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现状与对策分析

2019-02-06张丹阳

现代交际 2019年24期
关键词:技能培训

张丹阳

摘要:残疾人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其就业将面对巨大的压力与障碍。长期以来,残疾人的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为提升残疾人专业技能,完善残疾人服务事业,各地残疾人机构有计划地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以更好地帮助残疾人提升就业竞争力与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目前在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只有加大宣传与动员力度,改进培训科目,丰富培养模式,才能彻底改善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

关键词:残疾人服务 技能培训 残疾人就业

中图分类号:D669.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24-0247-02

残疾人就业是残疾人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是提升残疾人就业率的有效措施。目前,我国各类残疾人总数已达8500万,是数目众多、特性突出的社会弱势群体。残疾人事业作为保障民生与社会安定的重要一环,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康复服务。”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困难的群体,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让广大残疾人安居乐业、衣食无忧,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体现,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截至目前,全国城乡持证残疾人就业人数为948.4万人,在残疾人群体中占比很小。为使残疾人朋友更好地适应生活,在享受新形势下我国快速发展的物质文化成果的同时,帮助残疾人朋友在国家发展中贡献一份力量,提升他们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归属感,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其在社会中的竞争力,成为协助残疾人就业以及残疾人服务事业的重要一环。因此,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日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现状

近年来,为深入贯彻十九大精神,伴随残疾人服务事业不断发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也日渐完善。各地政府及残联采取多种措施,完善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北京市坚持以残疾人的就业需求为导向,按照“市级统管、区级抓总、街道(乡镇)抓点、社区(村)抓散”的思路统筹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基本实现了“培训对象广覆盖、培训类型多样化、培训内容精细化、培训载体多元化、培训管理规范化”,并通过职业技能竞赛提升残疾人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与培训效果。为优化培训流程,激发培训主体积极性,云南省政府办公厅出台相关实施方案,提出全面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将残疾人等群体纳入补贴性培训政策范围,从2019—2021年,计划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50万人次以上。此外,云南将创新培训内容和形式,提升培训管理服务效能,力争到2021年年底全省技能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数量分别占就业人员总量的25%以上和30%以上。近年来,以荆州为代表,湖北省在残疾人从事非遗工作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从2017年起,荆州市残联携手荆楚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能传承院联合办学,开设残疾人特教中专班,建立起残疾人课程培训体系,对残疾学生开展非遗培训和创业培训。目前,全市已有两批共59名残疾中专生成为非遗学徒。

二、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现存问题

为开创新时代残疾人服务事业的新局面,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残疾人群众,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面临着来自社会的新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培训主体积极性不强

根据对就业残疾人的反馈信息跟踪统计,就业残疾人的收入相较于以前每月的社会保障金,略有增加,但是增加不多,付出辛苦劳动,但只获得比社保金多一点点的收入,使一大部分的残疾人甘愿不工作,拒绝劳动而只依靠社保金生活。此外,残疾人职业技能水平不一。技能不够优异的残疾人收入可能更低。同时,残疾人职业类型对社会或企业的需求依赖性很强,导致残疾人不愿承担风险,这也是残疾人求职与接受培训意愿不强的一个原因。

2.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

各级政府与残联大力发展、扶持残疾人就业事业,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已经形成了一些特色的培训项目,如盲人按摩、烹饪、插花、绳编、工艺品制作等。但目前,残疾人的培训项目多以传统行业为主,尚未迎合当代社会的实际需求,甚至很多项目已经不再存在求职空间,导致培训实用性不强。此外,就培训内容本身而言,培训方考虑到了残疾人对培训内容和技能的接受程度和掌握能力不强,从而降低了培训的强度,导致能力强的残疾人朋友并没有充分得到能力上的培养。

3.培训形式单一

目前,全国的残疾人培训基本由当地政府与残联提供的,培训方式也以全地区残疾人集中培訓为主,残疾人想得到能力上的提升,只能参加政府组织的集中培训,培训的科目也无法选择,只能听从安排。由于培训科目不适合所有残疾人朋友,培训结束后只能求职于政府或残联联系的企业,导致残疾人就业率不够高。此外,绝大多数集中培训只关注课程内容的讲授及学生技能的掌握,对培训结束之后的技能掌握情况、是否成功就业以及就业后的收入情况跟踪不到位。

三、完善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对策

面对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中的突出问题,结合日益增长的残疾人服务需求,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应对与解决:

1.加大宣传与动员力度

政府与残联应充分理解残疾人朋友的逃避与畏难心理,因此也需要相关组织深入残疾人群众中,细致、系统地讲解残疾人就职与职业技能培训的作用与意义,帮助残疾人形成健康的心态。此外,残联还应联系社区与残疾人志愿者,将培训信息与招聘信息及时通知给各自负责区域的残疾人朋友,培养残疾人参加培训与工作的积极性。

2.培训科目与时俱进

政府与残联应充分深入调研,调查当前求职前景较好的技能类型,并深入剖析,结合社会因素分析热门领域中适合残疾人供职的职业类型,最终确定当下适合进行培训的科目。此外,残联也应广泛听取残疾人群体的意见,考虑残疾人朋友自身的职业规划与发展需求,选择更适合他们的职业技能进行培训,提升残疾人的社会竞争力。

3.培养形式多元化

据了解,目前很多私营的培训机构可对所有有培训需求的人进行培训,考虑到招生人数与受关注程度,他们的课程往往更加多样化,也更加契合社会与市场的需求。而残疾人往往不知道,或者忽略这一培训渠道。政府与残联可以联合私营的培训机构,开设适合残疾人培训的课程,在给予私营机构政策支持的同时,给予残疾人朋友一定的补助。这样既能提升残疾人朋友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也能通过更有针对性的小班辅导,提升培训效果,进而提升残疾人的求职成功率。

四、结语

残疾人事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是残疾人服务中的基础性工作。目前该项工作尚存一些问题,而作为残疾人工作者,我们应充分意识到工作中的纰漏和不足,调整心态,保持专注,认真学习,勤加总结,紧随时代潮流,积极提高职业技能培训的工作水平与能力,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为残疾人朋友服务的光荣使命中去。

责任编辑:张正吉

猜你喜欢

技能培训
基于人工智能的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培训辅助教学系统设计思路
论新形势下优化电力企业技能人员培训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浅谈美军士官技能培训特点及启示
关于钻井一线技能人才培养的思考
公路行业劳动保障制度问题及应对策略
经济动能转换下的新生代农民工职业经济动能转换下的新生代农民工职业
公路行业劳动保障制度问题及应对策略
浅谈飞机维修技能培训
基于“培训包”理念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培训研究
安装工程计量计价职业技能形成过程的教学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