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畲族与闽东畲族服饰比较研究

2019-02-09何增炎

贵州民族研究 2019年10期
关键词:闽东畲族凤凰

何增炎 宋 武

(华侨大学 美术学院,福建·泉州 362000)

畲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璀璨的民族,因其有着不同于其他民族气质和长时间的散居形成的区域个性化等特点,使该民族的服饰成为中国民族服饰中独特的一支。畲族的历史源远流长,最远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悠远的文化给畲族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产。但由于历史原因,该民族长期在偏远山区处于迁徙、游耕、杂居的非稳定生活状态中。因为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字,导致在历史文献记录中关于服饰的内容很少,清代以前又无服装实物和图样可寻,因此整个民族的服装历史处于一个模糊的状态。

上世纪90年代之前,畲族主要指聚集在闽浙赣地区的钟、雷、蓝、盘四姓的畲族人,上个世纪90年代之后,贵州东家人经过民族识别工作,批准成为畲族。自此,贵州成为仅次于闽浙赣地区的畲族聚集地,贵州畲族因其长期脱离沿海畲族的生活环境,有着不同于沿海畲族的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以上原因使其服饰与沿海主流的畲族服饰有很大的不同。沿海畲族主要分为闽东和浙南两部分,闽东和浙南的畲族服饰在不同的地域有各自的独特性,但总体的服装样式及特征比较接近。本文选取了闽浙畲族服饰中较为有代表性的闽东畲族服饰与贵州畲族服饰进行比较研究以此来分析其共性与差异性。

一、贵州畲族服饰基本状况

东家人是贵州畲族未归入畲族前的称呼,东家人的族群特征模糊,历史上关于贵州畲族的资料不多,尤其是服饰,贵州畲族服饰可以考证文献记载非常少,最早可考的资料出现明沈萍《贵州图经新志》写道:“着短衣,色尚浅蓝,首以花布条束发。妇着花裳,无袖,唯遮覆前后而已。”民国期间的《贵州通志》和《都匀县志稿》分别又对东家人的服饰进行阐述, 《贵州通志》中提道:“男子衣用青白花布,领缘以土锦。妇人盘髻,贯以长簪,衣用土锦,无襟,当幅中孔,以首纳而服之”。《都匀县志稿》中写道:“东苗……服饰类汉族,唯女皆青色带,着青色裤,项戴银环,不着裙”。从以上的文献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民国时期及民国前的东苗人服装款式简单,色彩朴素,衣服尚青蓝,这与后文要阐述的闽东畲族服饰的主体色彩一致。但领缘以土锦和项戴银环与周边的少数民族的着装风格较为相似。对于民国以前的东苗人服装我们只能从文字上想象其特征,无法找到实物进行研究。

有实物可考证的是上世纪中期的东家人服饰,据田野调查研究我们发现上世纪中期的东家人服饰和现代的贵州畲族服饰是有很多不同之处的。男女服饰都以青、蓝自制土布为主,男装长衫长袖腰上系着亮蓝色布腰带,或者短衫,下面穿大裆便裤。女装是青蓝色无领花排肩长袖布衣,衣服长度到臀部,主要装饰在袖口,袖口有20公分左右的花边,下面穿青布裤子。平时男女一般赤脚或穿草鞋,逢年过节妇女穿船型绣花鞋。在发饰上已婚妇女与未婚妇女不同,已婚者把头发向后梳成髻,包上蓝花布,两边用红绿布做装饰。未婚妇女用彩色头绳将头发梳成独辫。现代贵州畲族服饰与早期相比色彩艳丽,男装与上世纪50年代相比腰间用蓝布底绣花腰带代替以往的亮蓝色布腰带,另在袖口、裤脚口增加了繁复的绣花。女装以青蓝色土布为底色,较早期在衣襟前、裤脚做了多处绣花装饰。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归入畲族后,在装饰图样上多增加了凤凰的设计元素,使整体的服饰更加华丽。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贵州畲族服饰经过了三个阶段的变化,分别为清朝到民国初期、民国中期到上世纪90年代、上世纪90年代至今。现代贵州畲族服饰在受周边少数民族和沿海畲族服饰的影响下整体风格从朴素向华丽方向发展。

