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国演义》之深层阶级分析

2019-02-03李子鸣

青年文学家 2019年36期
关键词:士族东吴三国演义

摘  要:《三国演义》又名《三国志通俗演义》,其主要讲述了自东汉末年十常侍乱政事件起始至公元280年东吴灭亡,三分一统为止大约100多年的历史。作为中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其中所蕴含的文学价值,历史价值都是不可估量的,毫不夸张得说:经《三国演义》艺术加工的三国文化已经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华民族的人格塑造更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我们伟大的导师恩格斯曾说:“要想精确地描写宇宙,宇宙的发展和人类的发展,以及这种发展在人类头脑中的反应,就要用辩证的思维看待问题”。笔者所论述的,是结合三国时期的史实以及小说的艺术创作,来剖析三国时期的阶级问题以及阶级内部的斗争。《三国演义》虽然歌颂仁政与仁德,但其背后的阶级本质却是十分深刻的烙印。罗贯中从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角度出发,既继承了所谓“正史”,戏剧,民间传说中的封建意识,又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倾注理学思想来反复强调这种意识,所以我们在阅读《三国演义》的过程中,一定不要忽视其背后的阶级本质,而要坚持群众意识。应该说在阶级层面研究《三国演义》的学者数不胜数,并且也在不断的更新发展,而笔者则将在毛泽东同志关于“剔除其封建的糟粕,吸收其民主的精华”的思想教导之下,深入的进行阶级层面的理论研究。

关键词:《三国演义》;阶级分析法;本质;辩证分析法;士族;寒族;刘备;农民阶级

作者简介:李子鸣,男,汉族,辽宁省瓦房店市人,现就读于沈阳师范大学19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36-0-02

一、《三国演义》对农民阶级历史作用的否定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土地兼并,政治腐败不堪。而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三国演义》第一回便对巨鹿人张角作了简要介绍,“本是不第之才,因入山采药而得南华老仙赠书。”得书后,晓夜攻习,最终自称“太平道人”,率数万信徒揭开了反抗东汉王朝的旗帜。从这一段我们可以看出,《三国演义》本身是带有一点封建迷信色彩的,它宁愿将黄巾起义的根源归根于一个不知所名的“南华老仙”,也不愿承认農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同时,《三国演义》更是大力推崇“英雄”史观。大肆吹嘘封建统治者的王道,如写刘备生下来就注定成为“贵人”,从小就有大志,与众不同,非常人也(《三国演义》第一回)。写曹操,说他幼时就有权谋,多机变,从小就是“安天下”的“命世之才”(第一回)。显而易见,罗本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天命,仙人和所谓这些“天生超人”的英雄所主宰的,而正是在这种错误的历史观的指导下,小说则从根本上否定了农民阶级,人民群众的作用。真正的黄巾起义,是东汉末年的一次伟大的农民运动,其几乎动摇了东汉的统治基础,而在《三国演义》中,黄巾起义被描写为黄巾贼,并通过所谓的“正面人物”之口,以维护国家安定为目的对其赶尽杀绝,其对农民阶级的否定,可谓十分明确。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深刻指出:“在中国的封建社会里,只有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由此可见,罗本对于农民阶级作用的否定,从根本上来说是错误的,但通过结合罗贯中的阶级性质以及当时的社会状态,我们再去论证这种否定定义就很容易了。

二、《三国演义》中刘备形象的虚伪性

阅读《三国演义》,我们不难发现其把刘备刻画为一个开明的,人道的乃至民主的统治者,读者对于刘备本身的封建统治阶级本质的认识,可谓是十分模糊,这一点与《三国演义》对其的包装粉饰密不可分。《三国演义》具有明显的尊刘抑曹倾向,这一点无可推辞,很多人读《三国演义》,甚至真的把刘备认为是“具有理想性格的开明君主”。其次,为了欺骗广大的人民群众,作者把刘备这一形象上升为天道的化身,这一点与宋明理学的盛行是分不开的。在长板,新野几次战役中,刘备对人民群众可谓“度之于生死”,“兵败于当阳,计穷于夏口,仓皇逃窜,几无容身之地”在这样一种困境下,作为封建统治阶级的代表,刘备丝毫没有抛弃民众独自逃亡的意思,反而与广大的人民群众形成了命运共同体的关系,这种极端虚伪的描写,凸显了刘备形象的虚伪,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这是最为确切的批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曾说:“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与主体”。这是一条永世不灭的真理,在这种揭露与剖析下,我们要始终牢记正确的唯物历史观,对封建文学家与文学作品的本质,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小说中刘备与群众的关系,在历史上是不会也是不可能出现的,所以我们要对刘备这一文学形象进行阶级层面的深度剖析,这样方能更简洁地揭露封建统治者剥削的本质。

