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均衡发展的“破立”之道

2019-02-06张石明

江苏教育研究 2019年34期
关键词:义务教育

张石明

摘要:推进义务教育跨入优质均衡发展的新轨道,区县教育如何巧破善立、探路索径,已成为基础教育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南京市建邺区探索校际“抱团”、名校“孵化”、师资“流动”的新路径、新机制、新探索,努力打造从基础教育“谷底”走向优质均衡的“高地”实践样本,探寻一条推进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破立”之道。

关键词: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域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9)12A-0022-03

人民群众期待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要求基础教育要率先实现优质均衡发展。但消弭城乡二元结构的“鸿沟”和校际差异的“藩篱”,实现区域义务教育学校优质均衡发展,路在何方?

南京市建邺区2015年通过全国首批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区考核验收;2016年荣膺“江苏省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市、区)”称号;2017年成为全省首批基础教育技术装备示范区,在全省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监测中达标率100%,在全省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监测中得分蝉联全市第一、全省前茅;2019年全面启动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南京市建邺区建区时间不长,从基础教育的“谷底”走向优质均衡发展的“高地”,建邺教育的“破立”之道是什么?

一、不破不立,学区制管理助推校际“抱团发展”

唯有打破,才能新立。实现校际均衡发展从何破局?我区打破校际“资源壁垒”,打破“单兵作战”旧局,创立校际“共建共享”新规,营造出义务教育学校“抱团发展”的新格局。

2014年伊始,建邺区全面启动实施义务教育学校学区制管理,先后出台《义务教育学校实施学区制管理工作办法》《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行学区制管理、集团化办学的实施办法》《“新优质初中”创建项目推进计划》等文件,完成了区域教育的顶层设计。学区制管理按照地域就近、施教区相对一致的原则,片区内以初中校为龙头并担任学区长,若干小学就近“抱团”,在全区组建起十一个大学区、五个研训联盟,涵盖了全区近40所义务教育学校,旨在促进校际资源共享、协同共生发展。

实施学区制的核心是优质资源共建共享,路径是“共享教育资源、中小有机衔接、學区联盟教研、学校社区联动”。为确保学区制管理落地生根,建邺区全面构建“两会四制”运行机制,即学区教育议事委员会、学区校长联席会和首席教师制、盟区教研制、督学责任制、学区考核制。各学区长负责日常衔接,通过“两会”密切学区内中小学校长之间、学区与社区之间的协作。责任督学有机整合督学责任区与学区、研训盟区之间的关系,衔接好学区教育议事委员会,实现优势互补、盘活资源。区教师发展中心研训员精心策划,开展有效教研,实现首席教师组织盟区教研与研训员区级教研之间的错位互补。区教育局负责统筹推进,化解矛盾,实现学区制管理与集团化办学“双轮驱动”。

建邺区创新实施学区制管理以来,学区学校、研训联盟以共建共享和发展“一盘棋”为导向,携手突破各自“小圈圈”,主动融入“大圈圈”,科学统筹和整合优质教育资源,积极搭建校际、家校、社区互动共建新平台、新机制,通过抱团、协同、共生,扬长补短,充分发挥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影响、辐射、示范作用,进而带动校际协同发展。全区中高考成绩连年攀高,实现了教育发展中的公平与效率、数量与质量、均衡与优质的统一。

二、先破后立,集团化办学让名校成为“孵化器”

优质均衡发展是在资源均衡的基础上,共享优质的教育资源,其中均衡是前提,核心是优质。如若没有优质资源的“高原”乃至“高峰”,人民群众对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获得感、满意度就是空谈。

区划调整伊始,建邺区就着力破解名校资源稀缺的问题,先后引进了一批名校资源,高起点开办了南师附中新城初中、金陵中学河西分校、中华中学、南京外国语学校河西分校、致远外国语小学等一批名校。同时,通过“集团化办学”,不断放大名校资源,输出名校的管理资源、课程文化和品牌,在全区逐步壮大形成名校群、名校集团群,让名校成为优质均衡办学的“孵化器”。

2016年,建邺区正式组建起南师附中新城教育集团、中华中学教育集团、南京外国语学校河西教育集团和南京致远教育集团,涵盖18所中小学,覆盖全区近70%的学区生。2017年,与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签订合作办学协议,构建合作办学共同体。2017年《建邺区教育地图》在江苏省县域内首个编制完成,区域内151个基础教育设施明确空间布点,标志着建邺区基础教育规划布局全面完成,与规划居住人口相匹配的教育配套用地全面落实,形成了完整的基础教育体系。目前全区基础教育学校常规教学仪器配备100%达省二类标准,90%以上达省一类标准;2/3以上学校建有触屏一体机教室,实现了交互式教学;1/3以上学校音乐教室叠加数字化设备。2017年建邺区首批创建为江苏省基础教育技术装备示范区,校园视频监控系统周界监控模式被列为全市校园安监工程项目的样板。目前,全区小学平均规模达到4轨以上,初中平均规模达8轨以上,区属学校100%达到省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标准,中小学100%创建成为南京市数字化校园,示范级的比例全市第一。

