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示范特色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探究
2019-02-02梁海明
【摘 要】本文分析工程机械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的必要性,阐述工程机械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目标,以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工程机械实训中心场地建设、多元化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资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制度与文化建设等方面论述工程机械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通过“政府、行业、企业、学院”四方联动,打造示范性教学工场实训基地,使工程机械运用技术专业成为广西区内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新高地。
【关键词】工程机械 示范特色专业 实训基地 建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0C-0178-03
根据中央赋予广西的“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的新定位、新要求,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坚持服务广西交通优先发展,为广西“十三五”期间“百项重大超万亿元”交通建设工程提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己任,以完善和升级现有工程机械实训中心为切入点,通过完善工程机械实训基地的办学条件,努力促使工程机械运用技术专业成为有专业特色的区内一流、全国领先的工程机械人才培养基地。
一、工程机械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一)工程机械行业迅猛发展的内在需求
“十三五”期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投资需求预计在10.6万亿美元以上,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活跃的基建投资需求,其已成为我国工程机械行业重点开拓的目标市场,工程机械产业链布局已经形成,2018年1~6月纳入统计的25家主机制造企业,共计销售各类挖掘机械产品120123台,同比涨幅60%,创历史新高。
工程机械行业的迅猛发展对高技能的工程机械技术服务、检测、装配、调试、技术营销人员的需求急剧增加。 因此,项目的建设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善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实训教学环境,扩大工程机械专业招生与社会培训的规模,提高为工程机械行业输送高技能型人才能力,缓解目前工程机械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的局面,创造较大的社会效益。
(二)广西大交通事业快速发展的迫切需求
到2020 年,广西着力建设“一中心一枢纽五通道五网络”,基本实现“高速县县通、高铁市市通、民航片片通、内河条条通”,综合交通运输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建成以南宁为中心,成环配套的“一环四纵四横”铁路网络,全区铁路营业里程达到6000公里,其中高铁突破2000公里;公路总里程达到13万公里;内河港口综合吞吐能力达1.5亿吨;北部湾港口通过能力达到4.5亿吨;全区民用运输机场达到9个,旅客吞吐能力超过3500万人次;继续实施农村公路攻坚,统筹推进建制村硬化路,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率达到100%。
如此庞大规模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必然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全面匹配,其中机械设备的投入更是不容小觑,因此每年都需要新增大量的工程机械专业技术人才。一方面是近年来工程机械设备的高速增长,另一方面是许多老员工的知识和技能过于陈旧,难以适应现代工程机械对机、电、液等新技术方面的综合要求,至少需要接受再培训才能上岗。而工程机械专业每年的毕业生又十分有限,往往不得不用汽车维修、机电一体化等相近专业的毕业生改而学之,可见全区交通系统乃至全国交通系统工程机械应用型专业人才需求量之大。建设工程机械运用技术专业实验实训基地,培养、培训大批的工程机械应用型人才,为实现未来宏伟的交通建设目标做好人力资源的储备,是广西交通发展的必然需求。
二、工程机械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目标
联合卡特彼勒、小松、三一、沃尔沃及徐工等工程机械知名企业,从改造完善工程机械校内实训基地入手,加大硬件投入,规范过程管理,建设区内一流、国内领先、特色鲜明、专业优势明显的工程机械人才培养基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与创新创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构建“产教融合”的课程体系及课程资源;打造“能实践、会教学、懂科研”的师资队伍;完善专业的社会服务功能,加强专业制度及文化建设,不断增强专业在全区职业院校同类专业当中的影响力、号召力,切实发挥本专业在广西中高职同类专业建设与改革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共同推动广西交通事业和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
三、工程机械实验实训基地具体建设内容
(一)新建工程机械实训中心场地
实训基地建设是专业发展的先决条件,依托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职业教育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訓基地建设项目,将原有的600平方米的工程机械实训中心改扩建为1400多平方米的新实训中心,建成集理实一体化教学、技术研发与支持、企业培训、师资培训四位一体的崭新的教学实训工场,为优化人才培养提供坚实的硬件条件。结合专业课程需求,拟新建以下九大实训区。
