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发挥统战力量服务创新名城建设的路径研究

2019-02-06陈明太缪文新裘如君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陈明太 缪文新 裘如君

摘 要:发挥统战力量的凝心聚力优势,对于服务南京创新名城建设、实现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长期以来,南京市统一战线在整合资源、凝聚共识、服务发展等方面做了许多成功的探索,但在服务创新名城建设方面也存在着组织作用发挥不佳、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对接不够、服务企业不够精准等问题。加快创新名城建设,亟需切实转变统战工作理念、科学开展统战工作定位、积极搭建统战工作平台、着力培育统战工作队伍、不断丰富统战工作形式、加快完善统战工作机制。

关键词:统战力量;创新名城;路径

中图分类号:D6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63(2019)06-00073-05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必须长期坚持,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2018年1月,南京市出台1号文件《关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创新名城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确提出到2020年创新核心指标进入全国前列,到2025年成为全球有较强影响力的创新名城。当前,如何大力挖掘各级工商联、民主党派、党外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统战力量的创新潜能,积极助推南京创新名城建设,对于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我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利用统一战线力量服务城市创新发展的主要做法

新时代期统一战线在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争取人心、凝聚力量,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近年来,国内不少城市在发挥统一战线力量促进创新发展方面作出了许多积极探索,成效斐然。

从外地看,利用统一战线力量服务城市创新发展,大致有三种主要做法。一是活动拓展型。如深圳市以“大统战”视野凝聚各方力量,每年举办深圳市欧美同学会年会,让科技人才创新战略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深圳市还呼应“一带一路”战略,利用侨商资源丰富的优势,重点办好“侨交会”,以“侨为桥”引智引资促贸,助力深圳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枢纽城市。二是组织覆盖型。近年来杭州市针对新社会群体思想活跃多元、社会动员能力强及“体制外”特征突出的实际,通过建设“同心荟”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组织平台,实现了全市13个区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组织全覆盖。三是载体依托型。合肥市在创新名城建设上充分依托中国科技大学,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奋力推进“创新、转型、升级”战略。市委统战部连续三年与中科大联合举办“工匠精神”论坛,引导企业家和科研人员崇尚敬业、精益、专注、创新,并不断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和服务保障体系,合肥“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呼之欲出。

从江苏省看,2017年5月20日,由省委省政府主办的首届江苏发展大会在南京召开。作为主要承办单位之一的省委统战部积极邀请1200多位海内外知名乡贤,成功搭建起一个联络感情、对话交流、共谋发展的平台,极大地深化了江苏对外交流合作。这是政府搭台、政府主办,但统战部、工商联作为主要参与方,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非常值得我市学习借鉴。

近年来,南京在整合统战资源,助推创新型城市建设方面也做了许多成功的探索。如,积极推动欧美同学会组织建设,做好全国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千人计划”专家创新服务团来宁开展活动的协调保障工作,较好地实现项目和人才的有效对接;会同市经信委、市工商联开展“千企大走访调研”等系列调研活动,支持各级工商联构建服务民营经济发展培训、经贸、融资、服务等平台,努力畅通政商沟通渠道,为全市民营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建立了1100名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信息库,打造了一批创新示范点,其中“新领空间”和“南京好朋友”、“青柠盟社区”、“同心圆广场”分别被中央统战部确定为实践创新第一批、第二批重点项目。

二、利用统一战线力量服务创新名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政企信息的不对称导致创新名城建设的扶持政策难以有效对接

长期以来,南京市政府部门对企业的资质较为关注,初创型小微企业因为资质不高很容易被忽视。为扶持初创型科技企业发展,近年来南京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但不少企业主反映,政府部门发布的信息大多从自身角度出发,未能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需求。企业家浏览政府部门网站亦一片茫然,因为他们对政府部门的权责和服务内容知之甚少。一些企业家终年忙于业务,也无暇听取相关政策宣讲。面对成千上万家的初创型科技企业,南京市各级统战部、工商联如何发挥联系广泛的优势,瞄准企业发展“痛点”,将辖区各类企业,尤其是小微初创型科技企业走访对接到位、政策宣讲到位、帮扶解困到位,迫在眉睫。