二、闽东畲族服饰基本状况

福建畲族人口主要分布在闽东地区的福安、福鼎、宁德、霞浦一带。由于长期与汉族生活在一起,服饰受汉文化的影响比较深,尤其是男装被汉化得比较早,从外形上看非常接近于汉族服饰,色彩朴素,采用深蓝色或黑色做底色,装饰很少。闽东畲族虽然长期受汉文化的影响,但他们自身的传统文化里带有母系社会的痕迹以及祖先文化中七公主的影响使得闽东畲族的女性地位很高,与男性服饰的简单粗糙相比,畲族女性的服饰十分精美,是闽东畲族女性服饰最重要的部分。根据地域和服饰的特点,闽东畲族人把他们的女性服饰分为东、西两路,从外形上看这些地区畲族女性的服饰非常接近。(1)都是以花领衫、拦身裙和裤子组成。西路比东路多了一件马夹“靠仔衣”,是出嫁的时候女方的父母为女儿准备的,代表去到夫家有所依靠。(2)装饰纹样主要集中在花领衫前襟、拦身裙裙摆上。衣服上的纹样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主要以牡丹、石榴、凤凰、蝴蝶等吉祥纹样为主。(3)在造型上受祖先崇拜的影响,东、西两路都是以凤凰的形态作为服饰和发型的基础,他们称之为“凤凰装”和“凤凰髻”。具体体现在上衣花领衫的A字型造型以及后面的衣片比前面多出一截,象征着凤凰的尾巴。在发型上虽然东西路差异较大,但也都是以凤凰的造型为模仿对象。(4)衣服的色彩早先以青色和蓝色为主,后面逐渐转变为黑色。早期的闽东畲族服饰装饰元素较少,所以衣服的主体色彩较为鲜艳。民国以后服饰的装饰纹样变为复杂,为了衬托鲜艳的纹样,因此采用黑色为底色。东西两路的服饰不同在于(1)纹饰的布局有所差异,西路上衣的前襟由两到三层的花池组成L形,东路上衣前襟则由两个“几”字形相互围合而成。(2)服饰的结构有所差异,西路的衣领为单层立领,东路的衣领为双层立领。西路的拦身裙为梯形,东路为方形。(3)发型造型不同,西路的造型较为复杂,发型整体采用高挺的锥形发髻,横向刘海,后面留扇形发髻。东路较为简单,模仿凤凰的造型较西路的少,整体接近于明清时期汉族女性的发型,只是在两侧梳成突出的弧形,接近于凤凰的颈部形态,或在弧形上采用红色的发带做装饰以此来象征凤凰的丹冠。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闽东畲族人因长期与汉民族在一起居住生活,男装受汉族的影响很深,款式简洁,基本上没有配饰,整体服装几乎与汉族男士服装一致。而畲族女装因其女性地位较高,所以整体服饰和发型造型精美。综上所述,闽东畲族服饰受“先祖遗风”和汉族文化的影响较为深远,是畲族文化的集中体现。

三、闽东畲族与贵州畲族服饰共性

(一)以“右衽”为服装的典型样式

唐代时期的《请建州县表》里面对唐朝前期闽南一带畲族服饰写道:“左衽居椎髻之半,可耕乃火田之余”。《汉书》里提道:“内诸夏而外夷狄,夷狄之人……被发左衽”。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汉民族都是以“右衽”作为服装的主要形式的,而汉族以外的其他少数民族是以“左衽”为主。畲族服装在唐朝时期也是以“左衽”的造型出现的。但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畲族服饰包括清朝时期所描绘带有畲族服饰的图片史料上展示的都是“右衽”。畲族服饰从“左衽”转变为“右衽”在历史资料中虽然没有明确记载,但是还可以从一些史料中找到原因。

