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与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困境研究
2019-02-06王娟
摘要:从对孝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的情况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存在宣传不足、知名度低,青黄不接、缺乏传人等问题。这是由于转型时期传统与现代的张力所致,应从自身创新和环境改善两方面着手,从观念、行动和形式上努力使传统文化“立”起来,在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环境从传统向现代转向的同时,更要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表征形式的创新,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走出困境,获得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困境;破与立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19)21-0118-03
自2005年国务院首次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开始,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已经走过14年时间。在这14年里,已建立起从县级、市级、省级到国家级的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如今四级非遗代表作名录体系已臻于成熟,但这并不等于非遗保护的成功,截至2018年底,我国有40项被列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7项急需保护。在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非遗的传承与保护面临着各种复杂的新情况,加之我国非遗项目分布广泛,有很多非遗项目已经或者濒临失传,非遗保护面临重重困境,需要进行有效的保护和传承。本文通过对湖北省孝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困境进行了探讨,并从传统文化破与立的视角提出对策建议。
一、困境:转型期非遗传承现状
孝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源远流长,其中孝感雕花剪纸、云梦皮影、汉川善书等民间艺术均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孝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长足发展,根据笔者对孝感市七个县市区的调查,在地方政府加大保护力度的同时,非遗传承人自身也在不断创新谋求发展,但是其传承的困境不容忽视:
一是宣传不足,知名度低。按照常理,已经是国家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人应该耳熟能详才是,就像“对于整个法兰西民族来讲,葡萄酒不仅仅是一种酒,牛排不仅仅是一种食品,它们更是法兰西民族的象征”[2]85。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笔者在对汉川善书进行调查的108个有效受访者当中,有42.6%的受访者没有看过善书,看过善书的62人当中也只有12.9%的人每天或经常观看。在汉川文化馆的善书表演场所,观看善书表演的仅有30多人,也仅为“银发”观众,没有年轻人。楚剧观众基本也都是老年人,2015年笔者专门对楚剧发展进行了300份问卷调查。从统计结果看,喜欢观看楚剧的人员集中在60岁以上,受访的45位60周岁以上老人,有42位老人喜欢看听楚剧,占老人调查比例的93.3%,但这也仅占全部受访人群的16.7%;40岁以下的人群中,无人观看楚剧;40岁至60岁的人群中,也仅有7人喜欢观看楚剧,占全部受访人群2.7%。云梦皮影戏传承情况也不容乐观,从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戏传承人秦礼刚先生的表演进行的现场调查来看,每天观看皮影的大约为60人左右,观众多为耄耋老者,不见60岁以下的观众。
通过调查发现,无论是汉川善书、楚剧还是云梦皮影戏在当地知名度并不高,受众群体有限,说明近几年宣传推广力度明显不够,这无疑严重制约着非遗保护的成效。
二是青黄不接,缺乏传人。汉川善书作为入选国家级第一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今已有7代传人。汉川善书表演形式单一,一说一唱,并带哭腔,为很多年轻人所不能接受,连听都不愿意,更别说让他们学习、继承。年轻人有自己的选择,从经济理性上考虑,学习传统文化的付出与回报严重不成正比,抛开学习的机会成本不说,其收益甚微。善书表演除去酷暑和其他恶劣天气外,每天从中午12点半开始表演,至下午4点左右结束。善书由两名演员表演,另外还有一名服务人员,观众每天每人收取3元费用,一天下来有100元左右收入。除去水费电费,平摊下来一人一天才20元的收入。云梦皮影戏同样存在这样的困境。从对秦礼刚先生的表演现场调查来看,每天观看皮影的大约为60人左右,每人收费3元,秦先生每演出一场能够获得180元左右的收入。其他皮影表演者多以开麻将馆为生,皮影表演仅只是招揽顾客的一种手段,传统文化的存活空间堪忧。在孝感雕花剪纸传承的问卷调查中,有15.8%的人因为薪酬福利水平低而不愿意学习,有10.5%的人因为发展空间小而不愿意学习,有5.3%的人因为社会地位低而不愿意学习,有5.3%的人因为工作难度大而不愿意学习。
从调查情况看,孝感地区非遗项目“传承多采取父传子、母传女或者师傅传徒弟”的模式。非遺传承人多生存在社会底层,有的艺人为传承文化付出的代价是终身贫寒,既无经济地位更无社会地位,这使有志者望而生畏,即使是子女也很难坚持”[3]。在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乡村场域逐渐解体,受经济理性驱使,进城务工成为年轻人的首选。因此非遗传承人面临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困境。
