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五四精神 做新时代有为青年
2019-02-06于艳
摘要:知史、懂史,才能在历史中学会借鉴,青年群体应该认识和把握五四运动相关的基本概念,学习五四精神的科学内涵。比较五四运动时期青年与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任务,弘扬五四精神永远在路上,争做能扛起时代重任和不辜负历史使命的新时代有为青年。
关键词:五四精神;爱国;新时代;青年
中图分类号:D432.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19)22-0029-03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内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孕育出伟大的时代精神。虽然5月4日那一天已经过去了,但五四精神历久弥新,这种精神值得每一天铭记在心。
一、知史、懂史 方能鉴史
(一)五四运动和五四时期
五四运动,是指发生在1919年5月4日及以后数月的一场爱国运动,巴黎维和外交的失败无疑是这场运动的最大推动力。北京高校青年学生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反对中国代表在合约上签字而发起的一场爱国运动。
而大家经常提及的另一个概念是——五四时期,很明显这是一个历史阶段,不是一个时间点。严格地说,五四时期是指从1915年9月《青年》杂志创办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期,称为五四时期。[1]
(二)五四精神
五四精神是五四运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精神。五四精神内涵丰富。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五四精神的解读逐渐加深。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五四运动时,面对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一批爱国青年挺身而出,全国民众奋起抗争,誓言‘国土不可断送、人民不可低头,奏响了浩气长存的爱国主义壮歌。”[2]这是我们对新时代五四精神的最新定义。
(三)五四运动与青年
在五四精神的传承过程中,我们更多地肯定的是青年的作用,青年是社会运动群体中的新鲜血液。在这里我们讲的青年更多的是青年学生群体,在100年前的五四运动上,参与其中的青年大部分是高校里的学生。習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说:“青年是整个运动中最活跃、最有活力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中,民族的希望在青年中。今天,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最好的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2]
我们一直把五四运动定义为一场青年的爱国运动,为什么有这种说法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首先,从五四运动的主体可以看出,青年学生是运动的发起者。为了迫使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维护国家利益,1919年5月4日下午,有3000多名学生,他们来自北京大学和师范大学等13所高校。他们不怕牺牲,冲破军警的阻挠,为扩大影响,他们走到天安门前发表演讲,然后举行示威游行。让“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合约签字”等口号回荡在京城的上空,青年首次大规模地发起运动,传递着高涨的爱国情绪。北京的爱国主义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迅速蔓延,反帝反封建运动也随着野蛮的镇压发展起来。
其次从五四运动的牵头者来看。青年学生是有知识、有思想、有行动力的一批新生力量,在内外交困、民不聊生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他们承担起自己的使命,走上街头,迅速造势,并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果。在新文化运动过程中,青年学生作为社会上思想十分活跃的群体,为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起到了积极作用。因此,我们在谈及五四运动时,更多的是纪念青年群体在运动中作用的发挥。[3]
(四)关于五四运动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
关于五四运动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这个问题,有两种不同的声音。《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指出“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首先在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上,认为五四运动是历史上首次将斗争锋芒直指帝国主义的爱国运动,辛亥革命期间,以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还对帝国主义有幻想。李大钊和陈独秀在对帝国主义列强的分析中强调,美国、英国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如日本,都是贪图中国的强盗集团。李大钊同志于1919年写了《秘密外交与强盗世界》一文,对五四爱国运动和帝国主义的“强盗集团”做了阐述,他指出:“我们反对欧洲赃物分配会议规定的对山东的做法,这不是狭隘的爱国主义,而是在强盗的世界里与侵略和抢劫作斗争。”[4]112陈独秀于1919年5月4日在《每周评论》上发文指出:“巴黎和会,各国都重在本国的权利,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威尔逊总统十四条宣言,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他还说:“巴黎和平会议和世界是永久和平的,人类真正的幸福相隔十万八千里。”全世界的人都不可能站起来直接解决这个问题。[1]这对于五四运动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第二,五四运动是完全反对封建主义吗?辛亥革命期间,国民党政府对封建主义的性质还比较模糊。孙中山幻想西南军阀进攻北方军阀。1918年的护法运动失败后,彻底认清现实。孙中山此时才发出“南与北乃如一丘之貉”的感慨。五四运动时期,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相互勾结的狰狞面目逐渐暴露,人们开始将矛头直指封建势力的代表北洋军阀,发出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口号。
但也有学者反对五四运动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这一说法。就反对帝国主义而言,一些学者认为五四运动反对帝国主义还不够彻底,认为五四运动主要反对的目标是日本帝国主义,对美国等其他帝国主义反对并不强烈。关于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的说法,有学者认为五四运动对封建势力的反对更多地体现在政治上和文化上,而对封建统治阶级的经济基础并没有涉及太多,因此是不彻底的。[5]
针对上述两种观点,我认为各有合理之处,但两者的出发点是不一样的。前者说五四运动中反对封建主义的彻底性主要是从反对的坚定性来说,而后者认为不是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主要是从全面性的角度出发的。同样的逻辑也适用于反帝国主义的斗争。因此,今天我们仍坚持五四运动是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历史判断。