历史上与畲族先后在同一区域的主要有“百越”和“客家”。“百越”是对南方各少数民族的泛称。“百越”诸民族当时非常强悍,相比之下畲族较为弱小,弱小的民族由于生存需要,必须对强族寻求文化认同,服饰的形式是文化认同最重要的表现之一,因此,畲族在那个时期着“左衽”服装。汉朝时期百越各族被征服,畲族因为作为弱小的民族得以保存下来,后来发展成为闽粤赣地区的强族,但百越文化已经对其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才在《请建州县表》里面看到“左衽居椎髻”的描写。

畲族人成为强族之后不接受朝廷的管制,后来便成为征讨对象,势力减弱。魏晋南北朝时期,大批中原人举家南迁成为后来的客家人,这些客家人逐渐强大起来成为该地区的主要居民。客家开始对畲族产生影响,早期客家刚入闽相对弱小,这个时期客家人需要与畲族人混化,后来客家变强大之后畲族被迫与客家混化。客家人的到来,改变了畲族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强大汉文化的影响下,畲族人出于生存需要,接受汉化,将汉民族的文化融入到自己的文化中。在服饰上也体现了从“左衽”到“右衽”的转变。因此我们看到清朝时期描绘古田、罗源的服饰,畲族的男女劳作图中都是着大襟右衽衣。

贵州畲族在闽粤赣时期与畲族主要群体分离,开始向西北方向迁移,现无法考证是在迁移之前已经完成了服装从“左衽”到“右衽”的转变,还是后来在西北地区受汉文化的影响之后才进行的转变。但今天看到无论是贵州畲族还是闽东畲族服装的典型样式都是采用了“右衽”形式。

(二)服装配色色彩丰富

在闽东畲族广为流传的《高皇歌》里面记载了畲族先祖的形象:“身上花斑百二点,五色花斑花微微”。文献中对畲族服饰的最早描述出自于汉朝的《风俗通义》,这本书里写道:“织绩木皮,染以果皮,好五色衣服……”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畲族服饰对于五色的偏爱的原因。在中国传统的五色与西方色彩学中的五色不同,中国传统的五色指的是黑、白、红、黄、青。在闽、浙两地收藏的畲族服饰中我们可以看到虽然衣服整体是以青、蓝、黑为主色,但是在立领、衣襟、发冠、拦腰裙、鞋面等处的配色中用色鲜艳亮丽,体现了畲族人对五色的偏爱。

早期贵州畲族的服饰虽无实物可考,但从上世纪60年代的服饰和现代的服饰可以看出,贵州畲族保留了先祖的遗风,同闽东畲族一样,在主要的装饰位置上采用了色彩丰富的纹饰。

四、闽东畲族与贵州畲族服饰差异性

闽东畲族与贵州畲族虽然有着先祖遗留的共同基因,但是相隔千里,同时又受到族群历史变迁和当地文化的影响导致两地畲族服饰的差异性较大。

(一)服装样式的不同

贵州畲族服饰由多层上衣套装、头包饰、大围兜、裤子等组合而成。虽然两地畲族的上衣都是服饰装饰的重点部分,也都采用了A字形右衽大襟式。但是贵州畲族的上衣采用的多层套叠样式是闽东畲族从未出现过的。贵州畲族服饰的研究者曾详慧教授在她所著的《贵州凤凰衣的文化考察》里谈到,畲族的凤凰衣喜用单数,一般采用3 或5件套叠,也有7或9件套叠,每件衣服的长度都不一样,里面的最长,外面的最短,长度相差15cm 左右,要露出里面的衣脚和袖口的装饰花边。贵州畲族的衣服制作十分复杂,每一件衣服都要做袖口和衣脚的花边,一套三件套的上衣就要做三对袖花,袖花做好后缝合在衣服上,还要在袖口用红色和白色的线按三针换色的方式进行钉子线袖。花边的装饰纹样繁缛,同时又要求有较高的剪裁技术,制作一套衣服需要花费很多时间。闽东畲族的花领衫相对贵州畲族的凤凰衣样式较简单,装饰纹样主要集中在立领和前襟的位置,其余位置没有做过多的装饰。