三是形式单一,创新不足。汉川善书简称“善书”,表演形式是说唱结合,内容多为教化、劝善和祈福,传播善恶有报思想,广泛流行于湖北汉川、天门、沔阳、潜江、孝感等地。根据现有资料和线索共找到知名而无版本的案传328案,其中有代表性的传统案传,也是广为流传的共131案[4]。汉川善书数量可观,但是几乎没有根据社会转型期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教人向善、为善的创新之作。另外,汉川善书以汉川方言进行说唱,地域性较强,外地人普遍都听不懂,难以向外界推广。
孝感雕花剪纸在民间有着深厚基础,据雕花剪纸国家级传承人池福新先生介绍,早些年政府需要大量剪纸画册作为公务往来礼品,现在政府的需求减少,市场需求锐减。近年来,尽管雕花剪纸艺人们创新出一些图案,比如二十四孝图、孝感八景图、清正廉明图等,但主要还是用于满足政府外访及企业宣传需要,普通人群的购买量很少。另外,几位孝感雕花剪纸的传承人,因为有了事业单位编制没有了生存之忧,普遍重艺术成就、重政治宣传、重参赛获奖提高知名度,而无暇钻研作品创新。
“文化是从生活各种程度的反省中而逐渐建立起来的。所以由生活的目的性、理想性所建立起来的东西,我们才可称为文化”[5]31。诚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没有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孝感的雕花剪纸、皮影善书等文化产物的产生与传播无不以当地的乡风民俗为载体,以当时的生活世界为蓝本。然而,近几十年来社会发生着深刻变革,乡村生活流变,非遗项目的表征形式却鲜有创新。
上个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民外出务工,传统的乡村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而导致上述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处于传统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传统乡民文化与现代社会空间的矛盾,在传统乡村找不到依附的载体,又无法融入城市空間,非遗保护受到了来自传统和现代的双重压力,传统受到冲击,呈现破的态势,而新的传统没有立起来,由此非遗传承陷入困境。
二、破:传统与现代双重挤压
不“破”不“立”,当传统遭遇现代性冲击出现“破”的时候就意味着新的“立”即将发生和获取。中国正处于从传统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这既是中国当前社会的典型特征,也是非遗保护所处的现实环境。转型社会的典型特征就是“变”,正是因为这个“变”,“非物质文化遗产”才得以产生,正是因为这个“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个命题才得以可能,也正是因为这个“变”,探讨非遗保护的策略才丰富多样。“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随着民间文化赖以生长和存活的社会环境的变迁,特别是随着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原住居民锐减,依附其上的乡村文化瓦解,传统民间艺术逐渐失去生存的土壤与发挥功能的空间,在国家行政力量助推下,一些原本属于某个特定民族在某一地域性存在的文化产物被从原先的日常生活场域中抽离出来,悬置进入到国家或者世界等更大的文化场域中,在政府机构或国际组织的文化建构中便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3]。文化本身具有策略性、能动性和实践性[6],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求活态传承,活态实际上就是策略性、能动性与实践性的体现,同时也是文化韧性的凸显,比如现在看到的昆曲,早已不是明代的昆曲。中国现在已经列入各级非遗名录有数万项,尽管每个项目的具体生存及保护现状千差万别,但它们都面临同一现实境况,即传统的破与立,传统与现代的矛盾,这一矛盾衍生出三个问题:
首先,政府的宣传思路该如何定位?“城市”是现代的代言人,“农村”是传统的代名词,无论定位城市还是农村,都会出现福柯的“他者”困境,即传统文化空间与现代化社会空间是对立的。但如果换一个角度,从大文化观出发,那么“这个‘他者空间其实就反转成为‘我们的空间,非遗保护也就成为对我们当代人类文明自身的保护”[7],而不再局限于是谁的,不局限于某一地域。其实,在很多现代化的都市内部都存在着另一个“非物质”的都市,这在当代社会生活现实中并不难找到。比如在孝南区中心公园多年来一直存在着一种远离当代时尚的文化空间:各类戏曲表演。只要天气晴好,每天都会有表演,节假日场面异常热闹。有学者提出的“原生态”保护其实是对传统文化空间的诉求,这就要求把当代人的生存空间构建成多元文化融合、混生、并置的空间,为保护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可持续性及发展性提供空间支持。
其次,继承人群到底该如何选取?年轻人?抑或是中老年人?前面调查了解到,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学习传统文化。那何不把目光转向中老年人?“按照荣格的人格发展理论,人到了中年会出现性格翻转,对心灵、家庭和生死等方面的意义比现实物质更加关注”[7]。比如风靡全国的都市广场舞大多数参与者为中老年大妈,这类文化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都不会消失。我们不能一厢情愿地认为广场舞快消失了就呼吁年轻人赶紧去学,这就走上了葛兰西“文化霸权”道路。而事实上,人每个阶段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到了中老年这类需求会凸显,热衷于这类活动的意愿自然生发。从这个意义上讲,继承的态势是乐观的。我们或许过度担心和渲染传承问题,殊不知,年轻人不愿意学诸如皮影戏表演是大环境下的正常选择,理性驱使其外出打工挣钱,到了一定的阶段必然会有一部分人主动学习,从关注自然生命向文化生命转向。
