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合外军无人作战人才培养体系促进我军建立健全无人机稀缺人才培养机制

2019-02-01郑翌洁席雷平何江彦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9年23期
关键词:军种模拟训练教员

郑翌洁 席雷平 杨 森 何江彦

陆军工程大学石家庄校区 河北石家庄 050003

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在多领域作战环境中快速机动、精准作战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无人作战应此背景成为新局势下各国军事的重要博弈手段,无人作战系统成为未来战争的核心武器。经过多年探索,无人作战装备和系统立足信息化、关联智能化,将作战装备联入互联网,进行高效的战场战术信息传输,实时入网关联新型高端武器进行自我更新,已成为未来军队面对复杂战场、提升战术打击能力、减少友军损伤等重要发展方向并已开始活跃在现代战场中。与新型作战系统并行配套发展的无人作战人才储备与培养将会为无人作战提供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是无人作战不可忽视的重中之重。无人机作为无人作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逐渐由一支配属力量发展成为一支重要的作战力量。本文以无人作战系统中无人机专业人才培养为例进行分析[1]。

1 外军无人作战人才培养规律

近年各国对无人作战系统做出了长久规划:俄罗斯制订了《2025年前未来军用机器人技术装备研发专项纲要》作为无人系统的发展构想;2018年5月,英国成立人工智能实验室,致力于英国无人作战的集成发展;作为当今世界超级强国的美国也于同年8月发布《无人系统综合路线图(2017-2042)》,将无人机列入了无人系统未来发展的四项关键技术之一。本文将重点分析目前发展较为成熟的美军无人作战人才培养体系。

美军无人机专业人才培养通常通过院校、基地和部队培训能对无人机装备进行指挥、管理、操作使用和维修保障的军官、士官和文职人员,其类别为指挥人员、操控人员和勤务保障人员。例如,美军无人机专业学员通常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军官或士兵,在大学期间已完成相应的基础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学习。他们在美军专门建立的无人机培养基地完成相应的任职培训,该培训阶段主要进行无人机相关技术、操作技能和装备保障技能的培训。最后在部队进行实践。

美军在进行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分类培养,通过构建一体化训练基地、加强模拟训练条件建设、建立多元化的师资队伍等措施,提升了人才培养的质量,满足了无人机快速发展阶段对人员的需求。具体规律总结有以下几点。

1.1 针对岗位任职需求 分类培养专业人才

根据无人机装备类型和系统组成的不同,美军无人机专业人才培训周期一般为3个月至1年不等。培训内容通常按专业设置,培训方式采用理论培训、模拟训练、实装飞行等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美军对无人机人才的培训分为操作使用和维护保障两大类,重点在于培训无人机系统的操作使用人员。这两类学员都要学习无人机系统的基本原理,以及如何快速展开、撤收无人机系统等基础课程。对无人机操作使用人员的培训分为学校培养和部队训练两个阶段。学校培养阶段为分配到部队前的形成初步操作能力的阶段,训练阶段为分配到部队后的能力固化与提升阶段。

1.2 开展军种联合培训 提供相互交流平台

军种是实现联合培训的基石,美军越来越强调军队的实力存在于联合部队的协同和相互依存之中。美军各军种所装备的无人机有许多是同型的,例如海军和海军陆战队都配备了RQ-21“扫描鹰”无人机,陆军和海军陆战队都配备了RQ-7B“影子”无人机等,这为各军种展开联合培训提供了可能。通过军种间开展对同型号无人机的联合培训,既确保了资源的有效整合,避免重复建设;又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提升了各军种之间的相互依赖性,使无人机系统在联合作战中得到最优化使用的同时提高联合部队作战能力[2]。

1.3 加强模拟训练建设 提升无人机人员实战能力

无人机系统的模拟训练是无人机日常训练的重要环节,美军一直高度重视。美军认为无人机将在未来作战系统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但无人机能否在未来战争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不仅取决于无人机平台及载荷的技术性能,也依赖于无人机操作使用和维修人员的技战术素养和操作使用能力[3]。所以美军特别重视对无人机系统模拟训练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设有专门的培训机构,培训内容除了理论课程外,重点就是基于模拟训练系统的操作使用训练。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交叉进行、相互验证,以确保学员迅速适应无人机不同专业的角色,提升战场作战能力,系统高效培养专业的无人机人才。

1.4 重视师资力量建设 构建多元教师队伍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美军无人机培训学校中配有大量的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员。其中既有长期从事无人机操作维护、有着丰富履历和实战经验的军职人员,也有合同商提供的非军职技术人员。教职人员除了完成教学工作外,还会及时修改、调整教学内容,确保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构建多元化的师资队伍,使各个技术领域的教员穿插教学、相互配合,充分发挥自身学科优势,逐渐形成交叉学科全领域式覆盖教学,最终能够有效提升无人机人才培养的质量。