三、《三国演义》中士族与各国统治者(寒族阶层)的关系

士族,简而言之就是世代为官的家族。不难发现,三国时期各国的统治者往往不约而同的与本国的士族阶层发生权力上的争夺的矛盾。如刘备杀张裕,曹操杀杨修,孔融,孙权欲杀虞翻等等,均是这一矛盾冲突的主要表现。接下来笔者将对三国的矛盾冲突进行逐层次分析。

首先,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中说:在东汉时期成为士族的条件,大体有三:第一为士,第二为通晓经典,第三为被举为孝廉。这样说来,士族阶层在东汉时期的确算得上是稀有的,毕竟在那样一个生产力落后,教育资源稀缺的时代,想要做到通晓经典是很困难的。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有四个阶层,士农工商,与其他三个阶层相比,士阶层的确拥有饱读经典的习惯与条件,因为这个阶层更相当于今天所说的脑力劳动者,而正是因为这一点,它从社会阶层中得以分化出来。到了东汉末期,它已有三个特殊方面的控制权:首先,世代读书的人,做官的机会一定是要比其他阶层多的,子孙后代在这种书香气氛的指引下,读书做官的可能性只会只增不减,这样就垄断了一定的官职官位;其次,做官的时间长了,权力大了,其推荐权也会随之而生,推荐权使用的频繁,就会导致门生势力的扩大,同样,这也是作为世家大族垄断官权的主要标志。因此,掌握了官权,再加上自身阶层文化素养较高,自然会主导社会舆论,社会上的贤达名人一方面与士族阶层妥协,一方面又代表士族阶层宣传他们的思想,这下名士不一定是士族,如刘表就是宗室兼名士,作为一方文化思维的主要领导者,士族往往通过名士们的“清议”;来达到掌控社会舆论的目的。掌握了社会舆论,又垄断了官权,士族成为豪强基本成了必然趋势,而为了维护封建中央专制集权,各国的统治者必然会与士族发生矛盾。而由于各国的具体国情不同,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想指导下,笔者会分别对三国的矛盾斗争作分析。

首先,曹魏的创业之路,是始于曹操的,曹操这个人走的政治路线,我们可以认为他是属于一步一步摸索出来的那种,毕竟在官渡之战前夕,曹操只是作为北方军阀体系中较弱的一支,而在打败袁绍,统一北方之后,并且恢复丞相制度这些事件之后,我大体认为曹操的雄才伟略才刚刚开始显露。曹孟德的理想就是创造一个非士族主导的政权,而东汉王朝末期的支柱,可以说士族是最重要的一根,曹操不敢或者说不可能推翻支柱,单纯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所以他的“法家寒族路线”就是妥协的一种代表,也许曹孟德在战场上无坚不摧,但在处理这个四百年王朝的政权归属问题时,他不得不低头,这也是为什么曹操身边的能人多半是士族的原因,而士族却也打着相同的算盘,希望通过曹操来恢复东汉王朝的秩序,二者是相互妥协又相互依赖的关系。而妥协就代表不破坏士族阶层了吗?曹操当然清楚,他殺孔融(孔子直系二十世孙),杨修(杨彪家族),就是典型的谋杀士族的方式,我们可能今天会为这二人的死找出若干个理由,但究其本质,这是士族的挫败。

那么,士族就会善罢甘休了吗?显然不是,在曹丕听从陈群的建议设立九品中正制那一刻起,就决定了士族的胜利。蜀汉的政权建设很明显比曹魏更加具有妥协性,刘备在建立政权之初,就尽量避免与士族发生直接的矛盾冲突,《三国志 先主传》就曾评价刘备的措施,认为刘备使费观,董和,李严,黄权等刘表,刘璋旧部“皆处之显任,尽显其能”,结果有志之士竞显其功。同样,诸葛亮的“依法治国”方略也保障了短期的士族妥协,那么,在三国中,为什么蜀汉先亡呢?

