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洗尽铅华始见真

2019-02-03孟琴

考试周刊 2019年101期
关键词:集体备课

摘 要:引导教师自觉地将精心备课上升成为自己教育教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备课培育成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关注备课的共性和个性,改变备课要求和形式的“千篇一律”,改变备课的评价和研修方式。认真备课的核心素养是对孩子的热爱,对职业的自觉努力。

关键词:手写教案;集体备课;个性备课;研评

一、 问题缘起

学校在教师处征集教育教学金点子,涉及我们教研一线的,一并汇总给了我。细细阅读,有一条关于语文备课的意见吸引了我的注意:该老师认为把备课纸质稿打印出来,是对纸张的极大浪费,完全没有必要。而这样的声音自从学校实施电子备课后,已经不止听到一次了。甚至当我们去检查教案的时候,拿到的还是冒着热气的,很显然,是刚打印出来的崭新教案,上面一尘不染,毫无与课堂如影随形的痕迹。

这再一次引起了我的思考。备课不等于写教案,但教案却是备课最显性的成果表达。一个教师进课堂,需不需要带教案?在工作繁忙的时下,是不是能做到每课执教前都再次细细研读电脑上的电子教案?有多少老师的备课和上课是脱节的?为什么想要为老师们减负的集体备课,最后减负到老师们觉得教案打印出来都是多余的?教师的备课究竟该何去何从?

二、 直击现象

曾几何时,学校提倡手写教案,但总是能看到有老师在开会的时候,拿着一本教案集和备课本奋笔疾书。教师勤勤恳恳地抄写课时教案,备课重“抄”轻“思”现象严重。老师们意见也很大,总觉得这样的抄写费时费力,反而占用了去查询整合提升教材优质资源的时间。

于是,经过研讨,从2016年开始,学校在语文学科实行了集体备课,三校区联动,由45岁以下骨干教师和擅长电脑主动愿意承担的45周岁以上老师组成备课组,教龄三年以内老师的备课请年级组长亲自把關审核,由集团总组长分配任务进行整册备课。除了常规教案基本步骤,详细教学设计(点明课件操作步骤),还要求有教材解读,课外阅读链接,背景资料、板书,每课精品作业设计等。因为是电子备课,设计中,建议可以参考各种教学设计和资源,注重优质资源整合,但也能融入自己的见解和思想。教案设计注重质量,要求有认真的思考和精心的设计,切忌原封不动的拿来主义和不动脑筋的无效整合等问题。学校将对电子备课的质量进行点对点的跟踪调研。教研组长整合以后,牵头发送给组内老师,由组长分配,备课老师两两对查教案。开学后,各教研组学科活动时间,再召开研讨会议,教研组对电子备课教案进行讨论修订。定稿修改后,教案、课件由集团教研组长上传三校区FTP“集体备课”文件夹中,每个老师下载,自己打印教案。封面由学校提供电子稿,下载一起装订。

电子智慧备课的要求很缜密,出发点也是好的,老师们不用再埋头于抄写教案,节省的时间可以用来精心钻研自己要准备的那一个单元,精心设计配套的阅读资料、错题集、精编作业设计,然后进行共享,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应该是增效的。教学研究中心进行了认真检查,对于直接下载的备课现象也进行了批评和提醒。但随着电子智慧备课的延续,新的问题又出来了。一是全校几百个老师,每学期的备课都要上百度搜索备课的原创性和优质整合,工作量是巨大的;二是2016年到2018年,几年下来,老师们会传承前一个教研组的备课资源,于是就有了直接沿用上几届的备课,稍做改动或者只字未改的现象。意味着检查教案还要拿出前两届的教案逐个去校对,这不只是时间和精力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激发起来,就算是摒弃电子备课,回到手写教案的老路,也总是会有老师对备课懈怠应付。

三、 解惑支招

懈怠应付的原因,可能是学校繁杂的事物,各类活动应接不暇;可能是每天似陀螺一样的教育生活,产生了些许职业倦怠;可能也存在着一些教师,确实没把备课当回事;可能在网络这种便捷方式的诱惑下,认认真真地去钻研教材、真正地去设计好每一堂课等备课的基本要求,实在很难让教师去遵守和坚持,导致把网络的、他人的备课变为己用成为很多教师的习惯。对一些教师而言,备课只是一项表面尚且存在,实则已被抛开的工作。

铅华散尽始归真。怎样让教师自觉地将精心备课上升成为自己教育教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将备课培育成校园文化的一部分,而不只是通过检查教案等简单的管理方式,让教师停留在应付检查,应付完成任务?

(一) 海纳百川:真备课源“心”自久远

这个学期,我们又对备课改革有了新的思考。首先要关注的是备课的共性和个性,要改变的是备课要求和形式的“千篇一律”。因为使用了集体备课,上至即将退休的老年教师,下到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备课的要求变得统一,从执教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用具、教学过程及教学反思等,每一次教学设计,都得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备课,缺一不可,这样同一的标准应该有所改变;对不同层面的教师,备课上也应该有不同的要求,根据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风格可以选择多样的备课形式……打破千篇一律,才能激发教师备课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于是,在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的教师会上,教学研究中心特别提到了教师备课的问题,备课是教师重要的基本功,也是教师的职责和应遵守的规则。对待备课采取什么态度是衡量教师思想觉悟、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的重要尺度。掷地有声。