(二)统一战线组织作用发挥不佳导致创新名城建设的智力支撑明显不足

基层工商联,尤其是商会组织建设相对薄弱。与福建商会等异地商会在南京发展红火、企业竞相加入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南京各级商會活动冷热不均,主动服务企业意识不足。一些企业家反映的具体问题长期无人过问,只好自己想方设法解决。同时,基层商会务实做事者寥寥,以至推选会长较难,活动也不易组织,甚至出现一些商会“几千万会费躺着不动”的现象。少数企业家以加入商会作为谋利捷径,与商会宗旨相去甚远。与青年协会相比,一些企业家长期感受不到统战的力量。久而久之,商会组织建设呈现“空心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创新名城建设实质上也是“智力比拼”和“人才竞争”。尤其是,南京提出要打造枢纽城市,建设类似郑州、武汉的“米”字型交通枢纽,根本上就是大力提升南京城市首位度。创新是永恒的主体,围绕“政、产、学、研”全链条,如何集聚创新人才、如何解决人才的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如何让现有政策更好地落地,有价值的建言献策还不多,统一战线智库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三)新社会阶层人士对接不够导致创新名城建设的人才基础不够牢固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这些集聚在双创园区中的新社会阶层人士没有被充分关注,他们中的许多人在创业创新过程中始终觉得是“一个人在战斗”。与此同时,各高新园区企业服务人员有限,对接企业服务常常显得力不从心,难以有效地将数量庞大的新社会阶层人士纳入统战范围。长期以来,统战工作联系面广的优势在高新园区未能充分体现,在各高新园区成立统战组织、与双创企业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高效对接已是大势所趋。

(四)企业的精准服务不足导致创新名城建设成效参差不齐

一方面,服务不聚焦、不精准。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目前出台的企业扶持政策,要么服务过度,纯属锦上添花;要么服务缺位,无法雪中送炭。初创型企业大多无资质,发展困难重重,需要提供个性化的精准扶持服务,但园区提供的扶持政策基本千篇一律。不少企业家建议政府部门“既不要过度服务,也不要强制服务”,而应针对“企业个性化问题,在群里一对一服务”。又如,企业减负对规模型企业影响不大,但小微企业的税负却是不减反增,令小微初创型企业举步维艰,不利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發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另一方面,政策服务和活动服务缺乏绩效评估。目前,鼓励创新创业的政策,尤其是人才扶持政策难以有效执行。而围绕企业举办的双创活动同质化严重,几乎所有的园区和众创空间都在举办各类内容雷同的路演和创业大赛,对企业帮助不大。

(五)创新环境不够优良导致创新名城建设进程迟缓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需要一大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企业来支撑。在调研中,一些企业家感慨,创新创业切忌一哄而生,政府应秉持“不反对、不鼓励”的原则支持双创,而非一味的外在激励,毕竟“创新创业,应是发自内心的人主动去做”。此外,产品招投标门槛设置较高,也在无形中挫伤了企业双创的积极性。如,南京大企业较多,小微企业知名度、影响力太弱。如按同一标准招投标,许多小微科技企业因资质不够必然无法中标,于是“借船出海”,到中西部以合作方式占领市场,反而发展迅速,形成了小微科技企业“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局面。需要指出的是,更多的小微科技型企业和科研院所因为缺少门路,许多有市场竞争力的技术成果长期在实验室搁置,令人惋惜。

三、利用统一战线力量服务创新名城建设的重点领域及主要路径

当前,利用统战力量服务创新名城建设,应重点在以下四个领域取得突破:一是创新名城建设中的统战观念转变问题。变则通,通则久。在创新名城建设过程中,统战部门应改变传统观念,大胆创新理念,积极整合资源、借势发展、共荣共生,在创新名城建设展现更大作为。二是创新名城建设中的统战工作定位问题。应赋予新时期统战工作鲜明的时代烙印。统战工作须更多地聚焦精准服务、激励创新、降本增效和优化环境等领域,在创新名城建设发挥不可替代的穿针引线、加油助推作用。三是创新名城建设中的统战资源整合问题。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开展跨地区、跨部门及跨行业的深度协作,大力整合政企学研等各方资源,凝聚共识、抱团取暖、共同发展,画出加快创新名城建设的最大“同心圆”。四是创新名城建设的统战机制保障问题。当好党委和政府的参谋,有效服务创新名城建设,须构建科学的对接政府、企业和社会等多方资源的统战工作机制,充分激活工商联、商会、新社会阶层等全部统战力量为创新名城服务。

