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中实行学分制教务管理方式的研究
2019-02-03杨柳
杨柳
[摘 要] 学分制是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普遍采用的教务管理模式,这种教务管理模式给予了学生充分的自主权,核心主要是以选修课为基础,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选修课,教师根据学生各个学科的分数来计算学分,考核学生的综合成绩。学分制受到了广大学生的喜爱,也提升了教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值得中职学校来借鉴,但是学分制对于信息系统的依赖比较重,这对于中职教务管理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再加上中职学生信息化素养和文化素养薄弱,也为学分制在中职学校的实施增添了一些不确定性。主要论述了学分制在中职学校教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学分制教务管理方式的策略。
[关 键 词] 中职学校;学分制;教务管理;开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6-0280-02
学分制体现的是“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和人性化管理理论,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所以得到了学生的喜爱;学分制利用学分来衡量学生的学习量,让学生选择自己擅长的选修课,实现学习上的扬长避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学分制采用了先进的大数据和专业的信息系统,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教务处的工作量。笔者认为中职学校想要在教务管理中实施学分制,需要结合中职制造业教育特色,创建校本特色选修课程;建立专业化的教务管理系统,提升教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开展教师培训,提升教务处教师的信息化素养,提升他们对教务系统的操作能力;创建科学、合理的学生评价体系和奖励机制。学分制对于很多中职学校来说还是一个新鲜事物,还处于一个摸索阶段,教师在教务管理工作中要积极借鉴高等院校的管理经验,结合中职教育特色,对学分制进行完善,走出一条特色的中职学分制教务管理之路。
一、学分制的内涵和特点
顾名思义,学分制就是用学生来衡量学生的学习能力、考核学生是否符合毕业标准,目前主要是在我国各大高校推行。学生在学分制的指引下选择自己的课程进行学习,给予了学生发挥特长的机会,学生对自己喜欢的课程学习兴趣更加浓厚,自课堂学习中更加投入,让有限的教育资源发挥了最大的价值,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打平常分和学生的考试成绩构成最终成绩,获取相应的学分,根据学生学期末的累计学分,达到学校要求的最低学分才可以允许毕业。
学分制具有鲜明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灵活性强、学生自主性强、教育资源利用率高。学分制也属于是一种教学管理制度,以选修课为基础,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自己擅长的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培育模式。学分制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课程、老师、上课时间等,机动灵活性比较强;顺应了学生的天性,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增加了教务管理的弹性;提升了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不同专业、不同班级的学生因为共同的爱好聚集在一起,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
二、中职学校实行学分制教务管理方式面临的困境
(一)教务处教师信息化素养有待提升
学分制的主要媒介就是信息化教务管理系统,大多数中职学校教务处的教师都是以中老年教师为主,这些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操作不是很娴熟。学分制无论是选修课的选修、公共课的申报、学生成绩的汇总等都是依赖教务管理系统,对于教师的信息化素养要求比较高,中职教务处教师在信息化素养上比较薄弱,影响了学分制的实施。
(二)中职学校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特殊性
中职学校教育体系和高等院校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尤其是在课程设置上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中职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信息化素养和大学生还是有差距的,所以课程设置上主要是以職业教育为主,在设置选修课、公共课上有很大的局限性,如何在众多课程中进行筛选,是一个大工程。
(三)教务管理系统的构建进展缓慢
中职学校虽然已经基本实现了校园网络覆盖,但是在硬件和软件设施上和高等院校还是有差距的,学分制对教务管理工作的软件和硬件设施要求都比较高。想要实施学分制需要构建信息化教务管理系统,制定规范化、科学化的选课系统、考勤系统、成绩汇总、学分核算系统等,为学分制的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学分制在中职教务管理工作中的优势
(一)更能挖掘中职学生的特长
中职学生虽然文化课比较薄弱,但是在艺术、体育、机械等方面还是具有很明显的优势,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执行力也比较突出。传统的学年制束缚了中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刚性的课堂考核制度,不利于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学分制可以让学生发挥自身特长,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来学习,充分扬长避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利于树立中职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二)有利于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传统中职教育管理中还要负责教师的排课,很多时候中职教师都是身兼数职,负责不同专业的教学任务,有时会出现本专业学生不感兴趣,其他专业学生想学却又学习不到的局面。学分制可以帮助师生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开设选修课,让喜欢某个课程的学生来学习,针对选修人数比较多的课程,可以增设授课教师和课时,避免了教育资源的浪费,也让学生学习到了自己想学的知识。