首先,刘备自身的政权不属于士族政权,这就注定避免不了寒族政权与士族政权的激烈碰撞,而且这个政权自身是属于外来政权的,它并没有像东吴或者曹魏那样实现了“本土化”,相反,蜀汉还指定了“荆州第一,东州第二,益州第三”的政治路线,益州士族始终处于不被重视的状态,且成为了国家巨额开销,军队北伐费用的主要承担者。最终,士族的边缘化以及利益的争夺化加速了蜀汉的灭亡。

其次,诸葛亮自身的法制观念与士族的人治观念相违背,士族的要求是“依名门望族之权势以谋政”,所以说,蜀汉表面的妥协与背地里的针锋相对是形成鲜明对比的,这就说明了蜀汉的妥协道路不会长远。

再者,诸葛孔明的政治理想没有适应时代的变迁,诸葛孔明也许向往士族阶层主导的东汉政权,但他可能知道或知道了没有说:那就是士族阶层的价值取向早已导向了曹魏的九品中正制,因此士族不会真正接受诸葛孔明的战略方针,即使孔明再天神下凡,也早已逆转不了阶层价值观,社会变迁的事实。

再说东吴,东吴对于士族阶层的利用关系,是既有努力也有运气的,首先,努力在于孙权的父兄驰骋疆场,为孙辈打下了一份江东基业,占据了长江天然之利,从而自身有一定的政治基础。而运气则在于孙吴巧妙地把士族政治实现了“江东化”,亦或是“本土化”。其实,这也是东吴的一种必然选择,早期的周瑜,张昭都属于外来力量,根基不牢,无法稳定东吴政权内部的统治秩序,所以孙权后期主要把主要的官职给予陆逊,顾雍等系列世家大族,到了东吴后期,东吴的官僚结构多为顾陆朱张子弟为主导,这样一来,东吴与江东大族的关系就构成了利益共同体,世家大族就会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从而维护整个东吴的利益。故东吴国力虽弱,但延续时间最长。

综上所述,各国对于士族的利用方式以及与士族的利用关系,大致如下:曹魏选择妥协与杀戮并存,刘汉选择外士内法,而东吴则选择了利益共存。故三国的存亡时间各不相同。士族与寒族的矛盾,贯穿了整个三国乃至晋南北朝时代,三分归晋,就是士族战胜寒族的象征。

结语:

我对《三国演义》中的历史事件以及历史人物的综合分析,是以阶级为出发点的,我们无论是研究历史还是近现代的文学,阶级法是一个十分特殊的但又不脱离大众思维方式的研究方法。从农民阶级,封建阶级,再到士族阶级,这是三国时期主要的三个阶层,毫不夸张地说:这三个阶级就是三国历史的主体,他们互相厮杀,最终得以统一,但并没有摆脱封建制度的根本,借古讽今,以史为鉴,当下的我们一定要树立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历史既不是由所谓的天生超人所创造的,也不是由阴阳神仙鬼神所创造的,而是由我们伟大的人民群众所创造的。读《三国演义》,应该吸收其中执政者为民着想,为民服务的先进观念,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民族优秀文化,并剔除其中封建的残余思想,这样,笔者我的这一篇文章就没有白白浪费墨水。

参考文献:

[1]罗贯中.《三国演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1-26;845-990.

[2]易中天.《品三国》[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5:200-274.

[3]谢红文.论《三国演义》中蜀之灭亡与诸葛亮形象塑造的逻辑统一[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3(07):70-77.

猜你喜欢

士族东吴三国演义
东吴·名家
从赵郡李氏南祖房善权支几方墓志看唐代士族的中央化
南北士族协调与东晋王朝的建立
《三国演义》骗了你多少年
东吴为何没有五虎将
魏晋南北朝的士族为何这么牛气?
三国演义
当涂县“天子坟”东吴墓考古发掘取得阶段性成果
天下第一行书
未来面临的挑战:语言学与中国——在常熟理工学院“东吴讲堂”上的讲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