积极构建统战力量服务创新名城建设的“小环境”,加快形成全社会服务创新名城建设的“大气候”。当前,利用统一战线力量服务创新名城建设,我们认为,应采取以下六项措施。

(一)切实转变统战工作理念,以全新视野推进创新名城建设提速增效

结合创新名城建设的实际需要,拓宽视野,以“大统战”理念全面促进工作转型。一方面,推进统战职能的全域覆盖。将统战对象更多地向民营企业家、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倾斜,实现统战对象的全领域、全行业覆盖。特别是,要适应形势需要,以同心联盟为载体,积极从民营企业家、外商投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中介和社会组织、自由职业者及新媒体从业人员等新的社会阶层中壮大统战队伍。同时,让他们借助统战资源和力量,实现自身发展。另一方面,增强工商联服务发展职能。通过积极构建新型政商关系,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把企业需求及时向地方党委、政府反映,多方为民营企业做好贴心服务,引导并推进民企与院校科研院所合作,推进“两落地一融合”。借助统战部、工商联的网络,促进各园区大企业“老树发新芽”,启动助推创新名城建设的大项目、好项目。

(二)科学开展统战工作定位,以重点突破推进创新名城建设落到实处

当前,统战工作要聚焦创新前沿领域,围绕南京行业领军企业,积极盘活存量资源、扩大增量资源,助推创新名城建设提质增效。一是聚焦前沿打造创新“强磁场”。创新依赖有远见的企业家及科技人员。以华为为例,虽然华为云起步最迟,但稳扎稳打,后发优势和引领作用明显。对华为这种“大树”级创新平台而言,其创新必然引领整个行业的创新,并带动高新园区创新要素的凝聚。因此,统战、工商联要更多关注知名企业前沿领域的创新动态,在为它们提供创新便利的同时,鼓励其他中小企业看齐,以知名企业创新的“一枝独秀”带动全市各园区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满园春色”。二是盘活存量消除创新“肠梗阻”。围绕企业发展“痛点”,切实帮助非公企业解决难题。三是扩大增量开辟创新“活水源”。城市的持续创新发展,需要取之不竭的创新增量资源。要眼睛向外,紧密对接中央统战部的欧美同学会,利用它们手中掌握的海量资源,促进更多的企业来宁创新创业、迭代升级,保持南京创新的活水源源不断。

(三)积极搭建统战工作平台,以精准服务推进创新名城建设落地生根

创新名城的基础在企业,企业强则城市强。如何帮助小微初创型科技企业这一城市创新发展的生力军迈过死亡谷、步入成长期?除了积极从外部为小微初创型企业办好融资、减税、教育、交通等具体实事外,我们还应以创新的思维,协助政府部门搭建有效工作平台,精准扶持小微初创型科技企业内生增长,厚植创新名城的基础。一是加强“智慧商会”平台建设。鉴于工商联人手少、联系面广的实际,可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互联网政务,设计类似于“我的南京”APP服务模块,加强智慧商会平台建设。通过此平台,一方面让南京市及各园区会员企业跨地区、跨行业发布需求,为企业提供市场空间,免费发布产品、服务和技术等,为企业间抱团取暖、共同发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认真聆听企业真实服务需求,尤其是产业链需求,进而提供精准服务,增强服务企业的效率。二是打造统战服务企业衔接平台。针对政府企业服务人员严重短缺、企业对政策扶持申报流程不清的实际,可根据企业需求,由市、区工商联和商会组织负责衔接并对接政府部门,也可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由众创空间、孵化器等企业运营单位承接服务,从而能够较好地解决政府企业服务人手不足的难题。三是创设产品订购定制平台。积极在政府部门和企业间穿针引线,推荐使用创新的技术、创新的服务和创新的产品,扶持初创型小微科技企业发展。特别是,鉴于政府招投标知名企业利润空间较大、小微企业难分一杯羹的现状,统战、工商联部门可在调研的基础上,列出政府采购订购定制清单,建议政府采购适度向南京市本土小微科技企业倾斜。同时,根据政府公共服务需要,如智慧小区建设,可由政府组织部分小微科技企业联合设计开发技术集成类产品,尽快将这些企业的技术产品落地,避免企业技术专利长期闲置,实现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与小微科技企业发展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