(三)有利于构建多元化的育人模式
21世纪是复合型人才竞争的时代,教育管理模式中学生只能学习到本专业的知识,如果学生想要学习其他专业的知识只能自学,影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学分制有助于打破专业之间的壁垒,让学生进行跨专业学习,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学习,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通过学分制可以把自己最新的教改成果、职业教育特色、本专业最新的科研资讯传达给学生,提升教学有效性。
四、学分制在中职学校教务管理工作中的运用策略
(一)结合职业教育特色,构建本校特色选修课程
中职学校是以培养优质职业人才为目标,笔者认为在开展学分制教务管理时,应该以凸显职业教育特色为纲领,构建特色校本选修课程体系。学校和教务处要结合本校的办校特色和优势专业,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剔除不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就业需求、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实用价值不高的课程,开设凸显优势专业特色,具有延伸和补充性的选修课程。例如结合国务院今年最新颁布的“职教二十条”文件,开设工匠精神、“1+X”证书制度、职业资格考试等相关课程,在专注学生职业专业技能的同时通入职业精神教育,培养中职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鼓励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提升就业竞争力。教务管理工作是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来服务的,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摒弃传统的分数和教学第一的理念,转向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组织教师进行培训,提升教师队伍的信息化素养
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教育教学的必然趋势,教师要积极学习信息技术,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更好地传达知识。教务管理工作属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后勤保障,为一线教师的教学“提供弹药”,为教师科学排课、准备教学设备、安排课程体系;为学生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让学生及时了解课程安排、学习资料的下载、学分成绩的查询等。这些工作都是依靠专业的教务管理系统来完成操作,学校要定期组织教务处教师进行培训,学习本校教务管理系统的操作,例如如何在系统中下发通知、下发本学期学习计划、教师课程安排、学生选课机制的标准和时间、学分考核的标准等,提升教师的操作水准,更好地为广大师生服务。
(三)创建信息化综合教务管理系统,提升工作有效性
学分制视角下的教务管理内容更加多样化,使用人数也越来越多,这给教务信息管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笔者认为中职学校在构建教务管理系统时,应该充分考虑教师、学生、学校的需求,综合各方因素构建综合性教务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应该涵盖了选修课申报、公共课信息、专业课程安排、学期学分考核标准、学分制等级划分、教师排课安排、考试安排等信息,教师和学生通过账号访问系统,随时随地查询学习、教学信息,方便教师的教学和学生学习计划的制订。此外,综合教务管理系统的维护与更新也是重中之重,例如在每学期选课高峰期,访问教务系统的学生量激增,很容易造成系统的崩溃,教务处要提前做好风险防范,最好是专人负责留守,为学生顺利选课保驾护航;此外,教务处还要及时更新系统信息,例如选修课上课时间、授课教师;合理安排教师的授课时间,避免教师资源的浪费;及时更新学生的学籍信息,完善学生学籍的管理工作。
(四)构建科学、完善的评价机制和奖励机制
学分制的实施,可以逐渐打破专业之间、年级之间的限制,让跨专业、跨年级学习成为可能,但是也带来了一些风险,例如学生集体荣誉感减弱、师生之间交流时间减少、课程安排出现“撞车”等。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提升学生使用综合教务管理系统的体验感,为广大师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笔者认为应该构建综合评价体系和奖励机制,基于学生的学分,这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设立不同的考核标准,例如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学分绩点、社会实践评价、创新能力、获奖经历、科技研发成果等,综合衡量学生能力。針对一些表现优异的中职学生要给予及时的奖励,例如把优秀学生纳入助学奖、奖学金评比范畴、优秀毕业生评选中,为其他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营造一个良性竞争氛围。教务管理工作是展现校园文化的窗口,在管理工作中要融入学分制,彰显人性化管理理论和“以生为本”理念,展现中职职业教育的特色。
综上所述,中职教务管理方式要结合现代职业教育理念,融入学分制来扬长避短,挖掘中职学生的学习潜力;构建综合性信息化教务管理系统,为教师教学提供便利,为学生学习提供方便;学分制可以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权,让学生在优势学科上得到更好的发展,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运用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教务处管理工作效率,促进现代职业教育的改革。任何新生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探索和完善的过程,中职学校要坚持工匠精神,打造具备中职教育特色的学分制,提升教务管理方式的创新。
参考文献:
[1]黄宇飞,鲁新明.学分制下滇西本科院校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价值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24):141-142.
[2]朱小雪.学分制下的高校教务管理工作思考[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29(11):17-18.
[3]罗长楠.学分制背景下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18,32(5):136-137.
[4]郑丽丹.对学分制下高校成绩管理工作的思考[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8,20(6):33-34,37.
◎编辑 司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