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生个性差异的高职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2019-02-02钟清

广西教育·C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个性差异培养模式高职

钟清

【摘 要】本文基于高职学生现状分析提出学生个性差异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思路,具体论述立足学生个性差异,按工作岗位要求对学生个性能力进行分类,按岗位能力要求设置差异化的教学与考核项目内容,构建“校企接轨”“以岗定教”“以考引学”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个性差异  高职  多样化人才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0C-0111-03

一、高职学生现状分析

我国高职学生的文化基础普遍较差且水平相差较大,这是目前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短时间内无法改变。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招收的生源主要是本科线以下,以广西为例,2018年本科文史类的最低控制分数线为403分,理工类为345分,而高职高专均为200分。從调查来看,南宁、柳州的示范性高职院校生源质量较好,其他高职院校的生源较差。这些高职院校均存在生源结构多元化的特点,除了生源分数相差较大外,生源也各不相同,有从普通高中招生的、单招的,也有从中职学校升学的,还有自己培养的五年一贯制学生。高职院校生源结构多元化,学生基础素质参差不齐,学习信心不足。

二、基于学生个性差异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思路

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从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育过程到评估方式,均是按照生源基础均匀的前提来设置,要求学生全面掌握本专业所有知识和技能,培养的是同质化的“全面人才”,不适合高职院校学生基础差异较大的现状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现代企业岗位分工趋向精细化、职业岗位明晰化,对职业技术人才需求趋向多样化,特别是工匠精神的培养,需要专注个人特长进行重点发展培养,同质化的学校培养模式难以培养出行业、产业需要的多样化人才。因此,培养多样化人才更加符合高职生源差异化的特点和企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

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基于学生的个性差异,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以及人才评估管理的方式,均结合企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和学生个性差异进行设置。其总体设计思路是立足学生个性差异,以企业不同岗位对应的不同培养目标,构建项目课程体系,以不同岗位对应的能力标准评估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在个性能力方面得到充分发挥、自我成长。

三、基于学生个性差异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以机电类专业为例

(一)机电类专业工作岗位及对应的个性能力分析

这里所说的多样化人才,是指企业不同岗位要求的不同人才。企业不同的岗位,对人才的要求是不尽相同的,而这些要求又跟个人的个性能力相关。目前对个性能力的分类有很多方法,不同的分类方法有不同的能力名称。按分层次、差异化教学的要求,首先要分析班级学生的个性差异,再按个性能力差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在专业教学中不难发现,有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很好,但是操作能力不强;在操作能力方面,有的学生安装工艺很好,但是维修能力不强。大部分学生只能在某个方面或几个方面有特长,很少学生能全面均有特长。传统的教学和考核,学生得到的分数并不能反映出其工作能力特长。毕业时,学校提供给企业的只是学生的成绩表现,企业不知道学生能够适应什么岗位,学生也不清楚自己适合干什么。对此,应首先对专业工作岗位及对应的个性能力情况进行调研。机电类专业人才在企业的部分岗位分布调查统计如表1所示。

虽然表中所列岗位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从表中可以看出,同样是操作能力,对应有不同的岗位;而不同的岗位对应的个性能力是有区别的,同样是维修,机械维修与电气维修要求的能力不同,即使是电气维修,也有电气零件维修与线路维修的区别。各人兴趣爱好和能力不同,与其要求难以达到的“全面成长”,倒不如主动适应个人能力特点,退而求其次,要求“全员成才”,保证每个学生均能在其个性能力方面成才。况且现代企业分工趋向精细化、职业岗位更加明晰化,并不要求员工能够适应表中所有的操作岗位。

(二)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多样化的岗位要求多样化的人才,必须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做法如下:

1.“校企接轨”,确定多样化的培养目标要求。首先通过校企合作,深入企业调研与专业相关的岗位,与企业人员共同整理、讨论、分析专业岗位要求。以岗位成长过程为主线,按知识、技能、素质的阶梯递进,确定每个岗位的知识、技能要求。对岗位知识、技能要求进行分类整理归纳,最终得到多样化的岗位培养目标要求。

