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颈癌手术术后镇痛中氟比洛芬酯的临床应用分析

2019-02-08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9年28期
关键词:芬酯比洛芬太尼

陈 茹

(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江苏 徐州 221000)

宫颈癌根治术是治疗宫颈癌的主要方式,手术范围大、创伤大、术后疼痛剧烈等,使术后良好镇痛成为临床重点研究方向。据吕水龙[1]报道中,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后疼痛时间为(2.1±1.3)d,开腹手术疼痛时间(5.2±1.4)d,故无论是腹腔镜手术,还是开腹手术,术后疼痛时间持续长,故术后镇痛则十分必要。阿片类药物是术后镇痛常用药物,但药物成瘾性高、副作用多,术后肠蠕动功能恢复慢。氟比洛芬酯是为新型非甾体抗炎药物,以脂微球为药物载体,于手术切口及炎症部位持续聚集、释放,血药浓度高,可抑制外周神经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敏感性,发挥显著的镇痛作用。因此笔者特通过该研究,在宫颈癌手术后采取氟比洛芬酯镇痛,旨为临床镇痛提供依据,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6年8月~2019年1月期间进行宫颈癌手术患者80例,按摸球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年龄35~68岁,平均(48.36±5.18)岁;体重(61.05±4.28)kg;手术时间(145.02±25.84)min;术中出血量(284.13±42.86)mL;观察组40例,年龄35~66岁,平均(49.08±5.20)岁;体重(61.21±4.30)kg;手术时间(148.43±26.71)min;术中出血量(286.95±43.05)mL;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1)入组患者自愿接受宫颈癌根治术;(2)麻醉ASA分级Ⅰ~Ⅱ级;(3)术前肝肾功能正常;(4)患者知情研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1)氟比洛芬酯、舒芬太尼等麻醉药物过敏史;(2)消化道溃疡史、放化疗病史;(3)免疫系统疾病者;(4)中途退出研究者;(5)精神性障碍或认知异常者。

1.3 镇痛方法

1.3.1 对照组

舒芬太尼镇痛,患者术后自控镇痛,舒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54171)50 μg+阿扎司琼(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494)10 mg+0.9%氯化钠溶液,混合成100 mL镇痛液,持续镇痛。

1.3.2 观察组

氟比洛芬酯镇痛,氟比洛芬酯(北京泰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1508)150 mg+舒芬太尼50 μg+阿扎司琼10 mg+0.9%氯化钠溶液,制成100 mL镇痛液,持续镇痛。

两组镇痛泵持续输注量为2 mL/h,自控镇痛量0.5 mL/次,每次15 min。

1.4 观察指标

(1)以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2]评价术后6、12、24及48 h疼痛程度,我院自制0~10 cm游标尺,分为4个疼痛等级:0分(无痛)、1~3分(轻度疼痛)、4~6分(中度疼痛)及7~10分(重度疼痛),评分越高,疼痛越为严重;(2)比较两组术后自控镇痛按压次数;(3)比较两组镇痛期间皮肤瘙痒、嗜睡、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4)比较两组术后肠鸣音恢复、肠道排气时间。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数值变量资料经)表示,采取t检验;无序分类资料经百分比率(%)表示,采取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术后镇痛效果比较

两组术后6 h镇痛VAS评分无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12、24及48 h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镇痛效果VAS评比较(分)

2.2 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时间

观察组肠鸣音恢复、肠道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时间(h)

2.3 比较两组镇痛按压次数

观察组镇痛按压次数(2.43±0.56)次,对照组镇痛按压次数(4.31±0.63)次,具显著差异(t=14.106,P=0.000)。

2.4 比较两组镇痛期间不良反应

两组镇痛期间未出现呼吸抑制、嗜睡等表现,观察组2例恶心呕吐,发生率5.0%;对照组7例恶心呕吐,2例皮肤瘙痒,发生率22.5%,具显著差异(x2=5.165,P=0.123)。

3 讨 论

宫颈癌根治术手术创伤大,对机体固有组织损伤,术后会带来剧烈疼痛感,若疼痛管理不佳,势必会增加肺炎、肺栓塞等并发症;同时术后疼痛会诱发全身机体炎症应激反应,过度应激反应会影响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细胞抑制,危及患者术后恢复效果。当前术后镇痛方式较多,人类对疼痛机制及了解程度的加深,对镇痛要求越来越高。传统以注射、口服为镇痛途径,但用药量大、药物成瘾性高、副作用多等,临床疗效受限。自控镇痛泵是当前新型镇痛技术,可微量持续镇痛,充分发挥明显的镇痛效果。阿片类药物使用广泛,但术后疼痛、术中刺激、癌细胞释放等,均会抑制机体免疫能力,影响患者恢复。

氟比洛芬酯是以脂微球作为载体,是当前新型镇痛药物,属非甾体类抗炎药,选择性作用及聚集于炎症损伤部位或血管损伤位置,充分发挥靶向镇痛效果。该药选择性作用,可相应改变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区域及浓度,具有靶向镇痛作用。氟比洛芬酯通过对机体中枢区环氧化酶及外周环氧化酶的抑制,抑制花生四烯酸转化途径,减少机体内前列腺素及白三稀等炎症因子的释放,缓解因炎症介质所引起的疼痛刺激,充分发挥显著的镇痛作用;但氟比洛芬酯镇痛作用具有“封顶效应”,一般单独使用术后镇痛缓解效果欠佳,故研究中与舒芬太尼联合使用,分别发挥不同的疼痛病理机制,以此达到完整的镇痛效果,减少单一药物不良反应,其效果有大量学者予以证实。董天鑫等[3]报道,对老年宫颈癌术后患者予以氟比洛芬酯镇痛,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6.7%低于舒芬太尼组的26.7%,术后48 h疼痛 VAS评分(1.2±1.1)低于对照组的(2.3±1.3)分,具显著差异(P<0.05)。王庆辉等[4]对宫颈癌手术术后镇痛患者予以氟比洛芬酯,术后24 h疼痛VAS评分(2.8±0.6)分低于舒芬太尼组的(4.5±0.9)分,且氟比洛芬酯组患者炎症反应低于舒芬太尼组,具显著差异(P<0.05)。本组研究中,观察组术后12、24及48 h VAS评分(1.84±0.52、2.05±0.47、1.05±0.28)分低于对照组的(2.68±0.61、3.61±0.58、2.48±0.30)分,镇痛按压次数(2.43±0.56)次低于对照组的(4.31±0.63)次,有显著差异(P<0.05)。结合他人及本次研究发现,对宫颈癌术后患者采取氟比洛芬镇痛,能够达到理想的镇痛效果,且能降低镇痛按压次数,维持长期的镇痛效果。另外观察组肠鸣音恢复、肠道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低于对照组的22.5%,具显著差异。因此氟比洛芬酯在宫颈癌术后起到镇痛作用,且不会干扰患者胃肠功能;同时因氟比洛芬酯对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分泌的抑制,起到保护肠道黏膜,促进肠道蠕动的能力,以此加快患者肛门排气速度,促使肠鸣音恢复,减少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发生。

综上所述,在宫颈癌手术后镇痛应用氟比洛芬酯,能够获得满意镇痛效果,减少患者镇痛按压次数,加快患者肠道功能恢复速度,临床价值高,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芬酯比洛芬太尼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观察氟比洛芬酯联合神经阻滞超前镇痛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
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对寒战和牵拉痛的预防作用
氟比洛芬酯减轻大鼠心肌缺血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对比观察
靶控输注枸橼酸芬太尼或瑞芬太尼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的临床研究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在关节手法复位中的应用
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预防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