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2019-02-02杜静阳利君

广西教育·C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高职教育

杜静 阳利君

【摘 要】本文针对高职教育教学质量参差不齐、人才培养效果难以保证等问题,以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为例论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提出建立多元化评估主体、搭建多角度校内自主评价体系、构建多方校外评价体系等措施,开展基于过程管理的教学质量监控,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及培养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多元评价主体  自主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0C-0094-02

近十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快速发展,招生数量与办学规模日益扩大,教学设备及设施逐年增长。高职教育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人才培养规格与社会需求相脱节、教学内容和岗位标准不统一、校企合作形式单一、教学质量难以监控、人才培养效果参差不齐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国家颁布了《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等系列文件,明确提出要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职业精神培育,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可以说,职业教育的发展进入了以内涵提升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以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为研究对象,提出通过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有效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估体系,开展基于过程管理的人才培养数据采集、教学监控及诊断,完善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及培养质量的提升。

一、融入“三全育人”,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模式

每年,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由专业负责人带队、骨干教师参与,对建筑行业及企业进行调研,跟踪毕业生就业情况及后续发展潜能,形成年度调研报告。调研内容涉及岗位变化情况、岗位能力要求、毕业生薪资水平、后续晋升发展情况、企业需求、企业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等。根据调研报告及建筑业发展规划,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贴合学校发展趋势,在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确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看懂图、善测量,会施工、能计算、懂管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根据培养目标,确定毕业能力要求;根据毕业能力要求,细化毕业生能力要求指标点;根据毕业生能力要求指标点,构建课程体系,明确课程目标;根据课程目标,制订课程标准;根据课程标准,进行教学设计,组织课堂教学;对于不同的课程,开展形式多样的考核方式,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现代信息平台进行信息实时采集,形成诊断报告。并结合实习生、毕业生跟踪调查及第三方评价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再次修订,形成闭环,以一年为周期,融入“三全育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围绕思想引领、知识输入、技能训练、素质养成、创新实践五个维度,把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市场、行业、产业发展需求。

二、构建有效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人才培养质量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依据,是高职教育的生命线。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主要是以学校自我评价为主,这种评价模式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容易和当前行业发展相脱节。因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健全质量保障体系,鼓励专门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对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课程等水平和质量进行评估”。根据纲要的要求,为保障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权重应适度向行业、企业、社会、家长、学生倾斜,使评价体系更科学合理。

(一)建立多元化评估主体。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跨界”的教育类型,其人才培养定位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其人才培养质量评估体系就需要将影响人才培养的主体和活动均纳入评价体系,建立多元化评价主体,包括政府、院校、教师、同行、家长、学生及由行业、企业与社会组成的多方评估主体。

(二)搭建多角度校内自主评价体系。由于专业性质、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特点的差异性,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很难用一个统一的模式和指标进行评价,评价体系要体现其差异性。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大多采取“学徒制”“2+1”“工学交替式”“订单班”等人才培养模式,学生最少有半年以上的校外顶岗实习,因此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评价体系划分为校内自主评价和校外评价体系两大类。

校内自主评价的评价主体是学校职能部门、教师和学生,利用互联网平台,对教学条件、师资队伍、教学保障、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学生学情、实践教学、教学过程、学生管理及校园环境10个一级指标进行信息收集和评价(具体见表1)。可以确保日常教学正常有序开展,但难以客观评价人才培养质量。

(三)构建多方校外评价体系。如何构建合理的、客观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引发了一系列的思考和讨论。以前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大多以校内自主評价为主,不重视毕业生的跟踪调查,认为学生拿到毕业证,学校就完成了教学任务,是人才培养质量监控的终点。但任何一项商品交付后,都会有一定的保修期或维护期,教育也一样,要对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进行跟踪调查。这就需要建立由用人单位、毕业生及第三方为评价主体的校外评价体系,如表2所示。了解实习生和毕业生在实习及就业过程中的具体情况,收集用人单位对学生基本素养、职业素养、发展潜力及学校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评价,是对教学效果最好的检验和评价。同时,建立第三方评价体系,从行业、社会的角度对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后续发展潜能、行业影响力及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方面进行客观评价。目前,我国第三方评价体系还不是很完善,迫切需要建立包括以社会、行业、企业为主体的第三方评价机构,这一机构应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是一个非政府、非营利的机构,站在公正、客观的角度评价人才培养质量。

三、开展基于过程管理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基于过程管理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应遵循PDCA 循环。PDCA 循环包括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改进(Action)4个阶段。计划阶段(Plan),制订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规格,并根据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发现的问题及行业需求进行每年一次的动态调整,使得培养目标贴合市场需要;实施阶段(Do),教学过程中按照ISO 9000质量管理要求,根據行业、企业对毕业生能力需求的变化,改革教学体系及教学内容,做好专业与需求、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教学内容与岗位标准的对接,规范教学过程,使教学全程受控。检查阶段(Check),对照多元主体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各项指标,进行全方位对标检查,加强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工作,重视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及行业、企业的第三方评价,满足市场对学生技能和规格的需求。改进阶段(Action),对整个实施过程进行总结和改进,以便在下一个PDCA循环中巩固与推广,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及培养质量螺旋上升。

目前,高职教育的发展得到国家和教育部的大力支持,而人才培养是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教育质量是高职院校的生命线。通过动态调整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多方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完善高职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可以达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高职院校发展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黄浩岚.对我国现行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测评体系的审视——基于多所高职院校的调研[J].职业技术教育,2012(22)

[2]李顺才,邢邦圣.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多元评价体系研究[J].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

[3]罗倩.探析PDCA循环法在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的改进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7(7)

[4]黄义仿,杜媛,陈蕾,等.构建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的认识与实践——以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

【基金项目】2014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4JGB326)

【作者简介】杜 静(1979— ),女,硕士,河南漯河人,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责编 黎 原)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模式高职教育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研究
微商思维在高职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