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双师型”教师认定的教师专业实践能力评价研究

2019-02-02边国俐丁朔陈颖

广西教育·C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职业资格双师型双师

边国俐 丁朔 陈颖

【摘 要】本文基于“双师型”教师认定视阈论述“双师型”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评价,提出构建由“评价标准”“评价组织管理与实施”和“社会、企业职业岗位要求”三部分组成的“双师型”教师专业实践能力评价体系,阐述“双师型”教师专业实践能力评价体系实践方向,分析1+X证书制度对“双师型”教师专业实践能力评价带来的变化。

【关键词】“双师型”教师  专业实践能力  评价体系  职业资格认定  1+X证书制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0C-0081-03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为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全面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国家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推动下,广西的职业教育也取得了长足发展,在这其中,“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意义重大。本文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导向,对“双师型”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评价展开相关的探索。

一、“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面临的职业资格认定问题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影响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是关系到广西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极为关键的因素。从教师队伍建设现状来看,目前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仍存在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等问题。为此,开展“双师型”教师认定是激励职业院校教师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的重要手段,能促进企业行业骨干和社会各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承担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是引导职业院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全面提升广西“双师型”教师队伍质量水平的重要举措。

“双师型”教师是指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较强的职业技能,具备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和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资格证书的复合型专业人才。职业资格评价作为人才评价的一个重要手段,一直被社会各界广泛接受,在职业院校师资评价中更是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双师型”教师认定将职业资格证书作为评价“双师型”教师专业实践技能和能力的条件,是教师从事某一专业工种/业务所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的基本要求,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水平。但职业资格认定制度经过20多年的发展,出现了缺乏企业参与,证书过多、过乱等问题,且随着工作内容和要求的演变,部分职业资格证书已无法体现劳动者应具备的基本技能,更无法科学合理地评价劳动者的实践技能水平。因此,在“双师型”教师认证中推行合理的职业资格认定制度,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提高教师基本素质、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

建立合理的“双师型”教师专业实践能力评价方法,需结合广西地区发展现状,对职业资格书在“双师型”教师认定中的应用展开实证研究,以调动广大职业院校教师不断提升自身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实践技能,推进广西“双师型”教师水平的提升。

二、“双师型”教师专业实践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为适应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我们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每年公布的《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为基础,以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为目标,结合广西目前职业教育和职教师资培养的发展水平,通过推进专业设置、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衔接,推进“职业/执业资格证”和“实践佐证”的“双证”制度,建立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能力水平鉴定联动开发体制,构建和实践广西“双师型”教师专业实践能力评价体系,使“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层次更加完善,专业结构更加符合市场需求,引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

“双师型”教师专业实践能力评价体系由三部分组成:“评价标准”“评价组织管理与实施”和“社会、企业职业岗位要求”(如图1所示)。首先,围绕着“双师型”教师的内涵要求,将“双师型”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评价标准分为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能力两大部分;其次,通过评价组织管理与实施,用“双证”制度完成教师专业能力评价,即通过职业/执业资格证书评价专业技能水平,用社会、企业实践佐证材料评价实际实践能力,将考证与实践结合,共同实现评价;再次,根据社会、企业对不同职业岗位的调整要求,对相应的职业/执业资格证书进行动态调整与改进完善,修订“双师型”教师社会实践的培养目标,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最后,根据社会、企业岗位的现实要求,实现动态调整评价标准,持续完善评价体系。

结合“双师型”教师的实践能力要求,逐步探索和完善多元的、能力导向的教师实践制度,建立由政府、学校、行(企)业协会、学会等共同推动的立体的教师实践能力评价标准。转变职业资格管理的理念和方式,从偏向资格认证逐渐转向加强社會实践的评估和监督,营造更好的人才发展环境。

三、“双师型”教师专业实践能力评价体系的实践方向

(一)以教师专业能力培养为导向。实践过程中,应将企业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引入学校,参与教学研究和课程开发,将产品技术创新和工艺创新研究作为任务驱动推进教学模式的改革,加强职业教育师资建设;探索职业教育师资定向培养制度和“学历教育+企业实训”的培养办法。鼓励校企合作,通过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促进教师企业培训、实践安排制度化,鼓励学校教师定期到企业培训、挂职,全面参与企业的各项生产、制造、创新和应用推广工作实践中,使得专业教师的技能水平和实践能力得到提升,进一步优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二)对职业/执业证书目录实行动态管理。因“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涉及的各类职业资格证书种类繁多,而且很大一部分职业资格证书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越来越跟不上行业发展的步伐。从2014年起,按照国务院部署,人社部牵头分阶段的开展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的精简工作。第一阶段里,人社部已分批取消了272项职业资格,各类职业资格许可证书的总量已减少44%。第二阶段,国务院于2016年再次公布取消61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第三阶段,人社部2017年发布了《关于公布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的通知》,将职业资格重新分为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和技能人员职业资格。通过逐步的精简,全国范围的职业资格集中清理工作基本完成,基本取消了那些没有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决定作为依据的准入类职业资格,以及全国性行业协会、学会未经批准自行设置的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

本评价体系中的职业资格证书目录与《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挂钩,对职业/执业资格证书进行动态调整管理:根据职业岗位技术的逐步变化,结合教师个人专业技能水平不断提高的特点,设计“双师型”教师认定的定期复检、提升机制,规定认定有效期为5年,超过5年需要重新申请认定,并根据最新公布的《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和行业学会、协会开展的能力水平评价情况,同时修订“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中的职业资格目录;对于目录中不存在的且在行企业中认可度较高的能力水平评价证书,由教师个人申请,认定办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评估论证,并经广西教育厅批准后,在职业资格目录中进行补充完善。所有信息的修订过程全部在“广西‘双师型教师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中完成,做到信息数字化、公开化,推进职业教育资源跨区域、跨行业共建共享,各級教育主管部门可及时掌握“双师型”实时动态。

