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谣+游戏”
2019-02-06徐玲艳
徐玲艳
摘要:儿童的艺术世界是整体合一的。因此,理想的儿童艺术课程也应该是一体化的,具有恩戈麦的色彩,追求统整的力量。当童谣与游戏相遇的时候,就产生了一种恩戈麦式的新型课程,具有复合育人的课程新功能。为了更好地开发会通型的艺术课程,我们采用的策略主要有:情境对应,把童谣语言转化成游戏语言;提取口令,把游戏方法转化成童谣唱词;还原关联,让童谣游戏一体化。
关键词:童谣;游戏;会通式;创造性重组;艺术课程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9)12A-0042-03
童谣与游戏天生属于儿童,儿童也天然地属于童谣与游戏。事实上,每个幼儿园的课程都会涉及童谣,也会有游戏项目,但是把童谣和游戏加以一体化设计的则比较少。这不仅仅是因为课程开发的难度大,还因为课程的开发者缺乏课程统合的意识。然而,未来化的课程必然追求统合的力量。因为未来等待的人才是具有感性智慧的人,擅长系统思维的人。从对儿童未来发展负责的角度出发,开发优质的统合课程已势在必行。纵观幼儿园的课程,艺术与游戏的统合具有最大的自然性。因此“童谣+游戏”课程的一体化开发,应该成为我们的第一要务。
一、“童谣+游戏”的课程特质
“童谣+游戏”园本课程主要采用一种恩戈麦的方式加以呈现。“恩戈麦”原先是一种非洲的大鼓,鼓手用手或木棍击出强烈节奏,舞者跟着节奏劲舞。《本能的缪斯》的作者布约克沃尔德借用这个来自非洲的词语,来指称一种儿童自发性的艺术活动方式——游戏、舞蹈、音乐、语言的一体化表演。布约克沃尔德认为,成人已经失去了太多的从整体上感觉这个世界和在这个整体的世界中生存的能力,而儿童则拥有这一能力,对这个世界,儿童能“看个完整”。布约克沃尔德把儿童的这种能力,称为恩戈麦能力[1] 。
“童谣+游戏”的最大特点是通过创造性重组,在美育与游戏之间会通,在执行规则与参与创新之间对接,从而实现童谣与游戏的深度融合,从而创造出一种具有恩戈麦色彩的会通式新课程。
一是“童谣+游戏”体现了园本课程的创美性。和一般的游戏相比,“童谣+游戏”一方面因游戏融入了音乐元素,而更具美感;另一方面,游戏激发童谣释放出更丰富的游戏元素,而更具动感。双向的融合改造,童谣与游戏的匹配转译,都是富有创意的工作,充分体现了课程设计的理念。
二是“童谣+游戏”体现了园本课程的统整性。该课程围绕音乐主题,把语言艺术、童年游戏完美地融合起来:原先沉默的游戏,有了歌词;原先无章法的游戏,有了童谣的旋律;原先静态的童谣,有了动感的表演;原先小众的童谣,有了宏大的互动。童谣+游戏,不再是童谣,也不再是游戏,它有了新的灵魂,那就是童谣与游戏的灵魂的会通合一。
三是“童谣+游戏”体现了园本课程的全感性。该课程能够把儿童更多的感官唤醒,并带动到“+”式课程的学习中来。眼的追视,口的歌唱,耳的聆听,身的游戏,心的体验……几乎儿童的所有感官都可以参与到“+”式学习中来,形成高感体验。
二、“童谣+游戏”课程的开发价值
幼儿园可以统合的课程与项目很多,为什么要强调童谣与游戏课程的一体化开发呢?从课程学与全人教育的视域出发,我们至少可以探察到“童谣+游戏”统合课程的四大价值:
第一,就目前课程开发的总体趋向而言,单一课程逐渐走向没落,统合课程正方兴未艾。因为未来等待的人才,是具有系统思维的人。而具有系统思维的人,需要用一体化的统合课程来培养。所以,我们需要改变童谣课程与游戏课程分离的状况,让它们实现有机地关联,最终走向一体化。
第二,就儿童的天性而言,童谣与游戏都是他(她)的最爱,都是他(她)的工作。将语言表达、艺术表演、游戏活动统合起来加以一体化地表现,是他们内心的自然律动与真实渴望。将童谣与游戏加以整合,形成新质的课程,正好符合了恩戈麦的特征与要素——艺术化、游戏化的缪斯特性。童谣与游戏的一体化开发,是儿童化指数最高的项目。
第三,就童年美学的主体思想而言,与静观美学相比,参与美学更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幼儿天生好动。他們喜欢游戏,因为游戏可以“折射”现实,为想象插上飞翔的翅膀;他们喜欢童谣,因为童谣可以让他们获得生命的律动,心灵的律动。如果将童谣和游戏实现关联型统合,就可以让儿童更好地参与到“童谣+游戏”的创美表现中来。同时,这种复合型活动课程可以让儿童的更多感官参与到恩戈麦表演中来,全方位提升儿童的参与指数。
第四,就未来概念时代的核心智慧来说,“童谣+游戏”有助于配合未来人才必备的“感性智慧”。童谣加入了游戏,需要儿童先设计方案,再统合集体的想法,可以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共情力、合作力;游戏联通了童谣,就有了故事情节与意义,营造出一种开放式、互动式、引导式的活动环境,可以让儿童在角色体验中辨别真善美。创造力、共情力、合作力、辨别力等等,是未来概念时代所需要的高感性智慧[2]。
三、“童谣+游戏”课程的统合策略
童谣+游戏的自然编配,遵循的是参与美学,奏响的是生命和谐。我们需要让所有的教师与学生都积极参与到会通艺术的创编中来,以便实现最优化的创造重组。
1.童谣的游戏化改编:情境对应,把童谣语言转化成游戏语言