1.5 提升专业人才待遇 建立合理晋升模式

为了保证无人机从业人员队伍稳定,避免专业无人机技术人才、骨干的流失,美国通过对无人机从业人员提高待遇(对无人机和战斗机领域人员增加额外津贴)、提升晋升空间、建立队伍人员稳定机制等以维护重要人员保有率。

由于相当一部分美军无人机操作员来自现役飞行员,故其晋升模式基本参照飞行员的发展模式。无人机行业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在作战中发挥的作用愈加凸显,为此美军通过破格提拔或优先提拔等措施拓宽无人机行业人员的晋升渠道。例如,在近来晋升的41名无人机操作员中,15名是破格提前晋升为中校或者上校,大大高于通常的提前晋升率(4%)。由于希望确保高潜力的将级军官成为未来无人机领域的引领者,2013年1月,31名美空军特别挑选两名具有无人机经验的上校(尽管并不是在上校阶段有此经验)晋升为准将以加强无人机队伍建设,并提升无人机军种的地位。

2 外军无人作战人才培养对我国陆军无人作战人才培养的启示

研究和借鉴美军培养无人作战人才的方式,结合我军实际,提出合理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法,明确人才培养体系,确保培养质量,对于建设并强大我军无人机力量以及提高未来打赢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1 依托陆军院校优势 进一步完善合理有效的无人机人才培养体系

根据我军无人机装备涉及各岗位人员编成与能力素质要求,结合院校的培训任务和专业特点,对各院校现有培训资源进行整合,构建院校、训练基地和部队“三位一体”的无人机人才培养体系。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无人机专业岗位属性,统筹各军种、军地、研究院所和军工企业等机构的优势,构建合理有效的无人机人才培养体系,即建立学历教育、任职培训、短期培训、模拟实践、实战训练相结合以及面向“平台维护”“飞控使用”“任务系统”三类人才的无人作战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2.2 依托陆军院校教学科研实力 进一步完善多元化教员队伍

针对无人机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培养需求,构建稳定型、流动型和特聘型“三位一体”的多元化教员队伍结构。其中,稳定型教员主要指院校编制内的教员,由现役军人和文职人员为主体;流动型教员主要指教官型教员,通常从部队和机关选调而来,任期可选择1~3年;特聘型教员,主要聘任科研院所或者装备生产厂家的相关专家,主要形式为不定期来院授课、举办讲座和指导学生等。通过构建多元化教员队伍,优势互补,极大地提升教学质量。

2.3 树立“训为战”理念 培养实战化无人作战人才

实战化训练是提高部队作战能力的基本手段,是夺取和赢得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因此,我军应当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全军要坚持把军事训练摆在战略位置,不断提高部队实战化水平”的指示要求,树立“训为战”的理念,同时借鉴美军实战化训练的有益做法,加强我军无人机系统模拟训练,为我军无人机训练和演习提供近似实战的高度逼真化的训练场所,为提高信息化条件下无人机部队战斗力培养实战化无人作战人才。

2.4 优化顶层规划设计 进一步完善无人机人才激励机制

无人机建设规划,应适应陆军使命任务的需求,突出无人机人才建设的实效性和适用性。陆军应当立足自身的战略发展定位,加强人才培养等工作的系统性顶层设计论证工作,确立相应标准,逐步构建由陆军自我主导的无人机发展建设规划[4]。

无人作战作为一个新型作战力量,要充分发挥作用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支撑。要想长期发展并壮大无人作战人才队伍,在强调奉献精神的同时,还必须配套相应的职业规划路径、激励办法及待遇保障等,完善无人作战人才激励机制,解决人才成长的后顾之忧。

2.5 统筹军地学研力量 健全无人作战人才培养体系

目前,无人装备的设计、制造已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相应的操控和维修人才的培养却相对滞后,一定程度上影响军用无人装备的作战使用。应重点围绕无人作战力量人才队伍建设,根据无人作战各环节对人才培养的不同需求,统筹各军种、军地、学校、研究院所的力量,以学历教育院校为基础,联合部队、任职教育院校、研究所和军工企业等机构,构建学历教育、任职培训、继续教育相衔接,短期培训、全日制教育、模拟实践、实战训练相结合的无人作战专门人才培养体系。

3 结语

借鉴外军无人作战人才培养体系,依托我军陆军院校教学科研实力,结合军地科研教学平台优势,统筹军地学研力量,拓宽人才选拔渠道,完善多元化教员队伍,把握无人作战平台特点,进一步完善无人机人才激励机制,健全无人作战人才培养体系,最终推动建立健全我军无人机人才培养机制。

猜你喜欢

军种模拟训练教员
军种
历史传统、官兵结构与ROTC军官占比的军种差异
军校新教员岗前培训的策略探讨
模拟训练(二)
校长问题
模拟训练(十一)
模拟训练(十)
晚安,教员先生
我们是光荣的军校教员
20世纪军种结构的发展变化及其基本规律初探