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主题教学中渗透对智障学生德育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2019-02-06俞晶张梦婷马晓婷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44期
关键词:智障学生主题教学德育教育

俞晶 张梦婷 马晓婷

摘 要:智障学生由于智力低下,导致对事物的认识往往带有片面性、表面性和形象性,从而无法正确地认识社会道德和自我道德的行为准则。而主题单元教学围绕某个主题汇集了紧密联系的有共性的多个教学内容,内容涉及多门学科,涵盖了多样的学习活动方式,有利于培养智障学生的个性发展。

关键词:主题教学 智障学生 德育教育 德育原则

引言

智障学生是我国的弱势群体,因为智障学生的智力水平比较低,对事物的认知水平也比较低,所以在進行德育时不应该只局限在专门的思想品德课中的教育,还应该渗透到各门学科中,尤其应该渗透到主题教学中。在主题教学中渗透对智障学生的德育教育,有利于培养智障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从而拥有健全的人格,为使他们将来适应生活和适应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1]。

一、在主题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必要性

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这说明老师在教授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要兼顾培养智障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态度与正确的价值观。特殊教育学校采用单元主题教学,即一个月围绕一个主题开展教学活动[2]。而主题教学涵盖着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生活适应等学科,是一门多元化的学科,所以在主题教学中渗透对智障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有利于不同程度的智障学生在感知知识、体验情感中日渐拥有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从而拥有健康的心理。

二、在主题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途径

1.通过课堂教学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是教师教书育人的主渠道。所以老师应充分利用其课堂时间,将德育元素融入课堂里。比如4月的主题为“我们的祖国”,那整个4月我们都围绕这个主题而教学,给学生灌输一些基本的思想品德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智障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促进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的生活态度、正确的价值观[4]。让学生了解祖国的意义,学校是我们的小家庭,祖国是我们的大家庭,我们要爱我们的祖国。

2.借助多媒体

在课堂上教师最常用到的方法就是讲授法,讲授式的课堂虽然方便简单,但是对于智障学生来讲成效不大,他们记忆力差、遗忘快且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在教学中老师的教学应尽量直观、具体、形象,语言要尽量缓慢、简短。而多媒体最大的优点就是形象直观,在对智障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过程中容易发挥自身的优势。比如:我们每周有一节安全班会课,在班会课上老师就会放交通安全的卡通视频,通过播放视频直观地呈现在同学们眼前,再加上老师的讲解,学生理解起来更加容易,也能够懂得不闯红灯、坐车要系安全带、不随意将头探出窗外等一些交通规则, 能够懂得遵守规则,珍爱生命[3]。

3.通过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是学生亲身参与活动与直接体验的过程,通过一些学校举办的活动来渗透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有利于智障学生更直接的收获知识与技能,丰富自己的情感。比如9月的主题为“快乐的运动会”, 学校举办了趣味运动会,通过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将课堂上所学的应用到实践中去,学生亲自参加运动会,并了解运动会上的一些比赛规则,进而能够泛化到生活中,小到遵守班级纪律,大到遵守国家法律,能够懂得遵守生活中的一些规则,能够做一个知性懂事的好孩子,做一个遵守学校纪律的好学生,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4.通过榜样示范法

因为智障学生的智力低下,对于一些道理缺乏自己的见解,理解的不深刻,只是看到表面,所以在教学中,采用榜样示范法会更直接,更通俗易懂。首先老师要起带头作用,带动学生。这说明了教师的重要性,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教师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风范上、言行举止上、行为习惯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做示范。

其次是同伴的榜样示范,当班上其他同学做出正确的行为,老师立马强化他的正确行为,这样其他学生认为这样做就可以得到奖励,那他下次也会学习那些同学正确的行为。

三、在主题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原则

1.因材施教原则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在进行德育教育时要根据智障学生的特殊性,深入的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根据智障学生的个人特点和身心发展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德育教育。最终把智障学生培养成一个具有高尚品德的、能够融入社会的、对社会有用的人[5]。

2.正面引导与约束纪律相结合原则由于智障学生对外界的认知缺乏统整能力且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弱,所以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应该尽量具体形象直观,正面直接的引导,要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以表扬激励为主,批评处分为辅,选择适当的机会,达到教育的目的。

结语

综上所述,在主题教学中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注意到德育重要性,将德育贯穿到课堂的始终。德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不仅要对智障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进行德育教育,从点滴做起,从眼前做起。智障学生认知水平低下,情感发展缓慢,需要老师付出千倍的爱心与耐心去教,不放弃任何一个教育机会,在任何可利用的时间段里抓住时机进行德育渗透。从而将智障学生培养成一个具备正确的三观、良好的行为习惯、高尚的思想品德的人,最终能够融入社会、适应社会,被社会所接纳,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2017(8).

[2]杜丙安.培智学校生活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2018(5):141.

[3]李茹.利用多媒体在语文教学对智障学生渗透德育[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34):78-79.

[4]何绍广.浅谈智障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实践与研究[J],2010(23):845.

[5]李先勇.如何对高年级智障学生进行德育渗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6):33-34.

猜你喜欢

智障学生主题教学德育教育
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实践研究
J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实证研究
智障学生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的培养研究
生活数学教学的现状分析及调整策略
优化仿说句子训练,提高智障学生说话能力
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实践探讨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