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计划”视阈下特色产业学院建设的逻辑必然及路径选择
2019-02-02谭庆明王自立尹兰芳
谭庆明 王自立 尹兰芳
【摘 要】本文分析特色产业学院建设的逻辑起点,阐述特色产业学院建设的关键任务与功能主要包括“一基地、四中心”建设,提出突出特色产业学院的办学“特色”、探索特色产业学院的“双主体”合作机制、构建配套举措推动特色产业学院发展等特色产业学院建设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双高计划 特色产业学院 逻辑必然 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0C-0092-03
特色产业学院是产业转型升级与高校改革创新发展有机结合的新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简称“双高计划”)明确提出高职院校要“与行业领先企业形成校企命运共同体”,“吸引企业联合建设产业学院”以提升校企合作水平。因此,高职院校如何借此契机推进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三链融合”,如何以“多家参与、深度合作、有形学院、有形运作”的特色产业学院为改革载体推进校企共建、资源共享、合作共赢,成为当前有待探讨的问题。
一、特色产业学院建设的逻辑起点
约翰·布鲁贝克认为使高等教育合法存在的哲学有两种,分别是认识论哲学和政治论哲学,而政治论哲学的观点认为“人们探讨深奥的知识不仅是出于‘闲逸的好奇,而且还因为它对国家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样,根据潘懋元先生提出的高等教育外部关系规律,高等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并受到社会需要、技术水平和产业发展等外部环境因素的种种约束。我国高等教育正由大众化向普及化转变,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类型与功能定位愈发明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已明确提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当前,职业教育改革总体方向已经确定,职业教育“双高计划”建设逐步开展,职业本科推进和“1+X”证书制度试点也正在不断深入,毫无疑问,职业教育正处于其自身不断完善与改革发展的“黄金时代”。
从“双高计划”建设的示范引领角度而言,高职院校坚持知行合一、工学结合、深入推进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这需要一个良好的改革载体。特色产业学院的建设发展能够高度契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能够深度释放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多元功能,能够推进行业企业的产业升级与结构优化,是桥接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的新型组织形态。有研究者认为,特色产业学院“是对传统的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顶岗实习和建立实习实训基地等的升级版,具有丰厚的理论基础”。值得一提的是,特色产业学院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而是传统模式的进一步升华,在理想的应然状态下,产业学院“双主体”特征更为凸显,校企双方合作内容与资源共享的空间与范围更为广阔,“引企入教”的广度与深度能够进一步得以拓展。
深度的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企业需要员工(培训)储备、创新研发和(区域)市场营销,高职院校需要的是在能够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下开展产業研究、学生实习实践和学生创新创业。校企双方能够通过产业学院这一载体,实现“双建”(共建实验中心、实训基地、交流平台)、“双训”(校企双方互建培训基地,互为对方培养人才)、“双聘”(学校聘请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或高级工程师担任客座教授,企业聘请专业骨干教师为技术顾问)、“双研”(共同申报课题,共同研究开发)。因此,无论是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职业教育自身改革发展的角度或者行业企业产业升级与结构优化的角度来看,特色产业学院的建设发展都有其现实需要与逻辑必然。
二、特色产业学院建设的关键任务与主要功能
从高职院校的优势特色上看,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技术、特色和教育资源储备,要培养符合行业企业需求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高职院校必须依托产业优势、企业实力和行业背景,充分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从行业领先企业发展的需要来看,如果拥有长期服务于自身的高职院校,能够满足企业人才培训、创新研发、区域营销等企业综合发展的要求,这同时也是行业企业实现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结构优化的关键所在。结合校企双方实际,我们认为,特色产业学院建设的关键任务和功能主要包括“一基地、四中心”建设。
(一)学生实习实训基地
毋庸置疑,行业企业的真实环境和生产场所是学生接触产业一线的最佳选择。从高职院校的角度来说,根据行业企业生产、加工、运营、销售、服务的真实技术和流程,推动“双建”建设任务,与企业共建实验中心、实训基地、交流平台,构建起深具行业特色的知识教育体系和实习实训平台,有助于高职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从行业企业的角度来说,能够统筹校企双方各类教学、产业资源,共同建设特色产业学院内兼具生产、教学和实训功能的校企一体、产学研用一体的大型实验实训场所和培训基地,有助于行业企业开展潜力员工的选拔和储备,同时也能为行业企业带来一定的品牌效益。
(二)产业链人才培养中心
无论校企双方基于什么样的共建形式、什么样的合作目标,对高职院校而言,人才培养始终是其首要职能。基于产业需求和学生应用能力提升等方面,校企双方可共同商定深具行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律和教学规律,可将工作过程转化形成特色课程体系;通过合作编写校本特色教材及实践指导书,形成具有行业企业特色、优化配套的立体化教材体系,等等。通过该中心建设,凸显培养特色,避免人才培养同质化,实现教育链与产业链、课程体系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无缝对接,构建起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新型共建共享共管共赢办学模式。
(三)产业链员工发展中心