教学研究中心又通过教研组长、老中青教师代表座谈,从各个层面倾听大家对备课改革的意见和建议。2018学年第二学期,教师的备课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现象,老师们也有了自己个性化的选择:

可以是细节型备课。教龄五年内的年轻教师,备课细致到每一个教学环节,详细的教材解读、背景资料、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每课时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含教学语言)、课外阅读链接、板书设计,每课精品作业设计、教学反思……这样细节化的备课,对年轻老师是一种专业成长的磨砺。

可以是批阅式备课。需要共享集体备课教案的老师,学校汇编成册,印发给相关老师,每页都有留白,要求老师认真进行研读,并结合自己的风格和本班学生实际,在各个教学环节和细节处融入自己的思考,像批改作文的旁批、眉批一样,批注在打印出来的教案上,以便在课堂教学探究活动中付诸实施,这样,才能学会处理好“拿来”与“扬弃”的关系,处理好“博采众长”与“因材施教”的关系。

可以是反思式备课。对于经常执教校、区、市级公开课、观摩课和区级以上名师工作室的老师,钻研教材和备课的能力毋庸置疑,对这一类老师的备课要求可以更开放,鼓励和鞭策他们进行反思式备课,坚持写教学反思,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

(二) 宁静致远:真备课为“评”而徘徊

那么备课怎样评价?备课的评价方式也应该与时俱进,从扎实有效、讲究实用等教师能接受的方法,解决备课评价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我们推出了学期末“最美备课”评比活动,以评代查。谁是评委?评委可以是同年級组的老师,因为每个共享电子备课教案的后面都有编写者的姓名,由组内老师无记名评选电子备课的质量,依据就是对自己的教学有否帮助?使用度情况如何;评委可以是教师自己,老师可以毛遂自荐,自报“最美备课”。无论是电子稿还是手写稿,只要是有底气亮出自己精心设计的原创备课,有特色可推广的备课经验……都能入选;评委可以是学生,一学期期末,课堂“我最喜欢×××老师的课”评选活动脱颖而出的老师,最美备课当之无愧,因为他们的课堂教学设计是从学生出发,真正站在学生角度来组织课堂……

(三) 心物相通:真备课随“研”以融合

新学期就要到了,在其他学科延续个性化自选备课的继续上,我们将借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于2019学年新学期全面推行的契机,让每一个语文老师都有全面思考和解读新教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语文备课将回归教师自主研读、自主设计、自主创新的“个体独立精备,集体资源共享”模式,但备课呈现形式依然可以是丰富多彩的。

同时,加强研修。一是利用“同课异构”的形式,阶段性开展集体备课研讨活动。老师们对同一篇课文进行不同的设计、演绎,然后一起交流、碰撞,形成更为丰富的思想火花。教材处理的不同方式、重难点突破的不同方法、课堂组织的不同形式等,这些基于相同内容上的不同架构,能反哺老师们更准确把握课标和新教材。

二是定期开展“备课、说课”二位一体教学设计活动。说课有助于将备课转化为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明晰学生所要实现的目标,增强教学设计的指向性(如怎样进行情境创设、怎样表述设计意图、怎样提出问题以及效果预设等环节的准备),注重教育教学理念的渗透,明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定位等。

三是考检结合,创新备课评价方式。为引导教师自觉地将精心备课上升成为自己教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变备课的评价方式,2019学年第一学期始,学校对教师备课进行改革,对备课的要求和评价方式进行进一步规范和创新。备课笔记每学期抽查一次,即兴备课活动每学期举行2-3次。即兴备课时,教师不带任何资料,备课内容统一下发。考查内容为本学期已上过的教材内容中任抽一课进行现场备课。由学校聘请校内外行家对教案设计进行评价打分,每次分数累积,对排名特别靠后或者教学设计中存在比较严重问题的老师,将加强教学随检和业务培训。教师的考查分数只发送给教师本人,不对其他人公开。

四、 后记

前不久,绍兴“越语文”陈列馆的参观很是促动我校年轻老师。浙江省特级教师董建奋校长从教三十年多年的教案集就在这里展出。这泛黄的一本本一丝不苟的教案,粘贴在语文书上,述说着一个老师应该有的坚守。于是,萌生了学期结束前,想邀请董校长为老师们做一个报告,不讲备课技巧,讲讲她从教三十余年一直坚守教学一线,从未离开课堂,离开学生;讲讲校长工作再忙,她的教学一直一丝不苟,从不缺课;更难能开贵的是,到61岁退休,接手每一届学生,每一学期都是认认真真重新备课,每课必新备,没有一届懈怠的。年轻老师困惑:反反复复教了那么多届,很有经验了,还备什么课?她说,以前的经验可以参考,但时代在变,学生在变,理念在变,备课自然要跟上。备课于心,精雕细琢,常备常新。由此可见,认真备课的核心素养是对孩子的热爱,对职业的自觉努力。

是的,备课再变革,万变不离其宗——爱无止境,教无止境,备课也无止境!

参考文献:

[1]何晋中.教师备课的价值取向与实践路径[J].课程教学研究,2018(12):94-96.

[2]陈国民.透视教师备课管理中的几个问题[J].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18(7):19-20.

[3]曹公琦.集体备课莫走样[J].青年教师,2018(4):25-26.

作者简介:

孟琴,浙江省绍兴市,浙江省绍兴市北海小学教育集团。

猜你喜欢

集体备课
农村小学集体备课活动的有效开展
集体备课在病理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与实践
提高集体备课有效性的途径初探
轮机工程技术专业课程集体备课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