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维吾尔族学生使用汉语量词偏误研究综述

2019-02-03王子亮

青年文学家 2019年36期
关键词:偏误分析

摘  要:本文从分析了从2003年至今的维吾尔族学生使用汉语量词偏误的相关研究成果,主要对其中偏误的分类、原因分析、教学策略进行了梳理,并对未来的研究趋势提出建议。

关键词:维吾尔族学生;汉语量词;偏误分析

作者简介:王子亮(1993-),男,蒙古族,新疆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36--02

一、引言

筆者遍检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选取了与主题相关的部分文献,对这些文献进行分析、梳理,总结研究成果点,以期对新疆少数民族量词汉语教学有所帮助。

二、文相关献研究成果

针对量词偏误的研究首见于张波的《民族学生使用汉语量词偏误分析》(2003),在这篇文章中,首先对维汉语量词的概念和语法特点进行了概述,其次对民族学生在量词使用所产生的偏误进行了归类和分析。他将民族学生产生的偏误类型归为:运用错误、漏用、理解错误三类并举出相应实例。其中有所欠缺的是:1.未说明其语料来源;2.对偏误类型的划分不够细致;3.文中所举部分例证较为牵强;4.分析偏误产生的原因不够深入;5.缺乏相应的教学策略。但作为首次针对民族学生所产生的量词偏误分析,对后来的研究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在2006年发表的《维吾尔族学生学习汉语量词偏误分析》一文中,夏迪娅·伊布拉音选取了新疆不同地区的六所中学,对初中级维吾尔族学生习得量词的偏误为例,探讨了造成偏误的原因及规律。此文中将学生产生的偏误类型归为量词的误用、泛化和遗漏三种,在量词的误用中又分别对个体量词、集合量词以及专职量词进行了分析。夏迪娅指出造成偏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1.量词中同音异形词造成混用;2.不明汉语量词语义具有评价意义的选择,所造成的误用;3.在现代汉语中有部分量词存在着共性,但在语义分布和运用上又有着细微的差别,在分辨不清时就会造成误用;4.对专职量词的使用习惯不了解造成的误用;5.因母语负迁移造成量词的遗漏。针对这几方面的偏误,夏迪娅也提出了相关的教学策略:1.对学生讲清个体量词的形象性作用的具体表现;2.通过比较让学生掌握近义量词;3.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借用量词的性质和意义,从而更好地掌握它们的表达方式。

张妍哲在《维吾尔族学生汉语量词习得偏误分析》(2009)中以新疆大学人文学院部分维吾尔族学生的作业为语料,通过与汉语量词特点的对比分析直观地呈现了二者的区别与联系,并探析了出现偏误的原因。文中将偏误类型分为:1.量词使用的泛化;2.量词的遗漏;3.同音异形量词的误用;4.量词受母语语序影响产生的错误;5.量词的情态色彩把握不准确。这篇文章将汉语与维吾尔语的量词使用的异同以表格方式呈现,虽然没有另设篇幅提出教学方法,但通过对比以及偏误的分析直接呈现出了教学中会出现的难易之处。

徐雪琴在《少数民族汉语量词掌握情况考查》(2010)中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新疆喀什师范学院维吾尔族预科生汉语名量词的掌握进行了考察,对教材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教学建议。问卷主分为“一量多名”和“一名多量”两部分,考察的结果是:1.不理解一个量词能和多个名词搭配;2.不理解一个名词可以与多个量词搭配。在这两个问题上学生大多都会受到固定搭配模式和机械记忆的影响。在教材方面:1.学生使用的教材没有专门针对出现的名量词进行解释。针对教学提出了两阶段的教学目标:1.第一阶段要求教师对量词的语义特征进行分析,帮助学生认知同一个量词各层次语义之间隐喻性的扩展;2.教师要向学生解释抽象名词与名量词之间的联系和使用名量词的依据,揭示固定搭配后的类比推理思维。

崔新丹在《少数民族学生习得汉语量词的偏误分析》(2013)一文中,根据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汉语量词时出现的病句,将其中出现的偏误主要归为以下几类:1.量词的丢失;2.对汉语量词的形成理据性掌握不透;3.物量词和动量词的误用;4.物量词的“个”的滥用。与之前学者的研究不同的是,崔新丹讨论了动量词和物量词的互相混用问题,提到少数民族学生不理解动量词和物量词之间的区别。

