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从远处思考,从小处践行
2019-02-06钱音冯伟民
钱音 冯伟民
摘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尤其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应从远处思考,从小处践行。学校教育正确的实践路径是从德性到德行,先让德性长于心,后让德行成于形;从育人到树人,借助外力唤醒人的自觉,依靠内力早日学会自我反省体察;从常态到常效,立足长远,着眼全局。
关键词:立德树人;学校教育;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9)12A-0068-04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回答的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命题,是教育永恒的主题和根本问题。然而现实是,在教育领域中重视分数、忽视素质,重视实用、忽视人文,重视技能、不重品德的现象屡见不鲜,种种原因使得立德树人在学校教育某些方面悄然旁落。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教育关乎个人成长与前途,关连家庭和美与幸福,关系社会和谐与稳定,与国家命运密切相关。深入贯彻习总书记讲话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意识形态阵地,应成为各级各类学校恪守的方向和至关重要的中心环节。尤其是在义务教育阶段,更值得每一个教育人深思:如何从远处思考,从小处践行,如何引导每个孩子养成伴随一生的好习惯。
一、立德树人应关注德性与德行
德性是内在的道德品性,即人的自然至诚之性,是人道德意识、道德观念、道德价值取向等的内在综合,内隐于人的自我意识中。德行,道德品行,指的是人对自身内在德性的直接的、外在的自愿体现与实践。它外显于人,社会可对其进行评价。需要指出的是,德性与德行,都不是天生的。高尚的、美好的德行,须在长期学习和实践中锻炼培育而成。
1.好德性的培养方式
好德性源自对内心的观照,自我的教育,需要知的教育,真的引导,善的倡导,美的宣传。
(1)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只有拥有共同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形成一种统一的精神力量,才不会丧失凝聚力和战斗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领广大学生,有利于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增强“民族精神”,巩固“精神支柱”,形成“共同理想信念”,从而让每个人明辨是非,排除干扰、驱除杂念、坚定信仰,积聚奋力前行的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2)优秀传统文化召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之根,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理念,都可以在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经验中找到直接或间接的对应资源。譬如传统的“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念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精神追求,都积淀在每个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中,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成为大众的基本行为准则。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召引,可以唤醒、激活这些融化在中国人血液里的精神基因,发挥文化在影响人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潜移默化的作用。
(3)自我认同感内引。德性,是一个人内心的品质,是一种自我的觉醒。它的生成,一方面需要德育把道德内容传授给德性主体,以此作为生成道德个性和德性主体的重要资源;另一方面,在于自我的认同,使德性成为自觉的意识、自身的习惯、自动的要求,成为道德自律、活的智慧。因此,内引、内省才是德性真正形成的基石。内引,就是要增强德性完善的自我意识,教育学生主动内省,寻找自身德性的弱点,积极探索有效方法去克服这些弱点,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作用,让学生在自我的“道德长跑”中不断定型化,形成良好的德性,成为有德之人。
2.好德行的养成方式
好德行是表现在外的好的行为,需要行的熏陶、实的强化、活的体验以及长期的训练。
(1)榜样垂范的作用。陶行知先生说:“身教最为美,知行不可分。”教师的人格魅力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力量,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会对学生好德行的养成起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教书育人,除了进行道德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發挥教师作为道德示范群体对学生德行的引导作用,务必要充分认识立德树人的重要性、时代性、思想性和高尚性,在职业情感修养等方面有自觉的紧迫感,谨慎笃行,先以“德”立身,再以“德”立教,给学生良好的道德示范作用。
(2)仪式传递的效应。中国人向来是注重仪式感。仪式感是人们表达内心情感的最直接的方式。好德行养成中,同样可以利用仪式传递的效应进行实打实的引导、强化,这是德育养成教育的良好契机。学校要善于挖掘仪式的教育价值,结合节日、纪念日等学校独特的仪式教育活动,把一件单调或普通的事变得不一样,以鲜明正确的价值导向影响学生,让学生在生活中把握从内在精神到外在行为应有的准则,形成好德行。
(3)实践行走的力量。道德认识转变为道德行为,好德行的培育不是停留在嘴上的说说,必须是身体力行,躬行践履,一对一行为习惯的落实。儒家主张“养正以蒙”,对孩童实施蒙养教育。宋代思想家程颐创作了“洒扫,应对,事长之节”的通俗诗歌,让儿童朝夕歌之,并伴以舞蹈,使之在有趣的体验中进行道德养正,这就是实践行走的力量。身体有时比心灵更需要在路上,有能力行之知,才是“至知”,德性要在践行中转化为德行。
由此可见,落实立德树人,就是从德性到德行。先让德性长于心,后让德行成于形,只有拥有好的德性才会表现出好的德行。
二、立德树人应着重育人与树人
育人“有教无类,以人为本”,是教育的初心;树人,“使人成为他自己,变成他自己”,则是教育的使命。育人,更多需要借助外在的力量;而树人,更多依靠自身内在的力量。
1.学校育人的实践范式
学校教育自有其特殊性,学校可通过文化育人、课程育人、活动育人的方式来实现育人的目标。
(1)文化育人。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本质在于用精神培育人。它具有弥散性和内隐性,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影响着每一个主体的生命存在,是具有强大引导功能的教育资源,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文化育人即通过学校文化建设,包括优化校园环境、营造文化氛围等,形成积极向上、和谐优雅的校园文化,全面提升校园文化育人功能,以陶冶学生情操,构筑学生健康人格,促进学生素养的全面提高。
(2)课程育人。苏格拉底曾提出“知识即美德”这一命题,认为知识与道德是统一的,人的一切品德如果没有知识,都可能是恶的,主张用知识照料人的心魄,改善人的灵魂。课程育人就是要认真分析课程对学生独特的发展价值,除了该课程所涉及的知识,还应该丰富学生对所处的、变化着的世界的认识。课程育人为学生在这个世界中形成、实现自己的意愿,提供不同的路径和独特的视角,并随时随地融入人文精神和生命教育,丰富学生精神世界,为学生的德性成长打开一扇窗户。