(五)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界线
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界线定在五四运动,学界对这一问题一直有不同的声音。传统观点认为,领导权的改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但有学者对此提出异议,例如1989年陶季邑先生在他的文章《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分界新论》中提出,工人阶级虽然参加了五四运动,但不是领导阶级,也没有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从指导思想方面来讲,马克思主义理论只被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所认识接纳,但此时,马克思主义思想并没有成为整个运动的指导思想。所以将1919年的五四运动定为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界线的说法也是存在争议的。[6]我个人赞成前者的观点。虽然在无产阶级刚刚登上历史舞台时是不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也是一种刚刚被传播尚未形成体系的思想,但工人阶级确实从那时起就踏上了历史舞台,因此我认为五四运动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二、忆初心,担使命,便有力量
(一)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一初心和使命支撑着中国共产党人走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艰辛路程,带领中国人民走过新中国的成立后站起来、到改革开放后富起来的阶段,并在新时代强起来的道路上不断前进。现在是社会转型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期,青年群体在五四运动当中扮演了时代弄潮儿的角色,将旧中国的社会从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带进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那么在新时代社会转型的关键期,青年更应起到先锋模范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北京大学时强调,“当代青年是同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人……我衷心希望每一个青年都应该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辱时代的使命,不负人民的期望。”[7]
(二)牢记初心和使命——力量的源泉
青年人应该将自己的初心和使命时刻铭记在心,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牢记初心和使命,有利于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追求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有长远的奋斗目标,就会坚定方向不迷茫;牢记初心和使命,有利于青年学生时刻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经受得起群众的监督和考验;牢记初心和使命,有利于青年群体明确责任,增强使命感和荣誉感,推动青年群体继续奋进,为中国的发展贡献力量。
三、识利弊,懂扬弃,即可通今
马克思认为,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应当将历史分析方法与阶级分析方法相结合。同理,我们在五四运动的借鉴方面,也要放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来看,不能把五四运动时期的整个过程都搬到新时代来用。五四运动时,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今天,我们正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成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面对社会环境的变化,我们的斗争方式也应该随之变化,从五四运动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方面的经验。
首先,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标准,时刻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来鞭策自己,最重要的要践行爱国主义这个核心精神。在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爱国的方式可以体现在多方面,既可以表现为国家航天事业、科学技术突破等方面做出卓越贡献,也可以体现在一个教师对岗位的坚守,一个医生对自己职业的热爱,一个环卫工人对生态环境的呵护。那么当下青年学生爱国就要体现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升个人修养品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次,在五四运动爆发初期,北京等3000多名高校的学生冲破围墙到天安门广场游行,受到反动政府势力的镇压并有部分学生被捕。这是五四时期青年学生的爱国方式,当国家主权受到侵犯时,义无反顾地起来发声。在今天,我们可以通过行政、司法等多种方式来维护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合法权益,切勿采用极端的方式,要理性发声,恰当维权。
第三,五四运动爆发时,青年学生走出校园,上街游行,这是一种政治的选择,为了表达自己对国家政治的一种态度,他们不怕牺牲、勇于斗争,北京高校学生运动影响迅速播及全国各地,天津、上海、广州、南京和杭州的學生和工人及时作出了回应,轰动全国甚至国外,由此可见青年群体在社会上政治影响力之大。在今天,随着青年学生政治素质的不断提升,应该更多地参与到政治生活中来,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
四、总结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在五四时期,青年群体扛起了反帝反封建的旗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社会主义新时代,青年应该牢记自己的使命,承担自己的重任。“广大青年要努力成为有理想、有学问、有才干的实业家,在新时代干出一番事业。”[7]
参考文献:
[1]彭明.五四运动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2]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新华网,2019-04-30.
[3]朱红,马彬.当代青年学生对“五四”认识的调查[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9(3).
[4]李大钊.李大钊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5]聂玉宽.正确认识“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3).
[6]陶季邑.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分界新论[J].贵州文史丛刊,1989(3).
[7]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新华社,2018-05-03.
作者简介:于艳(1995—),女,蒙古族,单位为天津师范大学,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责任编辑:御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