在服装样式上两地畲族差异较大的还有贵州的围兜,闽东畲族将其称之为拦腰裙。贵州畲族围兜和闽东畲族的拦腰裙作用相同,但形制不同。畲族女性平时经常从事农业劳作,衣服容易弄脏,围兜和拦腰裙都是起到保护凤凰衣减少脏损的作用。围兜和拦腰裙制作方便,造价相对低廉,因此成为勤劳的畲族女性服饰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受地方文化和生活习惯不同的影响,两地畲族的围兜、拦腰裙差异较大,闽东畲族的拦腰裙造型相对简单,覆盖面积主要在腰以下的腹部位置,形状以方形、梯形为主,腰头部位系有两根带子用来固定两端。贵州畲族的围兜相对闽东畲族的拦腰裙覆盖面积较大,从胸口覆盖到腹部,上面有彩色的带子套在脖子上,两侧有两条8公分的彩带,用时系在腰上。

(二)服装主要色系的不同

民国以前闽东畲族男女的衣服主要是蓝色和青色。民国以后,浙江省南部地区仍然保持着这一传统,闽东地区开始由蓝色走向黑色。现在我们看到的是西路和东路凤凰衣上面绣着五彩缤纷的图案装饰,但衣服的底色都是以黑色为主。服装的主色调与装饰有很大的关系,民国以前闽东畲族衣服上的装饰较少,所以衣服的主色较为鲜亮。民国以后,畲族的装饰纹样开始丰富起来,为了衬托鲜艳的图案,闽东人采用黑色作为底色,黑色和色彩鲜艳的颜色形成强烈的对比,使整体服饰更显庄重和谐。

据田野考察,贵州畲族几十年前穿的服饰和现在不太一样,当时穿的是青、蓝土布,男子长衫长袖腰扎青布腰带,女装饰无领花排肩长袖青布衣,袖口处有20公分的花边,下穿粗料青布裤子。由此可以看出贵州畲族的服饰底色早先与闽东畲族接近,主要采用青、蓝土布制成,颜色以深色为主。现代贵州畲族服饰的底色不同于早期的端庄沉稳,受周边苗族等少数民族的影响,同时又想与闽浙畲族的服装的主体颜色有所区分,体现出独特性,服饰的底色颜色较为丰富鲜亮,主要由浅蓝色、绿色组成,在袖口及大围兜处装饰多色绣花图案。

(三)装饰纹样的不同

贵州畲族的主要装饰位置在于上衣的袖口和衣脚处,因此装饰的形式主要以二方连续为主,装饰的纹样采用蜡染和刺绣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最上面与最下面多为回字纹、寿字纹或者梅花纹,起到装饰边缘的作用。中间为主体花纹,一般采用象征富贵的牡丹和月季等吉祥图案为主,有的也采用蝴蝶和鸟纹为主题纹样。刺绣图的外缘用各种颜色的布块折成三角形采用叠绣的方式排列在边缘作为装饰。

闽东畲族的主要装饰位置集中在花领衫的前襟部位,整体布局成“L”型或“几”字型,因此整体的装饰形式主要以单独纹样和角隅纹样为主,在边缘地方偶尔采用二方连续进行装饰。闽东畲族东路式主要的装饰纹样一般采用汉族流传较广的吉祥图案,喜鹊梅花、凤凰牡丹、松柏、荷花、石榴等,西路式在东路式的基础上加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植物如萝卜花、蕨菜、石蒜花等。东西路有的服饰上还出现广为流传的文艺作品里的人物如梁山伯与祝英台,可见闽东畲族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之大。

