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间照料护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

2019-02-08林小山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36期
关键词:照料功能障碍精神分裂症

林小山

据统计,精神分裂症终身发病率高达1.8%~2.0%[1]。随着我国社会压力的增加,心理应激因素逐渐增多,精神分裂症发生率呈上升趋势[1]。精神分裂症会影响社会功能,社会功能减退是患者复发、生活质量下降、家属照料负担增加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2-3]。为进一步提升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恢复水平,选取2017年2-12月医院精神科收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评价日间照料护理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12月医院精神科收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中相关诊断[1];(2)病程≥6个月,均为复发且处于稳定期,阳性及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60分;(3)年龄≥18岁。排除标准:(1)精神活性物质滥用;(2)精神发育迟滞,脑器质性疾病导致的精神障碍;(3)其他可能导致社会功能减退的疾病,如瘫痪;(4)无法获得随访;(5)拒绝参与研究。采用抽签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32~69岁,平均(45.3±9.5)岁;病程6个月~6.4年,平均(3.2±1.1)年;药物联合颅底磁刺激治疗12例。观察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31~70岁,平均(45.0±9.1)岁;病程6个月~7.5年,平均(3.5±1.6)年;药物联合颅底磁刺激治疗13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联合治疗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用药指导、颅底磁刺激治疗期间的监护及护理、预防不良反应及对症护理、对于有暴力行为患者进行镇静治疗及约束管理。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日间照料护理。日间照料护理内容:(1)为患者提供基本的生活照料服务,包括餐饮、日间休息等,需要特别关注自理能力严重下降者。(2)为患者提供简单的卫生保健、康复服务,如社会交往功能恢复评估、慢性疾病病情评估,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重视认知功能训练,以生活训练为主[4-5]。(3)为患者提供精神慰藉,增加更多的娱乐活动,如看电视、听广播、涂鸦、看报、聊天、散步等。对于病情较轻患者,可鼓励参加户外活动,进行社交。给予有益的听觉刺激,如在房间内播放舒缓的音乐,带领患者到公园等户外场所倾听鸟鸣、水流声。根据患者的喜好,在房间内摆放装饰物。必要时建立家庭联谊,鼓励病友间相互交流。日间照料的质量管理:(1)护士均经过训练,在进行日间照料过程中应重视与患者沟通,让患者能够感受到被照料、被关心[6]。(2)根据患者自理能力,安排相应的生活照料内容,发挥日常生活活动的训练价值。(3)重视住院环境的管理,为患者创造安全、舒适、温馨的住院环境。可让家属携带适当的家庭用具到医院,使患者减轻陌生感。(4)出院后,通过各种方式指导家属进行日间生活管理。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社会功能障碍量表评分,量表包括婚姻职能、社会性退缩、家庭职能等10个项目,使用0~2分3级评分法,无异常或轻微缺陷记0分;确实存在明显缺陷记1分;存在严重缺陷记2分。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社会功能障碍量表评分等计量资料服从正态分布,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各退出3例,均因再次急性发作退出。干预后,观察组职业与功能、婚姻职能、父母职能、社会性退缩、家庭外社会活动、家庭内活动过少、家庭职能、个人生活自理、外界兴趣和关心、责任心和计划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职业与功能、社会性退缩、家庭外社会活动、家庭职能、个人生活自理、外界兴趣和关心、责任心和计划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父母职能、家庭内活动过少、家庭职能、外界兴趣和关心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社会功能障碍评分对比 [分,(x-±s)]

表1(续)

3 讨论

有关慢性精神分裂症社会功能的调查较多,文献[7]报道显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普遍伴有社会功能障碍。社会功能障碍量表评分越高提示患者的社会功能障碍越严重。社会功能障碍也与病情有关,病情越严重社会功能障碍越严重。个别患者因病情较重被家属关闭在家、限制自由,几乎无社会功能可言[8-9]。在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过程中,对社会功能缺乏关注的问题可能会给患者融入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甚至可能会使临床症状加重。

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干预前总分为8~11分,职业功能、婚姻职能等维度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干预后,患者的各项社会功能障碍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减轻,即使是常规护理也能促使患者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总分为(7.43±1.53)分。干预后观察组父母职能、家庭内活动过少、家庭职能、外界兴趣和关心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日间照料护理有助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特别是有助于父母职能、家庭职能恢复,可增加家庭内活动,提升患者对外界兴趣和关心[10-11]。通过日间照料能够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同时指导家属开展日间照料护理,有助于患者家庭功能的恢复[12]。日间生活照料实际上也反映了对患者给予护理是安全的,有助于减轻家属、朋友对患者的恐惧情绪,更愿意与患者一起生活、交往,给予更多的支持[13-14]。

综上,日间照料护理有助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

猜你喜欢

照料功能障碍精神分裂症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继发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照料父母对子女健康福利的影响研究
——基于CFPS 2016年数据的实证分析
学中文
正式照料抑或非正式照料:照料模式对高龄老人临终照料成本的影响①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