效益、质量、技术、设备是构成企业生命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而员工则是企业生命不断延续、提升的活力与源泉。通过该中心建设,组建基于高职院校教师团队、行业企业技术能手、管理骨干队伍组成的教学团队,为员工业务能力提升、学历提升、终生教育、技能发展等方面提供服务。中心可根据企业需求统筹、规划、协调员工发展工作,进行生产工艺、专业技能、企业管理、班组长团队建设等岗前培训和业务能力提升培训;可根据企业员工发展计划开展学历提升教育,利用高职院校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开设员工终生教育课程、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等等。
(四)产业链技术研发与产品行销中心
基于“双研”“双训”制度,通过该中心建设,有效开展市场调研、咨询诊断、技术改造、技术服务、管理流程革新研究,为特色产业学院相关的行业企业的建设和发展服务。校企双方可共同申报横向课题、共同研究开发,充分发挥双方优势,争取各类政策和资源,收集、分析国内外行业产业的前沿信息,追踪发展动态,研判发展形势,为行业企业发展、推广行销等方面提供决策依据。同时,可深入开展产品研发、技术改造、技术攻关等活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转型升级,探索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新路径,提升行业企业的经营效益和竞争实力,实现校企双赢。
(五)产业链就业服务中心
紧密对接行业企业需求,通过该中心建设,以学校就业指导教师为主、企业专家为辅,构建一支集指导、咨询、教育、管理、研究于一体的专业化、职业化就业指导服务队伍;加强学生就业针对性,使学生深入了解行业企业情况,积极融入企业文化,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学生对企业的认同感。同时,强化企业文化、职业指导、信息发布、就业服务功能,可根据企业需求开设创新实验班(冠名班)、开展“订单式培养”,为行业企业需求量身定制人才培养模式;亦可建立就业资源信息库,为行业内其他相关企业推荐高质量毕业生,以此提升共建合作企业的社会认可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三、特色产业学院建设的实施路径
(一)突出特色产业学院的办学“特色”
特色产业学院以“双主体”为显著特征,以行业企业需求为导向,以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为目标,以提高行业整体人才供给质量为核心,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共赢为主线,通过高效率的合作机制和运转模式,助力校企双方突破“引企入教”的最后一公里,实现校企双赢。但是,除了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的产学研用一体化外,产业学院建设还必须将“特色”原则贯穿所有活动始终。特色产业学院的办学“特色”简单概括就在于“六融合”,即企业产业经验与学校专业教育相融合、企业业务发展与学校社会实践相融合、企业产业升级与学校创新研究相融合、企业人力资源提升与学校高质量人才培养相融合、企业发展战略与学校优质资源相融合、企业品牌战略与学校社会美誉度相融合。产业学院“六融合”涵盖了校企双方合作的多层次、多方面、多形式特征,是特色产业学院有别于传统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关键所在。因此,产业学院建设必须突出其办学特色。
(二)探索特色产业学院的“双主体”合作机制
建立健全产业学院管理机制及运行模式是产业学院有效运行的突破口。产业学院的“双主体”合作机制,即是以行业企业和高职院校两个深度参与且权利均衡的参与者为主体,双方都具有各自的合理诉求与主张,都具备建设好特色产业学院的动机与初衷。因此,在“双主体”合作机制下,校企双方都会从预期收益和成本的角度综合考虑,以效益为导向的合作机会的选择是必然的。平衡双方合作开展的矛盾与冲突,促进双方合作效益最大化,需要探索、创新出一套行之有效并能够契符合双方期待的组织体系。如在组织机构上,特色产业学院应成立由校企双方代表组成的理事会,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对产业学院办学中的专业和专业群建设、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建设、产学研合作以及“双建”“双训”“双聘”“双研”等重大问题进行审议、决策、指导、检查、咨询、监督和统筹;产业学院行政管理机构也应由校企双方派出业务骨干组成,按照“有形学院、有形运作”的原则由校企双方协商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具体开展产业学院的相关工作,等等。在此过程中,如何彰显“双主体”特征、如何合理配备资源是影响双方合作成效的关键环节。
(三)构建配套举措推动特色产业学院发展
新型产业学院是一种有约束条件的战略联盟,这种联盟不在于经济利益的分配,而在于通过互助方法,学校与企业知识、信息和资源共享,实现共赢。因此,在运行模式上,产业学院实行“有形管理、有形运作”,可开展形式多样的运作模式,如校企合作共建、校行合作共建、校地企合作共建、校地行合作共建等模式;在经费投入上,由共建双方共同建立经费管理制度、设立专项经费,支持产业学院的正常运作和重点项目建设;在绩效管理上,产业学院建设进展情况纳入学校对口二级单位和企业主管部门的年度绩效考评,动态监测产业学院相关项目的进展实施情况,根据绩效进行奖惩;在工作程序上,由共建双方共同商定、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以保证产业学院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上,应建立产出导向的评价体系,评价主体应更加多元,评价标准更加开放,评价方式更加灵活。同时,在外部环境上,政府部门应完善税收支持政策,对“引企入教”的行业企业给予一定的政策红利,对产业学院建设产生的收益给予一定税收优惠。毋庸置疑,构建完善的配套体系是有效推动特色产业学院建设发展的重要路径。
【参考文献】
[1]约翰·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郑继伟,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5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方案[EB/OL].(2019-01-24)[2019-02-13].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2/13/content_5365341.htm
[3]賀星岳,等.现代高职的产教融合范式[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9-17
[4]杨应慧,杨怡涵.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发展研究[J].职教论坛,2018(12)
[5]刘国买,等.基于“三元融合”培养应用型人才:新型产业学院的建设路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1)
【作者简介】谭庆明,男,广西桂林人,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教务管理部副主任;王自立,男,助教,广西崇左人,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教务管理部科员;尹兰芳,女,助教,甘肃陇南人,广西城市职业大学管理学院专任教师。
(责编 卢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