凤凰图案是在闽东畲族和贵州畲族服饰中都出现的纹样,闽东畲族服装中一直把传说中的先祖三公主和凤凰联系在一起,同时将凤凰的形态转化成服饰和头饰的部分,不仅在衣服纹样上采用凤凰的图案,在整体造型上也无处不体现了凤凰的形态,如整体头饰上凤凰的造型,肩膀和前襟的装饰像凤凰的翅膀,侧面看整体衣服的形态如展翅的凤凰。闽东地区畲族服饰中处处可见凤凰的迹象,因此,才将他们的服装称之为“凤凰装”。

早期贵州东家人的服装上并没有发现有凤凰图案的出现,大部分都是一些常见的鸟纹、花卉植物纹样等,在文献上也没有东家人采用凤凰图案的记载。但是在上世纪90年代以后的畲族人的衣服上发现绣有“回头凤”的纹样。据曾祥慧教授的研究发现,贵州的东家人加入畲族之后,贵州的畲族人受到闽浙地区畲族人“凤凰装”的影响,为了表达贵州畲族人对祖先居住地的思念之情,同时传递出与周边民族的差异性,将原来服饰上的百鸟图案与闽浙地区畲族的“凤凰装”的概念相结合,设计出“回头凤”作为本族的象征性图案,同时将他们的衣服称之为“凤凰衣”。上世纪90年代加入畲族后,受沿海畲族的影响,现在贵州畲族服装与早期相比,轮廓、色彩、绣花纹样等都向华丽方向发展。

(四)头饰造型的不同

闽东畲族一直将本民族的服装称为“凤凰装”,把他的发型称为“凤凰髻”,戴的头冠称为“凤凰冠”。关于畲族最早的文献记载清朝年间的《皇清职贡图》中写道:“男椎髻,女挽髻,蒙以花布,兼有戴小冠者,贯绿石,如数珠垂两鬓间”,从田野考察和保留下来的照片看,该地区的头饰造型主要分为头冠和头髻两种。

闽东地区女性在隆重的场合会戴上凤凰冠,凤凰冠的造型复杂,福安、福鼎、宁德、霞浦这四个地方的凤凰冠各有不同,如福安地区的凤凰冠用毛竹做支架,前后左右及冠顶用印花红色棉布粘贴,边缘镶有锯齿花边和流苏,正面将薄银片连在一起做成链子,用于遮住面部。宁德式凤凰冠将15公分长5公分宽的竹筒作为冠身,包上红布,上面镶嵌各种银饰,冠身两旁各饰两条蓝色玻璃珠相连接,玻璃珠垂于两肩。

由于头冠造型复杂,畲族女性平时不戴头冠,而是用红绳将头发盘成接近于凤凰造型的“凤凰髻”。不同地区凤凰髻的造型也不相同,如:罗源式的“凤头髻”、福安式的“凤身髻”等等,这些地区的“凤凰髻”还会根据女性年龄的不同而做改变,未婚年轻女子一般扎造型较为简单的发髻,已婚的妇女的发髻较为复杂。例如罗源的“凤头髻”,16 岁的未婚少女是用红色的绳子盘成粗辫子,盘在头上,前面留刘海,当地称为梳髻圈。中青年已婚妇女则将头发分成两部分,后面配假发,用红色头绳将小竹节扎成棒状,然后和头发绑在一起,成耸立状,造型相对复杂,俗称“盘螺式凤凰头”。老年女性发髻造型接近于中青年妇女,但整体的发髻造型较低,不像中青年女性那样高高耸起。

由此可见闽东畲族女性的“凤凰冠”和“凤凰髻”造型复杂,尽显女性柔美之态,是她们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贵州畲族头饰不同于闽东畲族,贵州畲族头部装饰造型极其简单,通常采用一块蜡染的花布或一条较宽的蓝色头布缠绕在头上,将发髻全部包住。头帕两端从左右缠绕,璎须垂于两侧及后部,有时候会插上凤鸟银簪。整体造型像一顶直筒帽子,英姿飒爽。

