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普惠金融 助推我国金融精准扶贫研究

2019-02-02丁斌

经济研究导刊 2019年36期
关键词:金融扶贫普惠金融精准扶贫

丁斌

摘 要:普惠金融主要是为传统金融机构服务不到的低端客户或是贫困人口提供的金融服务,它是为了让每个人都获得金融服务的机会,普惠金融的理念和金融扶贫的理念不谋而合。就普惠金融和金融扶贫二者之间的联系进行简单的研究和分析,就目前我国金融扶贫事业中遇到的问题展开深入探讨,通过学习国外普惠金融的成功案例和经验,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为我国的金融扶贫事业提出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精准扶贫;普惠金融;金融扶贫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36-0046-02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的认可、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金融扶贫是精准脱贫的重要环节。

一、普惠金融对金融扶贫的作用

金融扶贫是指在经济上给予那些需要资金帮助的企业或家庭,而普惠金融也是为社会所有阶级和群体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在这一点上普惠金融可以促进金融扶贫事业的发展。此外,普惠金融服务还能增加各金融机构的责任意识,让各金融机构可以自发、主动地参与到金融精准扶贫事业中来。金融扶贫主要是以扶贫为主,用现代的金融理念和金融方式来为那些有金融需求的社会群体提供金融服务,它们的主要服务对象为贫困的社会群体。但是,普惠金融的服务对象相比于金融扶贫而言要广泛得多,它是对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的金融服务,通过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来帮助他们实现脱贫的目的。

二、当前我国金融精准扶贫的现状

1.精准扶贫的贷款存在问题。贷款难一直是我国金融精准扶贫中最显著的问题,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相应的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的时间很长、很难,二是贫困户申请贷款的要求很高,所以很多贫困会很难申请到贷款。从金融机构的角度来看,为贫困户提供贷款不仅风险非常高,而且成本也会非常大。虽然各大金融机构都有扶贫贷款的战略,可是大部分的贫困户都很难满足金融机构贫困户贷款的要求,而且大部分的贫困户都不具备稳定的还款能力。就贫困户而言,他们的资金需求一般都具有小、急、频的特点,所以说不管是贷款之前还是贷款之后,风险都特别大,而这也是金融机构不敢为他们发放贷款的主要原因。而对贫困户来说,金融扶贫一般都是把银行的贷款投入到公司的产品生产中,一旦资金投入进去,贫困户就无法掌握资金的走向了,但是他们却承担着投资失败的风险,而这也是贫困户也不愿意贷款的原因之一。

2.金融扶贫的产品缺乏多样性。俗话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所以每一个贫困户的贫困程度是不一样的,而他们脱贫致富的方式也不尽相同,所以他们所需要的金融扶贫服务也是不一样的,有时候单单为贫困户提供小额信贷服务是无法帮助这一群体脱贫致富的。由于各扶贫对象自身的特殊性,金融机构必须要具备足够的信贷调查能力,但是实际上各金融机构的信贷调查能力都不是很高,且不具备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所以,很多金融机构从安全性以及盈利性等方面来看,都不想涉猎小额信贷服务,这也是金融机构扶贫产品单一或缺乏的主要原因。故而,我国现有的金融扶贫产品缺乏多样性和灵活性,无法满足贫困户的金融服务需求。

3.精准扶贫人员缺乏脱贫信心。金融扶贫不单单是指在资金上为贫困群体提供帮助,金融扶贫的重点在于帮助贫困群体完全的脱贫致富,让资金和产品完全地融合在一起,帮助贫困群体发展其事业,带领贫困群体走上致富的道路。但是目前,大部分的扶贫对象都对产业扶贫没有信心,主要原因有三点:首先,扶贫对象不管是经济方面还是社会地位方面在社会中都不是很高,所以他们自卑心理特别严重,对产业扶贫缺乏足够的信心;其次,扶贫对象对扶贫产业的未来发展缺乏信心;最后,扶贫对象对获得金融机构的高额贷款缺乏信心。