三、破中有立,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全覆盖”

2018年2月6日,教育部公布全国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区县名单,南京建邺区榜上有名。实行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是国家教育治理和教育督导改革的重大制度创新,是对督学责任区建设的深化和完善。责任督学挂牌督导,破解了规范办学的监管难题,架立起一座家校沟通的立交桥。

建邺区早在2014年就率先启动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首批聘任责任督学18人。通过健全工作机制、创新督导方式,实现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全覆盖,初步形成督政、督学、评估监测“三位一体”的教育督导新体系。目前,全区聘任的专兼职督学达48人,初步形成专业、年龄、层级结构合理,以专职为主、专兼职结合,管理型与专家型结合的发展模式。2017年成立建邺区第二届教育发展专家指导委员会,其中有国家督学3人、省督学6人、市督学7人,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专家4人,特聘教育专家为区域教育综合改革、现代教育名区建设献计献策并开展全方位指导。

建邺区全面深化督政、督学、评估监测“三位一体”的教育督导体系建设,推动教育督导工作规范、科学、创新、高效发展。责任督学在中小学挂牌亮相,依法依规入校督导,及时发现、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2016年起,责任督学结合12345热线集中反映的小学下午放学时间偏早问题,建议实施小学生弹性离校。目前全区24所小学共为近5000多名学生提供延时放学的“课后服务”,得到广大家长的一致好评。督委办先后13次委托民调机构对中小学家长开展办学满意度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全区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满意度、社会认可度不断提升。

近年来,建邺区由教育督委办牵头积极参与省级以上各类教育评估创建,实现省级以上各类教育创建评估荣誉“大满贯”。责任督学挂牌督导成为区域教育改革发展的推进器、改善教育生态环境的稳定器、学校规范办学的保护器,有力保障和促进了地方教育改革发展。

四、巧破善立,骨干名师常态流动盘活“一盘棋”

实现义务教育校际教师均衡流动,共享骨干名师资源,其意义不亚于实施“学区制管理”“集团化办学”。当校际师资、课程、管理资源实现均衡化、常态化流动,才能真正实现优质教育的均衡发展。

为此,建邺区巧妙打破骨干名师的校际壁垒,创新实施骨干名师常态化流动新机制,着力盘活师资队伍专业化成长这“一盘大棋”。

2013年以来,建邺区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区管校用”管理体制,出台《建邺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区域流动实施办法》,按照“促进发展、强化合作、总量控制、刚柔有序”流动原则,创造性地实施发展型流动、结构型流动、支教型流动、特色型流动,对骨干名师和工作满6年以上的教师实施校际均衡流动。目前,全区义务教育学校的师生比、骨干教师比例、高一层次学历教师比例以及各校教师结构、教师培养经费投入等重要指标保持良好的均衡,教师流动及区级以上骨干教師流动比例均超过15%,实现了通过教师流动,带动教育均衡和教师成长的双丰收。

为了激励和带动教师专业成长,建邺区按照“成长激励、名师引领、校本研训、梯队培养”的建设策略,全面实施名师引领工程、教师岗位成才计划和春笋行动。通过外引内聘,全区中小学都组建了特级教师工作室,新创设“合格教师、种子教师、能手教师、领衔教师、卓越教师”等教师专业发展能级认定制度,实施五个星级的班主任资质认定,并纳入教师绩效考核。专家指导委员会、校长联席会、督学责任制、首席教师制、名师工作室、兼职(特聘)研训员制等多措并举,有效提升了区域教研、教师专业化的整体水平,促进了师资均衡流动和教师专业成长。一批校本教材正式出版并在全省推广,区域内骨干教师的比例在全市领先。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破立”之道,归根结底是办好人民满意的高品质教育:办好每一所学校,育好每一个学生,成就每一位教师。

责任编辑:颜莹

Approaches to High-Quality and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Compulsory Education

ZHANG Shiming

(Nanjing Jianye Bureau of Education, Nanjing 210019, China)

Abstract: The current basic education reform is facing some important tasks, for example, how to promote compulsory education into a new track of high-quality and balanced development? And how should district bureaus of education explore the paths through skillful destruction and establishment? Jianye District of Nanjing City has explored the new path and mechanism of inter-school alliance, famous school incubation, and teachers mobility, trying to forge a practical sample from the bottom of valley to the highland in basic education, so that we can find a “breaking and making” way of promoting the high-quality and balanced development in regional compulsory education.

Key words: compulsory education; high-quality and balanced development; regional education

猜你喜欢

义务教育
浅谈义务教育乡村教师流失的原因
浅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教师流动政策
税费改革与我国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研究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教师资源配置研究的三重解读
信息技术走进山区教育,揭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篇章
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