其中既有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爱国孝亲等思想资源,也有小桥流水、庭院楼阁等物质资源,更有民间曲艺、民俗信仰等活态生活文化,这些都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资源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绝不是臆想的产物也不是外来的舶来品,它根植于我国悠久的民族历史传统与现实基础之上,离开了民族文化之根,就等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更为重要的是,重伦理倡美德,重和谐与融通,重理性与人文教养等这些民族文化核心理念已经渗透在各族人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呈现在人们的日常言谈举止之中,能够润物无声地以一种贴近生活的方式影响大众的价值观。
(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民族文化遗产传承
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不仅包含着丰富的政治、经济、社会、历史、文化信息,同时也积累了历代民众的智慧、技艺、思维情感、价值伦理观等,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民族记忆。尽管传承至今的民族文化主流是好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并非所有的民族文化遗产都是积极向上,健康无瑕,其中必然掺杂有瑕疵。纵观优秀民族文化遗产,无一例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始终是贯穿其中的核心脉络。“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顽强生存和不断发展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3]当前,在民族文化的传承过程中,有一种误区,认为祖宗留下来的都是好东西,都应全盘继承,这种文化复古倾向片面夸大了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与功能,不分青红皂白地囫囵吞枣,食古不化只能是过犹不及。我们要秉承科学务实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发挥理论的导引作用,分辨良莠,对民族文化遗产进行创造性转化,如此方能实现创新性发展。
二、在民族文化遗产传承中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势
善于从民族文化遗产中汲取发展壮大的营养,为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新视角和助推器,这是在新常态下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更是动员和感召大学生群体自觉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荣事业的有效途径。
(一)有助于国家认同和消除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影响
所谓国家认同是指一个国家的公民对自己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道德价值观、理想信念、国家主权等的认同[4]。其实质是人们对自己所属国家成员身份的接受。人们只有确认了自己的国家认同意识,才会关心国家利益,在国家利益受到侵害时愿意挺身而出,其突出表现就是爱国主义。中华民族历史有着悠久的爱国主义传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仰天长啸,壮怀激烈”的岳飞,“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的文天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等不可胜数的杰出代表在民间传说中广为流传,不断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操。
近些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有泛滥的趋势,不仅表现在学术研究中,而且也在普通大众甚至是大学生中产生了很大影响,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历史虚无主义以“重新评价”为名,歪曲党和新中国历史。其主要表现为:竭力贬损和否定革命,诋毁和嘲弄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进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诋毁和否定我国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取向及其伟大成就[5]。企图通过否定革命,否定已有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贬损革命前辈,诋毁党的领袖,从根本上否定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地位和功绩,进而否定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要使大学生辨明是非,除了依靠课堂讲授,舆论引导之外,还可以利用身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如渗透着人生哲理与智慧民间俗语,充盈着爱国主义思想的民间故事,脍炙人口的中华曲艺……,这些鲜活灵动的例子极易激发大学生由衷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精忠报国的爱国理念,激励青年学子以民族振兴为大义,以国家富强为己任,大公无私,为反抗民族压迫、抵御外国侵略、实现国家和平统一的拳拳爱国之心。
美国高校就常以历史教育、公民教育、社会教育、榜样教育等手段来促进爱国主义教育,很注重发挥榜样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榜样往往为国家作出过巨大贡献,它的真实性、典型性激励着大学生仿效他们的爱国精神和爱国行为。美国各地不少地名以杰出人物来命名,这些人名中还有许多是为国捐躯的将士[6]。这种尊重生命、以人为本的爱国主义教育对我国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启示。通过爱国主义典型故事的学习和领悟,大学生对自己国家的爱常常能转化为对自己国家身份的认同,从而使爱国主义从抽象的概念落地生根为现实的爱国行动。
(二)有助于民族文化认同与和谐社会建设,消除错误社会思潮干扰
所谓民族文化认同是指民族成员对本民族文化的承认、认可和赞同,由此产生归属意识,进而获得文化自觉的过程[7]。文化认同意味着接纳并归属某种文化,它一旦形成便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凝聚力和排他性,具有比身份认同、阶级认同、地域认同等其他认同更为持久的内聚力,因而成为人们普遍重视的“政治资源”。文化认同又常与爱国主义和和谐社会建设紧密联系,强烈的文化认同既可以加固民族认同又能够增进国家认同,反之,将导致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弱化。所以,文化认同构建成为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因素。正如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一文中指出:“新世界的冲突根源,将不再侧重于意识形态或经济,文化将是截然分割人类和引起冲突的主要根源。在世界事务中,民族国家仍会举足轻重,但全球政治的主要冲突将发生在不同文化的族群之间。文明的冲突将左右全球政治,文明之间的断层将成为未来的战线。”[8]
而当代一些错误的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消极的影响。如新自由主义思潮动摇了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拜金主义思潮的泛滥令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过分追求物质享受,丧失了对美丑善恶价值上的辨别能力,进而丧失最基本的道德荣辱观,由此引发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迷失和错位。要消除这些错误社会思潮的影响,增进民族文化认同,实现和谐社会建设,除了常规的文字宣传教育外,还可以恰当地借助民族文化资源,因为民族文化遗产的传承能够将内化于其中的核心价值观润物细无声地传递给社会成员,寓教于乐,提高教育效果。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为例,这种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是流传于新疆维吾尔族聚居区的《十二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哈密木卡姆》《刀郎木卡姆》等各种木卡姆艺术的总称[9]。它是新疆各族文化交融的产物,在生活中除了具有促进宗族共同体认同的凝聚功能、促进村民诗意栖居的艺术功能、使村民生活松紧有度、张弛有法、劳逸结合的调节功能外,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方面也能够潜移默化地发挥传播民族历史知识、涵养人格、提高艺术技能、增进民族文化认同、消除错误社会思想干扰的教育作用。