第三,非遗该如何创新?事实上,创新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关键是要找好创新点。以孝感为例,雕花剪纸极具现代艺术特色和市场价值。在调查中笔者了解到,一位华中师范大学动漫专业的学生在学习雕花剪纸技术,她准备将雕花剪纸元素应用到动漫制作中。武汉纺织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的一位学生,运用孝南雕花剪纸设计了一套旅游产品,包括台历、明信片和包装盒。云梦皮影戏传承人秦礼刚老先生也一直在研究如何创新。他说:“早前的影人是用风干的驴皮制作的,所以叫皮影,但是现在驴皮不好找,而且不透光。我以前制作影人,用过纸片、尼龙袋等,后来都用塑料做,做出的影人关节灵活,又好保存。以前我都是演古装剧,《封神演义》《说唐》之类,后来编了一些现代剧,比如根据《猪八戒背媳妇》改编的《酒后不嫁》,是警示酒驾的;还有宣传火灾逃生的剧。这些现代剧贴近生活,反响不错。”汉川善书教人向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相契合的地方,在体现时代性上可做出尝试。
三、立:环境与自身共同转向
传统文化极具张力,在现代化的挤压下,虽呈现“破”的态势,但仍具备“立”的韧性。虽然近年来,国家相继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加大了保护与开发力度,但是总体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却不容乐观。这里既有地方政府和社会发展因素,也有非遗传承内在因素。基于孝感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研,笔者认为,有效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保护非遗各级政府要从观念上“立”起来,加大非遗保护力度。具体来讲,政府要树立大文化观,保护非遗即是保护人类文明自身多样性,保护非遗并不是传承人“他者”的责任,而是“我们”的主体责任。要转变工作理念,既要重申报也要重保护,不能一味追求政绩,宣传方式与方法需要注重群体特征。另外,还要为非遗提供政策、资金、技术及空间支持,在城市及农村社区为非遗创造更多的生存空间。
其次,传承人或非遗文化爱好者要转变认识,坚持职业化取向,从行动上“立”起来,借助好的政策通过职业化将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成为谋生和发展的手段,从而很好地非遗传承的解决矛盾。转型时期机遇和挑战并存,拿皮影戏来说,“早些年每逢有婚丧嫁娶,逢年过节,各戏班子就会被请到各个地方表演,城里大户人家,会请昆曲、京戲班;村里人穷,请不起这些大戏班,那就请皮影戏,一个演唱,一个配乐,秦老先生两人把家伙往货架中一放,就可以走村串巷了”[8]。到了1986年,政府照顾他是文化专业户,破例允许他在县城买下一栋两层小楼,改建成“梦泽影戏馆”,作为固定的演出场地。如果不是2016年老伴去世没人帮忙,现在应该还开着继续表演。如今,秦老先生已经年满70周岁,依旧在承接商业演出和皮影戏公益教学,用行动诠释对皮影戏的热爱和传承。
最后,创新非遗表征形式,进行开发式保护,从形式上“立”起来。孝感地区的非遗多数都有物质载体,这为创新提供了空间,台历、明信片、动漫等都是不错的形式。另外,可把非遗与文化产业、旅游结合起来,产业化的基本路径是各种非遗的物质文化现象实现功能转化与形式转型,如原有的表演形式可以拓展为动漫制作,原有的道具转化为旅游产品(台历、明信片等纪念品),原有的演出场所转化为旅游景观等。转变城市规划、建设观念,挖掘、整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资源,改变单独点状旅游状态,以旅游为主线,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依托进行区域规划,建出特色,建成品牌。
参考文献:
[1]陈方.初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源与流[J].人文天下, 2018(12).
[2](法)罗兰·巴特.神话修辞术批评与真实[M].屠友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3]王娟,彭华.文化社会学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路径探析[J].西部学刊,2014(12).
[4]张艳.汉川善书的历史、风格及保护现状[C].汉川善书2006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
[5]徐复观.徐复观文录选粹[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0.
[6]Swilder,Ann.culture in Action:Symbols and strategies[J].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86(2).
[7]高小康.非遗保护的生态环境:他者空间[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4(5).
[8]百度文库.2元一场的皮影,他演了40年,场场座无虚席百度文库[DB/OL].https://wenku.baidu.com/view/995b05ba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5a.html.
作者简介:王娟(1986—),女,汉族,湖北武汉人,湖北工程学院政治与法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民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责任编辑:朱希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