(三)按照行企业岗位要求制定教师社会实践内容。行业和职业的出现是市场自发的过程,培养的人才是否符合行业需求,行业内部是最清楚、最有发言权。未来,行业的准入和评价可能要更多地依靠于行业协会、学会或行业内部的标准。鼓励校内教师参与各类行(企)业协会、学会,及时了解和掌握行(企)业发展动态,组织企业专家以及校内外骨干教师,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根据行(企)业人才的需求状况,制订职教师资培养培训方案。根据行(企)业所需的知识体系调整实践内容,推进校企合作、参与指导教育教学、开展质量评价,并与专业课共同开发适合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的相关课程等。

(四)搭建资源共享的“双师型”教师管理信息化平台。通过建设专业实践能力评价体系,完善广西“双师型”教师认定体系建设,从而为教育主管部门和各职业院校提供了一个新的职教师资评价体系和创新平台,对将来职教师资的培训和现有师资培训起到指导作用,而且实现“双师型”教师的信息步入网络化、系统化管理,让教师数据共享成为可能。以教师专业能力培养为导向,探索以数字信息促进职业教育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引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推进相关专业课程教学建设,推动校企合作和课程开发的进程,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创设由政府、学校、行(企)业协会、学会、企业等共同参与的教学交流平台。

四、1+X证书制度对“双师型”教师专业实践能力评价带来的变化

2019年1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公布。同年4月,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部署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简称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1+X证书制度对“双师型”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评价带来新的思路。

(一)对“双师型”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提升提出新要求。具体如下:

1+X证书制度中,“1”为学历证书,全面反映学校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X”为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不仅仅能反映毕业生职业技能水平,也是“双师型”教师应具备的专业技能水平的证明,是反映学生和教师的职业活动与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所需要的综合能力。探索实施1+X证书制度,对“双师型”教师培养提出新要求、新方向。

1+X证书制度改革试点工作试点专业学科分布较均衡,涉及各类型职业教育院校。首批启动试点的6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既包括技术密集型理工科专业,如建筑信息模型(BIM)专业、Web前端开发专业和智能新能源汽车专业,也包括服务密集型管理类专业,如物流管理专业、老年照护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等,创新不同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而且此次试点范围广泛,不仅包括中、高等职业学校(不含技工学校)和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学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及国家开放大学,还包括省级及以上示范(骨干、优质)高等职业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和具有行业特色的有关院校等,都应积极参与推广1+X证书制度,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由单一的学历教育升级为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并行的综合教育,通过职业技能训练,学生提升了个人职业能力水平,教师也能提高相应的职业能力水平,从而创建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由此可见,1+X证书制度改革,不仅能促进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的深化,也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拓展就业创业本领提供有力保障;同时也推动从事专业技术教育的“双师型”教师提高专业技能水平,考取相应的高级职业能力证书,更好地服务于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培训。

(二)创新“双师型”教师专业实践能力评价模式。具体如下:

1+X证书制度不仅是围绕学生培养的创新,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也提出新的要求,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和产教融合型企业需要更多的“双师型”教师积极参与实施培训。1+X证书制度推进过程中,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有机衔接需要发挥“双师型”教师的培训与指导作用,教师在具备一定的专业实践能力的基础上,在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将证书培训内容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有机融合,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组织开展专门技能训练,使得那些专业课程未涵盖的内容或实训得到强化。通过试点,深化教师、教材、教法的“三教”改革,鼓励“双师型”教师更多参与、推进校企合作,充分利用实训基地,积极探索建设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构建新的国家资历框架。

实施1+X证书制度,必须创新“双师型”教师专业实践能力评价模式,确保职业证书质量,制订合理的“双师型”教师专业实践能力认定体系与标准。需要做到:一是开发合理的、高质量的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充分发挥培训评价组织的作用,按照相关规范,联合行(企)业和院校等,按照国家职业标准,针对“双师型”教师职业技能水平要求,制定合理的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合理地体现职业工作中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和新要求。二是严格要求职业技能等级考核与发放工作。证书发放要规范,技能考核要灵活,要求“双师型”教师的职业技能等级考核不仅包括从事某一工种所需的专业知识、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还要体现社会、市场、企业对教师个人发展需求。三是加强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管理,完善相关的监督机制,实行定期的抽查机制,同时接受学校、社会、学生、家长等的监督评价。

【参考文献】

[1]秦福利,罗秋兰,韦兰用,等.中职“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的现状、挑战与出路.职业技术教育,2017(10)

[2]李明,徐文强,罗秋兰,等.“双师导向”的职业教育师资培训项目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广西科技大学国培基地“5435”培训模式为例[J].项目管理技术,2017(9)

[3]阚雅玲,张强.高职院校教师专业能力标准的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2)

[4]王朝霞.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有效沟通研究[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2011

[5]包东红.职业教育院校实施职业资格认证的问题与策略[C]//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科技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论坛论文集,2008

[6]杨秀英,李兵.我国高职教育“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8(12)

[7]张明杰.高职院校实施“双证书”制度的现状与思考——以河南化工职业学院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2(32)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委托重点课题“广西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标准体系研究”(2016AA024);2018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委托项目“‘双师型教师职业能力评价标准的研究与实践”(GXWTJG2018B002)

【作者简介】边国俐(1983— ),女,辽宁人,广西科技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教师;丁 朔(1991— ),女,甘肃人,广西科技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教师;陈 颖(1989— ),女,广西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责编 卢 雯)

猜你喜欢

职业资格双师型双师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解读
职业资格制度的执行困境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民办高校转型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
国务院再取消62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
依托附属医院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