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背景下民族地区高校党建扶贫的实践探索
2019-02-09陈碧妹
陈碧妹
(安顺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安顺 561000)
当前,高校作为公共部门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扶贫工作,已成为精准扶贫的一支有重要力量的队伍,并逐渐显示出独特的优势[1]。自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以来,安顺学院作为民族地区高校,积极响应精准扶贫政策一对一帮扶的重大举措,定点帮扶关岭县沙营镇路支村,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制定帮扶项目,明确了充分发挥学校人才优势、教育优势、科技优势的扶贫工作思路,选派干部驻村开展精准扶贫,组织和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精准扶贫工作,切实解决当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探索出适合帮扶村发展的“以党建带扶贫、以扶贫促党建”精准扶贫新模式,将党建帮扶延伸到精准扶贫驻点村,扎实推进对口帮扶工作。自2016年3月驻村以来,安顺学院积极落实好“一对一”结对帮扶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路支村产业发展实现了新的突破,基础设施得到较大的改善,村容村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抓党建促扶贫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并在关岭县创建和谐小康村居2016年度考核中被评为县级鼓励奖、镇一等奖。
一、关岭县路支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现状
路支村位于安顺市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沙营镇东北部,距沙营镇十二公里,现有人口2055人,由下红岔、上厂、大佃地、中寨、下寨、上寨、弯子、鲁灰等八个自然村组成,属于一类贫困村,总户数476户,总人口2055人,党员51名,耕地面积共1316亩,全村平均海拔1250米,地形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区,石漠化较严重,利用的土地面积少,加上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条件差、土地贫瘠等原因,多数村寨的产业结构主要集中在第一产业上,工业和服务业比重低,经济发展结构较为单一,是典型的农业村寨。各村寨的农业种植主要以水稻、玉米、西红柿、辣椒等农产品为主,没有种植其他新型农作物;养殖业主要以鸡、鸭、猪等家禽养殖为主,养殖水平较低,均为家庭传统养殖,养殖规模较小。村民的市场意识较为薄弱,农业生产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程度低,缺乏长期稳定增收的产业,生产方式较为落后,导致农民增收渠道较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为外出务工和种植业,造成农民收入低而不稳,年人均收入3000余元。
近些年来,村民因病因残因年迈、因小孩上学多致贫,因受教育水平低、经济来源少、资金不足、技术缺乏致贫,以及持有“等、靠、要”的心理,主动脱贫意识不足等现象较为普遍,驻村工作组经过走访、调研、摸底,了解到村里的贫困户共有139户,552人,占全村人口户数的28%,人口总数的27%,其中特困户21户,五保户5 人,易地扶贫搬迁户共45户,211人。当前,路支村的贫困程度深、贫困面广,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着许多困难,这已成为当前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瓶颈之一,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想要在2020年实现与全省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其扶贫任务依然十分艰巨繁重。
二、高校党建扶贫的重要性分析
高校是育人基地、人才高地和科研产地,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使命,高校自身的功能定位,特殊优势和发展需要决定了其在精准扶贫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当前高校参与精准扶贫不但是党和政府的政策要求,也是高校履行社会职责、完善社会服务功能的一种体现,更是高校的一种教育实践,这对于高校党建及教育教学工作都具有很好的推动促进作用。
1.创新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形式,加强党员干部党性教育。为改变高校基层党组织支部活动单一、形式化的现状,安顺学院以当前精准扶贫为契机,结合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需要和“两学一做”的具体要求,将路支村建成了全校党员干部教育实践基地,组织党员干部走进农村,深入农户调查摸底,了解村情民情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理清帮扶村发展思路,宣传扶贫政策,协调帮扶发展资金,落实扶贫项目,因地制宜地发展相关产业,真心实意帮助群众解决政策、技术、资金等方面的实际困难,推动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通过精准扶贫开发工作,使学校的党员干部得到锻炼,让他们深切体会民生疾苦,有效增强党员干部服务群众、服务师生员工的意识,加强了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官本位思想,在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开展的同时,推动高校服务型党组织的建设,使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2.联合建设学生实训实习基地,帮助学生成长成才。在开展精准扶贫中,安顺学院紧紧围绕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需求,将定点帮扶工作与学校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把路支村作为学校“农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产学研教育实习实践基地”,组织师生积极投身党建扶贫工作中,将定点扶贫基地发展成为对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进行德育教育的实践基地[3]。学校积极组织学生深入帮扶村开展社会调研、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宣讲、支教支农、关爱留守儿童、扶贫助困、贫困户识别和建档立卡等一系列党建扶贫及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加强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专业学习,鼓励学生在“做中学、学中研、研中创”,以实践证真知,让长期处在象牙塔内的学生获得了贴近现实、了解基层的机会,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真正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实现促进学生成长、服务基层发展的双向受益。
