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职数学教学现状与对策探究
2019-02-03王国防
王国防
[摘 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事业也愈发重视。中职教育作为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对我国社会经济建设有一定的推进作用。不可否认,中职教育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较之前已经有了很大的创新改革,目前已应用至课堂,初见成效。但当前中职院校的数学教学方式与设定的教学目标仍存在一定偏差,如何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是中职院校教师首当重点考虑的问题。对现阶段中职院校的现状进行了剖析,并基于此提出几点改善措施,旨在为中职院校的数学教学工作提供一定借鉴。
[关 键 词] 中职院校;数学教学;现状;改善措施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6-0088-02
社會的不断发展使国家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其中数学学科较其他学科而言,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在中职院校教学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因此,在实际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理论方面的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其应用能力。但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仍然不太乐观。
一、中职学校数学改革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
数学在中职院校教学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教学改革对中职数学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应当引起学校和教师的高度重视。首先,数学知识有利于中职学生后续的学习,能够为其之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数学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认识、分析和总结问题的能力,对其思维能力的扩展和逻辑能力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为将其培养成符合社会人才需求的全能型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只有在学好数学的基础上其他学科才能得到完全的发展。
二、中职学校的数学学科教学现状
(一)中职院校数学学科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较为落后
导致中职院校数学教学效率低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中职院校数学教材和大纲过于落后。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特点及教学性质等是教学大纲的主要组成成分,教学大纲对中职院校来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大多职业院校仍沿用着之前老套死板的教学大纲,未能及时做出相应调整和改进,从而导致中职院校数学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都较为落后,跟不上时代潮流,无法满足当前学生的教育需求。
(二)中职院校的学生知识水平高低不齐
不可置否,中职院校所录取的学生大多都是中考未能进入高中的学生,这些学生的底子本身就比较薄弱,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也略有欠缺,再加上每个学生的兴趣不一样,这就使学生之间的知识差距越拉越大。职业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意识不到学生之间个体存有差异的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普遍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不注重因材施教,这就致使原本对数学学习兴趣不高的学生逐渐产生厌学的负面情绪,从而降低整个课堂教学效率,拉低了教学质量,这对学生的个人发展也是十分不利的。
(三)中职学校对数学教学不重视
通过对各大中职院校的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大多中职院校并不注重数学教学,从师资配置和资金配置方面来看,我国中职院校的教师队伍不够优质,优质专业的教师数量较少,而且教学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教学设施和设备也不够充足,学生对数学教学的态度也比较茫然,认识不到其重要性。这种从理念上根本不重视数学教学直接影响了中职院校数学教育的教学质量,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四)基础课程未与专业课程达成统一
通过对我国文化基础课程调查发现,各个学科之间相互独立,但其教材知识仍有很强的逻辑性和紧密连接性。对于职业院校而言也是一样,从知识层面来看,其各门学科间的知识体系还是有所联系。但由于就业、师资队伍等内外部因素使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一直处于相互分离的状态。
三、中职学校数学教学对策分析
注重学生的技能性培养是中职院校与普通高校的最大差异,这就使两者在教育理念上存有着巨大差距。“以技能为培养重心,教师学生作为双主体”是中职院校的教学理念,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可采取以下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教学知识,将问题分析和教学目标有效的糅合起来。
(一)通过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中职院校数学教师应当以数学教材为基础,结合学生当前情况制定适合学生的导学提纲,可以从旧知识入手,逐渐引入新知识,也可以借助些许案例抛出问题。但数学教师在课程导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自己所提出的问题一定是学生无法利用现有知识解决但又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进一步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其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课堂导入是中职院校数学教学过程中最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环节,这一环节的设定一定要能够“引人入胜”。
以《指数函数》一节为例,因为中职院校学生的基础较差且对数学学习没有太大兴趣,所以在课堂导入环节可以设定课件演示和动手实操两个环节,通过此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其注意力,还能为学生之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在讲授这节课知识点之前,可以让每位学生拿出一张纸,不断将纸对折并计算其面积,总结折叠次数x和纸张面积y的规律,列出函数表达式。然后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演示细胞分裂,让其列出细胞分裂的次数x与细胞个数y之间的函数表达式。引导学生探究指数函数定义域,并告诉学生这与之后要学习的指数函数定义域存在差别,给其设置悬念。
另外,在课堂导入环节老师可以给学生抛出多个问题,引导其更好地进行预习。为了取得更好的预习效果,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讨论本章节的重难点问题,并积极与外组讨论,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此一来,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还可以培养其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引导学生认真研读问题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教材进行仔细研读,教师可以将本章节的重难点列举出来,给学生提出问题,并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其在研读完教材后回答这些问题,对教材中的概念和公式要求学生理解并背诵,了解教材中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之后再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问题,如此一来,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对其自信心的建立也有一定积极作用。
比如在学习集合中真子集一小节时,数学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几个任务要求:
1.集合的真子集与集合的子集有哪些区别?