(三)有助于大学生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和心理危机干预
大学生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包括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发展两方面。人的全面发展其实质是追求基本素质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是在基本素质全面发展基础上的和谐发展,良好的个性发展为社会的发展和个人成才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10]。学生个性发展是指依照大学生的个性特质,充分调动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发掘自身潜力,促使其不断进步与成长[11]。综合素质发展要求思想、身体、心理、文化、技艺技能、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协调发展。只有个人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才能适应时代和社会的要求,而当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及人生目标不明确、人际关系不协调、抑郁困惑、情绪和情感不稳定、信仰危机带来的精神空虚等,其原因主要来自于社会、学校、家庭的各种压力,尤其是自身如果缺乏自我调节能力或与人交往的技巧和能力,就容易产生心理障碍或心理问题。
恰当运用民族文化遗产资源,不仅能在常见的课堂教学、心理教育与咨询辅导手段外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更可以促进大学生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为例,侗族大歌是主要流传于黔桂侗族分布区的一种无指挥、多声部、无伴奏、自然和声的民间音乐形式,尽管多数演唱者缺乏正规的科班音乐训练,但他们却凭借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和集体协作精神将侗族人的历史、民俗生活演绎得绘声绘色。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研究也表明通过此类民间音乐的演唱活动不仅能够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激发灵感及创新能力,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完善形象思维能力,而且合唱训练过程也是一个同步培养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过程。现代医学和生理学方面的研究也表明,赏心悦目的音乐能增强大脑皮层抑制过程,调节大脑活动频率,使人精神焕发,增强记忆力,类似于侗族大歌、蒙古民歌、朝鲜族舞蹈等的民族艺术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音乐疗伤的作用,减轻焦虑、抑郁的情绪,放松紧张的心情,缓解身体的不适。
三、传承民族文化遗产与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选择
(一)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民族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丰富资源
民族文化遗产内容丰富,需要对其文化内涵进行认真挖掘和梳理,提炼其中的优秀成分,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营养。如本主信仰是白族特有的一种极具民族特色和丰富内涵的民间信仰。“所谓本主,就是在诸神中选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神,作为一方的保护神,一般一村一个,修有供祭祀的场所,但并无专人看管”[12]。从形式上看,本主信仰似乎违反了科学和理性精神,属于“落后”的迷信思想,但在一系列献祭仪式和节庆活动的背后,却可以清晰地领悟到白族礼敬自然,倡导人神(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伦理观和充满人伦气息,不忘祖宗,谨记与人为善,与人为伴的生活价值观。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因子都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伦理自觉和道德情感,并有益于遏制与消除道德滑坡和生态环境破坏,也为国家的繁荣富强,社会的匡正风俗与民众的精神家园提供了人文关怀和实践智慧。恰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所强调的那样:“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13]
(二)创新利用民族文化的有效形式,使之更好地贯穿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实践过程中
“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不断学习他人的好东西,把他人的好东西化成我们自己的东西,这才形成我们的民族特色。”[14]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诸多独具特色的文化传承方式,如谚语、民间习惯法、民间节日等。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过程中也可以积极利用这些方式方法。民间谚语就是用短小精悍的形式将讲诚信、守信用的思想浓缩提炼出来,东乡族“男子一言,白布染蓝”,蒙古族“朋友没信用,就是害人虫”,鄂伦春族“好马的飞跑靠一鞭之响,好汉的说话是一句就算”等等,这些人生的智慧与经验结晶读起来朗朗上口,韵律节奏感强,更能符合大学生的接受心理。“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2]当然,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一些形式也不完全适应当下社会,“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2]例如,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数字媒体已经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象化,把优秀代表性人物、事迹、用数字技术传播,努力实现民族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样才能易于被大学生群体接受和认同。
(三)优化高校教育理念和措施,在日常教学中将民族文化传承与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以有机结合
大学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应根据社会发展的前瞻来调整学科教育结构的重组。民族文化遗产学科建设的理念是关注人类文化遗产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大学教育应当实现知识体系教学的多元化,将文化遗产引入大学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课堂教学是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在教学活动中应注重在学科专业教学中将民族文化遗产与核心价值观教育相结合,这就要求各专业教师要有民族文化传承的意识,在专业教育中加以针对性的引导。如在学科建设上,可以通过构建民族文化遗产教育体系,为学生开设必修课或选修课,组织学生参观考察民族文化传承基地,整理区域民间文学,撰写民族文化研究文章,增加学生对民族文化遗产的兴趣和爱好,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其中。
(四)以大学生生活学习为中心,积极开发利用蕴含正确价值指引的民族文化资源,在社会实践中全面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能力
教育只有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才能收到实际的成效。法国杰出的思想家卢梭指出:“千万不要干巴巴地同年轻人讲什么理论,如果你想使他懂得你说的道理,你就要用一种东西去标示它。应当使思想的语言通过教育者的心,才能为他所了解。”[15]只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尽可能地将理论回归到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比如将抽象难懂的理论术语用谚语、谜语、歇后语或相声、鼓书、木偶戏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通过参与民间工艺制作来领悟人生哲理,实现自我教育。当然,大量的民族文化资源可能无法直接正式进入课堂,这需要动员并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对民族文化资源整合利用,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