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具身认知视域中初级汉语词汇练习设计研究

2019-02-06刘文文

现代交际 2019年24期
关键词:具身认知练习

刘文文

摘要:近年来,具身认知被逐渐应用于语言教学。在国内的初级汉语教学实践中,汉语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体现出具身认知的特点,表现为课堂词汇教学倾向情景式练习。这为以图片练习设计的方式习得词汇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设计逻辑。据此,根据汉语学习者的具身经验和目的语言文化经验之间的异同,可分为相同认知体验和不同认知体验两类,再结合词类划分来设计词汇的图片练习,并注意情境性、文化性和创新性。调动学习者具身经验来设计练习,可以增强学习者学习兴趣,降低学习难度,提高词语掌握效度。

关键词:具身认知 词 图片 练习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24-0141-02

如何在有限时长的语言课堂教学中,最大化实现教学目的,提升学习者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一直是语言教学关心的问题。而初级汉语读写课囿于课型和学习者水平,进行词汇教学时,需要大量读写练习。相对于听说,初学汉语的学习者读写比较困难,也成为其汉语水平提升的瓶颈。为了提升学习者的汉语读写能力,大量的相关练习设计是不可避免的。尽管传统练习形式可以实现教学目的,但是信息时代的对外汉语教学整合了不同资源,无论是学习者还是教学者都需要更为高效的教学方式。为了增强学习者初级阶段的汉语阅读理解和语言运用能力,在对外汉语读写课堂中引入具身认知的教学意识来设计词汇练习,能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一、具身认知特点

1.存在于语言学习过程中

20世纪80年代以后,认知科学由“无身”转向“具身”,镜像神经元的发现和布洛卡区功能的进一步探索,为具身认知提供了认知神经生物学依据。具身认知逐渐应用于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学科、信息科学、医药卫生科技、哲学等领域,尤其在教育领域,特别是语言教学方面。[1]具身认知不同于二元论的身心分离,不再把认知和计算联系起来,强调认知、心智与身体、环境的关系。在具身认知观下,身体状态和特定模态的模拟在语言处理中都起着重要作用。[2]语言理解的核心,是让单词与感觉运动的记忆印痕发生连接。[3]

2.具身经验的迁移

汉字文化圈的学习者在汉语读写习得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而非汉字文化圈学习者则会不自觉地将母语习得的具身经验泛化到汉语读写习得。比如巴基斯坦学习者在习得汉语时,更容易先习得听说,对于汉字的书写和认读则较为困难。这正是学习者具身经验的负迁移。由于其官方语言乌尔都语由阿拉伯字母和波斯语构成,书写为点和圆笔,在书写汉字时,不少学习者会将汉字的豎弯钩和捺笔写成圆笔;倘不加强调和训练,也基本没有段首空两格的意识。通过个别访谈了解到,认读和书写汉字水平较高的学生,均要在课外大量重复书写方能识记。这均是具身经验影响所致。

3.对目的语文化环境的疏离

留学生初到中国,除了言语交际困难,饮食、生活、习俗的不同,也令他们习惯与本国同学交往,共同结营母语文化背景的小环境。镜像神经元理论告诉我们,镜像神经元由于无法接触具体交际情境中的刺激,无法通过把握他人的动作意义来产生共情。这种疏离,反映在语言学习中,有着畏难情绪,不爱写汉字,疏于课后复习。国内日益增加的学历生,不少都是先就读预科,这些学生年龄多在18岁左右,大多没有明确的目标,不少是出于父母的期望或者对中国的向往而选择了学习汉语。在没有为自己增值的学习动力,也没有融入本地环境的愿景,汉语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4.课堂学习倾向情景式练习。

汉语学习者的学习风格不同。一个教学班级中,场依存和场独立风格的学习者均有。在第二语言学习日益强调交际性和功能性的今天,学习者们也更愿意参与情景式练习。这种学习特点,延伸到了读写课的词汇练习中。

尽管当代第二语言教学已经讲求听说读写的融会贯通,但是初级汉语读写课堂上,教学侧重点依然是读和写。在读写课堂中融入情景式练习,需要引入新的教学方式。如今的对外汉语教学课堂,现代教育技术的参与令对外汉语教学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拓展空间。人类具有视觉思维的特性,眼睛本身即具有判断和领悟的功能,即理性能力,它在“看见”事物的同时就产生了对事物内在特性和深层关系的领悟。[4]因此,读写课词汇练习引入图片设计,可以令练习更有趣味性、针对性和实用性,调动了学生动手书写的积极性,也加深了学生的具身认知,提高了对目的语及其文化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二、图片练习设计方法

初级汉语读写练习主要集中于词语认读书写、造句和句群表达方面;从具身认知的角度,语言根植于经验,不同地域的人类在漫长的生存和发展中,形成了相同和不同的经验。同时,语言将这个世界划分为不同范畴,基于此,设计练习时以实词为核心选择图片,实词和虚词的组合关系则对应为图片中事物关系或图像逻辑。这样,将图片练习设计分为两类:相同的认知体验归为基本认知中的事物、观念和行为;不同的或同中有异的认知经验归入目的语环境特有的事物、观念和行为。而初级阶段,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和基本句式结构是图片练习设计的重点,基本句式结构可视作实词和虚词的组合关系。

1.基本认知中的事物、观念、行为

这类常见于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

名词的练习,结合学习者经验,选取典型事物,结合数量词练习。比如“面包”,要选择西式餐桌上常见的面包块图片练习,通过一篮面包练习可数不可数,“面包多少钱一个”。练习“饼干”时,如果是单一国籍学生,比如巴基斯坦学生,可以举出巴基斯坦人爱吃的“大饼”图片,学习“饼”“大饼”。再如“宿舍”可以选取跟学生所读大学相近情况的图片,最好有学生在聊天或者学习场景的图片。抽象概念类事物名词,如“生活”,要结合留学生们的个体经验,选择案头学习、小组探讨、游戏娱乐之类图片,做“你的生活怎么样”“你在中国的生活怎么样”等书写练习。

猜你喜欢

具身认知练习
具身认知视域下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的教学反思
浅谈如何指导小学生进行日记写作
浅论“适性教育”理念下的初中耐久跑教学
论小学数学教育的方式方法问题
“导——展——练——评”课堂教学模式之我见
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在线学习环境设计研究
同步行为对合作行为的促进作用
身体对心智的塑造:具身认知及其教育启示
具身认知及其对课堂教学的启示
运用具身认知理论 开拓新型教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