2.什么样的集合可以被称作真子集?
3.列举一个真子集的例子。
4.用自己的语言分别概括一下子集与真子集的特征。
可以看出,上面4个问题难度不一,数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层次让其对不同问题做出回答,由此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其学习兴趣。
(三)通过讨论简化教学难点
在学生预习完本章节内容后,为了加强学生对章节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可以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但教师在进行分组时一定要注意学生的不同层次,避免出现层次差距过大的现象,将实力相当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不但能够培养其合作精神,还能拓展其思维能力。
还是以“集合”一章为例,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何为“集合”,教师可以提出讨论问题,比如:现在你要开一家超市,现有面包、尺子、饮料、中性笔等物品,你该如何放置才能吸引顾客呢?这个问题源于实际,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反思,可以把尺子、钢笔放在同一货架,货架的名称就叫“文具区”;把食品放置在同一货架,称之为“食品区”。如此一来,学生就很简单地理解集合的定义了,这对教学效率的提高是极其有帮助的。此外,学生会提出各种各样的放置方式,与此同时,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也能得到锻炼。
(四)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和解释
新课改提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明确自己的角色是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培养其自助思考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一定要注意授课的方式和策略,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可以让学生主讲,老师为辅进行补充说明,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预习能力和独立思考力。但对一些比较难的问题,教师一定要仔细进行分析,做好讲解工作。在讲解过程中一定要由浅至深,循序渐进,不可一味死板灌输。如此一来不但可以加强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还能激发其求知欲。
(五)多加练习以巩固课堂学习的知识
在進行随堂测验时,数学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题型,保证让全体学生参与进来。
比如在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测验时,可以根据学生层次将测验题型分为以下三种:(1)基础测试,就是以概念定义为主,主要目的就是让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通过此次测验可以加深对定义以及公式的理解,比如证明sin260°+cos230°=1;(2)归纳总结,层层递进,比如如何证明两平面互相垂直,其第一步就是证明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再证明线与面垂直,最后证明出两平面互相垂直。这类题型适用于中等层次的学生;(3)练习解题方法,根据之前掌握的知识和解题思路,对现有问题进行举一反三,从而解决问题。如此一来,可以让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增强自信心,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可以让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可以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思维更加开阔。
综上所述,我国中职院校的数学教学不管是从理念上还是教育方式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中职院校一定要改变其教学策略,坚持“学生为主体,老师为辅”的教学理念,结合当前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大纲,注重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如此一来,不但能极大程度的提高中职院校的数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还能为学生之后的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杰平.中职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16):160.
[2]周红.中职数学教学现状与对策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21):108-109.
[3]阳如云.中职数学教学现状及教学策略的探究[J].亚太教育,2019(5):109.
[4]孙兆祥.中职数学教学面临的困境及解决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9(28):248.
[5]吴德炳.关于中职数学教学中应用“问题探究法”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4(23):143-144.
[6]张运英.关于中职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等职业教育,2012(16):34-36.
◎编辑 陈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