2.“以岗定教”,校企共建课程项目体系。在对岗位知识、技能要求进行分类、归纳、整理的基础上,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与企业工程师共同研讨,按岗位培养目标要求,设计课程项目内容,形成课程项目,再把项目组合成相应的课程,最终构建成专业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中,课程名称区别不大,但是课程项目内容变化较大,主要是以企业岗位要求进行教学内容的设置,重点按学生个性能力差异设计差异化的课程考核评价内容,构建差异化的课程评价体系。表2是电气控制技术课程“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内容的教学与考核项目设计示例。

从表2中可见,教学项目与常规的教学项目没有多大区别,考核项目却体现了个性能力的差异,由岗位能力的不同,可归纳出学生能否适应安装岗位、维修岗位,有无适应设计岗位的能力,等等。毕业前,可按学生多门课程的特长项目统计分析得出学生适合的工作岗位。

3.“以考引学”,构建差异化的考核模式。课程按实际划分为几个项目,每个项目按岗位能力要求设置相应的差异化考核内容。考核时,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知识技能要求,即可达到及格标准。然后可根据自己的能力特长,选择其他子项目进行重点学习后参加考核。学生完成其他子项目的考核内容后,按对应的分值评分。得分低于子项目分值则不记分,可重新申请考核。评分时结合考核次数适当扣分,但不低于子项目最低分值。学生完成分值相同的多个并列子项目,可适当加分。最终根据学生完成本项目的最高分值及并列子项目数量,奖励加分,得到本项目的分数。课程的期末成绩由各个项目平均分得到。评价过程中,鼓励学生全面成长,不断挑战自我。

职业教育的根本目标是把学生教“会”,让学生练“熟”。以往只有一两种统一的考核模式,没有考虑到学生个性能力的差异,难以达到教“会”、练“熟”的目标。差异化的考核模式下,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引导学生按自身能力特长定好目标,结合网络教学资源,自主学习、自主训练,共同达到教学效果。师生目标是统一的,就是要达到“会”“熟”为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按常规教学,讲解、演示知识点、技能点就完成了常规教学任务。然后学生按照考核项目内容,结合自身能力特长,选择需要掌握的项目进行强化巩固,对需要多次讲解或演示的内容,学生可通过APP进入教学资源网站自主学习。教师在此过程中,解答学生的问题,最终只需要按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即可。可进行多次评价打分,让学生学会为止。

实施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后,教师更加方便了解掌握学生的职业能力倾向,帮助学生合理规划职业生涯。通过学生各科考核项目的统计分析,能帮助学生认清自身优势特长,企业也更加容易安排对口的工作岗位。基于学生个性差异,多样化培养人才,能使大部分学生扬长避短,学到一技之长,实现“全员成才”;教师还可引导综合素质高的学生多方面发展,争取实现学生“全面成才”。

随着现代企业分工的不断精细化,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强调岗位的明晰化。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主动适应现代企业对多样性岗位人才的需求,是积极应对学生个性差异的有力措施,部分能力突出的學生能专注于能力所长,发挥得更好,这也是培养工匠精神的良好途径。

【参考文献】

[1]唐智.高职院校多样化人才培养路径探索[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5(1)

[2]王春模,周荣虎,张林龙.高职院校实施分类培养分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6(4)

[3]张军侠.高职院校分类培养多样成才问题及解决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5(19)

[4]汪溢.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评价方法探析[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6)

[5]肖前军,周金玉,欧阳章东,等.高职数学差异化教学策略[J].职业教育研究,2010(3)

【基金项目】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重点立项项目“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以机电一体化专业为例”(GXGZJG2015A049);广西职业教育工业机器人技术及智能制造技术专业群发展研究基地项目(桂教职成〔2018〕37 号)

【作者简介】钟 清(1972— ),男,广西桂平人,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工程师,讲师,研究方向:机电技术。

(责编 苏 洋)

猜你喜欢

个性差异培养模式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分层教学在《机械零件数控加工》课程中的探索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新目标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关注学生发展,从作业批改开始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