(五)文化背景的不同

服饰样式是该民族生活方式特征的表现之一,它的形成受制于该民族的文化思想和审美特点,同时也与地缘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前文分析了贵州畲族和闽东畲族服饰上的特点,我们发现两地畲族服饰的差异性很大,究其原因在于贵州畲族和闽东畲族的服装样式是在两个完全不相同的生活背景和意识形态上形成的。

文献记载畲族起源于潮州凤凰山,他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根据口口相传的《高皇歌》记载祖先龙犬盘瓠因杀敌有功迎娶高辛帝的三公主,高辛帝给三公主准备了镶嵌珍贵珠宝的凤凰冠和凤凰衣作为嫁妆,为了追求自由的生活,婚后与三公主回归山林(广州凤凰山)。闽浙畲族人认为自己是龙犬盘瓠和三公主的后代,凤冠和凤衣象征着他们高贵的形象和气质,因此凤冠和凤衣在他们的后代中保留下来,作为一种身份的象征。我们可以看出闽东畲族的服饰文化特征体现了他们对潮州凤凰山的祖先崇拜。

贵州畲族在迁移的过程中与原族群主体隔离,在原始文化和周围地缘文化的影响下,逐渐成为一个新的群体,历史上称东家人。贵州畲族人至今只认《开天辟地歌》,他们的多层套服也是来源于此歌中的传说:相传他们的祖先是被迫从东方迁往西方的,因为思念自己的家乡,就把家乡的层层梯田装饰在女性的服装上,因此多层衣服就代代相传下来。贵州畲族服饰受周边少数民族的影响也很深,贵州畲族的头包造型与毛南族的头包和水族的头包十分接近。贵州畲族的头饰虽然简单,但胸前的银饰很丰富。贵州畲族女性十分钟爱银饰品,平时服饰搭配上需要戴上大量的银饰。他们的围兜上部分为梯形,在梯形的上部分绣上大量精美的纹饰,形成整件服饰视觉的中心点,银花和银月牌正好戴在纹饰的下方,胸前的银饰品与纹饰相互辉映,十分美观。相反,闽东畲族的银饰主要集中在头部,胸前几乎没有银饰做装饰。在银饰的装饰位置上贵州畲族深受周边苗族等少数民族的影响。历史上受战乱的影响,苗族人居无定所,因此就把家里的财物都换成银子,把自己见过的花、鸟、鱼、虫精心打成饰品图案,将银饰戴在身上。苗族人女子出嫁时,需要向男方讨银饰作为彩礼,这一传统的婚嫁习俗在贵州畲族中也有所体现。

五、结语:

服饰可以展现各个民族的文化历史发展历程和与其他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不同时期的生产方式和水平、各阶级之间的关系、民族习俗等等,都可以一目了然地展现出来,是研究该民族非常好的史料。贵州畲族与闽东畲族服饰复杂多样,不同的地区有着各自的服装样式,原因在于该民族在长时间的迁移和杂居中发生变化,定居后受到各地域风俗习性的影响。贵州东家人在上世纪90年代加入畲族,东家人能和闽东畲族走在一起,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有着共同祖先的认同基因。本文通过两地畲族的服装文献记载和实物进行对比研究,梳理了两地畲族的服装特征以及构成。通过对两地畲族服饰的样式比较和历史原因分析,阐述了两地畲族服饰之间的差异性,同时探讨畲族衣服文化变化的原因,为弘扬、创新畲族服饰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闽东畲族凤凰
闽东茶诗中的概念隐喻与转喻
唱支山歌给党听——记畲族三月三节
永安“三月三”
凤凰飞
闽东才女潘玉珂往事
传统木帆船闽东“复活”
畲族三月三
畲族民歌
闽东古法制糖“老树发新芽”
凤凰精选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