3.助力地方精准扶贫,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安顺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党建扶贫工作,以服务安顺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把党建贯穿于精准扶贫工作全过程。学校领导多次赴路支村进行调查研究,通过与县、乡、村干部和群众的座谈交流,深入田间地头了解民情村情,采用输血型和造血型有机结合的扶贫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活动,探索助力精准扶贫的新路子。学校深化干部包户制度,各基层党支部均与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根据学科部门优势落实帮扶措施;适时派出相关农学专业教师,为种殖、养殖农户提供现场技术指导和服务,通过示范、指导来提高种植业、养殖业农户素质,提高扶贫对象发展生产能力;大力发展产学研合作,推动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应用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成果,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增加农业科技含量,加快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步伐。根据精准扶贫工作的需要,全校教职工群策群力,开创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参与精准扶贫的大格局,帮助路支村谋路子、找项目、找资金,多渠道寻求支持和帮助,帮助调整农村产业和农产品结构,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带动群众走上脱贫致富之路,使学校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扶贫的阵地,打造党建扶贫的双赢模式,这不仅提升了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也提升了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
三、高校基层党组织参与精准扶贫的路径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安顺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定点帮扶工作,成立了以党委书记和院长为组长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将定点帮扶工作纳入学校党委议事日程,定期召开帮扶工作专题会议,把精准扶贫作为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把党建与扶贫同部署、齐推进,充分调动和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筑牢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及时解决在帮扶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学校开展好党建扶贫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1.选派驻村干部,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根据中央、省委、市委扶贫工作的部署和安排,2016年1月5日经安顺学院党委研究,决定从各职能部门中逐年选派那些政治素质好、熟悉农村工作、有较强组织协调能力、责任感强的教职工组建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暨党建扶贫工作队,并对工作组开展驻前培训,从理论和经验两个层面提升驻村人员的能力。驻村工作组常年驻村,在农村扎根,通过挨家挨户走访,全面、准确掌握村民的生产、生活等基本情况,了解致贫原因,了解村民最为关注的问题、亟需解决的问题以及村寨发展的意见建议,及时制订切实可行的精准扶贫方案,为百姓寻出路谋发展。为改变贫困村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不明显的现状,驻村工作组帮助路支村改选了村支书,帮助路支村基层党组织抓好村级党组织配套建设,例如帮助建立村党员活动中心,健全完善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联系群众、民主生活会、财务公开制度、党务公开、村务公开、村干部“坐班制”等相关制度,使村“两委”班子会、群众代表会、党员学习等例会相继走上正轨,带领村班子进行干部纪律整顿,推动村级工作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为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跑”效应,驻村工作组联合村“两委”以当前“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通过支部学习、组织外出学习、远程教育培训、现场观摩等方式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和发展技能指导,进一步提升村干部的致富技能,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推动助农增收,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水平。