童谣有两种解释:第一,有韵的诗歌形式的儿童故事;第二,在儿童中间流行的歌谣,形式比较简短。这两种含义都告诉我们,童谣都是有具体的故事内容的,而且大多是富有动感与趣味的。因此,童谣的主题内容实际上内置了“游戏性”。童谣中的每一个词句都是一种明确的提示,都对应着一个游戏动作。我们完全可以带着幼儿根据童谣的内容去改编出一个主题对应、节奏适宜的游戏来。这种改编,实际上就是把童谣的语言改编成游戏的语言。比如听了童谣《会走的花》:“哗哗哗,下雨啦,起来一群小娃娃。红的伞,绿的伞,路上开满会走的花。”我们就可以让幼儿想一想可以用上哪些游戏材料。他们很快从童谣中找到“红的伞”“绿的伞”,再根据“路上开满会走的花”,设计出红伞队与绿伞队的相互对抗,比赛团队快速行走的游戏方案。完成改编之后,教师就把童谣和游戏合起来,让幼儿一边唱童谣《会走的花》,一边玩“举伞行走”的游戏。
2.游戏的童谣化创编:提取口令,把游戏方法转化成童谣唱词
幼儿游戏的情节性较强,往往还会配上口令或情境提示。这就有利于我们为情境游戏创编出一个匹配的童谣来。游戏“大风和树叶”的玩法是:幼儿扮演树叶,四散蹲在场地上,教师扮演大风。游戏开始,大风说:“起风了!”张开两臂绕幼儿走,小树叶则站起来轻轻地跑。大风又说:“大风刮起来了!”张开双臂发出“呼呼呼”的风声,幼儿则开始快跑。大风说:“风小了”,幼儿则开始慢跑……重复几次后,风说:“风停了”,幼儿则蹲下。我们认真研究上述游戏的玩法,聚焦“口令”,从游戏的玩法与规则中提取出形象化的语言元素,编写成妙趣横生的童谣:“我们都是小树叶,散开散开蹲地上;起风了、起风了,树葉起来轻轻跑;刮大风了刮大风,树叶树叶飞快跑;风小了、风小了,树叶树叶慢慢跑;风停了、风停了,树叶树叶蹲下来。”
3.童谣与游戏的自然配对:还原关联,让童谣游戏一体化
童谣与游戏,是天生的双胞胎。幼儿唱着童谣,情不自禁地就会摇摆起来,表演起来,玩耍起来;做着游戏,投入了,开心了,便会自然而然地唱起来。在儿童的世界里,童谣与游戏是生活这枚耀眼硬币的正反两面。童谣离不开游戏,游戏也离不开童谣。正因为童谣与游戏存在着不可割舍的血缘关系,所以有的童谣就有配套的游戏,有的游戏本身就有关联的童谣。我们在选择童谣或游戏的时候,需要再多一个搜索的程序:好游戏,找一找它有没有匹配的童谣;好童谣,找一找有没有匹配的游戏。比如,带幼儿玩“拉大锯”的游戏时,选择两两对坐,双脚自然盘曲,双手对握,随儿歌节奏做拉锯似的前俯后仰动作。我们就可以去寻找一下那个最般配的同名童谣:“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看大戏。看的什么戏?看的《西游记》,接姑娘,请女婿,就是不让×××去。”如此,童谣与游戏携手而出,自然天成,既可以有效锻炼幼儿的大臂肌肉群,也可以更好地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童谣与游戏的一体化课程,是最自然的融合课程,可以充分释放复合课程的强强效应。借助于童谣与游戏的统合的力量,足以激发幼儿的艺术潜能与游戏精神,让每个儿童都能拥有饱满、绵长的艺术童年。
参考文献:
[1]让-罗尔·布约克沃尔德.本能的缪斯[M].王毅,孙小鸿,李明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54 .
[2]陈怡倩.统整的力量:直击STEAM核心的课程设计 [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2017:105.
责任编辑:李韦
Nursery Rhymes + Games: Creative Reorganization of Integrated Art Curriculum
XU Lingyan
(Tongzhou Center for Teacher Development, Nantong 226300, China)
Abstract: Childrens art world is integrated and ideal art curriculum for children should be unified with the color of Ngoma and united power. When nursery rhymes meet games, they can yield a kind of new curriculum with a new function of education. To better develop the integrated art curriculum, we can employ the following strategies: contextual mapping to change nursery rhyme language into game language, extracting the password to change the game methods into nursery rhyme lyrics, and restoring connection to unify nursery rhymes with games.
Key words: nursery rhyme + game; integration; creative reorgan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