李遐在《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名量词使用中的认知特点分析》(2008)中首次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新疆少数民族在使用汉语量词时的偏误。在讨论造成偏误的原因时,李遐通过分析调查问卷后认为:1.学生对名词的认知对量词的选择有着重要的影响;2.少数民族学生在多义量词使用中把握其抽象意义时较为困难;3.少数民族学生近义量词的选择失误在于其尚未掌握使用汉语民族认知事物的特点。量词的选用是与其后的名词“双向选择”的结果。同时李遐也提出了教学建议:1.应认识到隐喻思维所起的重要作用,学生的偏误提醒我们在教学中需重视多义量词抽象意义的学与教,向学生揭示其具体意义与抽象意义之间的联系,同时也要求教师意识到量词的理据性,并掌握量词的完整理论体系,向学生科学解释量词使用的依据;2.在汉语教学中注意认知的作用,会有助于少数民族学生有效地记住所学的名词和量词之间的搭配,同时也会对少数民族学生汉语量词的使用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和应有的概括。贺宏燕在《新疆少数民族对名量词中搭配名词凸显特征的认知》一文中也得出了相类似的结论,值得一提的是该文的调查问卷以图片形式考察,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因对名词的理解不同造成的误差。但是两篇文章考察的对象都是少数民族学生,而没有对汉族学生的考察加以对比,这样出现的问题就是在关于量词与名词的搭配认知上,是否仅在少数民族学生上出现。

于红梅,罗花瑞在《汉维量词对比及其对维吾尔族学生汉语量词教学的启示》(2011)中在汉维量词的对比基础上提出了三点教学建议:1.运用对比言语理论进行教学;2.以语义特征关联为基础进行教学;3.强化汉语量词的语境教学。此外,另外在2011年,2014年也有两篇文章也涉及到相关内容,但并无任何突破。

三、现有成果分析及未来研究展望

(一)研究成果数量

专门针对维吾尔族学生的汉语量词使用进行偏误分析的文章数量并不多,笔者在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共搜索到十篇文章,全部为期刊文章,還未有硕博论文对此进行专门的分析研究。

(二)研究侧重点

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偏误类型的分类和原因的探究上,这方面以夏迪娅·伊布拉音和张妍哲的研究最为全面。在原因探究方面学者们的观点则大同小异,李遐则引入了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加以解释,为偏误分析开创了新的局面,但此后除贺宏燕在2014年的研究外,再无人将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引入偏误分析。在教学对策方面诸多学者都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

(三)语料来源和分析对象

在语料的选取上,大多学者都是就地取材,以校内维吾尔族学生的作业为研究对象。笔者认为若要对量词的使用偏误进行专门研究,则应对所选取语料加以区分,以性别、年龄段、学历情况、所处地域进行分类,以便后续进一步的偏误原因探究。

(四)研究方法

在研究方法上学者大多采用对比语言学的方法与问卷调查相结合,李遐则使用了认知语言学的理论。笔者认为应从多角度,多方法进行偏误分析,尤其应积极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李遐. 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名量词使用中的认知特点分析[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2]张妍哲. 维吾尔族学生汉语量词习得偏误分析[J]. 民族翻译, 2009.

[3]张波. 民族学生使用汉语量词偏误分析[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 2003.

[4]夏迪娅·伊布拉音. 维吾尔族学生学习汉语量词偏误分析[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5]于红梅,罗花蕊. 汉维量词对比及其对维吾尔族学生汉语量词教学的启示[J]. 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1.

[6]贺宏燕. 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对名量词中搭配名词凸显特征的认知[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8]苏地娅·木沙克. 维吾尔族学生使用汉语量词偏误浅析[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4.

[9]崔新丹. 少数民族学生习得汉语量词的偏误分析[J]. 语言与翻译, 2013.

猜你喜欢

偏误分析
越南留学生使用标点符号的运用偏误分析
英汉辅音系统差异对中学英语教学的影响
韩国留学生汉语写作常见偏误分析及教学建议
外国留学生使用“把”字句的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
从话题一焦点结构审视连动式中的偏误问题
动态助词“了”、“过”的对比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
留学生汉语学习中“对于、关于”的偏误分析
英语学习者焦点句式习得的偏误现象及成因研究
关于对外汉语教学偏误分析的心得
留学生使用成语的偏误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