2.拓宽渠道,加大教育培训帮扶力度。针对当前村民的文化程度较低、农村技能型人才的短缺等现状,驻村工作组把扶贫工作的重心放在加强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工作上,整合学校的各种教育资源,多途径、全方位地开展教育帮扶工作,实行农科教结合,为村民们创造科技培训、职业培训和创业培训的机会。结合生产实际,有针对性地举办农业技术培训、咨询服务、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农业技术指导、举办专题讲座等各种短期培训,让农民学到先进实用的种植、养殖、加工技术和市场营销、农产品电子商务、政策法律、经营管理等相关知识,帮助贫困户彻底转变“等靠要”的思想观念,提高村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使他们掌握一技之长,激发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并将所学技术、本领用于生产劳作,增强了“造血”功能,推动贫困地区的教育脱贫工作。例如为提高镇村干部礼仪修养、树立良好的办公形象,驻村工作组从学校请来了礼仪专家到镇上开展礼仪培训。针对核桃和茶叶种植中的病虫害问题,及时与安顺市农科院联系,邀请专家为村民做核桃和茶叶方面的种植培训,送教上门;邀请了上海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食用菌研究所李正鹏农艺师为路支村合作社成员和村民进行草菇现场栽培培训;邀请校内农学专业的教师到路支村开设专题讲座,就栽作农作物的防治、施肥、修剪枝等方面做了详细地传授与解答,并到田间地头进行现场示范,增强了农户的致富信心;为解决路支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驻村工作组联合村“两委”加强村民的就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工作,为村民提供就业信息,帮助联系就业单位,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扩大社会就业,帮助村民在家门口找工作就业,扩大村民增收渠道,确保对口帮扶工作有序开展。
3.发动社会力量,形成帮扶合力。高校参与精准扶贫不应局限于校内资源,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通过各种渠道,以高校作为媒介积极动员和引导广大企业、社会组织参与精准扶贫,对贫困村贫困户开展扶产业、扶资金、扶就业、扶信息等工作,为贫困地区提供各方面的资助,为基层排忧解难,形成帮扶合力。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扶贫工作,校领导和驻村工作组通过实地考察调研,在掌握了群众渴望解决的道路硬化、路灯安装、修建机耕道和安全饮水等民生问题后,积极联系省、市、县、镇的有关部门以及派出单位,争取把群众所关注的交通、种植养殖、教育卫生、人畜饮水等民生问题列入扶贫项目,让更多的部门和领导支持、关心、参与党建扶贫,争取到政策和资金的扶持,落实农田水利、安全饮水、乡村道路、机耕道、乡村清洁工程等建设项目,有效地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有效缓解村民吃水难、灌溉难、出行难等突出问题。针对村委新建办公大楼办公设备不足的现状,驻村工作组积极联系省、市单位和个人到路支村开展党建帮扶捐赠活动,及时向学校党委领导进行汇报,学校拨下2万元的党建扶贫经费,并积极寻求市民政局、市残联和企业的支持,共同为村委购置一批电脑和打印机;联系了贵州锦程铝业科技公司、广州盛昌餐饮企业管理公司向村委捐赠办公家具,解决路支村办公室、党员活动室的办公设备问题,推进村级活动室规范化建设,为路支村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有力地推动基层党建工作的开展。
4.整合资源,实施产业帮扶工程。鉴于路支村的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化,经济产业发展动力不足等原因,安顺学院结合路支村的发展基础和学校的资源及优势,通过多次深入考察调研,采取菜单式产业扶贫方式来帮扶路支村的经济发展,积极整合与协调财政、农业、扶贫、金融、旅游等部门各类资金,寻找适合路支村发展的经济产业,积极引导和指导各村寨大力发展种养业、乡村旅游业、农产品加工业等,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帮助路支村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山地生态农业,培育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引导群众参与经济发展,共同创业致富,多渠道帮助贫困户就业增收。此外,针对高校师生是个较大消费群体的情况,安顺学院利用高校后勤基地,将路支村作为校农结合蔬菜基地,与路支村委签订校农帮扶协议,通过市场运营方式全面落实同步小康驻村帮扶工作的要求,实行订单农业,解决扶贫农民生产的粮食、蔬菜、禽蛋、猪肉等销路问题,让农民可以放心地生产;实现从基地到用户的零环节供应渠道,让安全、环保、绿色蔬菜进入学校食堂,让师生吃到放心的蔬菜,真正做到了农户和学校双赢。此外,学校还充分利用互联网和现代通信工具为路支村搭建生产、经营、销售等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搞活贫困山区农产品流通,扩大农产品的销售,将当地的特色资源与产品不断向外推广,让贫困群众看到实效、得到实惠,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解困、增收致富,帮扶贫困村实现整村脱贫,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四、结语
高校在教育、科技、人才、智力、信息、专业等方面具有政府和其他帮扶单位不可比拟的独特资源优势和特色,这些资源优势正是当前贫困地区的急需[2]。安顺学院作为安顺市唯一一所本科院校,汇集了安顺众多的人才,理应对安顺市扶贫攻坚作出更大的贡献。为此,安顺学院自觉履行高校的社会责任和担当,结合扶贫地区的实际需求,积极统筹学校人才汇集优势,加强校农结合,义不容辞地投身到脱贫攻坚的战场上。在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实践中,安顺学院突出特色亮点,寻找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协助村支两委、村合作社做好脱贫攻坚和产业发展工作,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加强扶贫产业与学校的合作关系,开展多层次和全方位的帮扶工作,做好智力扶贫工作,建立长效的教育扶贫网络,走出一条特色鲜明、务实有效的扶贫道路[4],实现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的目标,充分发挥高校基层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从根本上帮助村民脱贫致富,从而推动扶贫地区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