1.多媒体教室兼虚拟仿真实训区。虚拟仿真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将颠覆传统的教学模式,它是一种创新、一种挑战,更是一场教学模式变革的开始。本区域配套交换机1套,电脑52台,音响及功放1套,多功能桌椅26套,投影设备2套,教师多媒体终端桌椅1套以及立式空调等设备,可同时容纳52人进行仿真虚拟教学与实训。
2.发动机理实一体化拆装实训区。以学生为中心,建立工作任务与知识、技能的联系,以“工学结合”的理念为指导,贯穿“做中教,做中学”的教学原则,本区域配备发动机、工具车(含工具套件)、发动机维修测量常用量具各26套,重型平板推车2台,固定式液压吊机3台,可同时容纳52人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
3.电控发动机故障诊断理实一体化实训区。电控发动机实训区以发动机电控传感器和执行器基本原理学习、故障诊断与考核,总共配15套电控发动机实训台架、检测仪器和工具,满足发动机方面的认知实习、故障诊断等方面的需要,力求让学生精确达到精通一种电控发动机工作原理、故障诊断思路,教学按照维修实际工作过程和任务驱动的模式组织教学,并根据维修的实用性要求分为认知、掌握、熟、精四种深度的教学。
4.液压与液力传动理实一体化实训区。以行业服务标准为参考,以理实一体化模式建设成专业核心课程实训室,配备综合液压实训台、挖掘机模拟实训台、液压元件散件各16套,可满足学生独立开发液压系统的需求,可满足本专业“挖掘机构造与维修”“液压拆装实训”等核心课程教学需求,为开展实训教学及社会服务打造多功能基地。
5.机械电气化理实一体实训区。本实训区配备挖掘机全车电气实训台、装载机全车电气实训台、汽车手动空调实训台和冷媒回收加注机各2套,工机械起动机20台,工程机械发电机20台,PLC自动控制实训装置1台等,通过拆装、检测发电机和起动机,学生可以熟悉发电机和起动机的结构、学习其工作原理,并掌握检测排除发电机和起动机故障的方法;利用工作台架,学生可以理解工程机械照明信号系统、仪表报警系统、空调系统等辅助电器系统的工作原理,并初步掌握电路故障的分析和排除方法。
6.工程机械底盘理实一体化实训区。配备常规底盘的各系统的总成(变速器、驱动桥、转向离合器、单侧履带总成),同时也配套相应的拆装、检测检查工量具。满足工程机械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的教学、实训的需要。
7.基础实训区(含材料及零部件损伤展示区)。本实训区包含三个区域:运动构件区域、解剖件区域、零件损坏件展示区域;分别配置运动构件、发动机解剖件、零件损坏件各4套,可满足机械基础教学、实训的需要。该实训区主要承担机械基础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可以完成对机构实物的认识和机构运动简图绘制实训,并能对零件的材料有一定的了解,为学生机械设计产品奠定一定的基础。
8.机械整机维保与检测区。以行业服务标准为参考,以理实一体化模式建设成专业核心课程实训室。面积:500平方米。设备:1台液压挖掘机和1台5吨轮式装载机,达到学生对整机认识、保养和故障诊断的目标;满足本专业多门核心课程教学需求,整个整机维保与检测区以开展实训教学及社会服务为目标。
9.整机模拟操作实训区。整机模拟操作实训区配备挖掘机模拟机、推土机模拟机、装载机模拟机协同版设备各4套,可实现学生熟悉和掌握设备的操作训练,确保上真机前掌握设备操作规程,通过对模拟教学设备的操作练习,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专业技能操作习惯。
(二)多元化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资源建设
1.多元化人才培养方案。搭建了“2”条育人主线:将综合素养与专业素养两条主线贯穿整个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综合素养教育方面,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中心,把职业观和价值观引领教育放在突出地位。在专业素养教育方面,坚持校企共育,理实一体,工学结合,研究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实行专业基础、专业核心、品牌递进的育人模式,形成了2条主线同步实施、校企共同育人的模式。
进行“1”个拓展:在满足两个素养培养的基础上,搭建了技能拓展和素质养成的育人平台,学生能根据个人兴趣爱好或今后希望从事的岗位,拓展性的选择不同的岗位课程学习或加入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培养学生一专多能、一专多岗的能力,奠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基础。
2.课程资源建设。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本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课程教学实现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讲授相结合,模块化训练、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教学模式。在资源库建设方面,联合企业共同开发相关工程机械产品的特色教材,同时进行学习项目、视频库、案例库、试题库等课程资源库建设,并将这些课程改革与建设的成功经验应用于专业群的专业课程建设,建设完成之后,课程教学可以全部实现网络化和资源化教学,所有课程内容和视频教学等资源网络共享,学生可以用手机和电脑访问教学资源,做到很好的预习、复习和测验。
(三)师资队伍建设
1.组织教师参加系统化的创新创业培训。目前,专业教师团队学历高,职称高,科研能力强,但教师的创新创业能力有待加强。通过对创业知识与技能、创业管理和基础技能三大模块的培训,培养教师的创业咨询能力、创业培训能力、创业实践指导能力,具备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能力。
2.组织教师参加行业培训。组织教师进行PLC、自动化技术诊断技术、液压与液力传动技术及挖掘机(装载机)的操作培训等,使专业教师在获得资格证书的同时,掌握工程机械的操作技术,提高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奠定基础。