(3)活动育人。活动是孩子最喜欢的德育方式,也是道德认知扩展和向道德行为转化的重要机制。校园活动作为教育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活动育人一方面要与生活链接,把静态的德育资源活动化;另一方面要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德育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道德体验,提高自我教育能力,提升责任感,在活动中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德行,实现学生的道德生长。
2.学校树人的实践路径
树人,就要正心明志,养性修身,达到“知行合一”。“心正而后身修”,从正心到正行,使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从而呈现一个人的精神气度,树起真正大写之人。
(1)自省。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内自省也。”他认为,克己自省是道德至高境界的途径。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他认为坚持自省,就可以少犯错误,使自己的道德品质日臻完美。因此,我们认为应该修身自省,看清本我,从致知、诚意、正心中去完成,实现树人目标的初级阶段。
(2)自律。古人有云:“夫修身正行,不可以不慎”“故君子慎其独也”。慎独作为修养方法,讲究的就是自律,强调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始终不渝地、更加小心地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不会由于无人监督而肆意妄行。因此,我们认为通过自律,学会识大体、有取舍、合规范、守道德,不断完善自我,就逐渐走向人生的至境。
(3)自主。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的,其功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它的特点是追求完美。当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就是一定意义的“自主”了。当一个人能真正做到“自主”,那么树人也就水到渠成。
育人千遍就是为了及早树人,从育人到树人,通过不断地唤醒人的自觉,让人早日学会自我反省体察,从而化于外形,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三、立德树人应实现从常态到常效
立德树人是一项长期任务,一个系统工程,要“立”在当下,“树”在适时,落实常态;更要立足长远,着眼全局,落实常效。
1.落实常态
(1)融入每一天。学以明德,律以修德,教以扬德,学校坚持德育教育的常态化,“学校无小事,事事是教育”的理念,健全各项德育工作制度,并将立德树人持之以恒地贯穿于学校教育的每一天及一切活动与过程中。在课程、教学、课堂、活动、文化中,努力做到落细、落小、落实,在有意引导、无形渗透中促进每一个学生个体道德、人格的生长。
(2)链接每一段。青少年处于长身体、增知识,逐步形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只有遵循儿童成长规律,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自教育功能定位,理顺各学段的育人目标,依次递进、有序过渡,从幼儿园开始贯穿到小学、中学、大学的学校教育全过程,做好每一段的链接,才会显现丰实的成果。
(3)协调每一环。学校打破了“封闭式德育”的方式,统筹协调各方力量,整合利用各种资源,整体规划育人各环节,充分发挥课堂、校园、社团、家庭、社会等阵地的作用,广泛利用社会资源,密切家校合作联系,科学设计和安排课内外、校内外活动,营造协调一致的良好育人環境,从而形成教育合力,为学生的道德学习和人格养成搭建更加广阔的舞台,切实提高德育工作效率与质量。
2.落实常效
(1)做到“三全”。德育不是一个人、一节课的事,学校德育也不能仅是德育副校长、德育主任、班主任、团队工作者的任务,而应是校长和所有教职人员的神圣职责。每个教职人员都要自觉确立使命感,发挥主动性与创造性,在自身岗位上自觉推进德育建设,做到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全过程育人。
(2)做细“三强”。校长是学校立德树人教育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工作,因校制宜规划、部署,推动德育工作自上而下落到实处;教职员工是学校立德树人主体力量,要自觉做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不断创新德育工作方法,把真善美的种子播撒到学生心中,成为立德树人的引路人;有关部门则加强督导评价,通过适时开展专项督导评估工作及时矫枉过正,规范德育工作机制和实施路径,从而建构学校德育良好有效的组织保障。
(3)做实“三点”。立德树人向上飞扬,引领育人根本目的和根本任务,向下沉潜,指导探索并建构育人模式。落实常效,就是要做实“三点”:以良好品德和健全人格培养为根本,引领学生不断向着光明生长;尊重科学、遵循规范,落实教育教学常规细节,实现无痕对接;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为基点,持之以恒,播种行为,收获习惯,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基。
从常态到常效,积跬步以至千里,才会有真正看得见的实效。这是落实立德树人,学校教育正确的实践路径。立德树人,关乎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千秋大计,任重而道远,学校应以更科学的方法去实践,始终不渝地践行立德树人这一伟大的兴国方针。
責任编辑:赵赟
Cultivating Talents with High Morality:
Thinking from the Distance and Practicing from the Details
QIAN Yin & FENG Weimin
(Wuxi Ganlu School, Wuxi 214100, China)
Abstract: To implemen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cultivating talents with high morality, especially in the stage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we should start thinking from the distance and practice from the details. The right path of school education should be from morality to virtue, indicating that morality first grows in ones heart, and then virtue builds up in forms. Besides, schools should cultivate talents starting from educating persons and arouse persons consciousness by using external forces. Meanwhile, schools may rely on internal forces to learn to reflect on and examine oneself as soon as possible. Moreover, schools should also be from the normal state to the long-term efficiency on the basis of prospects while keeping an eye on the overall situation.
Key words: cultivating talents with high morality; school education; practical pa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