三、我国发展普惠金融助推金融精准扶贫的对策

1.有针对性地制定扶贫金融产品。普惠金融的服务对象是社会各个阶层的贫困群体,由于社会各个阶层的贫困群体所需要的金融服务需求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普惠金融应该针对各阶层的贫困群体合理设计适合的信贷产品。比如格莱珉银行设计的乞丐贷款产品、墨西哥银行设计的妇女小组贷款产品、印度尼西亚银行设计的个人贷款产品等等,这些贷款都是根据客户的自身特点来设计的。合理设计信贷产品还应该考虑到从每一个贫困户的需求出发,合理设计可以满足其需求的信贷产品项目。特别是贫困地区的银行金融机构,要根据贫困地区的特点来合理设计满足其需求的贷款产品,最大程度上帮助贫困户摆脱贫困。例如,在中国建设银行河南平顶山分行,照顾留守儿童的普惠金融工作促进了建行的进一步发展,平顶山市支行农业信贷按可比口径余额为53.25亿元,比年初增长5.3亿元,占银行企业贷款的51.69%,增长11.05%,比银行贷款整体增长率高11个百分点,是行业内增速最高的。建行的宗旨是不断提高扶贫金融的服务水平,创新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金融服务和产品的研发,助推2020年扶贫攻坚圆满成功,这是建行金融普惠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实施普惠金融的道路上,建行与当地经济发展产生了共鸣,实行金融普惠,使中小企业的资金完美对接。所以,各银行的金融事业服务部或金融机构都应该努力完善各地区、各品类的金融服务政策。对于贫困地区满足贷款条件的贫困户可以给予扩大债权融资的帮助,积极探究金融扶贫的新方式,激励那些创业投资的金融基金或机构带领贫困户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2.积极鼓励贫困群体树立自信心。普惠金融意在为每一个人提供平等的金融信贷服务,让每个人都能参与到社会经济发展中来,共同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所以,每一个贫困户都应该对自己都信心,相信自己的产业和能力。增加贫困户的信心,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保障贷款人的合法权益。在海外,银行里的普惠金融服务主要以借款人为主,为借款人提供了最大的权益保护,提高了借款人对金融机构的信赖和信心。另一方面,大力宣传各银行的信贷服务政策,让每一个贫困户都能深入了解。首先,各银行的金融服务部人员必须把信贷政策完全掌握,以此来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再通过合理的方式(比如发传单、播放宣传片、金融政策讲座等)向有需要的贫困户进行宣传和讲解,让每一个有需要的贫困户都能提高自己辨别风险的能力,合理申请银行贷款,切实保证贫困户的切身利益。除此之外,在向贫困户宣传贷款政策的时候,也应该准确把握每一个贫困户对还款、脱贫以及自我发展的认识。增加贫困户脱贫致富的能力,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提高贫困户的生产技能和教育,提升他们对脱贫致富的认知,增加他们对未来发展的信心;二是国家相关部門应该努力完善创业贷款担保、助学贷款等政策,帮助贫困群体以及贫困学生解决创业和上学的问题,帮助每一个贫困户脱离贫困,走上致富的道路。

3.强化普惠金融扶贫的法律制约。普惠金融可以推进金融精准扶贫事业的发展,所以普惠金融必须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为依托,这样才能约束和规范金融扶贫事业的发展。目前,很多海外的国家,比如孟加拉、印度尼西亚、墨西哥等,都已经出台了相应的普惠金融扶贫的法律法规,不仅给予了普惠金融合法的地位,还让那些给贫困户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也变得合理、合法,而且这些金融机构的服务还能延伸到每一家每一户。如今,我们国家也制定了相关的普惠金融服务政策,各银行也都开设了普惠金融事业部门。虽然,互联网金融扶贫事业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可我们国家目前还没有相应的普惠金融法律法规。所以,相关部门必须加强普惠金融法律法规的建设。关于金融精准扶贫系统的建设可以借鉴海外信贷经验丰富的国家,用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各大银行金融机构的信贷服务。

四、结语

普惠金融意在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平等的金融服务,尤其是贫困家庭、低端企业,让他们可以获得平等的金融信贷权利。只有每个人都拥有了金融服务的机会,才能让每个人有机会参与到社会经济的发展中,才能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普惠金融的创建理念同金融精准扶贫的理念不谋而合,所以普惠金融可以有效促进金额精准扶贫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邱俊如.普惠金融的发展与我国农村地区精准扶贫的有效开展[J].农业经济,2018,(7):94-96.

[2]  李予晟.普惠金融框架下福建A国有商业银行金融精准扶贫的方式与路径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7.

[3]  李彬.发展普惠金融 助推精准扶贫[N].陕西日报,2016-03-22.

猜你喜欢

金融扶贫普惠金融精准扶贫
江苏农村金融扶贫创新思路与对策
金融支持精准扶贫模式创新研究
欠发达县域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金融扶贫的具体实践及优化措施
农村普惠金融浅析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金融支持民族地区县域扶贫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