3.邀请企业专家到学院对老师进行专业培训。为了使教师对专业的发展有最新的了解,把握专业的发展前景,避免专业知识的陈旧过时,提升专业教师的发展能力。邀请工程机械行业各知名品牌的培訓工程师到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对教研室全体教师进行技术培训,把企业优秀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渗透到学校的教学管理和实训基地管理中,体现校企文化的融合。
4.加强与兄弟院校开展交流学习。由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广西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相对发达地区滞后,在专业建设的硬件建设和理念上与国内发达省份尚有一定的差距。作为自治区示范性专业,为了推动广西工程机械专业的发展,积极主动探索专业发展的道路,组织专业教师到兄弟院校开展交流学习活动,将兄弟院校好的经验和做法应用到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中。
5.选送教师到合作企业进行生产性实践。组织教师,利用寒暑假时间,到合作企业进行生产实践锻炼,以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打造能工巧匠型的师资队伍。
通过教师的外培内训两种途径,有效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强化职业教育理念,打造“能实践、会教学、懂科研”的师资队伍。
(四)实训基地制度与文化建设
工程机械实训基地是对学生实施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养成的场所,是体现专业特色、文化特色的窗口,把工程机械的专业发展方向、行业规范、品牌文化、企业文化等有关工程机械文化的内容,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在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视野空间。通过专业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可顺利融入社会、融入本专业,让学生“认知品牌—熟悉品牌—选择品牌—学习品牌—就业品牌”,形成行业企业文化氛围深厚的学习环境。
四、成效与经验
(一)校企共建一流产教融合的教学工场
引企入校、校企深度合作促进了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高标准实训基地的建设。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校企共同商讨,广泛吸纳企业的合理化指导意见,统一规划、科学分区、新增实训室、购置设备、提升功能等,对校内基本技能訓练基地进行全面改造和升级,建成校内分项目基本技能理实一体化实训室9个,有效保障了工程机械专业学生的专业课教学基本技能训练要求,为学生赴校外基地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开展现代学徒制改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建成了高标准、产教研融合的省级共享型工程机械教学工场。
(二)内部推广和应用
实训基地建设在广西职业院校内推广应用,辐射高职4个专业和中职3个专业,毕业生平均就业率94.7%,就业专业对口率98.5%,用人单位满意率98.3%。先后与广西小松工程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广西山宁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广西世恒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等7家广西工程机械行业龙头企业开展订单班人才培养、现代学徒制试点、产教融合等合作。
(三)区内引领和示范
依托工程机械实训基地建设,连续3年承担全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交通运输类赛项工作,近3年是代表广西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交通运输类赛项参赛次数最多、获奖名次最高的院校,累计获得全国二等奖2项、全国三等奖4项、广西一等奖4项,技能竞赛成绩在广西各职业院校中名列前茅。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与广西区内多家知名工程企业的合作,实现了教学工场、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共建,不断提升了学院教学工场的功能和企业人才需求的吻合度,实现了基地共建、资源共享、人才共育。下一步,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将继续完善工程机械实训基地建设,加强与合作企业在课程开发、技术研发、教学资源建设、师资培养、学生评价等方面的合作,提高课程教学与实训基地的融合运用,以优质专业的角度,培养优质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服务于全区乃至全国工程机械市场,为大力推动广西职业教育提供示范案例。
【参考文献】
[1]刘存香.基于专业课程一体化的工程机械专业实践教学建设[J].中国电力教育,2012(8)
[2]谢慧超.交通类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研究[J].教学研究,2012(12)
[3]孙谦.工程机械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困境及对策[J].黑龙江科学,2018(6)
[4]黄亚妮.论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体系构建和基地建设[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4)
【基金项目】基于德国汽车职业教育“一体化教学工作站”建站探索与实践重点项目(GXGZJG2018B039);广西职业教育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群发展研究基地项目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梁海明(1987— ),男,广西博白人,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讲师,工程师,高级技师,研究方向:工程机械运用技术方面。
(责编 黎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